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铜绿丽金龟具有高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
1
作者 白勇章 王文杰 +6 位作者 王志敏 李朔涵 李克斌 曹雅忠 王森山 宋丽雯 尹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38,355,共6页
为筛选对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具有生防潜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测定了9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铜绿丽金龟1龄幼虫的致病力,以及不同施用剂量、环境温度及土壤相对湿度条件对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生测结果表明,樱桃异小杆线虫品... 为筛选对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具有生防潜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测定了9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铜绿丽金龟1龄幼虫的致病力,以及不同施用剂量、环境温度及土壤相对湿度条件对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生测结果表明,樱桃异小杆线虫品系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D26-6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致病力最高,处理11 d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了98.3%;对线虫D26-6致病力的单因子测定发现,侵染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最佳剂量为150 IJs/头、最佳温度范围为20~30℃、最佳土壤湿度为18%,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2
作者 吴黎黎 谢倚帆 +10 位作者 常豆豆 黄铭慧 姜野 秦瑞峰 蒋丹 韦柳利 王旋 赵亚男 窦悦文 王从丽 李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3期381-389,共9页
为探讨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EPN)共生菌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温室盆栽定量接种试验;为明确EPN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卵孵化和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在中蔬... 为探讨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EPN)共生菌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温室盆栽定量接种试验;为明确EPN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卵孵化和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在中蔬4号番茄上接种剂量为1000、2000和5000个卵·株^(−1)时,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b-IGA和Pl-IGA对M.incognita卵的繁殖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为59.4%~73.9%。Meloidogyne hapla(M.hapla)在VFNT番茄上接种剂量为2000个卵·株^(−1)时,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Pl-IGA对M.hapla卵的繁殖抑制效果最好,可达74.5%,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82.2%)差异不显著。4种EPN共生菌均能有效降低M.incognita和M.hapla侵染后的发病程度,对番茄根部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生测试验7 d时,4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代谢产物的2倍稀释液和5倍稀释液对M.incognita和M.hapla卵孵化抑制率为55.1%~94.8%,对M.incognita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34.2%~47.8%,对M.hapla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59.6%~79.9%。因此,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是非常有潜力的生物杀线虫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 病原线虫 共生菌 代谢产物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毛在生防细菌定殖植物病原线虫中功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杉 吴迪 +3 位作者 赵宇 王琦 张丽霞 牛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676-1682,共7页
植物病原线虫对林业生产危害严重,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防细菌已被用于林木病原线虫的绿色防控,并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生防细菌防控林木线虫病害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防线虫微生物制剂的研发... 植物病原线虫对林业生产危害严重,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防细菌已被用于林木病原线虫的绿色防控,并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生防细菌防控林木线虫病害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防线虫微生物制剂的研发与高效应用。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生防细菌在线虫上的定殖能力与其杀线防病效果密切相关,且细菌菌毛在生防细菌于线虫宿主的定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综述了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毛的种类以及菌毛在生防细菌定殖线虫中的功能,讨论了生防细菌菌毛对运动性、黏附性、生物膜形成等定殖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对菌毛在细菌防控林木线虫病害中功能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毛 生防细菌 植物病原线虫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昆虫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程程 修冬莹 +2 位作者 吴琳 王鸿钧 官甲义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及其他共生菌对宿主昆虫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从昆虫病原线虫对宿主组织、血淋巴、毒素和次生代谢的影响角度分别阐述,以期为研究新型的相关害虫防治方法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昆虫病原线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共生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和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安连菊 贾令鹏 +6 位作者 阮维斌 王欣 陈龙飞 宋东民 许远蓓 崔希洋 郑连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8-903,共6页
