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0
1
作者 杜中平 赵宏艳 +7 位作者 肖诚 刘梅洁 王燕 吕诚 吕爱平 王少君 滕静如 鞠大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4-1392,共9页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选用6周龄SPF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除正常对照组大鼠外,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制作脾虚动物模型,然后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物的方法诱导出...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选用6周龄SPF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除正常对照组大鼠外,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制作脾虚动物模型,然后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物的方法诱导出关节炎模型,观察脾虚证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病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方法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与CIA对照组大鼠相比,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制作的脾虚证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红肿程度和关节损伤程度明显加重,并且脾虚证CIA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眯眼,被毛枯疏无光泽,弓背蜷缩,踝关节红肿,倦怠、懒动,喜聚堆,饮食减少,体重下降,稀便等与临床脾虚证相似的症状;与CIA对照组大鼠相比,脾虚证小肠黏膜功能受损:绒毛排列紊乱,数量减少,长短、宽窄不一,被覆上皮可见有多量杯状细胞,肠腔内可见多量剥脱、退变、坏死的绒毛碎片;与CIA对照组大鼠相比,脾虚证CIA大鼠抗Ⅱ型胶原抗体明显升高,且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干扰素γ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脾虚在RA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利血平方法制作的脾虚证RA动物模型,既有明显的脾虚症状,又有明显的RA特征,说明这种脾虚证RA病证结合模型,能够部份反映脾虚证RA病人的发病特点,具有可行性。利血平法制作的脾虚证CIA大鼠模型可以为RA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岳静 张亚楠 +3 位作者 季旭明 任莹 赵惠淳 王世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5-1097,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中医药研究特色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RA研究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并且为中医药治疗RA的特色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现就类风湿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建立的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蔷 刘顶鼎 +5 位作者 刘冬 曾贵荣 王静茹 杨菁 郭建生 吴雪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64-3271,共8页
目的利用附子汤灌胃与电刺激三叉神经节构建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探讨该模型的特征。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天丸组(1.6 g·kg^(-1)),每组10只。模型组、正天丸组大鼠灌胃附子汤(2.00 g·kg^(-1)),每... 目的利用附子汤灌胃与电刺激三叉神经节构建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探讨该模型的特征。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天丸组(1.6 g·kg^(-1)),每组10只。模型组、正天丸组大鼠灌胃附子汤(2.00 g·kg^(-1)),每天1次,连续28天,建立肝阳上亢证;附子汤灌胃第15天,正天丸组大鼠同时给予正天丸药液,每天1次,共14天;第29天时,电刺激大鼠三叉神经节建立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末次给药30 min后,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和行为表现,血液粘度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免疫组化、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TCC)中P物质(SP)阳性表达、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具有双目红赤,易怒,同笼打斗,舌质暗或有瘀点等宏观体征;出现有规律地摆头、频繁理毛等行为变化;中央区路程增加(P<0.05);全血高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型指数明显降低(P<0.05);TCC中SP阳性表达、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正天丸组大鼠宏观体征及行为变化明显改善;中央区路程明显减少(P<0.05);全血高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型指数明显升高(P<0.05);TCC中SP阳性表达、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SD大鼠附子汤灌胃4周结合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可构建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的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肝阳上亢 瘀血 电刺激 三叉神经节 附子汤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诺 李依聪 +4 位作者 张玮 卫博文 苏泽琦 丁霞 李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79-2185,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证结合大鼠肝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特征。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材料,采用"四因素"综合造模法制备CAG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用实验动物证候综合评价量表分别采集造模第28周和40周大鼠的证候要素...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证结合大鼠肝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特征。