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蒡子治疗小鼠病毒性肺炎后肺纤维化的机制:基于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方法
1
作者 李国永 黎仁玲 +3 位作者 刘艺婷 柯宏霞 李菁 王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5-1199,共15页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牛蒡子治疗病毒性肺炎后肺纤维化(PP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鉴定牛蒡子提取物化学成分,SPF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分别为空白组(Ctrl)、模型组(BLM)、AL低剂量组(A...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牛蒡子治疗病毒性肺炎后肺纤维化(PP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鉴定牛蒡子提取物化学成分,SPF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分别为空白组(Ctrl)、模型组(BLM)、AL低剂量组(ALL)、AL高剂量组(ALH)。采用博来霉素气管给药模式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给予牛蒡子治疗后,记录体质量变化、观察HE及MASSON染色的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基于OMIM、TTD、Gene Cards等数据库获取病毒性肺炎与肺纤维化的共同靶点,通过PPI、GO、KEGG富集分析及分子对接筛选核心靶点和有效成分,并构建“基因-代谢物”调控网络;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相关基因信号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鉴定出牛蒡子化学成分53个,牛蒡子可显著改善肺纤维化小鼠的体质量下降、肺组织炎症浸润(P<0.05)以及纤维化(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柠檬酸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途径、色氨酸代谢、谷氨酸代谢、谷胱甘肽途径等能量代谢途径,调控了能量代谢途径中间产物的产量。筛选出23个关键活性成分(以木脂素、酚酸等为主)和82个核心靶点,涉及PI3K/AKT、HIF-1、MAPK、Foxo等非经典Smad信号通路,“基因-代谢物”调控网络显示非经典Smad信号途径中的基因参与到了能量代谢的调节。并且牛蒡子调控Fibronectin、Vimentim、Snail、E-cadherin、N-cadherin等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标志蛋白(P<0.05),抑制MAPK信号通路激活。结论牛蒡子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抑制EMT治疗纤维化,并且涉及调控MAPK等非经典Smad信号通路,为牛蒡子治疗PPF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病毒性肺炎后肺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代谢组学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析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与辨治
2
作者 贺晋芳 晏军 +2 位作者 孟丽红 张迪 薛晓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5-1348,共4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肺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等范畴。从中医开阖枢理论出发,结合本虚、痰浊、瘀血、邪毒等病理因素,考究IPF病机主要涉及太阳开与阳明阖失常、太阴开与少阴枢失常、厥阴...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肺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等范畴。从中医开阖枢理论出发,结合本虚、痰浊、瘀血、邪毒等病理因素,考究IPF病机主要涉及太阳开与阳明阖失常、太阴开与少阴枢失常、厥阴阖与太阴开失常。基于开阖枢理论治疗IPF,重在开太阳之气祛外扰之邪,枢少阴之气除痰瘀之痹,阖厥阴之气达肺金之降,兼以复阳明阖和太阴开机之能,通过灵活施治,使开、阖、枢气机通畅,阴阳和则化生万物,虚复、痰消、瘀除、邪去,肺清肃之性得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三阴三阳 开阖枢 气机 证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前沿研究及药物治疗进展”专栏
3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准诊治、寻找新药靶点、开展新药临床研究等是该领域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 I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前沿研究及药物治疗进展”专栏
4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准诊治、寻找新药靶点、开展新药临床研究等是该领域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 I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前沿研究及药物治疗进展”专栏
5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准诊治、寻找新药靶点、开展新药临床研究等是该领域的重要方向。目前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溶血磷脂酸(LPA)抑制剂,新型ATX抑制剂,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前景,但整个领域的疗效仍未见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 I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征稿启事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前沿研究及药物治疗进展”专栏
6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 间质性肺疾病(ILD)种类众多,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难点,间质性肺炎是ILD中的一大类疾病,诱发因素众多如: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环境暴露、特发性等,部分间质性肺炎终末期发展为肺纤维化。加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精准诊治、寻找新药靶点、开展新药临床研究等是该领域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 I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肺外传变”的影响
7
作者 赵澄 张香港 +3 位作者 王小奇 胡珏 刘畅 卢芳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8-423,432,共7页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肺外传变”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毒组、环磷酰胺组、病毒+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和病毒+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24 h后,病毒组和病毒+环磷酰胺组...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肺外传变”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毒组、环磷酰胺组、病毒+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和病毒+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24 h后,病毒组和病毒+环磷酰胺组滴鼻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滴鼻后3 d、5 d、7 d,常规法测算肺指数、心指数、肝指数、脾指数、肾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心组织、肝组织、脾组织、肾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RT-qPCR检测各组织流感病毒载量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病毒组比较,病毒+环磷酰胺组小鼠肺指数、心指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脾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心组织、肝组织、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损伤;血清炎症因子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心组织、肝组织、脾组织和肾组织IAV NP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和心组织IL-1β、IL-6、TNF-α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可导致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肺外组织器官损伤,以心脏损伤最为严重。环磷酰胺有利于建立流感病毒性肺炎“肺外传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流感毒性肺炎 外传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整合研究
