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果红对棉铃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及其病毒增效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小霞 梁振普 +6 位作者 彭辉银 张忠信 汤显春 李罡 赵淑玲 肖宇宙 张万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观察棉铃虫幼虫正常围食膜(peritrophicmembrane,PM)的形态、结构和组成,研究了刚果红对棉铃虫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及其对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棉铃虫的围食膜分布于整个中肠,包裹着食物呈液囊状,类似... 通过观察棉铃虫幼虫正常围食膜(peritrophicmembrane,PM)的形态、结构和组成,研究了刚果红对棉铃虫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及其对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棉铃虫的围食膜分布于整个中肠,包裹着食物呈液囊状,类似于Ⅰ型围食膜;健康的围食膜呈无色、透明网状结构,并具有一定韧性,经刚果红染色后呈现桔红色。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刚果红喂食5龄幼虫,结果显示摄取含1.5%和2.0%刚果红的饲料2.5h后,宿主不能形成完整的围食膜,而是形成易脆无弹性的围食膜碎片。经过恢复实验后发现,刚果红对围食膜的破坏作用是瞬时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修复。用1.0%刚果红喂食初孵幼虫,发现1.0%刚果红对棉铃虫的幼虫生长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1.0%刚果红能加强棉铃虫幼虫对HaNPV的敏感性,缩短病毒杀虫时间,能使5龄幼虫的病毒感染致死率达到63%,对HaNPV具有非常显著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刚果红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病毒增效作用 中肠 围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幼脲对粘虫围食膜的影响及与其病毒的联合毒力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晓丽 卢文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明确灭幼脲对粘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以及与粘虫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方法】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及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正常围食膜和灭幼脲处理围食膜的表面形态结构以及灭幼脲和粘虫核多角... 【目的】明确灭幼脲对粘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以及与粘虫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方法】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及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正常围食膜和灭幼脲处理围食膜的表面形态结构以及灭幼脲和粘虫核多角体病毒对粘虫2龄以上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正常幼虫的围食膜富有弹性,表面光滑、无间隙;但经灭幼脲处理的幼虫围食膜明显变薄,表面粗糙,易产生裂隙;生物测定结果显示,灭幼脲与PsNVP的混剂对东方粘虫的各龄幼虫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对3~5龄幼虫增效作用比较明显,并降低了其半致死浓度,缩短了半致死时间。【结论】灭幼脲对粘虫围食膜结构具有一定破坏作用而且对其病毒的增效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围食膜 扫描电镜 病毒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