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甘孜州牦牛4种腹泻病原调查及病毒宏基因组学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劲 肖晨冬 +7 位作者 吴建平 杨怀珍 计慧姝 罗勇 扎西泽仁 奉奇 蓝岚 潘瑶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调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引起犊牦牛腹泻的主要病原及病毒组成,采集216份腹泻犊牦牛粪便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进行了检测,并利用宏基因组学... 为调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引起犊牦牛腹泻的主要病原及病毒组成,采集216份腹泻犊牦牛粪便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进行了检测,并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了病毒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16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的个体病原阳性率为52.78%,其中BVDV、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个体病原阳性率分别为23.61%、6.02%、17.59%、15.74%,不同采样区县检出的病原种类不同;混合感染率为15.79%,其中双重、三重感染率分别为10.53%、5.26%;在粪便样品中检出15种病毒,其中与牦牛腹泻相关的病毒有BVDV、BCoV、牛疱疹病毒4型、牛嵴病毒、牛轮状病毒、牛星状病毒。结果说明:BVDV、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是导致甘孜州牦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此外,牛疱疹病毒4型、牛轮状病毒、牛星状病毒和牛嵴病毒也流行于甘孜州腹泻牦牛群中。建议持续对牦牛腹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冠状病毒 贾第虫 隐孢子虫 病毒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宏基因组学检测猪博卡病毒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晓瑜 单虎 黄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为了探明导致某养猪场中仔猪腹泻的病原,本试验将患病仔猪样本处理并提取核酸后进行病毒宏基因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样本核酸进行PCR检测验证。结果显示,RNA样本中只注释到A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读... 为了探明导致某养猪场中仔猪腹泻的病原,本试验将患病仔猪样本处理并提取核酸后进行病毒宏基因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样本核酸进行PCR检测验证。结果显示,RNA样本中只注释到A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读数比为6.8%,未发现其他猪病相关RNA病毒。DNA样本注释到的病毒主要为猪博卡病毒(PBoV),读数比为34.5%,命名为PBoV-SDPD-2022;其余猪病相关病毒包括猪巨细胞病毒、猪乳腺腺病毒和猪细环病毒,读数比均小于1.0%。基于全基因组、NS 1基因和VP 1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均显示,PBoV-SDPD-2022与参考毒株PBoV3_VIRES_HuB01_C1处于同一分支,属于PBoV G3群。与21株参考毒株相比,PBoV-SDPD-2022 NS1蛋白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9.6%~97.2%和38.5%~95.3%;VP1蛋白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7.9%~97.9%和34.8%~98.8%;NP1蛋白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5.2%~98.5%和26.9%~97.4%。与G3群参考毒株相比,PBoV-SDPD-2022 NS1蛋白在第654位点处有1个氨基酸的缺失;VP1蛋白在第151、152位点处有2个氨基酸的插入,且包含基序YLGPF(VPl aa 18~22)和HDLAY(VP1 aa 41~45);NP1蛋白在第15、16、35、36、212位点处发生氨基酸的缺失,在第95位点处有1个氨基酸的插入。PCR检测证实样本核酸为PBoV阳性。结果表明,导致该养猪场仔猪腹泻的优势病原是G3群PBoV。本试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PBoV基因组序列特征,并为未来PBoV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宏基因组学 猪博卡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何彪 涂长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65-1870,共6页
病毒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一种新兴的病毒组学研究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技术方法的局限,而直接以环境中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为研究对象,可以快速地鉴定出环境中所有的病毒组成,从而是一种发现新病毒,监控病毒变异的分子流行病毒学研... 病毒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一种新兴的病毒组学研究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技术方法的局限,而直接以环境中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为研究对象,可以快速地鉴定出环境中所有的病毒组成,从而是一种发现新病毒,监控病毒变异的分子流行病毒学研究的有力手段。在短短的几年里,人们用这种方法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病毒,并扩大了很多病毒的宿主范围,增强了人们对环境中包括各种媒介生物的病毒组成的了解,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肠道、动物组织、血液、水体等,充分显示出其在病毒发现、病原溯源、微生物预警等方面的实用意义。笔者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病毒宏基因组学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病毒宏基因组学 病毒 病毒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概况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晶 杨洪一 刘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82-185,共4页
