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与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的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预后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谦益 简志威 +2 位作者 彭竞源 林义乐 劳向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03-710,共8页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且未行淋巴结切除(clinically node-negative without lymphadenectomy,cN0/LND-)和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pathologically node-negative,pN0)患者的...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且未行淋巴结切除(clinically node-negative without lymphadenectomy,cN0/LND-)和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pathologically node-negative,pN0)患者的术后生存差异。从预后的角度探讨在ICC中cN0能否作为pN0的替代指标。方法:检索SEER数据库2004~2017年行部分肝切除术且无远处转移的ICC患者。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后分为下述3个部分进行生存比较:cN0/LND-vs.pN0[淋巴结切除数(harvested lymph nodes,HLN)>0枚];cN0/LND-vs.pN0(HLN≥6枚);pN0(HLN≥6枚)vs.pN0(HLN<6枚)。结果:PSM后,pN0组(HLN>0枚)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显著长于cN0/LND-组[中位OS(median OS,mOS):54个月vs.44个月,P=0.038],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N0(HLN>0枚)为预后良好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并且HLN≥6枚淋巴结的pN0患者mOS比cN0/LND-患者更长(72个月vs.44个月,P=0.037)。对T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T1/2期或T3/4期的pN0(HLN≥6枚)患者的mOS均长于相应的cN0/LND-患者。此外,pN0(HLN≥6枚)患者的mOS趋向于比pN0(HLN<6枚)患者更长(72个月vs.50个月,P=0.064)。结论:ICC术后pN0患者的OS优于cN0/LND-患者,且HLN≥6枚淋巴结的pN0患者比cN0/LND-患者预后更好。因此,从预后的角度看,在ICC中cN0并非pN0的理想替代指标。对于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的ICC患者仍建议常规行淋巴结切除/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手术治疗 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 病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2
作者 叶元滋 张思远 +3 位作者 夏万里 杨茹雪 肖寒 王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4-841,共8页
目的探究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MA)临床病理、基因特征和预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NM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基因检测分析,随... 目的探究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MA)临床病理、基因特征和预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NM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基因检测分析,随访记录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运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肿瘤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和基因特征的相关性,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肿瘤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7例患者,年龄46~77岁,中位年龄61岁。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直径较大的肿瘤、肿瘤进展、接受术后辅助治疗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级较低的肿瘤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43)。驱动基因突变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差异,但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更常见,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共突变更常见。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FS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2);虽然与采取治疗的患者相比,未治疗的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FS更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化疗和靶向治疗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PFS差异均不显著。结论INMA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进展状态及基因共突变相关,是影响PFS的关键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ⅠA-ⅢB期浸润性非黏液腺癌 临床病理 基因特征 预后 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病理淋巴结转移程度与原发灶缓解程度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源 梁乃新 刘洪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缓解程度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病理淋巴结分期(N...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缓解程度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病理淋巴结分期(N1/N2)和原发灶缓解程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主要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非客观缓解(non-objective response,non-OR)]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并构建预后风险分层模型。结果病理淋巴结分期和原发灶缓解程度单独考虑时,与PFS无显著相关性,且两者无显著交互作用。对于N1患者,pCR/MPR的PFS优于non-OR(P=0.038);对于N2患者,原发灶缓解程度与PFS无显著相关性。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1+pCR/MPR)和高危组(N1+non-OR/N2),两组PFS差异显著(P=0.003)。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程度和原发灶缓解程度是NSCLC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两者的预后风险分层模型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决策,但仍需前瞻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免疫治疗 病理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缓解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病理评估的现状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嘉琪 薛丽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4,128,共5页
我国是上消化道癌高发国家,胃癌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食管癌位居第6位[1]。随着近年对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应用,术前新辅助治疗在上消化道癌近、远期疗效中的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RESOLVE(2012,中国)研究证实了SOX(... 我国是上消化道癌高发国家,胃癌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食管癌位居第6位[1]。随着近年对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应用,术前新辅助治疗在上消化道癌近、远期疗效中的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RESOLVE(2012,中国)研究证实了SOX(S-1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对中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优效性[2],该结果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作为ⅠA类证据纳入Ⅰ级推荐,推进了我国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模式的进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淋巴结病理评估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光 张丹凤 +1 位作者 冯晓娜 张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10-321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98例宫颈良性病变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及病灶组织中PDCD5的表达水平,分析PD... 目的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98例宫颈良性病变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及病灶组织中PDCD5的表达水平,分析PDCD5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ROC曲线分析PDCD5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及病灶组织中PDCD5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升高,血清及病灶组织中PDCD5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在98例宫颈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32例;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及病灶组织中PDCD5的表达水平均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和病灶组织中PDCD5预测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10、0.