防治韭菜的主要地下害虫韭蛆(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主要原因。室内实验表明,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处理60h后,韭蛆杀死率显著高于使用农药的对照组。2010年4月18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丰城... 防治韭菜的主要地下害虫韭蛆(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主要原因。室内实验表明,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处理60h后,韭蛆杀死率显著高于使用农药的对照组。2010年4月18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丰城地区韭菜地施用昆虫病原线虫以防治韭菜的主要害虫韭蛆,同时以施用化学农药辛硫磷作为对照,处理后第35d和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昆虫病原线虫多度显著高于化学对照组,其中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经昆虫病原线虫处理后的韭菜鲜重比化学农药处理的对照组增加了10.4%,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控制韭蛆危害。第35d取样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土壤线虫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之间土壤线虫群落各指标相近。试验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防治韭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韭蛆 土壤线群落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细胞内代谢产物抑菌作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霞 李骞 +2 位作者 许贤 王永宏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菌株代号为YL001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其不同馏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YL001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乙醇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石油醚提取物... 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菌株代号为YL001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其不同馏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YL001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乙醇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前两种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72h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在0.4mol/mL浓度时抑制率均达100%。乙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洗出液合并后收集得到8个馏分。测定了各馏分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馏分F6的抑菌活性最高,在0.5mol/mL浓度时,96h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96.09%;提取物的活性段主要集中在馏分F6、F7和F8。活体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其乙醇提取物在10mg/mL的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为64.81%,治疗效果为6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共生菌 细胞内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H06与化学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瑞红 李爱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合理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在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与杀虫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 H06(150~300条/虫)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na odo riphaga幼虫(韭蛆)的侵染致死率为1.2%~23.8%。4种... 为合理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在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与杀虫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 H06(150~300条/虫)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na odo riphaga幼虫(韭蛆)的侵染致死率为1.2%~23.8%。4种杀虫剂对韭蛆的LC50值为0.34~8.79mg/L,毒力大小依次为楝素>毒死蜱>辛硫磷>吡虫啉;杀虫剂对H06线虫的LC50值为595~4388mg/L。将H06线虫(150条/虫)分别与4种杀虫剂混合处理韭蛆,韭蛆死亡率明显高于线虫和杀虫剂单用处理。药后2d,辛硫磷12.5~100mg/L+H06处理的韭蛆死亡率为73.0%~82.0%,辛硫磷单用时死亡率为38.0%~60.0%;楝素0.16~1.25mg/L+H06处理的死亡率为90.0%~97.5%,楝素单用时的死亡率为13.8%~37.5%;毒死蜱15~120mg/L和吡虫啉1.56~12.54mg/L单用时韭蛆的死亡率分别为14.0%~28.0%和0%~7.5%,与H06线虫混用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50.0%~65.0%和58.8%~80.0%。药后5d,毒死蜱和吡虫啉与H06线虫对韭蛆的联合致死率分别达87.0%~95.0%和61.3%~88.8%。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与上述4种杀虫剂联合防治韭蛆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 H06 韭菜迟眼蕈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质量影响及其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春杰 许艳丽 +2 位作者 王义 刘长仲 钱秀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2,共5页
采用传统的White trap法、Lowtek培养法、液体和固体培养4种方法繁殖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1)]和斯氏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Sc-2)],测定和计算了线虫的产量、质量和成本。试验结果显示,4种方法培养对线... 采用传统的White trap法、Lowtek培养法、液体和固体培养4种方法繁殖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1)]和斯氏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Sc-2)],测定和计算了线虫的产量、质量和成本。试验结果显示,4种方法培养对线虫侵染力和存活率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2种线虫从高到低的顺序为:White trap法>Lowtek法>固体培养>液体培养;产量最高的是固体培养法,其次是液体培养法,Lowtek法最低;繁殖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为:Lowtek法<固体培养<White trap法<液体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大量繁殖 活体 离体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文鹏 丛斌 +1 位作者 董辉 钱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20-1621,共2页
在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S.feltiaeOtio)对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幼虫的致死中量(LC50,LC90)和致死中时间(LT50,LT90),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昆虫病原线虫防... 在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S.feltiaeOtio)对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幼虫的致死中量(LC50,LC90)和致死中时间(LT50,LT90),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TDM模型以及LC50、LC90与LT50、LT90。S.feltiaeOtio对于稻水象甲幼虫剂量效应β值为1.22,在接种后第3~12d,S.feltiaeOtio不同时间段的LC50分别为115.57×106、30.48×106、12.60×106、7.27×106、3.14×106IJ/m2;不同时间段的LC90分别为1123.03×106、296.23×106、122.48×106、70.69×106、30.52×106IJ/m2。在0.1×106~0.8×106IJ/m2的浓度范围内,LT50的估计值范围为3.41~1.26d;同样,模型还给出3个高浓度处理的LT90值,即在0.4×106~1.6×106IJ/m2的浓度范围内,LT50的估计值范围为4.73~2.7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稻水象甲 生物防治 致死中量 致死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和越冬情况调查初报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春杰 谭国忠 +1 位作者 王义 许艳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为明确我国黑龙江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越冬情况,在黑龙江省9个县市林下和农田中采集土样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并选用从哈尔滨分离的线虫和从美国新泽西引进的昆虫病原线虫进行越冬条件的调查,调查线虫在土壤中越冬深度及土壤温湿度。