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控宿主抗结核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淑娟 王伟 +1 位作者 逄宇 李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89,共6页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保护组织并清除病原体。HDT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被视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增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靶向过表达细胞通路,也可通过诱导自噬并激活其他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TKI也可以在巨噬细胞中调节信号转导过程,降低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载量,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此,TKI可作为HDT的潜在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笔者将从PTK及信号转导入手,针对潜在的HDT治疗结核病的靶向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DT疗法更好地应用于现有药物及研发新药,从而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宿主病原相互作用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猪作为宿主及“混合器”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顾春英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5-609,共5页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流感流行的流感病毒的起源,其常在猪体内进行基因重排进化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是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是不同种属流感病毒基因重排的"混合器",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未来流感防制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进化 基因重排 宿主病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叶斑侵染体系的研究及对不同种质番茄的影响
3
作者 李敏 赵久海 +5 位作者 张武 项鹏 李艳杰 王舒 杨树 王兵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33-41,共9页
为探究适合灰叶斑侵染番茄的最佳喷施条件,以及在此侵染条件下,灰叶斑病原菌对不同种质番茄的影响,对不同来源地的番茄病样,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纯种的灰叶斑病原菌番茄匍柄霉菌(Stemphylium lycopersici),采用灰叶斑孢... 为探究适合灰叶斑侵染番茄的最佳喷施条件,以及在此侵染条件下,灰叶斑病原菌对不同种质番茄的影响,对不同来源地的番茄病样,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纯种的灰叶斑病原菌番茄匍柄霉菌(Stemphylium lycopersici),采用灰叶斑孢子菌悬液梯度喷施侵染的方法,确定最佳侵染条件为4×10^(4)个·mL^(-1),单株500μL菌液。随后,对不同遗传背景的番茄病叶进行植物组织切片和台盼蓝染色可观察到,在侵染初期,灰叶斑孢子与番茄叶表皮细胞膨大,且抗病番茄会抑制灰叶斑病原菌的生长。番茄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灰叶斑会诱导水杨酸和茉莉酸合成与转运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并且抗病植物中抗性基因PR1b1、PR1、PR2b、JA2L、AOS2、PR-STH2、ERF-C3和LOX-D表达水平高于感病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灰叶斑病 抗病种质 病原-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对宿主的应激反应
4
作者 康烨 阎澜 姜远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白假丝酵母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之一,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白假丝酵母菌在侵染宿主时会遇到各种环境条件如温度、pH、渗透压及氧化损伤等的改变,如何适应这些环境条件对白假丝酵母菌在宿主中生存及发挥其致病性至关重要... 白假丝酵母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之一,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白假丝酵母菌在侵染宿主时会遇到各种环境条件如温度、pH、渗透压及氧化损伤等的改变,如何适应这些环境条件对白假丝酵母菌在宿主中生存及发挥其致病性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白假丝酵母菌应对宿主的应激反应通路,提示进一步深入研究白假丝酵母菌应激反应通路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宿主病原相互作用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志涛 李家扬 +1 位作者 吴秀文(综述) 任建安(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662,共6页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典型的肠杆菌科条件致病菌,也是六大超级细菌“ESKAPE”中的一员,通常定植在人类呼吸道和肠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血流感染等多种感染。外膜囊泡(OMV)是由革兰阴性菌自发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囊泡状结构,含有多...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典型的肠杆菌科条件致病菌,也是六大超级细菌“ESKAPE”中的一员,通常定植在人类呼吸道和肠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血流感染等多种感染。外膜囊泡(OMV)是由革兰阴性菌自发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囊泡状结构,含有多糖、外膜蛋白和核酸等成分。现有研究证实肺炎克雷伯菌OMV在病原菌致病机制、传递效应因子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围绕肺炎克雷伯菌OMV的基本信息、生物学功能以及生物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对肺炎克雷伯菌OMV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囊泡 肺炎克雷伯菌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梁立滨 赵东明 +4 位作者 李俊平 李雁冰 施建忠 姜永萍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1-264,共4页
