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勇生 贺奋义 +3 位作者 赵秋霞 贺泂杰 韩庆彦 郭慧琳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随机在3个市8个养殖场1个屠宰场及部分散养户采集牛血清220份,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结果]检出阳性血清124份,阳性率为56.36%。[结论]...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随机在3个市8个养殖场1个屠宰场及部分散养户采集牛血清220份,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结果]检出阳性血清124份,阳性率为56.36%。[结论]说明我省养牛场普遍存在该病,且污染面大,损失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抗体 检测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继发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诊断与处置 被引量:1
2
作者 党如意 毕友坤 +3 位作者 王斌 叶超 张娜 杨增岐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6,共3页
2018年5月份西北部甘肃省某肉牛场发生疫情,短时间内有20余头牛发病,其中有11头发生猝死。病发前1个多月,该肉牛场先后从甲、乙两地购回2批共20余头7~10月龄的小牛,2批牛间隔半月时间。2018年5月初,先是从乙地购回的牛发病,后波及甲地... 2018年5月份西北部甘肃省某肉牛场发生疫情,短时间内有20余头牛发病,其中有11头发生猝死。病发前1个多月,该肉牛场先后从甲、乙两地购回2批共20余头7~10月龄的小牛,2批牛间隔半月时间。2018年5月初,先是从乙地购回的牛发病,后波及甲地牛和本场牛,前后不到1个月时间,牛陆续发病达27头,死亡11头,病死率达40%以上。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怀疑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为确诊疫情,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等,最终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继发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毒性腹泻 实验室诊断 肉牛场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临床症状 BV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型+2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3型)三联灭活疫苗(E2蛋白+C1株+HB01株)的研制与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卓 胡义彬 +6 位作者 雷莉辉 武沛泽 武春霞 马岩 张巨峰 王力 江厚生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17-22,共6页
采用CHO细胞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1型(BVDV1)E2蛋白,采用杆状病毒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型(BVDV2)E2蛋白,采用MDBK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培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收获蛋白表达产物... 采用CHO细胞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1型(BVDV1)E2蛋白,采用杆状病毒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型(BVDV2)E2蛋白,采用MDBK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培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收获蛋白表达产物和细胞培养物,经纯化、灭活后与605佐剂混合,制备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型+2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3型)三联灭活疫苗(E2蛋白+C1株+HB01株)。将疫苗免疫健康易感牛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免疫效果良好,免疫牛IBRV和BPIV3中和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77以上;BVDV1和BVDV2 E2蛋白琼扩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32以上;免疫牛攻毒保护率均可达到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副流感 灭活疫苗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近年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月 王宇婷 倪宏波 《现代畜牧兽医》 2017年第3期35-38,共4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主要感染牛,犊牛最为易感,也可感染其他反刍兽和人。与其他瘟病毒属成员有血清交叉反应,对诊断和疫苗免疫带来了极大困难,对我国养牛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对目前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为将来该...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主要感染牛,犊牛最为易感,也可感染其他反刍兽和人。与其他瘟病毒属成员有血清交叉反应,对诊断和疫苗免疫带来了极大困难,对我国养牛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对目前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为将来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娟 吴华伟 +7 位作者 郎洪武 郝雪斌 陈晓春 刘国英 高金源 赵丽霞 邓永 范秀丽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7期8-15,共8页
从云南某牛场疑似BVDV感染的病料通过接种MDBK细胞分离到1株BVDV,为了解分离毒株的特性,进行了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该分离毒株连传15代均不产生CPE,为NCP型BVDV。通过电镜检测可观察到直径为40~60 nm病毒粒子。该分离病毒能被牛病... 从云南某牛场疑似BVDV感染的病料通过接种MDBK细胞分离到1株BVDV,为了解分离毒株的特性,进行了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该分离毒株连传15代均不产生CPE,为NCP型BVDV。通过电镜检测可观察到直径为40~60 nm病毒粒子。该分离病毒能被牛病毒性腹泻标准阳性血清中和,且能被BVDV IFA荧光抗体识别;采用BVDV 5'-UTR基因特异性引物,经RTPCR可扩增出288 bp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测序后与Gen Bank已发表的30株BVDV 5'-UTR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为68.7%~89.2%。与我国分离的BJ1202株(登陆号:KF925514.1)和Y2株(登陆号:KY964311.1)同源关系最近,均为89.2%。与2014年以来我国分离的BVDV毒株亲缘关系在88%左右。5'-UTR遗传进化分析证实该分离毒株为BVDV-1型。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毒株可引起出现体温升高、腹泻、粘膜病等典型的BVD/MD症状。结果表明,分离的毒株为BVDV,命名为BVDV/W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牛场应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晶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第7期32-33,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的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和整个消化道黏膜坏死、糜烂或溃疡为特征,病死率很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该病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的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和整个消化道黏膜坏死、糜烂或溃疡为特征,病死率很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该病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蔡其刚 叶成玉 +6 位作者 王光华 陆艳 李秀萍 张晓强 万玛单智 李万财 马利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来自天峻县的327份牦牛血清进行了牛BVD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共检出231份血清阳性,血清阳性率为70.64%。