据... 为明确我国黑龙江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越冬情况,在黑龙江省9个县市林下和农田中采集土样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并选用从哈尔滨分离的线虫和从美国新泽西引进的昆虫病原线虫进行越冬条件的调查,调查线虫在土壤中越冬深度及土壤温湿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黑龙江省29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分离频率是6.9%,经鉴定为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N和H.bacteriophora-ZT。户外调查结果显示侵染期病原线虫在土壤中越冬深度为5~15 cm,土壤温度为-5^-13℃,土壤湿度为(12.9±2.9)%^(17.3±1.2)%。而来自新泽西的对照组线虫在哈尔滨的冬天不能存活。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最北部黑龙江省有嗜菌异小杆线虫分布,增加了我国昆虫病原线虫资源,扩大了调查地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越冬条件 耐寒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的室内致病力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中润 王金辉 +1 位作者 黄海杰 黄伟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0-213,217,共5页
研究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Biosys品系,格氏斯氏线虫S.glaseri NC52品系,长尾斯氏线虫S.longicaudum X-7品系,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品系和印度异小杆线虫H.indica LN2品系6个... 研究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Biosys品系,格氏斯氏线虫S.glaseri NC52品系,长尾斯氏线虫S.longicaudum X-7品系,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品系和印度异小杆线虫H.indica LN2品系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在室内对腰果云翅斑螟Nephopteryxsp.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除了嗜菌异小杆线虫,其他参试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致病力,致死率80.0%~95.0%,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嗜菌异小杆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幼虫控制效果最差,显著低于其他参试线虫。选择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进一步研究其对腰果云翅斑螟的致病效果,结果发现,其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处理24h后的LC50为22.94IJs/头。处理24h,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1~3龄幼虫的致死率(72.5%~84.7%)显著高于4~5龄幼虫(15.0%~30.0%);处理120h,对蛹的致死率仅为20.0%。研究表明,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腰果云翅斑螟低龄幼虫在室内具有一定控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斯氏线 异小杆线 腰果云翅斑螟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11品系叶面应用辅助剂的筛选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永玲 韩日畴 丛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4-200,共7页
研究了12种物质对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11品系的抗干燥保护作用。这些物质在试验浓度下对线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的存活以及对线虫的侵染率都无显著影响。线虫加入抗干燥剂后经滤纸干燥法处理和叶面喷洒试验结果都表明,... 研究了12种物质对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11品系的抗干燥保护作用。这些物质在试验浓度下对线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的存活以及对线虫的侵染率都无显著影响。线虫加入抗干燥剂后经滤纸干燥法处理和叶面喷洒试验结果都表明,甘油和黄原胶的抗干燥保护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辅助剂 筛选 黄原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冰 从斌 +1 位作者 刘亚臣 付海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93-1393,1396,共2页
对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5龄幼虫处理12 h的羧酸酯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品系线虫中,NC34处理的大蜡螟-αNA羧酸酯酶活力最高,是CK的2.047倍;其次是Otio品系的处理,为CK的1.965倍。-βNA羧... 对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5龄幼虫处理12 h的羧酸酯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品系线虫中,NC34处理的大蜡螟-αNA羧酸酯酶活力最高,是CK的2.047倍;其次是Otio品系的处理,为CK的1.965倍。-βNA羧酸酯酶活性以Otio处理的酶活力最高。由此可见,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大蜡螟 羧酸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3个优良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谷黎娜 钱秀娟 刘长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9,109,共6页
基于对大蜡螟幼虫Galleria mellonella的致病性测定,对采自甘肃省内的3个优良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megidis的0627 M品系、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itiae的0619 HT品系和斯氏线虫S.krussei的0657L品系)的生... 基于对大蜡螟幼虫Galleria mellonella的致病性测定,对采自甘肃省内的3个优良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megidis的0627 M品系、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itiae的0619 HT品系和斯氏线虫S.krussei的0657L品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质量的大蜡螟幼虫体内,0627 M品系线虫繁殖量最高,侵染周期最长;0627 M品系和0619 HT品系侵染大蜡螟所用剂量小,但相同剂量下0619 HT品系的侵染速度较高;0627 M、0619 HT、0657L 3种线虫品系的侵染活性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0-25℃、15-30℃、20-30℃;在25℃恒温下,当沙土含水量低于1.0%时,3种线虫品系均丧失侵染活性.研究表明3种线虫品系在田间害虫防治上均具有较高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优良品系 斯氏线 异小杆线 生物学特性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应用动力 被引量:16
15
作者 钱秀娟 许艳丽 刘长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93-697,共5页
根据昆虫病原线虫研究现状及其发展速度、研究方法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将其发展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级探索阶段、传统研究阶段和现代分子学研究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取得的主要成就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发展动力作了分析,并... 根据昆虫病原线虫研究现状及其发展速度、研究方法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将其发展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级探索阶段、传统研究阶段和现代分子学研究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取得的主要成就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发展动力作了分析,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线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发展历史 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萝卜黄曲条跳甲的控制效果初探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瑞 王道泽 +2 位作者 赵丽 盛锡良 陈寅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1,共4页
