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辣椒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5
1
作者
刘丽云
刘晓林
+2 位作者
刘志恒
王福妹
穆丽松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对辣椒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马铃薯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7;...
对辣椒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马铃薯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min。病菌在马铃薯斜面上易于产孢,且产生的大多为大型分生孢子,而在PSA斜面上产生的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在其他测试培养基上不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30℃;pH值3~12间病菌孢子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茄腐镰刀菌
病菌生物学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番茄煤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福妹
宋云锦
+2 位作者
刘志恒
樊慧梅
闫建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对番茄煤霉病病原菌——番茄煤污尾孢霉(Cercospora fuligenae Rolda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以燕麦片培养基、PSA培养基为最适,其次为PDA和果煎汁培...
对番茄煤霉病病原菌——番茄煤污尾孢霉(Cercospora fuligenae Rolda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以燕麦片培养基、PSA培养基为最适,其次为PDA和果煎汁培养基;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5℃,最适为25℃;病菌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5℃、10min。病菌pH值在3-12范围均可生长,以pH值3~4为最适;光照对病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在黑暗条件下较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为25℃,高温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1%的木糖、果糖、葡萄糖中萌发较好,但在水滴中萌发率较低;pH值2-12范围均可萌发,pH值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4℃、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煤霉病
番茄煤污尾孢霉
病菌生物学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梗五加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旷玲
周如军
傅俊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对短梗五加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5~2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2.5~8,最适pH值为5;光照对...
对短梗五加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5~2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2.5~8,最适pH值为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49℃、10min。菌核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20℃;pH值3~8间菌核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5;菌核致死温度为54℃、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根腐病
立枯丝核菌
病菌生物学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枸杞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正坪
胡俊
+1 位作者
高翔
周洪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
笔者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同时,对其致死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该菌营养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均为10~35℃,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在pH 3...
笔者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同时,对其致死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该菌营养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均为10~35℃,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营养生长最适pH为5~6,分生孢子产生最适pH为3~4;光照处理对该菌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孢子产生略有促进作用;该菌在含有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培养基上能良好生长,且产孢量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分生孢子在1%麦芽糖液滴中萌发率最高;饱和湿度下和水滴中分生孢子萌发最好.致死温度为60℃30 min或65℃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菌生物学
特性研究
枸杞
分生孢子萌发
营养生长
最适PH
致死温度
炭疽
病菌
环境条件
温度范围
光照处理
最适温度
光照条件
麦芽糖
PH3
葡萄糖
培养基
产孢量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枯黄萎病生物学及抗病种质创新与利用
5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1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病菌生物学
棉花枯萎病
种质创新
抗病种质
枯黄萎病
中国农科院
科学技术奖
研究成果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93
6
作者
陈宇飞
文景芝
李立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93-699,共7页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葡萄灰霉病症状、病菌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抗药性、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病菌生物学
特性
抗药性
病害流行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烟草赤星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
69
7
作者
刘学敏
常稳
李大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0-85,共6页
烟草赤星病是烟草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 ,迄今对病菌生物学特性 ,寄主抗病性 ,病害消长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烟草赤星病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赤星病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病害预测预报 ,病...
烟草赤星病是烟草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 ,迄今对病菌生物学特性 ,寄主抗病性 ,病害消长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烟草赤星病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赤星病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病害预测预报 ,病菌生理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病菌生物学
流行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杏黑斑病的病原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朱建兰
常永义
陈德蓉
《中国果树》
1996年第4期9-11,共3页
研究确认杏黑斑病病原菌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tenuisNees)。病菌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pH值为6.5。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pH值为4.5。果糖为病菌适宜的碳源。蛋白陈和牛肉膏为...
