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庆军 张永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是开展口蹄疫其他研究如鉴别诊断、新型疫苗研制和疫源追踪等工作的基础。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由5′UTR、ORF和3′UTR及Po ly(A)组成,全长约8 500 nt。VPg可能充当RNA合成引物的作用, 5′UTR 内的Poly(C)和... 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是开展口蹄疫其他研究如鉴别诊断、新型疫苗研制和疫源追踪等工作的基础。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由5′UTR、ORF和3′UTR及Po ly(A)组成,全长约8 500 nt。VPg可能充当RNA合成引物的作用, 5′UTR 内的Poly(C)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aentrysite, IRES)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Poly(C)可能与病毒的感染性有关,IRES 对翻译的起始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Poly(A)越长,病毒的感染性越强。病毒的ORF包括P1、P2、P3基因。L、P2、P3研究的相对较少,其中3A与病毒的宿主嗜性有关,3D为RNA聚合酶,可作为免疫和自然感染动物的鉴别诊断抗原。P1 为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结构,是研究口蹄疫免疫机制和新型疫苗的基础。VP1 可以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很多国家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基因组结构 POLY(A)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RNA聚合酶 流行病学调查 RNA合成 鉴别诊断 疫苗研制 IRES 诊断抗原 感染动物 抗原结构 新型疫苗 免疫机制 感染性 vpg VP1 基础 疫源 全长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札幌病毒VPg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单兴娜 杨彬 +3 位作者 柳纪省 张韵 杨勃 兰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6-822,共7页
为获得猪札幌病毒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VPg),本试验以中国西北地区猪札幌病毒CH430株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Pg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9-T Simple Vector,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再亚克隆至pET-30a中构建... 为获得猪札幌病毒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VPg),本试验以中国西北地区猪札幌病毒CH430株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Pg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9-T Simple Vector,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再亚克隆至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将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家兔得到超免疫血清。结果显示,获得的VPg基因全长为339bp,编码113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在37℃、1.0mmol/L IPTG诱导表达6h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表达的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为22ku,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与超免疫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超免疫血清ELISA效价可达1∶12 800,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试验获得的超免疫血清为研究猪札幌病毒非结构蛋白VPg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札幌病毒 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pg)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PRSV-VPg蛋白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正龙 肖旭倩 +3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7期1013-1018,共6页
为研究番木瓜环斑病毒P型株系(PRSV-P)的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Pg)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轰击洋葱表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结果。结果表明:番木瓜eIF4E与P型PRSV-VPg,西瓜eI... 为研究番木瓜环斑病毒P型株系(PRSV-P)的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Pg)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轰击洋葱表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结果。结果表明:番木瓜eIF4E与P型PRSV-VPg,西瓜eIF4E与P型PRSV-VPg蛋白均发生互作。eIF4E与VPg的互作为研究通过转基因方法抑制或过量表达突变关键位点的寄主因子,阻断关键因子互作获得抗病植株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