其中:在135份野牦牛血清中检出110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81.48%;在192份家牦牛血清中检出阳性121份,阳性率为63.02... 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来自天峻县的327份牦牛血清进行了牛BVD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共检出231份血清阳性,血清阳性率为70.64%。其中:在135份野牦牛血清中检出110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81.48%;在192份家牦牛血清中检出阳性121份,阳性率为63.02%。从231份ELISA检测阳性血清中随机抽取了20份,采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18份样品为BVDV/MV RT-PCR阳性,阴性血清未扩增出E0基因,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与ELISA方法符合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阻断ELISA RT-PCR 血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与牛冠状病毒三重RT-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余波 姜玲玲 +5 位作者 李婷 周景瑞 许浩翔 冉江 罗文菊 刘镜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4期96-100,共5页
为建立快速同步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与牛冠状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根据GenBank中三种病毒参考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构建的三种病毒的标准质粒进行三种病毒的三重RT-PCR方法,进行... 为建立快速同步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与牛冠状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根据GenBank中三种病毒参考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构建的三种病毒的标准质粒进行三种病毒的三重RT-PCR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检验,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特异性结果显示,建立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三重RT-PCR方法可特异性扩增出阳性标准质粒的基因片段,对牛源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牛巴氏杆菌、牛支原体无扩增;敏感性结果显示,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质粒核酸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250、 250和25ng/mL。重复性结果显示,能扩增出一致的目的基因条带。临床样品结果显示,三重RT-PCR方法和单一RT-PCR符合率100%。可见,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三重RT-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进行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轮状 冠状 三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部分地区牦牛病毒性腹泻血清学检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贺顺忠 牛永娟 +3 位作者 张青兰 尕么江永 宋仁德 李家奎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4期39-40,共2页
为摸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在玉树地区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采自囊谦、治多两县的155份(囊谦40份,治多115分)牦牛血清进行牛病毒性腹泻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县的155份样品中阳性率囊谦县100%、治多县87.83%,... 为摸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在玉树地区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采自囊谦、治多两县的155份(囊谦40份,治多115分)牦牛血清进行牛病毒性腹泻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县的155份样品中阳性率囊谦县100%、治多县87.83%,玉树地区牦牛群中BVDV感染非常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ELISA 血清学 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现状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慧文 孟相秋 《中国奶牛》 2016年第12期25-28,共4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主要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患病牛主要表现为腹泻,口腔及鼻腔黏膜溃烂、坏死。由于牛群中持续感染者的长期存在,该病需要通过高强度免疫及筛查并淘汰持续带毒牛才能做到有效控制。本文主要描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 牛病毒性腹泻病主要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患病牛主要表现为腹泻,口腔及鼻腔黏膜溃烂、坏死。由于牛群中持续感染者的长期存在,该病需要通过高强度免疫及筛查并淘汰持续带毒牛才能做到有效控制。本文主要描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现状和对牛群的危害,并根据国外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免疫防控措施,提出对我国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临床症状 临床调查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准确诊断及预防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芳芳 师新川 +1 位作者 孟相秋 赵建增 《中国乳业》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类重要的传染性疾病,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不仅可以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并且能降低感染牛只的免疫力,从而继发感染其它病原,大大增加了牛只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性感染牛只...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类重要的传染性疾病,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不仅可以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并且能降低感染牛只的免疫力,从而继发感染其它病原,大大增加了牛只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性感染牛只可能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却是重要的病毒传播源,为疫病防控带来很大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感染后所表现的临床类型、处理方法及防控要点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BVDV) 临床类型 免疫预防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伟 任娟 《新疆畜牧业》 2011年第8期40-43,共4页
牛呼吸道疾病是牛最常见的一类传染病,发病快、传染快,对养牛业的影响比较大。本文就牛支原体、牛巴氏杆菌病、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认识和防治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 牛支原体 牛巴氏杆菌 牛呼吸道合胞体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