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是新兴起的研究环境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分子生物学信息的技术。此技术已在人类健康、动植物病毒检测、环境中病毒多样性分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病毒的系统研究、病原体分析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为拓... 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是新兴起的研究环境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分子生物学信息的技术。此技术已在人类健康、动植物病毒检测、环境中病毒多样性分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病毒的系统研究、病原体分析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为拓展病毒宏基因组学的应用范围和现实作用,综述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在动植物健康、环境问题以及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 随机引物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宏基因组学在动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廖勤丰 李文娟 向帮全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第4期76-79,共4页
近年来,新发人畜共患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人类想要征服新发人畜共患病,就必须提前发掘潜在的新的致病性病原,并针对新病原进行基因组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制及疫苗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病毒宏基因组学是在宏基因组学基础上发展起... 近年来,新发人畜共患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人类想要征服新发人畜共患病,就必须提前发掘潜在的新的致病性病原,并针对新病原进行基因组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制及疫苗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病毒宏基因组学是在宏基因组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研究特定环境中病毒的新兴技术,该技术结合深度测序技术(第二代、第三代测序技术)已经在人类、动物、特定环境中挖掘出大量的新病毒,该技术不依赖于病毒培养及病毒序列,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新发人畜共患病病原的挖掘与临床诊断。就病毒宏基因组学在动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宏基因组学 动物病毒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地区犊牛肠道病毒种群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6
作者 陈天杰 李玉铎 +2 位作者 周华亮 肇慧君 赵建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62-5173,共12页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奶牛群体犊牛肠道病毒的种群组成及遗传变异情况,为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的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大庆周边奶牛场,采集155份犊牛粪便样品,随机分为6个腹泻样品池和3个临床无腹泻症状样品池。提...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奶牛群体犊牛肠道病毒的种群组成及遗传变异情况,为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的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大庆周边奶牛场,采集155份犊牛粪便样品,随机分为6个腹泻样品池和3个临床无腹泻症状样品池。提取总核酸,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SPAdes和SOAPdenovo进行序列拼接和组装,根据获得的序列分析病毒种群组成和遗传变异情况。【结果】成功注释到21个病毒科的6517147条病毒相关序列,除噬菌体外,冠状病毒科丰度最高,小RNA病毒科次之。将腹泻样本的注释结果与临床无腹泻样本进行比较发现,无腹泻样本中的病毒种群多样性明显高于腹泻样本,细小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及呼肠孤病毒科在腹泻样本中的相对丰度高于无腹泻样本。本研究还注释到牛环曲病毒(BToV)、牛嵴病毒(BKV)和牛诺如病毒(BNoV)等多种新发犊牛腹泻病毒序列,且首次在黑龙江地区犊牛粪便中注释到牛纽布病毒(BNeV)。对组装到的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和牛星状病毒(BoAstV)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BRV流行基因型为G6、G10、P[5]和P[11];组装到的1条BCoV全长基因组与中国流行毒株Coronavirus/Bo/BCoV6/2021/CHN亲缘关系最近;组装到的5条BoAstV均聚集在肠道组织嗜性毒株分支。【结论】大庆地区犊牛肠道病毒种群中冠状病毒科丰度最高,腹泻组样本病毒种群多样性低于无腹泻组。粪便样本中注释到BToV、BKV和BNoV等多种致犊牛腹泻的病毒,首次在黑龙江犊牛粪便中注释到BNeV,分析了当地流行BRV、BCoV和BoAstV遗传进化特点,为当地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肠道病毒 病毒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山羊瘤胃病毒的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祎程 冉涛 +1 位作者 周传社 谭支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2-2941,共10页
反刍家畜瘤胃内微生物丰富多样,病毒(主要是噬菌体)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瘤胃内所有的病毒可统称为瘤胃病毒组(ruminal virome),可以利用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技术进行研究。解析山羊瘤胃病毒组的组分及功能有望更全面地了解其在瘤... 反刍家畜瘤胃内微生物丰富多样,病毒(主要是噬菌体)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瘤胃内所有的病毒可统称为瘤胃病毒组(ruminal virome),可以利用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技术进行研究。解析山羊瘤胃病毒组的组分及功能有望更全面地了解其在瘤胃微生态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使测序结果能覆盖瘤胃中绝大部分病毒群落,不仅在样品的预处理阶段要尽量避免病毒样颗粒的损失,而且要保证瘤胃病毒组总DNA的提取质量和产量均满足宏基因组测序的要求。本研究比较了制备瘤胃液病毒组分的4种流程:(P1)离心+稀释、(P2)离心+稀释+过滤、(P3)离心+稀释+过滤+聚乙二醇沉淀、(P4)离心+稀释+过滤+聚乙二醇沉淀+氯仿处理。提取核酸后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瘤胃病毒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对病毒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以筛选出瘤胃病毒组样品制备的最优流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沉淀有助于病毒核酸提取,而氯仿处理过度影响病毒组分产量;山羊瘤胃内病毒群落主要是尾状病毒目的长尾病毒科、肌尾病毒科和短尾病毒科噬菌体。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噬菌体在山羊瘤胃微生态区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病毒 病毒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技术 DNA提取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雁新发单链环状DNA病毒基因组鉴定和分析
