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劭 朱小丽 +3 位作者 程晓霞 陈仕龙 林锋强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9-363,共5页
应用无母源抗体的鸭胚从疑似病毒性鸭肝炎的病麻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能致死鸡胚、番鸭胚和麻鸭胚,死胚尿囊液均无血凝性;病毒能被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病毒人工感染3日龄麻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50%,并从病死鸭... 应用无母源抗体的鸭胚从疑似病毒性鸭肝炎的病麻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能致死鸡胚、番鸭胚和麻鸭胚,死胚尿囊液均无血凝性;病毒能被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病毒人工感染3日龄麻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50%,并从病死鸭肝脏中回收到分离毒;RT-PCR扩增结果表明分离毒为I型DHV阳性,同时将此扩增的1 052 bp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对重组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分离毒的VP1基因与台湾省分离株DHV-03D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率为95.7%,对VP1氨基酸潜在位点分析发现该分离毒具有野毒的分子特征。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DHV-NA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VP1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马秀丽 冯涛 +3 位作者 宋敏训 李峰 廖明 辛朝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1-84,共4页
根据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分离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将山东分离株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酶切鉴定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重... 根据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分离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将山东分离株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酶切鉴定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参考毒株R85952的序列比较发现,山东分离株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7.4%。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100 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DHV,不能检出鸭瘟病毒、小鹅瘟病毒、鹅副粘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等。自然感染病料的检测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用于DHV-Ⅰ分离株的快速鉴定,也可用于临床感染病例的检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Ⅰ型 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邵泽香 韦强 +3 位作者 鲍国连 崔言顺 刘燕 季权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438,共5页
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Ⅰ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 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Ⅰ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为699 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DHV-Ⅰ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90%以上,表明为DHV-Ⅰ的基因序列,对NDV,IBDV,DPV和GPV等常见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24 pg。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 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范伟兴 袁秀芳 +1 位作者 祝长青 赵宏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5
作者 马秀丽 宋敏训 +2 位作者 黄兵 廖明 辛朝安 《家禽科学》 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
根据Genebank中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山东、江苏、广东、河南等地分离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两对引物的检测结果一致。并对其中一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检测,结... 根据Genebank中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山东、江苏、广东、河南等地分离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两对引物的检测结果一致。并对其中一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用于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诊断的RT-PCR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100pg,只能特异的检测出I型DHV,不能检出NDV、IBDV、DPV和GPV。因此,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Ⅰ型 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钮慧敏 李银 +5 位作者 黄欣梅 刘宇卓 张敬峰 李彤彤 刘飞 李祥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376,共3页
从南京江浦某鸭场发病死亡的8日龄雏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耐氯仿,无血凝性,RT-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该毒株的病毒含量为107ELD50/0.1 mL,病毒回归鸭出现与临床发病鸭相同的症状,从攻... 从南京江浦某鸭场发病死亡的8日龄雏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耐氯仿,无血凝性,RT-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该毒株的病毒含量为107ELD50/0.1 mL,病毒回归鸭出现与临床发病鸭相同的症状,从攻毒死亡鸭体内分离到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病毒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庄金秋 张颖 +2 位作者 梅建国 王艳 苗立中 《家禽科学》 2016年第9期52-56,共5页
本文综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着重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RT-PCR、荧光定量RT-PCR技... 本文综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着重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RT-PCR、荧光定量RT-PCR技术等,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并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检测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一步法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关育芳 李中华 +3 位作者 严进 史惠 刘美容 陈冬群 《福建畜牧兽医》 2008年第S1期56-58,共3页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3D基因设计一对引物,用实验室分离培养的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50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鸭...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3D基因设计一对引物,用实验室分离培养的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50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不能检出鸭瘟病毒(DPV)、禽流感病毒(AI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等。该方法也能成功检测出人工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的肝脏和脾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DHV-Ⅰ的分离鉴定、临床病料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I型 一步法RT-PCR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抗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严亚贤 陈克强 +2 位作者 孙文梅 刘永德 黄杏琴 《畜牧兽医杂志》 2000年第6期3-4,共2页
将病鸭的肝脏匀浆冻融后点于硝酸纤维素膜 ,建立了检测鸭肝炎病毒抗原的 Dot-ELISA法 ,对采集的 52份肝脏检测表明 ,鸭肝炎病毒的检测率为 73% ( 38/52 )。同时对肝脏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鸭疫里氏杆菌的检测率为 52 % ( 2 7/ 52 )。两种... 将病鸭的肝脏匀浆冻融后点于硝酸纤维素膜 ,建立了检测鸭肝炎病毒抗原的 Dot-ELISA法 ,对采集的 52份肝脏检测表明 ,鸭肝炎病毒的检测率为 73% ( 38/52 )。同时对肝脏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鸭疫里氏杆菌的检测率为 52 % ( 2 7/ 52 )。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率为 2 7% ( 1 4/ 5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里氏杆菌 DOT-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莎莎 李明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6-56,58,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HV)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目前,已有多种检测DHVI抗原的方法,如免疫电镜、Dot-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等,这些方法在DHVI的诊...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HV)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目前,已有多种检测DHVI抗原的方法,如免疫电镜、Dot-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等,这些方法在DHVI的诊断中各有优势。PCR作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特异、操作简单等优点。本试验通过目前已发表的DHVI基因组序列相对保守的区域设计引物,用RT—PCR成功检测了从安徽某养殖户分离的D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DOT-ELISA 病毒中和试验 鉴定 毒性传染 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JH2株感染雏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11
