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5
1
作者 吴淑勤 王亚军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0,共2页
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相关的病害防控任务也异常艰巨。本文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现状,阐述了未来我国水产病害控制技术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 病害控制技术 水产养殖业 发展趋势 水产养殖病害 防治方法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主要病害控制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民权 葛朋彪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6-57,65,共3页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病害控制技术 最适生长温度 经济鱼类 莫桑比克 致死温度 杂交种 产量高 产卵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家蚕病害控制技术与安全养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淳安召开
3
作者 吕思行 刘吉平 《广东蚕业》 2010年第3期50-51,共2页
2010年8月17~18日,“全国家蚕病害控制技术与安全养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淳安召开。该研讨会由中国蚕学会主办,浙江大学蚕峰研究所、农业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浙江省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学会、浙江省淳安县丝绸总... 2010年8月17~18日,“全国家蚕病害控制技术与安全养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淳安召开。该研讨会由中国蚕学会主办,浙江大学蚕峰研究所、农业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浙江省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学会、浙江省淳安县丝绸总公司、浙江省杭州市科协、浙江省淳安县科协等单位合作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控制技术 学术研讨会 浙江大学 养蚕 安全 家蚕 浙江省 产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病害控制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晓飞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0,共3页
一、切实做好白对虾病害预防工作 1.改良养殖水环境 (1)苗种放养前须彻底清塘 ①首先须晒塘、清淤。 ②然后采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综合法清塘:将水放至20Cm左右,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消毒剂(含有效溴氯24%)1.0ppm(130-140g)... 一、切实做好白对虾病害预防工作 1.改良养殖水环境 (1)苗种放养前须彻底清塘 ①首先须晒塘、清淤。 ②然后采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综合法清塘:将水放至20Cm左右,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消毒剂(含有效溴氯24%)1.0ppm(130-140g),同时将其稀释液用农用喷雾器泼洒在池壁及池埂,浸泡7天左右,而后放入池水至养殖水面,全池泼洒特聚碘0.25ppm,间隔3—4天,全池泼洒益水宝(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活菌含量为10^9 cfu/g)0.2-0.3ppm,若池塘为老塘,应同时泼洒25kg白云石粉/亩,最后试水安全后可投入虾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病害控制技术 养殖水环境 溴氯海因 芽孢杆菌制剂 病害预防 苗种放养 养殖水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家蚕病害控制技术与安全养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淳安县召开
5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1-791,共1页
由中国蚕学会主办,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和农业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全国家蚕病害控制技术与安全养蚕模式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16~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召开。
关键词 病害控制技术 学术研讨会 淳安县 浙江省 养蚕 安全 家蚕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控制技术(下)
6
作者 王松刚 邹勇 王加林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0-80,共1页
1.弧菌病 病原:弧菌属中的副溶血讲厦菌、溶藻弧菌等感染引起。症状:发病虾表现为运动能力差、摄食能力下降,身体弯曲、浑浊,体表和附肢刚毛上常有大量污物附着,有时引起眼球溃烂及脱落.并常伴有体色改变。
关键词 病害控制技术 南美白对虾 溶藻弧菌 运动能力 摄食能力 弧菌病 弧菌属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控制技术(上)
7
作者 王松刚 邹勇 王加林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80,共1页
根据近几年来对南美白对虾病害测报分析,南美白对虾发病较普遍,已经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南美白对虾一些常见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病害控制技术 病害测报 经济损失 常见病害 养殖户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养殖东方鲀病害控制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8
作者 王明俊 朱永祥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6-187,共2页
日前由江苏中洋集团和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承担的“工厂化养殖东方鲀病害控制技术研究”项目在南通市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钱冬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元渝、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 日前由江苏中洋集团和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承担的“工厂化养殖东方鲀病害控制技术研究”项目在南通市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钱冬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元渝、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许璞、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孙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控制技术 工厂化养殖 通过鉴定 项目 东方 水产研究所 省级技术鉴定 水产技术推广 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家蚕病害控制技术与安全养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淳安召开
9
《中国蚕业》 2010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病害控制技术 学术研讨会 浙江省 养蚕 安全 家蚕 浙江大学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健康养殖中病害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玲敏 左妍斐 黄力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8期18-21,52,共5页
水产健康养殖理论近年来被提出、认可、发展、完善和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中,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是病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对国内外如何从采取合理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技术来进行健康管理和如何采用病害的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 水产健康养殖理论近年来被提出、认可、发展、完善和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中,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是病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对国内外如何从采取合理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技术来进行健康管理和如何采用病害的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进行病害的控制做一综述,为水产动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健康养殖 健康管理 病害控制技术 生态防治 药物防治 免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棉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燕 马申洁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有机棉 种植技术 土壤培肥技术 种子选择 种植密度 害虫防治技术 草害防治技术 病害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养猪整体效益 审慎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加强母猪科学饲养
12
作者 邓雯 《中国动物保健》 2008年第10期22-27,共6页
"健康养殖"就是指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无公害畜牧业是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的一系列系统的原理... "健康养殖"就是指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无公害畜牧业是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的一系列系统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但在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不但养殖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而且大量用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畜牧养殖中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是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在养猪业中,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限制性环节主要表现在母猪的合理利用及仔猪的健康饲养过程。只有解决好母猪的合理利用及仔猪的健康饲养,才有商品猪的健康饲养基础,也才有养猪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业 效益 病害控制技术 生态环境恶化 营养学原理 畜产品安全 动物健康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健康养殖内涵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严正凛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如何继续保持持续地、稳定地向前发展,也就是说,如何进行水产健康养殖,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然而,何谓水产健康养殖,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综合有关资料,对水产健康养殖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和描述...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如何继续保持持续地、稳定地向前发展,也就是说,如何进行水产健康养殖,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然而,何谓水产健康养殖,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综合有关资料,对水产健康养殖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和描述,并深入探讨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养殖技术 养殖模式 病害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研究团队
14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疫病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陆家云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疫霉菌的分类学、生物学以及病害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其中《疫霉属真菌生物学及分类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白20世纪90年代起,在郑小波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疫病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陆家云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疫霉菌的分类学、生物学以及病害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其中《疫霉属真菌生物学及分类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白20世纪90年代起,在郑小波教授的带领下,继续开展了疫霉菌的遗传学、抗药性、分子检测技术等研究,澄清了疫霉菌在我国的分布和危害状况,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疫霉菌菌种资源库,获得了一批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农业大学 疫病 作物 科技进步二等奖 病害控制技术 分子检测技术 疫霉菌 国家教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