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pygo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郝爱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对人类pygo1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对PYGO1蛋白质理化性质、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亲(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PYGO1蛋白氨基酸残基组成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子式C1943H2937N577O635... 目的:对人类pygo1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对PYGO1蛋白质理化性质、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亲(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PYGO1蛋白氨基酸残基组成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子式C1943H2937N577O635S18,相对分子质量45,等电点6.38;可能为非跨膜的亲水性蛋白;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其主要结构元件,含有一个植物同源结构域。结论:人类pygo1基因可能作为转录因子与其他蛋白共同作用调节心脏发育及心脏病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go1基因 生物信息学 氨基酸/生物合成 蛋白质类/生理学 蛋白质类/化学 蛋白质结构 二级 基因 计算生物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睿 苏力德 +3 位作者 邵一鸣 部娜 马丽亚 那仁满都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砷作为临床治疗APL的一线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PML-RARα融合蛋白的PML部分,诱导相关蛋白多聚化,并招募多种功能蛋白,促进PML核小体重构,使PML-RARα蛋白发生小泛素修饰蛋白(SUMO)化和泛素化,最终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达到治疗APL的目的。PML蛋白发生点突变会导致APL复发及三氧化二砷耐药。本文阐述了PM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PMLRARα融合蛋白诱导APL发病的机制、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分子机制以及PML蛋白发生突变导致APL患者发生三氧化二砷耐药的现象,以期为目前治疗方案的优化及针对耐药患者有效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砷剂/治疗应用 肿瘤蛋白质/生物合成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质类/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蛋白4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狄晨红 金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讨密封蛋白4(CLDN4)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 目的:探讨密封蛋白4(CLDN4)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鳞癌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各30份,同时选取3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CLDN4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R-HPV,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改变。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TCT联合HR-HPV与CLDN4联合HR-HPV检测对HSIL和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CLDN4表达阳性率上升(r=0. 832,P <0. 05)。HR-HPV感染与CLDN4表达共阳性主要出现在HSIL和宫颈癌组。TCT联合HR-HPV和CLDN4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AUC分别为0. 683和0. 633。TCT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 0%、36. 7%、61. 2%、100. 0%、46. 7%; CLDN4联合HR-HPV检测诊断HSIL和宫颈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6. 7%、30. 0%、58. 0%、90. 0%、55. 0%。结论:CLDN4表达与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CLDN4联合HR-HPV检测可指导临床HSIL及宫颈鳞癌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诊断 癌前状态/病理学 癌前状态/诊断 鳞状细胞/诊断 乳头状瘤病毒 连接蛋白/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IL1ra融合蛋白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4
作者 沈其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检测其对IL1引起的对A375 S2的杀伤保护作用。结果:获得的HSA/IL1ra融合蛋白HPLC纯度在98%以上,并且具有与天然IL1ra... 目的: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检测其对IL1引起的对A375 S2的杀伤保护作用。结果:获得的HSA/IL1ra融合蛋白HPLC纯度在98%以上,并且具有与天然IL1ra相似的、对IL1杀伤A375 S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获得高纯度的HSA/IL1ra融合蛋白并且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清白蛋白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分离和提纯 重组融合蛋白质/生物合成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斐莉 沈汉超 +1 位作者 朱斌 林开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非降脂剂量的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辛伐他汀干预组(DS组)。模型建立后,第6周及第12... 目的:探讨非降脂剂量的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辛伐他汀干预组(DS组)。模型建立后,第6周及第12周时各组处死大鼠10只,称取体重、肾重,测定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肌酐(SCr),留取尿液测定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间质结缔组织CTGF、α-SMA。结果:6周及12周时各组间SCr、LDL、HDL及TG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6周时DS组的肾间质CTGF、α-SMA表达水平明显少于D组(P<0.05),但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周时DS组的肾间质CTGF、α-SMA表达水平明显少于D组(P<0.05),但高于C组(P<0.05)。结论:非降脂剂量的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和减少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斯伐他汀/药理学 肌动蛋白类/代谢 胞间信号肽蛋白质/生物合成 即早蛋白质/生物合成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陆国华 钟秀君 +1 位作者 丁伟 周建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6-181,192,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的两种异构体Glut1、Glut3及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亚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包括癌组织...