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IL-22与乙型病毒性肝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家秀 许国莹 +2 位作者 徐彬 王莉娟 潘继承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9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病(HB)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变化规律,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84例HBD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IL-17、IL-22、HA、LN、ⅣC水平,采用常规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BIL、γ-GT水平。结果与健康...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病(HB)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变化规律,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84例HBD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IL-17、IL-22、HA、LN、ⅣC水平,采用常规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BIL、γ-GT水平。结果与健康组(40例查体健者)比较,HBD患者血清IL-17及IL-22水平明显升高,P<0.01;随肝损害的程度加重,IL-17及IL-22表达水平增高(P<0.01)。IL-17、IL-22分别与HA、LN和Ⅳ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肝癌患者(16例)IL-22水平与TBIL、γ-GT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IL-17、IL-22在HB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在HBD临床诊断、病情分析及预后判断中均具有重要价值。深入研究IL-17、IL-22等细胞因子通路与肝脏损伤机理,可为HBD免疫干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2 乙型病毒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real-time PCR在低病毒载量病毒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鹏 孙玉良 +1 位作者 邓星 肖明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9期151-155,共5页
目的 评估高灵敏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在病毒性肝病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该方法的普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病患者895例,... 目的 评估高灵敏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在病毒性肝病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该方法的普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病患者895例,同期选取我院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和高灵敏度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血清病毒核酸载量,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对其中低病毒载量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肝纤维化FIB-4指数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与病毒核酸载量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检人群中低病毒载量患者呈高比例分布.高灵敏度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BV DNA的阳性率远高于常规方法(P<0.05),而对于HCV RN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低病毒载量患者的多项生物化学指标波动并不明显,且多项生物化学指标与病毒核酸载量无相关性(P>0.05).大部分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表现为HBeAg阴性的低水平复制状态.免疫学诊断指标与病毒核酸载量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一致和弱关联度.低病毒载量患者的凝血INR和肝纤维化FIB-4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病毒核酸载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高灵敏度real-time PCR方法对病毒核酸载量的检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其他的诊断指标,其可在低拷贝病毒性肝病的病程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灵敏度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病毒性肝病 毒核酸定量 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秦相清 张海银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0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病门诊模式,观...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病门诊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中的用药情况、生活作息、健康饮食、运动情况及按时复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后,2组的ALT、AST、TBIL及GGT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可有效改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提高其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医护联合慢门诊模式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病附加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体会
4
作者 刘铁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 治疗 支持疗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安良敏 刘崧 余素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特点以及临床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间段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对比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白蛋白(ALB...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特点以及临床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间段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对比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白蛋白(ALB)、白球比(A/G)、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血常规和多项生化指标异于正常人群,且肝功能指标阳性率明显升高。对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对于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指标 临床诊疗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项目特点及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项目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1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项目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1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肝功能常规指标均存在明显异常,其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指标检测可作为病毒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评估的可靠指标,同时可通过对相关敏感指标进行检测,对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宇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9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对病毒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同期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临床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对病毒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同期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临床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腺苷脱氨酶(ADA)、亮氨酸脱氢酶(LAP)、前白蛋白(PA)]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TP(0.47±0.03)g/L、ALB(0.34±0.03)g/L、A/G(0.52±0.03)、PA(0.25±0.02)g/L均低于对照组的(0.63±0.05)g/L、(0.46±0.03)g/L、(0.70±0.05)、(0.43±0.03)g/L,GLO(0.56±0.05)g/L、ALT(91.56±4.62)g/L、AST(81.58±5.38)g/L、ADA(0.54±0.06)g/L、LAP(0.56±0.07)g/L均高于对照组的(0.34±0.02)、(34.13±3.37)、(33.69±3.04)、(0.36±0.04)、(0.31±0.0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病患者实施生化指标检验,能够更快的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指标 病毒性肝病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园园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生化指标检验。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水平及肝功能指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25.13&#...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生化指标检验。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水平及肝功能指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25.13±5.13)μmol/L、谷丙转氨酶(96.32±10.89)U/L、淋巴细胞计数(2.56±0.52)×10^9/L高于对照组的(14.53±3.44)μmol/L、(29.24±4.77)U/L、(1.17±0.04)×10^9/L,白球比(1.06±0.12)、白蛋白(38.25±4.23)g/L、白细胞计数(5.02±0.65)×10^9/L、血小板计数(111.23±21.4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25±0.13)×10^9/L低于对照组的(2.23±0.35)、(48.25±6.29)g/L、(7.23±1.29)×10^9/L、(178.96±30.28)×10^9/L、(3.89±0.97)×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胆碱酯酶阳性率分别为85.00%、92.00%、89.67%,均高于对照组的9.00%、12.00%、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化指标异常情况明显,多项生化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患者病情,开展临床生化检验,对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生化指标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余艺军 陈建明 黄虚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方法: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病毒性肝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常规生化指标及新生化指标水平。结...