8
作者 姚雨欣 杨世兴 +2 位作者 沈权 王晓春 张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7,共7页
野鸟作为多种致病性病毒的天然宿主,可通过迁徙活动广泛传播病毒,给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中,我们从青海湿地公园的野生大雁泄殖腔拭子中鉴定出13个新型CRESS-DNA病毒全基因组。此外,基于Rep蛋白的系统发育分... 野鸟作为多种致病性病毒的天然宿主,可通过迁徙活动广泛传播病毒,给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中,我们从青海湿地公园的野生大雁泄殖腔拭子中鉴定出13个新型CRESS-DNA病毒全基因组。此外,基于Rep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13株新型CRESS-DNA病毒被划分为CRESS-DNA病毒家族的两个不同进化枝,其中1株隶属于未分类的CRESS-DNA病毒簇的分支,而其余12株则全部归类为类双生病毒科(Genomoviridae)。本研究在野生大雁体内发现13个新型CRESS-DNA病毒,将有助于我们对于CRESS-DNA病毒的多样性以及进化起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SS-DNA病毒 环状DNA病毒 病毒宏基因组学 野生大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仔猪肠道病毒组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沈小娟 李晶娇 +3 位作者 边疆 赵婷婷 华修国 崔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为了解上海周边地区腹泻仔猪肠道病毒组学特征,特别是冠状病毒流行情况,采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对6个猪场的90份疑似病毒感染导致腹泻粪样进行检测,并通过Geneious和MEGA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完整的α冠状病毒属中的PEDV ORF3基... 为了解上海周边地区腹泻仔猪肠道病毒组学特征,特别是冠状病毒流行情况,采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对6个猪场的90份疑似病毒感染导致腹泻粪样进行检测,并通过Geneious和MEGA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完整的α冠状病毒属中的PEDV ORF3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数据显示,腹泻仔猪肠道病毒群落组成主要由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63.67%)、星状病毒科(Astroviridae)(12.68%)、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4.07%)、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2.51%)等组成。在唯一一个检测出PEDV阳性的猪场中,腹泻仔猪PEDV阳性率高达43.33%(13/30)。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在本研究获得的3个PEDV ORF3基因序列中,有1个属于G2基因型,与其他参考PEDV病毒株相似性较高(96.44%~99.70%);另外2个ORF3基因序列属于G1基因型,相似性相对较低(95.11%~99.41%)。与PEDV传统株CV777蛋白序列比较分析发现,除piglet91株产生F2S突变以外,三株PEDV存在一致性突变,分别如下:V21A、I70M、V79I、F80V、L85I、L92F,这一特性,有可能是PEDV传统株与流行株基因型的鉴别依据。上海周边地区腹泻仔猪肠道病毒组成丰富,在不同猪群中,不同病原感染的情况有所差异,除了PEDV外,星状病毒和杯状病毒也是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PEDV的ORF3基因与传统分离株相比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新检测到的毒株突变位点与病毒毒力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腹泻仔猪肠道的病毒谱,并为仔猪病毒病防控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仔猪 病毒宏基因组学 冠状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ORF3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麓典型水库病毒多样性及其中潜在病原体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政 常娜娜 +4 位作者 杜菲 地丽胡玛·阿吉 张成 马正海 毕玉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64-2272,共9页
为了解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潜在危害,选取三屯碑水库(STW)、八一水库(BYW)和蘑菇湖水库(MGW)为典型水库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水库水样经FeCl 3絮凝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富集获得浓缩病毒颗粒,利... 为了解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潜在危害,选取三屯碑水库(STW)、八一水库(BYW)和蘑菇湖水库(MGW)为典型水库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水库水样经FeCl 3絮凝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富集获得浓缩病毒颗粒,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挖掘并分析病原体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①天山北麓中段典型水库STW、BYW和MGW中分别获得病毒序列36784178、32434254和30537928条,形成重叠群15400、11894和30771个.②水库病毒分属9科、26种,在科分类阶元上优势病毒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BYW和MGW中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的相对丰度最高,STW中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的相对丰度最高;在种分类阶元上,STW、BYW和MGW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病毒分别为链霉菌噬菌体(Streptomyces phages)、微囊藻噬菌体(Microcystis phages)和欧文氏菌噬菌体(Erwinia phages).③病毒功能基因分析表明,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和尾蛋白等结构蛋白以及病毒复制和装配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相对丰度较高.④水库中存在多种植物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其中MGW中肠病毒相对丰度较高,并从中获得了人类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Coxsackievirus A10,CV-A10)的VP1基因序列,其与原始株Kowalik序列一致.