作者 马秀丽 杨军 +3 位作者 于可响 林树乾 宋敏训 廖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3-107,共5页
用1型鸭肝炎病毒山东分离株JH2人工感染3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接种后1~5 d的血清酶、血糖及血脂等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1~2 d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较未攻毒的对照组极显著... 用1型鸭肝炎病毒山东分离株JH2人工感染3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接种后1~5 d的血清酶、血糖及血脂等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1~2 d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较未攻毒的对照组极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接种后2~3 d内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接种后1~5 d攻毒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接种后1、3、4 d时差异显著;攻毒组胆碱脂酶和甘油三脂在接种后1~2 d内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胆固醇在整个试验中无明显变化;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在接种后1~4 d内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活性1~3 d内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而肌酸激酶活性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雏鸭在接种后1~3 d内表现出明显的低尿酸血症,接种后1 d肌酐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α-淀粉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组,接种后1~2d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攻毒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葡萄糖在接种后1 d降至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病毒性肝炎病毒 1型 血清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1型病毒性肝炎病毒ZJX株分离鉴定及其3D基因序列分析
12
作者 陈峰 招丽婵 +5 位作者 张祥斌 操胜 雷雯 刘闯 覃健萍 李海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6-588,共3页
本研究从广东某养鸭场发病雏番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利用RT-PCR、基因序列分析、病毒中和试验及动物回归等鉴定为1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1)。3D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与2011年分离自黑龙江的1型DHV Du/CH/LGD/111238和Du/CH/LGD/... 本研究从广东某养鸭场发病雏番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利用RT-PCR、基因序列分析、病毒中和试验及动物回归等鉴定为1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1)。3D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与2011年分离自黑龙江的1型DHV Du/CH/LGD/111238和Du/CH/LGD/111239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9.6%。分离株F3代尿囊液病毒价为105.5ELD50/0.2 mL,能够被DHV-1阳性血清中和。接种病料研磨上清的鸭胚在接种后3 d~5 d内全部死亡,胚体充血萎缩侏儒。该分离株人工感染3日龄雏番鸭表现为角弓反张和肝脏肿大出血等与临床病症。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3D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3
作者 王隆柏 魏宏 +1 位作者 车勇良 庄向生 《福建畜牧兽医》 2005年第6期6-7,共2页
从福州某鸭场大批发病和死亡的15~20日龄雏鸭肝脾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性,可使4日龄健康鸭90.6%发病、62.5%死亡,利用型鸭肝炎病毒(DH)标准血清进行鸡胚中和试验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证明该分离的病毒株为型DHV。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春霞 郭洪勋 +3 位作者 孙刚 王宇祥 张加勇 朱琦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5
作者 周昌松 胡庆禄 +2 位作者 杨正斌 明文森 丁玉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5期4-6,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子生物学 virus 神经症状 肝炎病毒 毒性 运动失调 DH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16
作者 高亚东 凌红丽 +1 位作者 董瑞娥 孙海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506-19508,共3页
[目的]调查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并分析近年来该病不断发生和难以控制的原因。[方法]从山东临沂、潍坊、滨州等地区鸭场有鸭肝炎典型症状的雏鸭的肝、脾中分离病毒,通过鸡胚和鸭胚接种、RT-PCR检测、血清学试验、攻毒试验等研究其病原特... [目的]调查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并分析近年来该病不断发生和难以控制的原因。[方法]从山东临沂、潍坊、滨州等地区鸭场有鸭肝炎典型症状的雏鸭的肝、脾中分离病毒,通过鸡胚和鸭胚接种、RT-PCR检测、血清学试验、攻毒试验等研究其病原特性。[结果]分离到4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第5代鸭胚分离毒的ELD50为103.41~105.20,与传统的Ⅰ型DHV的血清交叉保护率为20%~80%。分离株对4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50%~100%。攻毒后雏鸭均出现典型的鸭肝炎症状,24~48 h出现死亡高峰。[结论]DHV分离株的毒力存在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华炯钢 王非 +5 位作者 刘光清 倪征 云涛 余斌 梁华丽 李双茂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09-412,共4页
根据Ⅰ型鸭病毒性肝炎ZJ/06强毒株的测序结果,在其基因组3D基因区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238 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的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并确定了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对DHV-Ⅰ分离毒株和临床病料进行RT-PCR检测均得到阳性扩增结果,... 根据Ⅰ型鸭病毒性肝炎ZJ/06强毒株的测序结果,在其基因组3D基因区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238 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的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并确定了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对DHV-Ⅰ分离毒株和临床病料进行RT-PCR检测均得到阳性扩增结果,而作为阴性对照的常见4种鸭病病原:鸭瘟病毒、鸭产蛋综合症病毒、鸭副粘病毒、鸭里默氏杆菌均未扩增到任何片断。利用BHK-21细胞、SPF鸡胚对DHV-Ⅰ临床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建立的DHV-Ⅰ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大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9-39,共1页
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基因组特点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AV)有3个名称:鸭肝炎病毒、鸭星状病毒(DAstV)、鸭甲肝病毒。DHAV基因组的3个显著特点是:3’端(314-336nt)是小RNA病毒科中最长的;5’端内的结构元件有特点;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病毒基因组 小RNA病毒 肝炎病毒 甲肝病毒 结构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代长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4-35,37,共3页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尤其是3-20日龄的雏鸭发病,临床症状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姿态和病鸭肝脏肿胀,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笔者...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尤其是3-20日龄的雏鸭发病,临床症状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姿态和病鸭肝脏肿胀,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笔者试用鸡作为免疫蛋源,制备抗鸭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杭体,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高免卵黄抗体 临床症状 试用效果 急性传染 肝炎病毒 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永辉 姜红华 +1 位作者 姜红波 陆云晶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12期141-141,共1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生于1—3周龄的雏鸭,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生于1—3周龄的雏鸭,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毒 诊治 传染 致死性 成年鸭 传染源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