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的两种异构体Glut1、Glut3及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亚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和17例肺良性病变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Glut1、Glut3及HIF-1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用RT-PCR半定量检测Glut1、Glut3及HIF-1α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Glut1、Glut3及HIF-1α蛋白的表达,并测两者相关性。结果:Glut1、Glut3及HIF-1α在肺癌组织中mRNA相对含量为0.689±0.245、0.506±0.246、0.693±0.248,对应癌旁组织为0.338±0.157、0.482±0.238、0.351±0.184,Glut1和HIF-1α在肺癌组织中显著升高(P<0.001),而Glut3差别无显著性(P>0.05)。Glut1、Glut3、HIF-1α在癌组织中蛋白相对含量为0.582±0.247、0.551±0.251、0.525±0.246,癌旁组织为0.288±0.151、0.436±0.224、0.261±0.135,在肺良性病变中为0.291±0.142、0.402±0.206、0.271±0.176,Glut1和HIF-1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01);而Glut3差别无显著性(P>0.05)。Glut1和HIF-1α在低分化组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期明显高于和期(P<0.05),且HIF-1α的表达与Glut1明显相关(r=0.854,P<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Glut1和HIF-1α存在高表达,其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且Glut1和HIF-1α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单糖转运蛋白质/生物合成 葡萄糖转运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β联蛋白、上皮钙黏着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欧玉荣 刘娟 +3 位作者 高杉 景桂英 承泽农 董修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5,共9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vision法)检测相同组织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0份组织中,52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RNA提取成功;SFR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37±0.1532和0.7170±0.1830;B-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93±0.3705和0.6469±0.3166;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56±0.2535和0.9422±0.23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FRP1 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FRP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67%(19/6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75.00%(45/60)的阳性表达率;SFR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无关。β—catenin、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5.00%(45/60)、58.33%(35/6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67%(1/60)、6.67%(4/60)的异常表达率;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类有关。结直肠癌中SFRP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17,r=-0.442,均P〈0.01)。结论:结直肠癌中SFRP1的表达下调导致Wnt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活化,并引起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增加。提示SFRP1失活及水平下调是结直肠癌启动及促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代谢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蛋白质 钙黏着糖蛋白/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酶/绿荧光蛋白转染评价PC12细胞损伤后5-脂氧酶核膜移位 被引量:4
8
作者 袁玉梅 李成檀 +3 位作者 马振秋 彭芳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通过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稳定转染PC12细胞,以可视化方法观察5-LOX在不同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将带有5-LOX基因的pEGFP-C2质粒及pEGFP-C2质粒(对照),稳定转染至PC12细胞;在... 目的:通过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稳定转染PC12细胞,以可视化方法观察5-LOX在不同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将带有5-LOX基因的pEGFP-C2质粒及pEGFP-C2质粒(对照),稳定转染至PC12细胞;在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H2O2和NMDA处理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5-LOX在细胞内的定位;同时,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野生型5-LOX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转染GFP/5-LOX的细胞内,GFP/5-LOX主要均匀表达于细胞核内;仅转染GFP的细胞GFP表达于胞核和胞浆。OGD和H2O2处理后,分别有50.6%和57.7%细胞的GFP/5-LOX移位到核膜;NMDA处理或仅转染GFP的细胞,未见核膜移位现象。野生型5-LOX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3种损伤处理均诱导核膜移位。结论:稳定转染GFP/5-LOX的PC12细胞,GFP/5-LOX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不同损伤处理诱导的5-LOX核膜移位,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盐5-脂氧合酶/生物合成 PC12细胞 发光蛋白质 转染 缺糖缺氧 N-甲基-D-门冬氨酸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4通过S期激酶相关蛋白2调控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海凤 陈天天 +7 位作者 王月月 李钰 张凌宇 丁勇兴 陈素莲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过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利用干扰及过表达技术下调或上调CXCR4的表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与Skp2调...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过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利用干扰及过表达技术下调或上调CXCR4的表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与Skp2调控的关联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干扰及过表达后对信号蛋白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CXCR4、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干扰CXCR4后,Skp2表达下调;过表达CXCR4后,Skp2表达上调。CXCR4可通过对信号蛋白的调控影响Skp2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干扰CXCR4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相应减少,CXCR4与LY294002及U0126联合作用对细胞周期的阻断更加明显。