为鉴定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状态下的差异表达蛋白,本研究将H5N1亚型AIV感染组与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蛋白样品分别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采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进行分析。在AIV感染72h后,共有9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ratio>... 为鉴定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状态下的差异表达蛋白,本研究将H5N1亚型AIV感染组与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蛋白样品分别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采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进行分析。在AIV感染72h后,共有9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ratio>2,p<0.05),而且该蛋白在感染组均呈上调表达。将差异蛋白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并对其中7个蛋白进行鉴定,包括: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3(IFIT-3)、ATP依赖的干扰素反应蛋白1(ADIR1)、γ干扰素诱导的p47鸟苷三磷酸酶(IRG)、T细胞受体a TA27、气味受体S86、胞苷单磷酸激酶2(Cmpk2)和肌球蛋白。将前3个蛋白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所获得的结果与双向电泳结果一致。本研究为在蛋白质组水平进一步分析H5N1亚型AIV与宿主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病原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珺 张钧 +1 位作者 宋铁军 谢鑫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71,共8页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类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不孕不育和胎膜早破及新生儿支气管肺泡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相关的病原体。UU的致病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可能存在的多种潜在的致病因子或致病...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类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不孕不育和胎膜早破及新生儿支气管肺泡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相关的病原体。UU的致病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可能存在的多种潜在的致病因子或致病岛,其二与致病性强弱密切相关的UU的生物群、血清型和浓度及宿主自身的免疫力。文中就UU的致病性进行了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毒力 毒力因子类 宿主病原相互作用 致病性 致病因子 生物群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V新药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东 赵丽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3-998,共6页
乙型肝炎是由HBV感染导致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BV的持续复制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目前,已有多种抗HBV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抗HBV药... 乙型肝炎是由HBV感染导致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BV的持续复制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目前,已有多种抗HBV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抗HBV药物,抗HBV治疗的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针对抗HBV药物和阻断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的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提出了抗HBV药物和切断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新见解,对开发新的抗HBV药物进行了展望,以期提高乙型肝炎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药 宿主病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劳森菌鞭毛素蛋白FliC与猪肠上皮细胞互作蛋白的研究
9
作者 于振兴 张兰桥 +3 位作者 杨莹莹 张锦华 何后军 戴益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4-1329,共6页
为鉴定胞内劳森菌鞭毛蛋白FliC与猪肠上皮细胞中的互作蛋白,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回肠炎疫苗提取的DNA中扩增胞内劳森菌鞭毛素基因LI0710,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LI0710,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 为鉴定胞内劳森菌鞭毛蛋白FliC与猪肠上皮细胞中的互作蛋白,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回肠炎疫苗提取的DNA中扩增胞内劳森菌鞭毛素基因LI0710,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LI0710,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并经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可溶且与硫氧还蛋白-6×His-S标签(Trx-His-S)融合表达的重组FliC蛋白(Trx-His-S-FliC)。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Trx-His-S和Trx-His-S-FliC,并分别与猪肠上皮细胞(IPEC-J2)裂解液孵育后,利用anti-His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并对沉淀物利用液质联用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与FliC互作的宿主蛋白,利用Proteome Discoverer 1.4软件在UniProtKB/Swiss-Prot数据库中对互作的宿主蛋白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Co-IP结果显示,检测到了多个与Trx-His-S-FliC互作的宿主蛋白,且通过LC/MS/MS技术共鉴定到50个与FliC互作的蛋白。这些互作蛋白包括蛋白酶、多个核糖体蛋白和线粒体蛋白,广泛参与了细胞质糖酵解、氨基酸代谢、ATP跨膜转运等功能。为了证明质谱数据的可靠性,选择与FliC互作最强的胰蛋白酶经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胰蛋白酶与FliC蛋白确实存在互作,表明质谱数据可靠。本研究首次鉴定到多个与胞内劳森菌鞭毛蛋白FliC互作的宿主蛋白,为研究FliC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肠炎 胞内劳森菌 鞭毛素蛋白FliC 免疫共沉淀 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