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D5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 临床分期 病理分级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林骏 石素钰洁(综述) 杨雅莹(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2-376,共5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早筛得以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T1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了肿瘤内镜切除。T1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后是否需要进一步追加肠段切除并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应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根据目前国...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早筛得以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T1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了肿瘤内镜切除。T1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后是否需要进一步追加肠段切除并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应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根据目前国内外指南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追加手术后,结果仅约10%的T1型结直肠癌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并未发现存在淋巴结转移,导致了大量的追加手术切除无临床获益。因此,目前亟需一项更为准确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体系来解决该问题,本文就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评估体系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龙方 李群 +3 位作者 段云友 张铁山 袁丽君 王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71-572,共2页
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方法 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5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对腋窝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病理证实的 3 9例转移淋巴结形态更接近圆形 ,多呈融合状态。... 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方法 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5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对腋窝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病理证实的 3 9例转移淋巴结形态更接近圆形 ,多呈融合状态。血流信号多位于周边 ,并随淋巴结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 ,多发性肿大淋巴结较单发性血流丰富。结论 转移性淋巴结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上各有其特征性表现 ,二者结合可提高检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素香 张艳 +2 位作者 韩春荣 李润田 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290-1293,1298,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各种病理组织学亚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多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共分成8个组织学亚型,颈淋巴...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各种病理组织学亚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多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共分成8个组织学亚型,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65.0%(391/602),一般乳头(普通乳头)型、弥漫硬化型、包膜外型(包裹型侵出包膜)及滤泡亚型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2.4%(131/181)、75.2%(79/105)、80.3%(57/71)、73.0%(46/63),明显高于水肿乳头型(40.6%)(26/46)、高细胞型(46.2%)、微小型(47.8%)及包膜内型(30.0%)(P<0.01);颈部各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次为Ⅲ区(49.5%)、Ⅳ区(42.3%)、Ⅱ区(38.5%)、Ⅵ区(30.2%)、Ⅴ区(8.9%)及Ⅰ区(1.6%)。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与不同亚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亚型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孟锐 杨力 +1 位作者 刘雅琦 孟晓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 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胃癌,男80例,女25例,年龄19~89岁,发病高峰为40~60岁。汉族男性67例,回族男性13例;汉族女性24例,回族女性1例,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P〉0.05)。依次好发于胃窦部(56.1%)、胃体部(26.7%)、贲门胃底部(17.1%);病灶以2 cm以上多见(54.3%);内镜下分型以Ⅱ型(69.5%)为主;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45.7%)为主;分化型与未分化型比例分别为43.0%、56.2%;黏膜内癌63例(60%),黏膜下癌42例(40%);12例(11.4%)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60岁,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对于〉2 cm的病灶、未分化型且浸润到黏膜下层的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需要行胃癌根治术和密切的内镜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临床病理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金良 于庆凯 +3 位作者 务森 高宗人 龙志强 乔思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索肺癌纵隔淋巴结 (N2 )转移的特点。方法 为 3 98例肺癌患者施行根除性肺切除加淋巴结廓清术 ,对其中 160例N2 肺癌的 3 5 2组纵隔转移淋巴结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肺癌N2 转移可呈现单组、多组和跳跃式转移 ,...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索肺癌纵隔淋巴结 (N2 )转移的特点。方法 为 3 98例肺癌患者施行根除性肺切除加淋巴结廓清术 ,对其中 160例N2 肺癌的 3 5 2组纵隔转移淋巴结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肺癌N2 转移可呈现单组、多组和跳跃式转移 ,分别占 41.2 %、5 8.8%和 2 9.3 %。N2 转移分布最密集的部位是第 7组淋巴结 ,占 48.8% ,其次是第 4、3、5组淋巴结 ,分别占 45 .6%、3 1.3 %和 2 5 .6% ;而且N2转移分布与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转移淋巴结对主支气管壁的侵袭是N2转移的又一特点 ,尤以腺癌为突出。结论 为获得根除切除 ,必须主动、系统地清除同侧胸腔肺门及上、下纵隔淋巴结 ,并应重视转移淋巴结对支气管壁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纵隔淋巴结 转移 清除术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培荣 庄奇新 +3 位作者 尚克中 丁月根 杨哲 蒋智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2%;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特征有助于阳性淋巴结的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术前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胃癌 淋巴结转移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静 孙正船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382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有淋巴结转移的为阳性组,无转移的为阴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PR、H...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382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有淋巴结转移的为阳性组,无转移的为阴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PR、Her-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结果分别将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再分为两组,一组为TNBC,另一组为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比较TNBC和non-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21.5%(82/382)的病例为TNBC,淋巴结阳性者为163例(42.7%),其中TNBC占43例,淋巴结阴性者为219例(57.3%),其中TNBC为39例。TNBC的淋巴结阳性率(52.4%)高于non-TNBC(4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在淋巴结阳性组中,TNBC较non-TNBC肿瘤直径大(P=0.014),在淋巴结阴性组中,TNBC中有乳癌家族史的比例要高(P=0.030),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阳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TNBC组为60.5%,non-TNBC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淋巴结阴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TNBC组为74.4%,non-TNBC组为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无论淋巴结转移情况,TNBC比non-TNBC易发生复发和转移,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乳腺肿瘤/病理 三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晓文 孙宏晨 +1 位作者 王淑艳 欧阳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舌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在预测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以 10 6例舌鳞癌患者原始资料为基础 ,取病灶最大直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方式及组织学恶性度分级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灶直径及肿瘤... 目的 探讨影响舌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在预测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以 10 6例舌鳞癌患者原始资料为基础 ,取病灶最大直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方式及组织学恶性度分级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灶直径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意义 ;而浸润方式及组织学恶性度分级与颈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舌鳞癌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是浸润方式及组织学恶性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毅 马丽华 +1 位作者 黄健 赵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61-962,共2页
