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害指数的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克发 袁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5,共6页
较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外大坝老化与病害评价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病害指数衡量大坝病害程度,给出了病害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病害指数值,将大坝病害程度及病险状况划分为相应的5个等级。建立了基于病害指数的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 较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外大坝老化与病害评价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病害指数衡量大坝病害程度,给出了病害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病害指数值,将大坝病害程度及病险状况划分为相应的5个等级。建立了基于病害指数的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模型,提出了以溃决指数衡量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并根据溃决指数值,将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划分为相应的5个等级。应用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模型评价了沙河集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溃决指数判定大坝溃决可能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模型可为病险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提供参考;建议推广应用该评价模型,并深化研究大坝病害演变规律及其与大坝溃决可能性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病害 老化度 病害指数 溃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湿加松早期生长及感病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文周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3期152-155,共4页
调查了福建省德化葛坑国有林场4种不同施肥处理后,2、3、4年生湿加松树高、胸(地)径和病害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湿加松早期树高、胸(地)径和松感病指数均产生显著影响,各生长年度树高、胸(地)径生长大小依次为:施... 调查了福建省德化葛坑国有林场4种不同施肥处理后,2、3、4年生湿加松树高、胸(地)径和病害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湿加松早期树高、胸(地)径和松感病指数均产生显著影响,各生长年度树高、胸(地)径生长大小依次为:施氮磷钾复合肥与硼砂>施氮磷肥与硼砂>施氮磷肥>对照(不施肥),而感病指数大小则为:对照(不施肥)>施氮磷肥>施氮磷肥与硼砂>施氮磷钾复合肥与硼砂;(2)湿加松感病指数与树高、胸(地)径均呈显著的负相关。由此表明适当的施肥管理可以促进湿加松早期树高、胸(地)径的生长和提高其抗病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加松 早期生长 病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棉花黄萎病多“症状”特征的植被指数构建及病情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姣 李志沛 +1 位作者 张立福 黄长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1,共6页
综合考虑棉花黄萎病多“症状”特征对黄萎病遥感精准监测及其抗性鉴定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冠层光谱响应的生理机制,基于Relief-F算法优选出对棉花黄萎病不同“症状”变化敏感的特征谱段(531nm、699nm、70... 综合考虑棉花黄萎病多“症状”特征对黄萎病遥感精准监测及其抗性鉴定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冠层光谱响应的生理机制,基于Relief-F算法优选出对棉花黄萎病不同“症状”变化敏感的特征谱段(531nm、699nm、701nm、1404nm),构建了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Index,CVWI),并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黄萎病遥感监测模型。研究表明:与传统病害植被指数相比,CVWI综合考虑了黄萎病导致的棉花水分、叶绿素、叶黄素、红边等理化与生理参数变化,可更好指示黄萎病病情;基于CVWI的黄萎病监测模型精度高于传统表现最好的色素比值指数(Pigment Specific Simple Ratiochl-b,PSSRb),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与F1值分别提高了19%、6%、13%。研究结果可为棉花黄萎病大面积遥感精准监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高光谱 病害植被指数 Relief-F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小麦品种在桐梓县的比较试验
4