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方法: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病毒性肝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常规生化指标及新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常规生化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腺苷脱氨酶等新生化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显著,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生化指标水平,同时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 运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0期119-119,121,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生化指标诊断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病毒性肝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均给予生化检验,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两组生化检验各项指标水...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生化指标诊断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病毒性肝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均给予生化检验,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两组生化检验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病检验中开展生化指标检验,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客观、精准的数据支持,临床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 病毒性肝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楚德政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5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应用生化指标检测的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应用生化指标检测的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化检测指标可对病毒性肝病进行确诊,其生化指标在多项对比中与正常人群差异较大,可为诊断病毒性肝病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测 肝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埜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的诊断价值与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病毒性肝病患者113例为观察对象,设为肝病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体检人员113例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的诊断价值与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病毒性肝病患者113例为观察对象,设为肝病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体检人员11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水平,比较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肝病组患者TBiL、ALT、TBA水平高于对照组,PA、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患者TBiL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急性肝炎患者ALT水平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慢性肝炎患者PA水平高于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急性肝炎患者ALB水平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急性肝炎患者TBA水平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可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发挥显著作用,可辅助临床鉴别肝病类型,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DA与LAP联合检测在诊断病毒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书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2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与亮氨酸脱氢酶(LAP)联合检测在诊断病毒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陕西中医肝肾病医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与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与亮氨酸脱氢酶(LAP)联合检测在诊断病毒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陕西中医肝肾病医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与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为病毒性肝病组,将10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PA、ADA与LAP联合检测,然后比较其检测的结果。结果:病毒性肝病组患者P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其ADA和LA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病毒性肝病组患者PA、ADA与LAP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病患者进行PA、ADA与LAP联合检测,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腺苷脱氨酶 亮氨酸脱氢酶 病毒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肝病与病毒性肝病证候异同浅议
14
作者 江一平 项凤梅 +4 位作者 宁安 傅萍 熊明芳 戴琦 高生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血吸虫肝病 病毒性肝病 证候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丙转氨酶(ALT)、腺苷脱氨酶(ADA)、总胆红素(TBIL)水平检测应用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刘义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9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肝病采取谷丙转氨酶(ALT)、腺苷脱氨酶(ADA)、总胆红素(TBIL)水平检测对患者患病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病毒性肝病患者54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在患者就诊时对其进行ALT、... 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肝病采取谷丙转氨酶(ALT)、腺苷脱氨酶(ADA)、总胆红素(TBIL)水平检测对患者患病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病毒性肝病患者54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在患者就诊时对其进行ALT、ADA、TBIL水平检测,进行上述检测对病毒性肝病诊断价值的分析。结果:相较于ALT、ADA、TBIL单一检测,ALT、ADA、TBIL联合检测对于病毒性肝病的检出率较高(P<0.05);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确诊病毒性肝病患者44例。与金标准进行比对,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P<0.05),而就诊断特异性而言,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病毒性肝病时,联合实施ALT、ADA、TBIL水平检测,能够有效检出患者病毒性肝病患病情况,综合检测结果能够准确诊断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谷丙转氨酶 腺苷脱氨酶 总胆红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情况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迎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情况。方法病因不明的肝病患者79例,应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79例病因不明肝病患者中,HBV DNA阳性15例(18.98%);其中,抗HBc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12例(37.5%);与不明原因肝炎相比,隐匿性...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情况。方法病因不明的肝病患者79例,应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79例病因不明肝病患者中,HBV DNA阳性15例(18.98%);其中,抗HBc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12例(37.5%);与不明原因肝炎相比,隐匿性HBV感染者年龄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比例高,血透明质酸、ALT升高,白蛋白降低,P均<0.05。结论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隐匿性HBV感染,与肝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隐匿性感染 肝炎标志物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17
作者 李伟方 顾志华 《科学养鱼》 2004年第7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鳜鱼 纤毛虫 小瓜虫 病毒性肝病 烂鳃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倩 曲春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庆方 高爱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阿德福韦酯 治疗组 疗效观察 病毒性肝病 哺乳期妇女 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and Associated Liver Diseases in China 被引量:17
20
作者 Yao Zhang Hua Zhang +1 位作者 Au Elizabeth Xiao-qing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43-248,共6页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has long been a critical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in China. National surveys revealed a prevalence of approximate 10% for chronic HBV infection in general population. HBV has been the ...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has long been a critical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in China. National surveys revealed a prevalence of approximate 10% for chronic HBV infection in general population. HBV has been the leading cause of 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nd a common pathogen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Meanwhile, the epidemic provided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to research the natural history, public health impact, and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for HBV in China.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selected key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since 1970s regarding HBV infection and its associated liver diseases in China, and provided consider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EPIDEMIOLOGY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