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材料,采用"四因素"综合造模法制备CAG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用实验动物证候综合评价量表分别采集造模第28周和40周大鼠的证候要素,同时抽检大鼠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病理检测方法:冰冻切片经常规过碘酸-Schiff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染色,分别显示肝细胞内糖原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分布;石蜡切片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28周,CAG大鼠表现为脾气虚证型;造模40周,CAG大鼠出现脾虚为主、兼有血瘀的证型。与正常组比较,造模28周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40周,大鼠血清ALT水平仍显著增高(P<0.05),而AST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造模28周时,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肝组织呈现斑状糖原缺失区,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的SDH含量显著减少;透射电镜下,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形,内质网减少,糖原颗粒减少,胞质内出现空泡样改变。造模40周,肝细胞萎缩,肝血窦变小,炎性细胞数量增多;肝组织糖原缺失区显著扩大,肝小叶大部分呈现SDH含量减少的趋势;透射电镜下,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膨大、数量显著减少,内质网显著减少,糖原颗粒数量显著减少。结论CAG"四因素"综合造模法能成功制备CAG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且大鼠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均有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转氨酶水平增高,肝糖原合成、储备减弱,线粒体肿胀、数量减少、氧化磷酸化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肝脏 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代谢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秋菊 王宇 +7 位作者 凌必时 司美龙 孟浩先 田萌媛 张铭 连妮妮 康万荣 金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可能的代谢物质基础。方法10周龄SPF级SHR及同品系同周龄WKY大鼠,分SHR组和WKY组,每组8只大鼠。通过综合动态观察和检测SHR的一般状态、性情、周围血管... 目的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可能的代谢物质基础。方法10周龄SPF级SHR及同品系同周龄WKY大鼠,分SHR组和WKY组,每组8只大鼠。通过综合动态观察和检测SHR的一般状态、性情、周围血管充盈度、舌象、饮食饮水量、尿量、粪便量与性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痛阈和旷场实验,以辨别其可能的中医证型。同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血清代谢物进行非靶向检测分析,以初步揭示引起血压升高和中医证型表现的物质基础。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毛色暗黄、易激惹程度及周围毛细血管充盈评分较高(P<0.0001);舌色赤红,舌质干、津液少;24 h饮食饮水量及尿量、粪便量少(P<0.05),粪便含水率较低(P<0.001);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均明显较高(P<0.05);痛阈较低(P<0.0001);旷场实验显示,边缘运动距离和停留时间较长(P<0.001)。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共有114种(P<0.05),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脂质和类脂分子(40.35%)、有机酸及其衍生物(22.8%)、有机杂环化合物(15.79%)。差异代谢物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共得到25条代谢通路,进一步差异丰度得分分析,其中16条通路被激活,仅4条通路被抑制,5条通路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中与神经系统兴奋性相关的3条通路中,谷氨酸能突触(glutamatergic synapse)和γ-氨基丁酸能突触(GABAergic synapse)被激活,而5-羟色胺能突触(serotonergic synapse)则被抑制。结论SHR有急躁易怒、周围血管扩张侧支循环形成、球结膜充血膨出、舌色赤红,舌质干、便秘、小便少而赤黄、心率、呼吸频率增快等表现,这些均提示SHR表现为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其物质基础除了与脂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强有关外,还可能与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能及血清素能等神经通路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肝阳上亢 非靶向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病/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子桐 熊海霞 +5 位作者 高琴琴 靖卫霞 袁芳 侯秀娟 朱跃兰 孙文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和湿热痹病/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复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在此基础上复加寒湿、湿热刺激建立寒湿痹及湿热痹病证结合模型,... 目的研究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和湿热痹病/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复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在此基础上复加寒湿、湿热刺激建立寒湿痹及湿热痹病证结合模型,用微阵列抗体芯片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RA组activin A、CNTF、IFN-γ、TNF-α上调,MIP-3α、MMP-8下调;寒湿痹组CINC-2α、GM-CSF、IFN-γ上调,MIP-3α下调;湿热痹组ICAM-1上调,IFN-γ、MIP-3α、RAGE下调。与RA组比较,寒湿痹组β-NGF、CINC-2α、MMP-8、PDGF-AA上调,activin、TNF-α下调;湿热痹组MMP-8上调,activin、CNTF、IFN-γ、IL-1α、IL-6、MIP-3α、RAGE、TNF-α下调。寒湿痹组较与RA热痹湿热痹组比较,CINC-2α、IFN-γ、IL-1α、MIP-3α、PDGF-AA、RAGE均上调。与正常组比较,RA组及寒湿痹组IFN-γ/IL-4比值升高,湿热痹组比值明显降低;与RA组比较,寒湿痹组比值升高,湿热痹组比值明显下降。结论病/证因素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表达谱有明显影响,且各模型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寒湿痹 湿热痹 微阵列抗体芯片 细胞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与临床患者舌象特征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瑾茜 雷诗卉 +7 位作者 李薇 杨蕙 杨益 刘侃 蔺晓源 胡国恒 郭纯 陈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6,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求CHD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与CHD气虚血瘀证临床患者舌象共通的特异性指标。