8
作者 何晨 颜斯蕾 +4 位作者 周维涛 凌勇 于宁宁 蒋鲲 钱莉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6-1073,共8页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于2023年7月—2024年...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于2023年7月—2024年8月收治的5例CF合并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有关这2种疾病合并的研究文献,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及当前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CF合并ABPA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及咳痰加重、喘息、发热、呼吸困难等。全外显子检测提示患者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突变,汗液氯离子浓度升高。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及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特异性IgE水平上升,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支气管扩张及黏液栓堵塞。CF合并ABPA极易漏诊或被误诊为哮喘。在我国,患者常先被诊断为ABPA,而白种人患者多为先诊断CF。2种疾病合并时,起始治疗通常为长期口服伏立康唑(voriconazole)等抗真菌药物联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若患者出现反复复发或严重副作用,则需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或尝试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患者常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因此常需同时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目前,该类疾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热点涵盖临床特征、治疗方案、新诊断方法等方面。结论·ABPA与CF存在部分症状重叠,CF合并ABPA的诊断需在CF诊断方式(如基因检测、汗液氯离子浓度检测)的基础上,结合胸部CT影像及血清学检测来诊断ABPA。2种疾病合并常导致漏诊、误诊或延迟诊断,加重患者疾病负担。目前,该类疾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特征等队列研究,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药物试验较为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 变应性支气管曲菌 烟曲霉 儿童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吡非尼酮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霞 李家意 +1 位作者 卢惠芬 崔海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 观察并分析吡非尼酮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例重型新冠肺炎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吡非尼酮运用于抗新冠肺炎后纤维化治疗的疗效。结果 2例分别患者经吡非尼酮治疗15周和9周后,动态复查... 目的 观察并分析吡非尼酮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例重型新冠肺炎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吡非尼酮运用于抗新冠肺炎后纤维化治疗的疗效。结果 2例分别患者经吡非尼酮治疗15周和9周后,动态复查胸部CT显示两例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均较前明显减轻。结论 吡非尼酮可能在改善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及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 新型冠肺炎 纤维 吡非尼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硅沉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肺部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晓航 赵聪聪 +3 位作者 唐小翠 杨思思 王娜 姚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分析小鼠硅沉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肺部菌群的变化。方法:将60只6周龄的SPF级C57BL/6N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SiO_(2)组,每组各30只,将50 mg/mL SiO_(2)悬液50μL(SiO_(2)组)或无菌生理盐水50μL(对照组)注入小鼠咽部。分别于染毒后第7... 目的:分析小鼠硅沉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肺部菌群的变化。方法:将60只6周龄的SPF级C57BL/6N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SiO_(2)组,每组各30只,将50 mg/mL SiO_(2)悬液50μL(SiO_(2)组)或无菌生理盐水50μL(对照组)注入小鼠咽部。分别于染毒后第7、28和56天处死小鼠,每组取4只小鼠肺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TNF-α、COL1A1和α-SMA mRNA的表达;收集余6只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16S rDNA测序法进行菌群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时间进展,SiO_(2)组小鼠肺组织肺泡结构被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增加。第7、28、56天两组菌群α-多样性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P<0.05)。KEGG和COG分析结果显示,优势菌群主要富集到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代谢通路。结论:硅沉着病的发生发展伴随着肺部菌群的失调,肺纤维化过程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的代谢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沉着 纤维 部菌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肺化痰解毒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汪受传 朱先康 +2 位作者 李江全 任现志 隆红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410-411,共2页