作者 卢启坤 代永红 +3 位作者 杨万红 张福贵 翟岭岭 邵鹏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3期94-96,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桐梓县推广的优良小麦品种,对黔麦18号、黔麦20号、川麦104等3个小麦品种进行抗病性、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黔麦18叶锈病、条锈病病害发生率、病害指数低;川麦104叶锈病、条锈病病害发生率、病害指数最高,株... 为筛选出适合桐梓县推广的优良小麦品种,对黔麦18号、黔麦20号、川麦104等3个小麦品种进行抗病性、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黔麦18叶锈病、条锈病病害发生率、病害指数低;川麦104叶锈病、条锈病病害发生率、病害指数最高,株高最高的是川麦104,为84.65 cm;黔麦18和黔麦20号株高差异不大,就整体而言均属于矮秆小麦,在本试验中均未发生倒伏。3个品种间生育期川麦104最短,黔麦18号和黔麦20号仅相差2 d,3个品种生育期在190~200 d之间,生育期适中。从产量上看,川麦104产量最高,其次是黔麦20号,黔麦18号最低。在桐梓县小麦品种川麦104综合表现最好,黔麦20号次之,黔麦18号表现最差,在生产中可选用川麦104和黔麦20号进行推广,但在推广中要注意防治叶锈病和条锈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病害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地区小麦近等基因系多品种混播的抗条锈病效果研究及异常寒潮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华 康晓慧 +3 位作者 陈万权 刘博 梁永亮 杨亨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性基因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影响,以及小麦对连续一个月寒潮且平均气温突降10℃以上的适应能力,以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6个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绵阳进行单播和混播处理,并和当地小麦进行比较分析.在自然发病条件...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性基因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影响,以及小麦对连续一个月寒潮且平均气温突降10℃以上的适应能力,以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6个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绵阳进行单播和混播处理,并和当地小麦进行比较分析.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条锈病在单播和混播条件下的发病情况和寒潮对小麦抗病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种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条锈菌的反应型差异显著(P<0.05),不同近等基因品种单播和混播的枯芯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结合当年寒潮的影响,四川小麦品种适应当地异常环境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反应型 病害指数 枯芯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与早稻稻瘟病发生的条件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佰承 郭海明 +3 位作者 欧高财 帅细强 尹明 彭莉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142-143,共2页
对湘阴县19 a(1986-2004)来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进行通径分析得出,雨日对早稻稻瘟病病害指数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影响最小为温度。选用了温度(X1)、降水(X2)、日照(X3)、雨日(X4)4个气象因子与病害指数建立了湘阴县... 对湘阴县19 a(1986-2004)来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进行通径分析得出,雨日对早稻稻瘟病病害指数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影响最小为温度。选用了温度(X1)、降水(X2)、日照(X3)、雨日(X4)4个气象因子与病害指数建立了湘阴县早稻稻瘟病预测预报模型:y=-0.0115-0.00128x^1+0.00274x^2-0.0011x^3+0.019724x^4,预测的准确性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气象因素 病害指数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抗花叶病毒育种的高世代选择效果研究
7
作者 陈新 顾和平 +4 位作者 朱成松 祝其昌 张智民 薛万军 封红旗 《大豆通报》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通过对江苏省夏大豆不同抗性品种 (高抗、中抗、不抗 )组成 9个杂交组合 ,对其F4 、F5世代的单株采用叶部摩擦法按种Sb、Sa 病毒株系 ,调查受害程度 ,褐斑粒率 ,并计算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各组合F4 、F5的病级与褐斑率的相关性大... 通过对江苏省夏大豆不同抗性品种 (高抗、中抗、不抗 )组成 9个杂交组合 ,对其F4 、F5世代的单株采用叶部摩擦法按种Sb、Sa 病毒株系 ,调查受害程度 ,褐斑粒率 ,并计算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各组合F4 、F5的病级与褐斑率的相关性大多数达到显著水平 ,其平均相关系数从 -0 2 0 9~ 0 675[ ] 。F4 代应对大豆花叶病的抗性进行严格选择 ,F5仍需进行抗病性选择。绝大部分组合的种子褐斑粒率与病级指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其杂种后代能产生超亲现象。一般而言 ,要得到抗性强的植株 ,其亲本中至少有一个为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病 高世代选择 抗病育种 病害指数 褐斑粒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气象适宜度等级精细化预报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任义方 朱凤 +2 位作者 高苹 张旭晖 蔡凝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7-223,共7页