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临床患者舌图像进行分割并提取相关特征,利用RF模型分类识别临床全样本及动物全样本,制作RF预测...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求CHD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与CHD气虚血瘀证临床患者舌象共通的特异性指标。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临床患者舌图像进行分割并提取相关特征,利用RF模型分类识别临床全样本及动物全样本,制作RF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价值,计算各指标AUC以判定其诊断价值。结果与CHD气虚血瘀证临床诊断密切相关的舌象特异性指标有4个,分别是M_(1)、M_(2)、M_(3)、M_(5)。采用RF分类判别结果提示模型预测FPR为15.2%,TPR为83.3%,最佳界值为0.5,敏感度为81.4%,特异性为76.0%,准确率为85.7%,圆周卷积为0.6991,AUC为0.8151。M_(1)、M_(2)、M_(5)的诊断价值较高(AUC分别为0.9040、0.9254、0.9610),M_(3)的诊断价值中等(AUC=0.7708)。在大鼠模型上M_(1)、M_(2)、M_(3)、M_(5)特征值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RF分类判别的FPR为14.8%,TPR为83.1%,AUC为0.8755,最佳界值为0.5,敏感度为81.8%,特异性为75.6%,准确率为83.1%,圆周卷积为0.6451。M_(1)、M_(2)、M_(5)的诊断价值较高(AUC分别为0.9130、0.9304、0.9088),M_(3)的诊断价值中等(AUC=0.7496)。结论CHD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与CHD气虚血瘀证临床患者的舌象特征拟合度高,M_(1)、M_(2)、M_(3)、M_(5)特征值是CHD气虚血瘀证临床样本和动物模型的共通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 气虚血瘀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舌象特征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的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崔轶凡 李旭京 +1 位作者 郝世凤 李培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586-1587,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气滞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之为参照,评价内膜移植法所建立的大鼠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性,并探讨病证结合动物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EMT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与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的比较...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气滞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之为参照,评价内膜移植法所建立的大鼠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性,并探讨病证结合动物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EMT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与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的比较,建立EMT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可以参照的标准。观察内膜移植法所建立大鼠模型相应微观指标的变化,结合中药"证实"与"证伪",评价此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此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可模拟部分EMT气滞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变化,其中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模拟较理想。结论:此大鼠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有一定相关性,但尚不能完全模拟EMT气滞血瘀证。需要将内膜移植与其它证候造模方法相结合,以探索契合度更高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气滞血瘀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中医证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白云绮 李慧 +8 位作者 宋珂 王淑琪 高照 孙克寒 金秋硕 娄利霞 吴爱明 吴圣贤 聂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高脂饲养ApoE^-/-小鼠中医的证型,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证候中药的研究提供证型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妙勇安汤组(SM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 目的:探讨长期高脂饲养ApoE^-/-小鼠中医的证型,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证候中药的研究提供证型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妙勇安汤组(SM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SM组于造模开始进行预防性给药。同时以C57BL/6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病理,评价是否为血瘀痰湿证型;通过IL-6、核因子-κB免疫组织化学变化评价是否为毒损证型。结果:与N组比较,M组小鼠血清TC、TG、LDL-C显著提高,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出现球形脂滴及炎性细胞浸润;主动脉出现明显斑块,血管内膜厚度(IT)、中膜厚度(MT)、斑块面积(PA)及IT/MT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管腔面积(LA)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L-6、核因子-κB在主动脉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M组能够明显降低ApoE^-/-小鼠主动脉PA、IT及IT/MT,明显降低IL-6及核因子-κB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肝脏病变;但对血脂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长期高脂饲料饲养ApoE^-/-小鼠制备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为痰湿血瘀毒损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小鼠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痰湿血瘀毒损 四妙勇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