目的 评价X 线钼靶片在乳腺癌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0 例乳腺癌患者做腋窝淋巴结的手术前前瞻性X线钼靶检查,观察X线片内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目,术后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0 例腋窝部X ... 目的 评价X 线钼靶片在乳腺癌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0 例乳腺癌患者做腋窝淋巴结的手术前前瞻性X线钼靶检查,观察X线片内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目,术后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0 例腋窝部X 线钼靶检查中,39 例片内显示淋巴结,敏感性为65 % 。病理证实有转移的淋巴结12 例( 占30% ),淋巴结大小在0-7~2-1cm ,平均1-5cm ,淋巴结密度均匀,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不清。病理淋巴结无转移27 例,X线片内显示淋巴结大小为0-3~2-0cm ,平均0-7cm ,淋巴结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边界清楚,淋巴结密度不均匀,中心呈稍低密度,周边密度高,呈壳状改变。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X 线钼靶检查是评价转移的最简便、最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当淋巴结最小径大于0-8cm 时,可作为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参考诊断指标,加之边缘、形态、密度改变是诊断转移的较为可靠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转移 X线 钼靶检查 病理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转移淋巴结分型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梅先 吕化仙 +1 位作者 张荫昌 陈峻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胃癌组织学生长方式,是估计胃癌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组淋巴结转移癌的生长方式,多数(65.4%)与原发癌一致,这一部分转移淋巴结,同原发癌一样可反映胃癌的预后。少数(34.6%)与原发癌生长方式不同的转移淋巴结,总的趋向变恶,推测它们将... 胃癌组织学生长方式,是估计胃癌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组淋巴结转移癌的生长方式,多数(65.4%)与原发癌一致,这一部分转移淋巴结,同原发癌一样可反映胃癌的预后。少数(34.6%)与原发癌生长方式不同的转移淋巴结,总的趋向变恶,推测它们将比原发癌对预后表达得更深刻。在粘液组化分型中,淋巴结转移癌与原发癌的各型分布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 病理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克 张景荣 +1 位作者 马述胜 叶茂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47-348,共2页
目的 :探讨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及其病理基础 ,确立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 :2 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 ,先行CT扫描 ,将手术切取的颈部廓清标本制成病理大切片 ,然后进行对照研究。分别以淋巴结短直径 0 5、1 0及 1 ... 目的 :探讨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及其病理基础 ,确立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 :2 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 ,先行CT扫描 ,将手术切取的颈部廓清标本制成病理大切片 ,然后进行对照研究。分别以淋巴结短直径 0 5、1 0及 1 5cm为淋巴结转移的假设诊断标准 ,根据诊断试验计算CT诊断淋巴结移转移的准确度。结果 :共有 2 2侧颈部转移 ,38个转移淋巴结 ,根据三种不同诊断标准 ,CT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 81%、90 %及 71% ,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四个阶段 ;转移早期 ,发展期 ,完全癌变期及破溃融合期。结论 :CT诊断淋巴结转移优于临床触诊 ,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以淋巴结短直径 1 0cm较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淋巴结转移 CT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研究及术式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放 陈玉泽 +2 位作者 孟庆凯 马思平 王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淋巴结转移 病理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因素143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磊 许延发 +4 位作者 李冠雄 廖新华 霍雄伟 孙炜 阎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20-3521,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6年经手术病理确诊143例大肠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采用!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 目的:探讨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6年经手术病理确诊143例大肠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采用!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大体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1),以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为首位。结论: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主要有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而浸润深度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分子学检测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明建 李良彬 +1 位作者 王梅 张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评价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取2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共104枚,将每枚淋巴结均分为两等份,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角蛋白CK19基因的表达分析。对两法测得的淋巴... 目的:评价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取2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共104枚,将每枚淋巴结均分为两等份,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角蛋白CK19基因的表达分析。对两法测得的淋巴结转移结果与常见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病人中,病理检查发现其中10例 (43.5%)淋巴结存在癌转移,淋巴结是否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CK19RT-PCR法不但证实了病理检查的结果,而且还另外发现5例病人存在淋巴结微转移,淋巴结转移与否与组织分化等级(P =0.035)和pTNM分期(P =0.024)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运用RT-PCR法检测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揭示食管癌固有的转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淋巴结转移 分子学检测 临床 病理意义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素梅 苏雁欣 +2 位作者 田家玮 春英 贾秀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61-662,共2页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术前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 2 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目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结果  2 8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术前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 2 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目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结果  2 8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 2 1例 ,无转移者 7例。结论 淋巴结直径 >0 .8cm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转移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