研究确认杏黑斑病病原菌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tenuisNees)。病菌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pH值为6.5。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pH值为4.5。果糖为病菌适宜的碳源。蛋白陈和牛肉膏为最好的氮源。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10天喷1次,连喷3次,对杏果实黑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黑斑病
病原
病菌生物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作者
槐松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2,共1页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年度工作总结和交流会议于2012年12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承办。会议期间,...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年度工作总结和交流会议于2012年12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承办。会议期间,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24位专家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涉及果斑病菌生物学和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病菌致病机制解析、病原菌及种子带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西甜瓜健康种子生产技术、丙甜瓜种子处理技术、西甜瓜嫁接苗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及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控技术
细菌性果斑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西甜瓜
示范
病菌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辣椒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5
1
作者
刘丽云
刘晓林
刘志恒
王福妹
穆丽松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文摘
对辣椒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马铃薯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min。病菌在马铃薯斜面上易于产孢,且产生的大多为大型分生孢子,而在PSA斜面上产生的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在其他测试培养基上不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30℃;pH值3~12间病菌孢子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10min。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茄腐镰刀菌
病菌生物学
特性
Keywords
hot pepper root rot
Fusarium solani
pathogen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6.418.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番茄煤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福妹
宋云锦
刘志恒
樊慧梅
闫建芳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文摘
对番茄煤霉病病原菌——番茄煤污尾孢霉(Cercospora fuligenae Rolda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以燕麦片培养基、PSA培养基为最适,其次为PDA和果煎汁培养基;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5℃,最适为25℃;病菌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5℃、10min。病菌pH值在3-12范围均可生长,以pH值3~4为最适;光照对病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在黑暗条件下较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为25℃,高温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1%的木糖、果糖、葡萄糖中萌发较好,但在水滴中萌发率较低;pH值2-12范围均可萌发,pH值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4℃、10min。
关键词
番茄煤霉病
番茄煤污尾孢霉
病菌生物学
特性
Keywords
tomato Cercospora leaf mold
Cercosporafuligenae
pathogen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6.4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梗五加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旷玲
周如军
傅俊范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文摘
对短梗五加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5~2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2.5~8,最适pH值为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49℃、10min。菌核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20℃;pH值3~8间菌核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5;菌核致死温度为54℃、10min。
关键词
短梗五加根腐病
立枯丝核菌
病菌生物学
特性
Keywords
Sessileflower acanthopanax root rot
Rhizoctonia solani
pathogen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5.67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枸杞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正坪
胡俊
高翔
周洪友
机构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
文摘
笔者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同时,对其致死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该菌营养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均为10~35℃,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营养生长最适pH为5~6,分生孢子产生最适pH为3~4;光照处理对该菌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孢子产生略有促进作用;该菌在含有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培养基上能良好生长,且产孢量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分生孢子在1%麦芽糖液滴中萌发率最高;饱和湿度下和水滴中分生孢子萌发最好.致死温度为60℃30 min或65℃5 min.
关键词
病菌生物学
特性研究
枸杞
分生孢子萌发
营养生长
最适PH
致死温度
炭疽
病菌
环境条件
温度范围
光照处理
最适温度
光照条件
麦芽糖
PH3
葡萄糖
培养基
产孢量
萌发率
Keywords
chinese wolfberry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S436.6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67.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枯黄萎病生物学及抗病种质创新与利用
5
机构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科研处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1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病菌生物学
棉花枯萎病
种质创新
抗病种质
枯黄萎病
中国农科院
科学技术奖
研究成果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分类号
S435.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93
6
作者
陈宇飞
文景芝
李立军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黑龙江省农药管理检定站
出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93-699,共7页
文摘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葡萄灰霉病症状、病菌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抗药性、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病菌生物学
特性
抗药性
病害流行规律
防治
Keywords
grape grey moul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ungicide resistance
disease epidemic law
control
分类号
S436.6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2.2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烟草赤星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
69
7
作者
刘学敏
常稳
李大壮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黑龙江省宾县烟草公司
出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0-85,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委"九五"攻关项目
文摘
烟草赤星病是烟草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 ,迄今对病菌生物学特性 ,寄主抗病性 ,病害消长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烟草赤星病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赤星病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病害预测预报 ,病菌生理分化 。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病菌生物学
流行规律
综合防治
Keywords
tobacco
brown spot
rsearch advance
分类号
S435.7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杏黑斑病的病原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朱建兰
常永义
陈德蓉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果树》
1996年第4期9-11,共3页
文摘
研究确认杏黑斑病病原菌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tenuisNees)。病菌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pH值为6.5。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pH值为4.5。果糖为病菌适宜的碳源。蛋白陈和牛肉膏为最好的氮源。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10天喷1次,连喷3次,对杏果实黑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杏黑斑病
病原
病菌生物学
防治
分类号
S436.6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作者
槐松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2,共1页
文摘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年度工作总结和交流会议于2012年12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承办。会议期间,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24位专家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涉及果斑病菌生物学和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病菌致病机制解析、病原菌及种子带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西甜瓜健康种子生产技术、丙甜瓜种子处理技术、西甜瓜嫁接苗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及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内容。
关键词
综合防控技术
细菌性果斑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西甜瓜
示范
病菌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快速检测技术
分类号
S436.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辣椒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丽云
刘晓林
刘志恒
王福妹
穆丽松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番茄煤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福妹
宋云锦
刘志恒
樊慧梅
闫建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短梗五加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旷玲
周如军
傅俊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枸杞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正坪
胡俊
高翔
周洪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棉花枯黄萎病生物学及抗病种质创新与利用
《中国农村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
陈宇飞
文景芝
李立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
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烟草赤星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刘学敏
常稳
李大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
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杏黑斑病的病原及其防治研究
朱建兰
常永义
陈德蓉
《中国果树》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槐松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