研究开肺化痰解毒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用清肺口服液与病毒唑进行临床对照试验。同时 ,做清肺口服液的体内、体外抗病毒试验 ,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Ⅱ (IL Ⅱ )等试验。结果 ,清肺口服液临床疗效优于病... 研究开肺化痰解毒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用清肺口服液与病毒唑进行临床对照试验。同时 ,做清肺口服液的体内、体外抗病毒试验 ,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Ⅱ (IL Ⅱ )等试验。结果 ,清肺口服液临床疗效优于病毒唑。清肺口服液具有体内、体外抗病毒作用 ,诱生γ 干扰素、IL Ⅱ等作用。开肺化痰解毒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显著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毒性肺炎 痰热壅 中医药疗法 痰解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肺化痰解毒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受传 任现志 +3 位作者 朱先康 叶进 袁斌 吴艳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应用开肺化痰解毒活血的清肺口服液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方法:观察治疗组用清肺口服液(麻黄、杏仁、石膏、葶苈子、虎杖等);对照组辨证用药加用头孢菌素V等抗生素,2组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 目的:应用开肺化痰解毒活血的清肺口服液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方法:观察治疗组用清肺口服液(麻黄、杏仁、石膏、葶苈子、虎杖等);对照组辨证用药加用头孢菌素V等抗生素,2组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6.7%,同中药辨证加西药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咳嗽咯痰好转时间为(6.90±2.0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93±2.93)d(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甲皱微循环总积分为0.51±0.39,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83±1.19(P<0.01)。结论:清肺口服液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壅肺证具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毒性肺炎 痰热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相关肺纤维化的病因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梓源 李琪 +2 位作者 黄娅 黄建鑫 周向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46-135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随着近期COVID-19疫情的常态化流行,COVID-19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研究表明,部分患者SARS-CoV-2感染后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COVID-19相关肺纤维化正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随着近期COVID-19疫情的常态化流行,COVID-19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研究表明,部分患者SARS-CoV-2感染后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COVID-19相关肺纤维化正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COVID-19相关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多基于既往肺纤维化疾病的诊治经验,本文通过总结SARS-CoV-2感染后肺损伤及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和相关治疗方案,为临床的防治及干预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肺炎 纤维 机制 纤维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演变规律及肺纤维化危险因素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秀梅 刘伟 +1 位作者 常然 陈群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肺部影像演变规律及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3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51例治愈出院COVID-19患者的资料,比较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住院天数...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肺部影像演变规律及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3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51例治愈出院COVID-19患者的资料,比较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住院天数、有无基础疾病)和CT影像学资料(入院时、住院时、出院时病灶的范围及表现,包括磨玻璃、铺路石征、实变、无病灶),分析COVID-19的影像演变规律及肺纤维化危险因素。结果51例COVID-19临床分型:普通型32例,重型10例,危重型9例;中位住院天数36(32,40)d。入院时肺部CT表现:磨玻璃19例,铺路石征11例,实变21例;肺部病灶范围20.00(15.00,35.00)%。治疗过程中肺部演变模式:逐渐吸收32例、进展吸收16例、吸收进展吸收3例。出院时肺部CT表现:无病灶8例,磨玻璃28例,铺路石征15例;肺部病灶范围25.00(20.00,50.00)%;出院时肺部有纤维化征象11例,无纤维化征象40例。入院时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和铺路石征30例,治疗过程中演变模式以逐渐吸收为主(32例),而入院时影像表现为实变患者治疗过程中演变模式多变。肺纤维化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男性(P=0.048)、临床分型为重型(P=0.006)及危重型(P=0.020)、入院时肺部病变范围(P=0.042)。结论COVID-19肺部影像演变模式以逐渐吸收为主,患者发生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是男性、重型及危重型、入院时肺部病变范围较广。胸部CT在评估COVID-19的肺部病灶演变规律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纤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肺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冬雨 秦淑一 +2 位作者 张荣花 邹楠楠 王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mycosis,IP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住院的105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合并IPM的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mycosis,IP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住院的105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合并IPM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时期未合并IPM的病毒性肺炎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肺炎患者发生IPM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合并糖尿病、有恶性肿瘤病史、有胸腔积液、合并细菌感染,以及血清G试验阳性者分别占51.4%(54/105)、25.7%(27/105)、43.8%(46/105)、36.2%(38/105)、23.8%(25/105),对照组分别占35.2%(37/105)、6.7%(7/105)、19.0%(20/105)、13.3%(14/105)、2.9%(3/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P=0.018;χ^(2)=14.037,P<0.001;χ^(2)=14.937,P<0.001;χ^(2)=14.722,P<0.001;χ^(2)=19.9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95%CI):2.452(1.164~5.163)]、有恶性肿瘤病史[OR(95%CI):11.688(3.707~36.847)]、有胸腔积液[OR(95%CI):2.484(1.123~5.494)]、合并细菌感染[OR(95%CI):3.341(1.410~7.920)],以及血清G试验阳性[OR(95%CI):13.649(3.267~57.029)]是病毒性肺炎患者并发IP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确诊为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应警惕其中合并糖尿病、有恶性肿瘤病史、有胸腔积液、合并细菌感染、血清G试验阳性者并发IPM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毒性 真菌性 现象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T3/AMPK通路探讨齐墩果酸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炎症及纤维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丽霞 徐丹桂 +1 位作者 陈琦 黎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89-2395,共7页
