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俭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0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的效果。方法:收治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的效果。方法:收治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患者效果理想,较少产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宫颈高危型 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猪瘟预防控制措施
2
作者 向志安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11期120-120,共1页
研究表明,当养殖的猪群自身免疫力低下,在外界环境变化情况下出现持续性病毒感染,极易在临床上表现出病症。此外,即便是局部患病也会通过精液、胎盘传染病毒,使猪仔丧失先天性免疫功能。文章分析病毒持续感染与病毒预防、控制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养殖的猪群自身免疫力低下,在外界环境变化情况下出现持续性病毒感染,极易在临床上表现出病症。此外,即便是局部患病也会通过精液、胎盘传染病毒,使猪仔丧失先天性免疫功能。文章分析病毒持续感染与病毒预防、控制间的关系,对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持续感染 猪瘟预防控制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秘 纪燕琴 许婷婷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抗人乳头病毒(HPV)生物蛋白敷料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持续感染患者100... 目的分析抗人乳头病毒(HPV)生物蛋白敷料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持续感染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术后给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50例和对照组(术后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随访一年,观察组术后3个月HPV阳性率(70.00%)与对照组(8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48.00%)、9个月(36.00%)、12个月(8.00%)HPV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58.00%、2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V-DNA负荷量在随访的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可更加有效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术后HPV持续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生物蛋白敷料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行电切术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联合外用治疗HR-HPV持续感染对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亚芳 高娟 +6 位作者 王进进 甘瑾 季佳文 王頔 华彩凤 秦妍婷 袁海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6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联合外用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妇科治疗的120例HR-HPV持续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保妇...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联合外用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妇科治疗的120例HR-HPV持续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口服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HR-HPV转阴率及病情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更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坠胀疼痛、外阴瘙痒积分均更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HR-HPV转阴率均更高(P<0.05),随访6个月的病情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外用治疗HR-HPV持续感染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促进HR-HPV,降低病情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 外用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 炎性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5
作者 郑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8期271-272,共2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所(WHO/IARC)早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可引起宫颈癌前期病变-...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所(WHO/IARC)早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可引起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对于2次以上检测HPV阳性,只有检测出属于同一基因型才能确认是持续感染。不同高危型的反复感染患CIN2、3的风险比为192,而相同高危型的持续感染,患CIN2、3的风险比显著升高达813[1]。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在北非16型分布比平均比例高,南非是18型,亚撒哈非洲是45型,美洲中部和南部是31型[2]。本文对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1085例行宫颈HPV分型检测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本市妇女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情况,提高人群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期望能对宫颈癌疫苗的研发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女性恶性肿瘤 筛查结果分析 宫颈癌前期病变 病毒持续感染 清镇市 宫颈上皮内瘤变 妇科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妇康栓和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型宫颈HPV持续性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徐颜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634-163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保妇康栓和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持续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PCR加导流杂交技术行基因检测,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保妇康栓组66例,干扰素α2b栓组54例,随访1 a,分析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保妇康栓和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持续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PCR加导流杂交技术行基因检测,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保妇康栓组66例,干扰素α2b栓组54例,随访1 a,分析比较两组高危型HPV转阴率。结果保妇康栓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干扰素α2b栓组(P<0.05);保妇康栓治疗高危型HPV16、HPV18、HPV33、HPV58的转阴率高于干扰素α2b栓组(P<0.05);保妇康栓治疗高危型HPV6、HPV31、HPV52的转阴率与干扰素α2b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及干扰素α2b栓临床治疗HR-HPV-DNA持续性感染感均有一定疗效,但保妇康栓优于干扰素α2b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干扰素α2b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特灵治疗持续性HPV16、18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璞 芮广海 金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派特灵治疗持续性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持续性HPV16、18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派特灵治疗。比较两组HPV16、18转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 目的分析派特灵治疗持续性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持续性HPV16、18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派特灵治疗。比较两组HPV16、18转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治疗效果, HPV16、18半年转阴率。结果观察组HPV16转阴时间(9.21±1.45)个月、HPV18转阴时间(8.21±1.21)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12.56±2.21)、(12.25±3.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社会机能、心理健康状况、躯体疼痛、活力、角色心理状况及主观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V16、18半年转阴率分别为94.29%、85.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1%、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特灵治疗持续性HPV16、18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HPV16、18半年转阴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转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特灵 持续性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 E6E7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治疗进展
8
作者 刘旺 程志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318-320,共3页
最初人们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性心肌损害,有的在急性期死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泵衰竭,反复发作,到后期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4/5的患者于发病后5年内死亡,后果十分严重。自从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毒性心肌... 最初人们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性心肌损害,有的在急性期死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泵衰竭,反复发作,到后期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4/5的患者于发病后5年内死亡,后果十分严重。自从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研究后,人们发现了病毒持续感染这个事实。Bowles等利用斑点杂交技术首先证实了心肌中存在肠道病毒RNA,Petitjean等利用RT—PCR在患者心肌活检标本中也发现了肠道病毒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 肠道病毒RNA 化治疗 分子生物学技术 扩张型心肌病 病毒持续感染 斑点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蓓 徐予 +2 位作者 张雪亚 赵先锋 石亚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247-249,253,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心肌组织病变。其发病与遗传基因、病毒持续感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扩张型心肌病 移植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收缩功能障碍 病毒持续感染 体液免疫反应 心室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与扩张型心肌病
10
作者 王勇 李觉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2期934-937,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lomyopathv,DCM)是一类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DC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基因因素、病毒持续感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等。近年来...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lomyopathv,DCM)是一类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DC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基因因素、病毒持续感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等。近年来随着心脏病治疗技术的发展,DCM的治疗效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减容成形术、左心室机械辅助循环及心脏移植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基因治疗 心脏病治疗 遗传原因 收缩功能障碍 病毒持续感染 体液免疫反应 机械辅助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局部治疗进展
11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288-288,共1页
由于肝癌常合并肝硬化及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因此外科切除术后易复发。近年来,创伤小的一些介入治疗已成为主流,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器械。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治疗进展 局部 病毒持续感染 切除术后 介入治疗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对机体有何功能?
12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2-632,共1页
答:免疫功能有三项:(1)免疫防护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2)免疫稳定即清除自身的衰老或损伤的细胞;(3)免疫监视即清除癌变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这三项功能的缺陷和不足则分别导致感染、自身免疫病及肿瘤发生和持续性病... 答:免疫功能有三项:(1)免疫防护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2)免疫稳定即清除自身的衰老或损伤的细胞;(3)免疫监视即清除癌变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这三项功能的缺陷和不足则分别导致感染、自身免疫病及肿瘤发生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防护 持续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病 机体 抗病原微生物 癌变细胞 免疫功能 免疫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