为了有效提高对水稻气象型病害的防控能力,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产管理措施和建议,本文基于构建的综合稻曲病指数及相应划分的气象适宜度等级,利用历史气象资料、水稻生育期资料以及两套精细化预报产品,针对2015年和2017年稻曲病典型发生... 为了有效提高对水稻气象型病害的防控能力,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产管理措施和建议,本文基于构建的综合稻曲病指数及相应划分的气象适宜度等级,利用历史气象资料、水稻生育期资料以及两套精细化预报产品,针对2015年和2017年稻曲病典型发生年份,结合病害监测时段中易于病菌入侵和流行的气象条件,选择病害起报时间,分别给出了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江苏省气象局精细化预报产品的稻曲病流行气象适宜度等级预测结果。通过稻曲病大田调查资料的检验,发现提前7d给出稻曲病发生气象适宜度等级的预测结果与全省实际稻曲病发病趋势和程度基本相符,实现了对水稻稻曲病监测和预警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 病害指数 气象适宜度 等级预测 精细化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白云区杉木缩顶病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佑富 徐忠波 吴跃开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114-114,117,共2页
杉木缩顶病是我国南方地区杉木幼林中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菌科中的黑盘孢菌。该病近年来在贵阳市白云区小山村后山流行成灾。通过室内培养幼、中和成熟林各数枝带病枝条,研究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杉木缩顶病... 杉木缩顶病是我国南方地区杉木幼林中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菌科中的黑盘孢菌。该病近年来在贵阳市白云区小山村后山流行成灾。通过室内培养幼、中和成熟林各数枝带病枝条,研究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杉木缩顶病在小山村后山中部幼林发病率为96%,最高病害指数为4,最低病害指数为1,并针对该病的发生特点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缩顶病 发病率 病害指数 贵州贵阳 白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引烤烟新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佩君 赵炳奇 +2 位作者 张儒和 何在敏 刘洪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5期46-47,51,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施甸县种植的烤烟新品种,对美引7个烤烟新品种的打顶后主要农艺性状、病害指数、烤后烟外观质量和主要经济性状与主栽品种云烟87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云烟87相比,NCYATAS19和NCYATAS29的株高、叶片数、茎围、最大叶... 为筛选出适合施甸县种植的烤烟新品种,对美引7个烤烟新品种的打顶后主要农艺性状、病害指数、烤后烟外观质量和主要经济性状与主栽品种云烟87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云烟87相比,NCYATAS19和NCYATAS29的株高、叶片数、茎围、最大叶面积、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单叶重、级指和产指都较高,黑胫病、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病的病害指数较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但2个品种的节距较小、TMV的病情指数较高;NCYATAS28品种表现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引烤烟新品种 农艺性状 病害指数 外观质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棉花黄萎病诊断与防治的管理远程监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志钰 裴雅琨 +4 位作者 朱玉涛 贾玉姣 胡晓倩 侯士聪 侯玉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6-1174,共9页
【目的】获得病害的典型病害植被指数特征及其病害防治管理,为诊断和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有效工具,为病害监测模型和防治管理提供决策支撑。研究冠层图像RGB至HIS空间的变换与典型病害植被指数的关系,通过Relief-F算法获得棉花黄萎病症... 【目的】获得病害的典型病害植被指数特征及其病害防治管理,为诊断和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有效工具,为病害监测模型和防治管理提供决策支撑。研究冠层图像RGB至HIS空间的变换与典型病害植被指数的关系,通过Relief-F算法获得棉花黄萎病症状变化敏感的特征,构建病害监测模型。【方法】采集与结构、叶绿素相关的植被指数与棉花黄萎病症状特征的数字图像,与病害植被指数和病害严重度等级的识别有较好的对数关系。获得病害症状特征变化的典型谱段,构建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建立病害病情监测模型。【结果】获得与棉花叶片结构、叶绿素相关的植被指数和棉花黄萎病症状特征的数字图像,与不同严重度病害植被指数和病害严重度等级的诊断具有对数关系。提取棉花黄萎病症状特征变化的典型谱段,构建病害监测模型,建立防控棉花黄萎病数据的安全架构。【结论】实现获取棉花黄萎病病害的发病情况的监测和病害防控管理,为棉花黄萎病大面积精准监测和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棉花黄萎病 病害植被指数 病害监测 防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