目的探究齐墩果酸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炎症及纤维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构建VMC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齐墩果酸组、SIRT3抑制剂(3-TYP)组、齐墩果酸+3-TYP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小鼠作为正常组,各... 目的探究齐墩果酸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炎症及纤维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构建VMC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齐墩果酸组、SIRT3抑制剂(3-TYP)组、齐墩果酸+3-TYP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7d。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以评价免疫功能,HE、Masson及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炎症、纤维化、凋亡等病理损伤,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SIRT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阳性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SIRT3/AMPK通路及下游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饮食减少,萎靡、耸毛、弓背蜷缩行为增多,出现死亡,心肌细胞病理损伤严重,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组织SIRT3阳性表达、SIRT3、p-AMPK/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清CK-MB、cTnI、IL-1β、IL-6水平、外周血Th17/Treg比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凋亡率、TGF-β阳性表达、p-NF-κB/NF-κB、Bax、TGF-β、p-Smad3/Smad3、α-SMA、F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齐墩果酸可缓解小鼠VMC病理症状,上调SIRT3/AM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下调其介导的炎症、凋亡、纤维化反应(P<0.05),而3-TYP可逆转齐墩果酸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齐墩果酸可能通过激活SIRT3/AMPK通路,抑制CVB3感染引起的VMC小鼠心肌组织炎症、凋亡及纤维化反应,从而改善VMC小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毒性心肌炎 心肌损伤 炎症 凋亡 纤维 SIRT3/AM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3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凤伟 王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004-1005,共2页
关键词 双黄连 吸入 药物治疗 小儿 毒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骨折患者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杨洁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独立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病例数一致,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独立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病例数一致,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肺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较之前的SAS、SDS评分结果,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尤为明显(P<0.05);干预后较之前肺功能指标,2组的FEV1、FVC、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较之前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更为突出(P<0.05);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为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有益,且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促使其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毒性肺炎 护理干预 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肺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朱元章 何志高 张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4-2229,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会造成严重的肺损伤,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后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这类COVID⁃19恢复期伴纤维化的患者以正虚邪恋为主要特点,当补气、养阴以扶正,祛痰、活血以祛邪。收集归纳了部分用于COVID...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会造成严重的肺损伤,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后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这类COVID⁃19恢复期伴纤维化的患者以正虚邪恋为主要特点,当补气、养阴以扶正,祛痰、活血以祛邪。收集归纳了部分用于COVID⁃19恢复期的方剂并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针对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分别从补气、养阴、祛痰、活血四方面探讨其对COVID⁃19恢复期肺纤维化的作用,以期为COVID⁃19恢复期伴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肺炎 恢复期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肺纤维化:从发生机制到药物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杰 吴雪丰 徐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2-626,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全球流行病。SARS-CoV-2病毒不仅可在急性感染时导致细胞因子风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全球流行病。SARS-CoV-2病毒不仅可在急性感染时导致细胞因子风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等,还对肺部具有潜在的长期影响。重症COVID-19幸存者可能会发生肺纤维化,造成永久性肺损伤。该文综述了COVID-19相关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总结了TGF-β/Smad信号通路、TGF-β/MAPK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YAP/TAZ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在COVID-19相关肺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分析了抗病毒药物、抗纤维化药物、细胞因子靶向药物、皮质类固醇、螺内酯、中药方剂和肺移植在COVID-19相关肺纤维化疾病治疗中的利弊,为相关的病理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毒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细胞因子风暴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