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难以控制的重要害虫之一,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巨大损失。本试验以白萝卜品种丰收303为试材,研究昆虫病原线虫(EPN)对萝卜黄曲条跳甲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对萝卜地黄曲条跳甲幼虫具有... 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难以控制的重要害虫之一,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巨大损失。本试验以白萝卜品种丰收303为试材,研究昆虫病原线虫(EPN)对萝卜黄曲条跳甲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对萝卜地黄曲条跳甲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在萝卜播后0、15 d和30 d各施用1次,小区试验防效可以达到75%以上,大区试验防效也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萝卜 黄曲条跳甲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丽丽 许艳丽 台莲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1,共5页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外酶等。其中产生抗生素是共生细菌的普遍特征,并且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疫霉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共生细菌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外酶等。其中产生抗生素是共生细菌的普遍特征,并且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疫霉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共生细菌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生素。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抑菌作用活性物质的种类、致病机理、产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共生细菌 致病杆菌属 光杆状菌属 代谢物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昆虫病原线虫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控制力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彦龙 杨忠岐 +3 位作者 王小艺 吴成进 马生福 陆之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探讨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防治松褐天牛的可行性,在室内模拟松褐天牛的自然状态的条件,利用以上2种线虫对松褐天牛3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拟合控制效果方程。结果表... 为探讨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防治松褐天牛的可行性,在室内模拟松褐天牛的自然状态的条件,利用以上2种线虫对松褐天牛3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拟合控制效果方程。结果表明:在3,4,5,6万条.mL-1的剂量下经过7天,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可致死松褐天牛3龄幼虫的百分比分别为41.11%,51.11%,53.33%,82.22%,而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可致死松褐天牛3龄幼虫百分比分别为35.56%,51.11%,51.11%,74.44%。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的起效速度要比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快,二者的致死峰值主要集中在第1—3天。由TDM模型求得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在第1—7天的LC50分别为52888176,147128.61,25953.95,17915.36,14964.30,12968.78,11663.99mL-1;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在第1—7天的LC50分别为326212.05,29566.51,14474.38,13934.78,12234.89,10531.74,9543.33mL-1。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以4,5,6万条.mL-1的剂量处理时的LT50分别是6.70,4.97,3.98天;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以5,6万条.mL-1的剂量处理时的LT50分别为5.39,4.06天。试验结果表明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异小杆线虫WG品系的线虫对松褐天牛的低龄幼虫有较高的毒性,为进一步进行野外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小卷蛾斯氏线 异小杆线 松褐天牛 控制力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东北大黑鳃金龟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许艳丽 钱秀娟 +2 位作者 李春杰 Yi WANG 刘长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NJ施用剂量、施用次数和在盐碱土、风沙土及黑土等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对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幼虫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嗜菌异小杆线虫施...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NJ施用剂量、施用次数和在盐碱土、风沙土及黑土等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对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幼虫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嗜菌异小杆线虫施用浓度在线虫5条/cm^2-80条/cm^2剂量时,施用2~3次,可有效地控制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施用浓度对线虫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效果的影响较施用次数要大。在黑土、盐碱土和风沙土中,嗜菌异小杆线虫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都较高,其中盐碱土防效更好一些。表4,参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嗜菌异小杆线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孢蘑菇眼蕈蚊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秀芬 杨怀文 +2 位作者 师迎春 魏宝康 张金霞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6,共4页
采用黄板和黑光灯诱集法分别在北京和福建评价了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控制双孢磨菇(Agaricus bisporus)眼蕈蚊(sciarid flies)的效果。黄板诱集结果表明,施用线虫后眼蕈蚊种群数量大幅度降低,北京点处理后第19天的虫口减... 采用黄板和黑光灯诱集法分别在北京和福建评价了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控制双孢磨菇(Agaricus bisporus)眼蕈蚊(sciarid flies)的效果。黄板诱集结果表明,施用线虫后眼蕈蚊种群数量大幅度降低,北京点处理后第19天的虫口减退率达68.8%;福建点处理后第33天的虫口减退率达81.9%;杀虫灯诱集结果表明,施用线虫后12 d,对照菇房平均日诱虫量3.59万头,处理菇房平均日诱虫量2.67万头。大蜡螟诱集法检测发现,线虫施入培养料后58 d,对大蜡螟致死率3 d达87.5%,5 d达100%;线虫施入培养料后120 d对大蜡螟幼虫致死率3 d仍达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线虫 双孢磨菇 眼蕈蚊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