结论:CXCR4能够通过对信号蛋白PI3K/Akt及ERK的调控,影响Skp2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阻断CXCR4/Akt/Skp2或CXCR4/ERK/Skp2信号通路后可有效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学 受体 CXCR4/生物合成 受体 CXCR4/遗传学 S期激酶相关蛋白质类/代谢 细胞系 肿瘤/代谢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毒素A链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和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欣虹 刘琼 詹金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表达蓖麻毒素A链(RT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GFP-RTA),用于蓖麻毒素A链在细胞内的转运机理研究。方法:采用PCR法从重组质粒pKK233.2-RTA中扩增出蓖麻毒素A链基因,然而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构成GFP-RTA融合基因;...  目的:表达蓖麻毒素A链(RT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GFP-RTA),用于蓖麻毒素A链在细胞内的转运机理研究。方法:采用PCR法从重组质粒pKK233.2-RTA中扩增出蓖麻毒素A链基因,然而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构成GFP-RTA融合基因;GFP-RTA经PCR扩增,与T载体连接,用内切酶从T-GFP-RTA中切下GFP-RTA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在BL21(DE3)中表达GFP-RTA融合蛋白,通过金属螯合和层析纯化,MTT法检测融合蛋白的细胞毒性。结果:测序发现插入的融合基因全长序列完全正确,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分子量正确;经诱导表达后,菌体产生绿色荧光,MTT法表明该融合蛋白呈现与RTA相似的细胞毒性。结论:从大肠杆菌表达的蓖麻毒素A链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具有蓖麻毒素A链和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可用于蓖麻毒素A链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蛋白 蓖麻毒素A链 发光蛋白质 重组融合蛋白质/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代谢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抗原表位预测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久昆 林旭瑷 +1 位作者 严杰 薛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5-591,621,共8页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候选T/B联合表位片段,采用噬菌体展示及SDS-PAGE等技术获得含不同T/B联合表位的重组P。分别以rLipL41/1和rLipL41/2抗血清、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菌抗血清和钩体患者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抗血清与各重组P免疫杂交反应性。结果:根据预测结果选择了LipL41s中8个共有或差异T/B联合表位。经PCR扩增获得了上述T/B联合表位片段。各T/B联合表位片段均准确插入噬菌体P蛋白N端并有效表达。各抗血清均能识别上述8个T/B联合表位,但其WesternBlot杂交信号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与不同抗血清的信号较强且稳定。结论:所选择的8个T/B联合表位均为LipL41的有效抗原表位。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可作为钩体MAP疫苗的首选抗原表位。差异T/B联合表位LipL41s-89和LipL41s-299与不同抗血清有免疫交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免疫学 细菌外膜蛋白质/生物合成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分离 外膜脂蛋白/属特异性抗原 LipL41/1/LipL41/2 抗原表位/预测 噬菌体展示 免疫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艳霞 尤良顺 +3 位作者 刘辉 毛莉萍 叶琇锦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microRNA芯片技术分析细胞microRNA的表达谱差异,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STAT3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SNS-032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HL-60细胞凋亡,对照组、100 nmol/L 和200 nmol/L 的 SNS-032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1.7)%、(12.1±3.1)%和(59.4±3.6)%。 microRNA 芯片分析结果显示, SNS-032显著下调HL-60细胞miR-30a、miR-183、miR-20b、miR-26b、miR-20a、miR-589、miR-107、miR-181 a、miR-106 a、miR-17和miR-378 c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iR-320 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显示 SNS-032可抑制 STAT3的磷酸化和 JAK2、MCL-1、C-MYC蛋白的表达。作为JAK/STAT3通路的激活剂, IL-6联合SNS-032不能逆转后者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 P>0.05),也不能逆转SNS-032对JAK2蛋白表达和磷酸化STAT3的抑制作用。结论:SNS-032能显著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和STAT3磷酸化、抑制MCL-1和C-MYC及与之相关的miR-17-92基因簇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微RNAs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生物合成 Janus激酶 STAT3转录因子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代谢 信号传导 HL-60 细胞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ErbB2/Neu阳性-PTEN缺失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庆飞 丁慧 +1 位作者 刘宝瑞 张葵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建立两种ErbB2/Neu阳性-PTEN缺失的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先前建立的由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启动子同时驱动活化型ErbB2/Neu基因和重组酶Cre表达的FVB/N—MMTV—NIC小鼠与Flox-PTEN小鼠交配... 目的:建立两种ErbB2/Neu阳性-PTEN缺失的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先前建立的由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启动子同时驱动活化型ErbB2/Neu基因和重组酶Cre表达的FVB/N—MMTV—NIC小鼠与Flox-PTEN小鼠交配;或将由内源性启动子驱动活化型ErbB2/Neu基因表达的FVB/N-ErbB2^KI、FVB/N—MMTV—Cre及Flox—PTEN三种基因工程小鼠交配;PCR分别扩增Neu、Cre和PTEN基因,对其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组织ErbB2/Neu和PTEN蛋白表达。对两种模型的成瘤时间、肿瘤数目、肺转移等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Ki-67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经基因型鉴定和组织蛋白表达分析,获得了两种ErbB2/Neu阳性-PTEN纯合型缺失的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一是由MMTV外源性启动子同时驱动活化型ErbB2/Neu和Cre表达,抑癌基因PTEN条件性敲除的NIC/PTEN^-/-模型;二是由MMTV-Cre使内源性启动子驱动ErbB2/Neu基因表达,PTEN条件性敲除的ErhB2^KI/PTEN^-/-模型。