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北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明 张月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37例,根据PCI术前SNYTAX评分分为低分组(n=76)和中高分组(n=61)。比较2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高分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血清sST2对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SYNTAX评分中高分组血清sST2高于低分组(P<0.05)。血清sST2是中高分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血清sST2、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室壁瘤形成(均P<0.05)。预测MACE事件的ROC曲线显示,血清sST2联合CK-MB后曲线下面积最大(P<0.05)。结论血清sST2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STEMI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联合检测CK-MB对MACE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晓寒 李凌 刘瑞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基因I/D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检测 12 2例冠心病患者和 80例健康人群ACE基因多态性 ,并对病例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判定冠脉病变支数和危险...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基因I/D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检测 12 2例冠心病患者和 80例健康人群ACE基因多态性 ,并对病例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判定冠脉病变支数和危险记分。结果 :AC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病例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冠脉病变支数和危险记分在ACE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中DD型和D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病变支数 严重程度 冠心病患者 ACE基因多态性 对照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研究 记分 结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洋 李利平 郭松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将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纳入单纯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 目的评估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将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纳入单纯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纳入合并冠心病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四组:第1四分位数组(0μmol/L <血尿酸≤291μmol/L,28例),第2四分位数组(291μmol/L <血尿酸≤355μmol/L,26例),第3四分位数组(355μmol/L <血尿酸≤422.5μmol/L,27例),第4四分位数组(血尿酸> 422.5μmol/L,24例)。分析单纯高血压组和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0.05),且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显著增大(P_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血尿酸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婧 李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113-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版)对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进行调查,静态行为组和非静态行为组各抽取200例病人,比较两组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程度,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静态行为组与非静态行为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静态行为对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均具有不利影响,且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静态行为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体力活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与LDL-C评估冠心病风险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思 赵金珍 +1 位作者 胡晶 郭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载脂蛋白B(apo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不一致情况下,比较apoB与LDL-C对冠心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将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3例,根据apoB、LDL-C中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然后两两组合... 目的探讨在载脂蛋白B(apo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不一致情况下,比较apoB与LDL-C对冠心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将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3例,根据apoB、LDL-C中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然后两两组合,共分为4组(低apoB/低LDL-C组,低apoB/高LDL-C组,高apoB/低LDL-C组,高apoB/高LDL-C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冠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探讨apoB与LDL-C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4组冠心病血管病变支、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当LDL-C、apoB含量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高组的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apoB与LDL-C含量不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apoB低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增多(P=0.017),冠脉病变严重(P=0.034);而低apoB高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DL-C、apoB、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比较LDL-C和apoB的ROC曲线下面积,LDL-C为0.579(P=0.014),而apoB为0.589(P=0.006)。结论在apoB与LDL-C不一致情况下,apoB与LDL-C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apoB与LDL-C相比,在预测冠心病风险上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倩红 羊镇宇 +4 位作者 李肖蓉 吴小庆 王强 王如兴 李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患者(n=54)的血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n=18)的hsCRP浓度相比较,分析二组间及ACS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患者(n=54)的血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n=18)的hsCRP浓度相比较,分析二组间及ACS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hsCRP浓度在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增高,分别为(1.474±1.063)mg/L,(5.753±4.168)mg/L,(12.140±6.679)mg/L。在ACS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其hsCRP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5.513±2.458)mg/L,(8.321±4.785)mg/L,(12.423±4.104)mg/L。结论hsCRP可作为ACS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术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8
作者 徐小燕 宋子凯 +1 位作者 张洋 秦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脂蛋白a [Lp (a)]水平的变化,阐明其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316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脂蛋白a [Lp (a)]水平的变化,阐明其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316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35例,双支病变组99例,三支病变组82例;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4组,<38.63分组79例,38.63~56.25分组79例,56.26~83.00分组79例,>83.00分组7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心脏彩超和冠脉造影等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清NT-pro BNP和Lp (a)水平与AMI患者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及近期发生MACE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血清NT-pro BNP和Lp (a)水平预测AMI患者近期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三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Lp (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NT-pro BNP和Lp (a)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285,P<0.01;r=0.144,P=0.01),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156,P=0.006;r=0.164,P=0.003)。随访期间发生MACE患者血清NT-pro BNP和Lp (a)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同时检测血清NT-pro BNP和Lp (a)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 (95%CI:0.679~0.814)。结论:血清NT-pro BNP和Lp (a)水平与A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检测NT-pro BNP和Lp (a)水平对A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近期发生MAC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脂蛋白A 急性心肌梗死 GENSINI评分 冠脉病变支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射血机能的影响》一文的意见
9
作者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504-504,共1页
读了贵刊1988年第3卷第4期(总第12期)刊登的汪秦等医师所著《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射血机能的影响》一文后,有一点意见,愿提出与作者商榷。无庸置疑,冠状动脉狭窄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损害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室壁运动异常 左室功能 射血功能 病变支数 三支病变 前降支 左室舒张末压 急性闭塞 有室 卷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