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肺结核患者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的结核杆菌 被引量:7
1
作者 蒋莎莉 朱德茂 +3 位作者 周华山 罗海军 王志敢 李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7例病理石蜡组织、97例肺泡灌洗液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膜-反向斑点杂交、实时荧光PCR(RT-PCR)、抗酸染色三种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三种方... 目的探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7例病理石蜡组织、97例肺泡灌洗液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膜-反向斑点杂交、实时荧光PCR(RT-PCR)、抗酸染色三种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三种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结核组病理石蜡组织、肺泡灌洗液三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抗酸染色为32.8%,RT-PCR阳性率为82.8%,RDB阳性率为89.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评价,RDB灵敏度(90.6%)、约登指数(0.91)、符合率(93.9%)、阴性预测值(85.0%)均较好。结论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的检测上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向斑点杂交 实时荧光PCR 抗酸染色 结核杆菌 病理石蜡组织 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蓝光照射诱发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晶 盛帅 +1 位作者 任建涛 黄旭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7-179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强蓝光照射后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8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3、6、12h实验组(n=12),对照组大鼠接受自然光照,实验组大鼠每日分别接受465±5nm、1...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强蓝光照射后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8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3、6、12h实验组(n=12),对照组大鼠接受自然光照,实验组大鼠每日分别接受465±5nm、1000±100lx蓝光照射3、6、12h,连续光照8wk。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及石蜡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并分析不同方位及不同分层视网膜厚度、组织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OCT检查示,各组大鼠视盘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厚度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且除对照组和3h实验组上方视网膜厚度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各方位视网膜厚度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大鼠平均视网膜总厚度、内界膜(ILM)-内核层(INL)厚度、外丛状层(OPL)-光感受器外节段(OS)厚度、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厚度比较均有差异(P<0.05),其中各组大鼠平均视网膜总厚度、OPL-OS厚度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对照组分别与3、12h实验组大鼠ILM-INL厚度比较均有差异(P<0.05),12h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和3、6h实验组大鼠RPE层厚度比较均有差异(P<0.05)。FFA检查示,对照组和3h实验组大鼠眼底均无明显荧光渗漏,6、12h实验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明显荧光渗漏和透见荧光,脉络膜背景荧光增强。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大鼠视网膜视细胞层细胞萎缩、凋亡,视细胞数目减少,部分细胞核淡染,随光照时间延长,RPE层出现萎缩变薄,且对照组和实验组视网膜视细胞数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蓝光照射可导致大鼠视网膜厚度变薄,且不同分层视网膜厚度变薄程度不同,也可导致视细胞层细胞数目减少甚至消失,RPE层局灶性萎缩,血管通透性改变,且随光照时间延长,视网膜组织结构及功能变化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石蜡病理组织切片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