NIC/PTEN^-/-模型的平均成瘤时间低于ErbB2^KI/PTEN^-/-模型(30d与368d,P〈0.01);肿瘤数目、肺转移率均高于ErbB2^KI/PTEN^-/-模型(分别为10个与1~2个,75.0%与37.5%,均P〈0.01);两种模型肿瘤呈现不同的组织病理形态,肿瘤细胞凋亡水平相当(P〉0.05);NIC/PTEN^-/-模型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ErhB2^KI/PTEN^-/-模型(86.9%±2.8%与37.4%±7.2%,P〈0.01)。结论:两种不同表型的ErbB2/Neu阳性-PTEN缺失的乳腺癌基因工程小鼠为探索ErbB2/HER2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更有效的防治方案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ERBB-2 磷酸单酯水解酶/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体缺失 肿瘤抑制蛋白质类/遗传学 疾病模型 动物 遗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递送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亚红 王剑 罗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8-465,共8页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是一种由Zn^(2+)和2-甲基咪唑组成的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它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化学和热稳定性好、表面性质可调及pH诱导生物降解性等优点,这些优点赋予了ZIF-8多...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是一种由Zn^(2+)和2-甲基咪唑组成的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它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化学和热稳定性好、表面性质可调及pH诱导生物降解性等优点,这些优点赋予了ZIF-8多种功能,使其能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催化、药物传递等领域。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原位合成的方法使ZIF-8可包封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主要通过交联、键合与ZIF-8骨架结合,并包埋在ZIF-8晶体内部或位于其表面。ZIF-8作为运载体可递送蛋白质和酶以保持其生物学活性,提高其功能表现和稳定性;同时,ZIF-8亦可负载核酸药物使其在胞内表达用于基因治疗。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并对ZIF-8在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 药物递送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核酸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小鼠狼疮性肾炎中的表达
15
作者 周健光 董静尹 +1 位作者 张立煌 王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小鼠狼疮性肾炎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肾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病理检查和超微结构检查,以评价小鼠肾脏病理学损害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鼠血清... 目的:研究新型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小鼠狼疮性肾炎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肾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病理检查和超微结构检查,以评价小鼠肾脏病理学损害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鼠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小鼠肾脏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水平。结果:MRL/lpr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的滴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明显高于同龄C57BL/6J小鼠;随着年龄的增加,MRL/lpr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害加重,主要表现为急性和亚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RL/lpr小鼠肾脏中,HMGB-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同龄C57BL/6J小鼠,和MCP-1mRNA的表达量成正相关。结论:异常升高的HMGB-1可能参与MRL/lpr小鼠狼疮性肾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病理学 狼疮肾炎/病因学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生物合成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RL/LPR小鼠 炎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方毅 姜海蓉 +5 位作者 陈远翔 陈盛珍 林治华 彭方亮 赵卫兵 陈保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398,418,共5页
目的:构建HPV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HPV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HPV全长基因片段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1 500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JM109... 目的:构建HPV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HPV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HPV全长基因片段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1 500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JM109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其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GEX-KG-HPV16L1已构建成功。提取pGEX-KG-HPV16L1质粒转化到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获得HPV16L1基因融合表达,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83kDa;表达的蛋白能与抗HPV16L1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HPV16L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为HPV16L1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病毒蛋白质类/遗传学 大肠杆菌/遗传学 基因表达 克隆 分子 乳头状瘤病毒 人/遗传学 HPV16L1 原核表达 GST融合蛋白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21基因改建及其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变化和定位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冬娇 胡野 +1 位作者 Dennin R H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改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ipL21基因核苷酸序列以提高表达产量并了解基因改建前后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变化,确定外膜脂蛋白LipL21在钩体表面的定位。方法:参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lipL21基因核苷酸序列并构建其原... 目的:改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ipL21基因核苷酸序列以提高表达产量并了解基因改建前后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变化,确定外膜脂蛋白LipL21在钩体表面的定位。