研究显示: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优势病毒均为噬菌体,病毒复制活跃;不同水库的病毒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其与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水库中检测出CV-A10等致病性病毒,存在潜在公共卫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水库 病毒宏基因组学 病毒多样性 柯萨奇病毒A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全沟硬蜱携带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云云 于志亚 +4 位作者 刘家森 康洪涛 姜骞 杨鸣发 曲连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7-1162,共6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媒介生物蜱携带病原的本底情况,本研究采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白桦乡、三卡乡、塔列图河、五叉沟和加北乡各地区的全沟硬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经Illumina HiS...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媒介生物蜱携带病原的本底情况,本研究采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白桦乡、三卡乡、塔列图河、五叉沟和加北乡各地区的全沟硬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经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共得到78091166条读长,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涵盖的序列主要包括布尼亚病毒、巴库病毒、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和汉坦病毒等,并进一步对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进行了分离鉴定,将通过PCR检测为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阳性的样品接种PK15细胞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培养第5 d病毒滴度达1×10^(5.7)TCID^(50)/mL。盲传4代后经PCR鉴定为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阳性。进一步进行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粒子直径为50 nm~60 nm,完整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为阳性。经PCR扩增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与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6%,进一步验证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本研究首次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全沟硬蜱中分离得到一株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为该地区蜱携带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的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病毒宏基因组学 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林麝环状类病毒的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齐 杨世兴 +2 位作者 张文 齐敦武 付为国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3,共5页
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方法,本研究从95份林麝粪便样品中检测到1株新型圆环病毒样(Circoviruslike)病毒,经过拼接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毒株命名为ls-cyc。其基因组全长约3552 nt,GC含量39.00%,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 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方法,本研究从95份林麝粪便样品中检测到1株新型圆环病毒样(Circoviruslike)病毒,经过拼接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毒株命名为ls-cyc。其基因组全长约3552 nt,GC含量39.00%,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即ORF1和ORF2。其中ORF1长度为1386 nt,ORF2长度为1953 nt。ORF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猪血清圆环状病毒的(MH170058.1)序列相似度为34.3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来自猪的圆环状病毒(MH170058.1)和鸭相关环状病毒(NC_030134.1)为同一进化分支。该病毒是否与林麝特定疾病相关有待于进一步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环状病毒 病毒宏基因组学 基因组结构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典型入干支流噬菌体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13
作者 王冰雪 吴宗治 +3 位作者 陈天一 刘树枫 梁恩航 刘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4,共9页
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黄河典型入干支流湟水河、渭河和洛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噬菌体的群落结构,并对三条支流的噬菌体多样性、宿主和功能潜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宏基因组中识别出的99.77%的未知vOTUs无法与NCBI Refseq参考数据库聚类... 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黄河典型入干支流湟水河、渭河和洛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噬菌体的群落结构,并对三条支流的噬菌体多样性、宿主和功能潜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宏基因组中识别出的99.77%的未知vOTUs无法与NCBI Refseq参考数据库聚类,表明噬菌体群落的物种新颖度较高。检出的噬菌体隶属15科158属,湟水河中特有的噬菌体属最多,Pbi1virus,Badnavirus,Ea214virus和Gammabaculovirus仅在该支流中检出。3条支流的噬菌体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且沉积物中群落的空间异质性更大。多种辅助代谢基因(AMGs)表明噬菌体可能参与了湟水河、渭河及洛河采样区域的氮、碳和磷等元素的循环过程,但3条支流中的AMGs分布无差异。噬菌体群落的宿主范围跨越18个原核生物门,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1.8%的噬菌体具有跨门感染的潜在能力。洛河的水体及沉积物中富集了感染Planctomycetota的噬菌体,渭河沉积物样本中感染Chloroflexota的噬菌体含量较高。细菌群落和噬菌体群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水体中噬菌体与其宿主的一致性比沉积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流 病毒宏基因组学 噬菌体群落 群落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