方法:参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lipL21基因核苷酸序列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测改建前后lipL21基因表达量变化。采用钩体TR/PatocI抗血清为一抗的Westernblot鉴定改建前后两种目的重组蛋白rLipL2ls的免疫反应性,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比较改建前后rLipL21s抗血清对不同钩体血清群的交叉免疫凝集效价变化。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LipL21进行定位。结果:改建前后lipL21基因表达量分别为细菌总蛋白的8.5%和46.5%。两种rLipL21均能与TR/PatocI抗血清发生免疫结合反应,免疫家兔后均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两种rLipL21兔抗血清对我国15群15型钩体参考标准株MAT效价相近,均为1:80~1:320。LipL21位于钩体外膜表面。结论:LipL21是钩体表面抗原。改建后的lipL21基因可明显提高原核表达产量,其产物可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其抗体具有广泛的交叉免疫凝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免疫学 钩端螺旋体 问号/遗传学 克隆 分子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免疫学 细菌外膜蛋白质/生物合成 重组蛋白质类/免疫学 重组蛋白质/生物合成 蛋白类/免疫学 蛋白/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和ERCC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国兵 陈建 +4 位作者 王临润 李菌 李敏伟 徐农 申屠建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0-546,共7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9例晚期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 mRNA表达水平,对照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9例晚期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 mRNA表达水平,对照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吉西他滨/卡铂方案的化疗反应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332,P<0.05),而ERCC1无相关(rs=0.258,P>0.05);肿瘤组织或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和ERCC1表达几乎同步(rs=0.634、0.351,P<0.05),但基因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体力状况PS评分,以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肿瘤组织中RRM1、ERCC1或外周血RRM1低表达者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肿瘤组织ERCC1低表达者有较高的2年生存率(P<0.05);而外周血ERCC1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以及预后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ERCC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晚期NSCLC患者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的疗效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肺肿瘤/病理学 聚合酶链反应 核苷酸还原酶/生物合成 DNA结合蛋白质/生物合成 脱氧胞苷/治疗应用 脱氧胞苷/似物和衍生物 卡铂/治疗应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线照射的肺成纤维细胞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经典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春阳 祝艳 +1 位作者 冯华松 陈旭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放射线照射后的人肺成纤维细胞( HLFs )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中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细胞分为共培养组和单纯 HUMSCs 组,共培养组为5 Gy X 射线照射后的 HLFs 通过Transwell系统与... 目的:体外研究放射线照射后的人肺成纤维细胞( HLFs )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中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细胞分为共培养组和单纯 HUMSCs 组,共培养组为5 Gy X 射线照射后的 HLFs 通过Transwell系统与HUMSCs共培养。细胞培养3d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UMSCs中GSK-3β、p-GSK-3β、FRAT1和胞核内β-catenin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WISP-1蛋白表达。结果:共培养组HUMSCs 中p-GSK-3β/GSK-3β相对比值(0.15±0.05)和FRAT1表达水平(0.48±0.07)较单纯HUMSCs组(0.55±0.05和1.16±0.13)明显下降,共培养组 HUMSCs 胞核内β-catenin (0.50±0.07)也较单纯HUMSCs组(2.39±0.15)明显下降;共培养组HUMSCs培养上清液中 WISP-1蛋白表达[(602.23±161.47) ng/mL ]较单纯 HUMSCs 组[(977.77±110.56)ng/m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射线照射后的HLFs对HUMSCs中经典Wnt/β-catenin通路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间质干细胞/生理学 脐带 辐射性肺炎 Wnt蛋白质/生物合成 β连环素/生物合成 胞间信号肽蛋白质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和p27^(kip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建荣 任国平 姚航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cyclin D1、p27kip1在普通型肾细胞癌(conventional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25例CRCC组织和10例肿瘤远端的正常肾皮质中cyclin D1和p27kip1的mRNA和蛋白的含... 目的:探讨cyclin D1、p27kip1在普通型肾细胞癌(conventional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25例CRCC组织和10例肿瘤远端的正常肾皮质中cyclin D1和p27kip1的mRNA和蛋白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CRCC中cyclin D1、p27kip1的表达;分析cyclin D1、p27kip1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及术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CRCC中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含量分别为0.488±0.399和1.069±0.371,高于正常对照组0.089±0.066和0.281±0.253(P均<0.01);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体积大者cyclin D1高表达(P<0.05);CRCC中p27kip1mRNA和蛋白含量分别为0.191±0.111和0.146±0.051,低于正常对照组0.374±0.216和1.004±0.318(P均<0.01),随着p27kip1表达的降低,肿瘤的细胞核Fuhrman分级、TNM分期增高;p27kip1阳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4.26%,高于p27kip1阴性组25.25%(P<0.01)。结论:cyclin D1高表达和p27kip1的低表达与CRCC的发生有关;p27kip1的低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演进,检测p27kip1可作为评价CRCC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病理学 肾肿瘤/病理学 细胞周期蛋白质/生物合成 细胞周期蛋白D1/生物合成 肿瘤分期 基因 肿瘤抑制 免疫组织化学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