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模式相似度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席金菊 谭文学 李淑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0-202,共3页
产生式规则专家系统因规则组合爆炸与无效匹配等问题影响诊断效率。为协助人类专家求解疾病诊断问题,分析模式识别与该问题解决手段的相关性和相似性,提出基于可信度向量和模糊隶属度向量的人工智能疾病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数据结构模型... 产生式规则专家系统因规则组合爆炸与无效匹配等问题影响诊断效率。为协助人类专家求解疾病诊断问题,分析模式识别与该问题解决手段的相关性和相似性,提出基于可信度向量和模糊隶属度向量的人工智能疾病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数据结构模型、计算机模式识别算法与实践方法。现场实验数据显示,与人类专家个体相比,该模式能获得80%的诊断正确率,有效地降低误诊率,具备较好的综合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式 识别 疾病诊断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模式转变与卫生资源投向的政策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任苒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8期393-394,共2页
世界银行曾提出中国正面临着二次卫生革命的挑战。随着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已形成了人群健康的主要危害。这种疾病模式的变迁及趋势向我国今后卫生资源投向与重点提出挑战。目前政策导向与资源配置取向将决定未来疾病数... 世界银行曾提出中国正面临着二次卫生革命的挑战。随着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已形成了人群健康的主要危害。这种疾病模式的变迁及趋势向我国今后卫生资源投向与重点提出挑战。目前政策导向与资源配置取向将决定未来疾病数量及卫生费用增长幅度,应将加强社区、提供成本效益好的预防保健服务作为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式 资源配置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荧光光谱数据的疾病模式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英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为了解决当前疾病模式识别过程存在的精度低,速度慢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荧光光谱数据的疾病模式识别方法。首先收集激光荧光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消噪和降维处理,然后基于处理后的激光荧光光谱数据建立疾病模式识别的分类器,最后... 为了解决当前疾病模式识别过程存在的精度低,速度慢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荧光光谱数据的疾病模式识别方法。首先收集激光荧光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消噪和降维处理,然后基于处理后的激光荧光光谱数据建立疾病模式识别的分类器,最后采用疾病模式识别的实验对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其疾病模式识别的精度高达95%以上,并与其它识别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本文方法的疾病模式识别结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实际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式识别 激光荧光 光谱数据 数据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典”危机看我国疾病模式和公共卫生体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汪仕文 王长胜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4期326-327,共2页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疾病模式 公共卫生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居民疾病模式转型之应对研究
5
作者 刘洪钟 张国斌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疾病模式 城市居民 模式转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非感染性疾病 重大传染性疾病 健康需求 健康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现代疾病管理模式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单红 彭翔 +1 位作者 彭建强 郭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4-1196,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的、漫长的过程,需要药物治疗配合非药物治疗,目前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得不到长期、规范、全方位的...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的、漫长的过程,需要药物治疗配合非药物治疗,目前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得不到长期、规范、全方位的综合治疗。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提出了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模式。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模式及近些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疾病管理模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试验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孔奕翼 梁万年 +1 位作者 王亚东 乔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评价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试验的效果。方法采用设有对照且前后测量的类实验设计,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于基线和终末分别进行两次抽样调查,并采用倍差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评价干预的净效果。结果项目干预使得干预对象... 目的评价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试验的效果。方法采用设有对照且前后测量的类实验设计,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于基线和终末分别进行两次抽样调查,并采用倍差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评价干预的净效果。结果项目干预使得干预对象骨关节病知识得分平均增加了0.479分,对骨质疏松、痛风的得分没有影响;干预组较对照组吸烟行为习惯降低了6.8%,饮酒行为习惯降低了6.3%,不良睡眠行为习惯降低了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使调查对象对候诊时间、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分别提高了38.9%、15.8%,对双向转诊、随访服务、技术水平、规范化管理4项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没有影响。结论项目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不良健康行为;但由于项目干预的时间较短,且大多数干预措施的直接作用对象为社区医务人员,因此干预对老年人健康知识得分及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不明显,干预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 社区干预试验 项目评价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孔奕翼 王亚东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运用特尔菲法构建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方法根据研究主题选择专家,采用特尔菲法进行问卷咨询。结果 19位参与问卷咨询的专家大部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从事专业包括老年病管理、卫生行政管... 目的运用特尔菲法构建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方法根据研究主题选择专家,采用特尔菲法进行问卷咨询。结果 19位参与问卷咨询的专家大部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从事专业包括老年病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管理教学、临床医学等。两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68和0.69,第二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264。两轮咨询后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及46项三级指标。结论初步构建了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为今后此模式在其他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 评价指标体系 特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成本测算研究
9
作者 孙静 乔磊 +4 位作者 孔奕翼 崔娜 刘燕燕 苏宁 王亚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测算北京市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的成本,为经济学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政府制定预算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成本数据,通过非参与式观察确定医务人员... 目的测算北京市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的成本,为经济学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政府制定预算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成本数据,通过非参与式观察确定医务人员有效工作时间。结果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实际服务一个老年人每年需要的成本为183.67元,预期推广后的成本参考值为133.58元。结论准确的成本测算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政府补偿标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 成本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及其在脑卒中患者照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李娟 周兰姝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38,共4页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chronic illness trajectory model)是由Corbin和Strauss于1991年首次提出,并于1998年进行了理论的更新。该模式来源于社会科学,通过扎根理论形成。慢性疾病轨迹模式认为慢性疾病是一个过程,并且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关键词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脑卒中 照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2
11
作者 张瑶 郑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44-40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病房的124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病房的124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病区常规护理干预和出院后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心肌酶、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分(HADS-t)、焦虑亚量表(HADS-a)、抑郁亚量表(HADS-d)评分分别为(5.12±0.57)分、(3.25±0.36)分、(3.02±0.34)分,对照组干预后HADS-t、HADS-a、HADS-d评分分别为(6.28±0.65)分、(4.18±0.47)分、(4.12±0.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状况及临床症状,提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临床症状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及其在心力衰竭病人照护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焦剑慧 毛燕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906-3909,共4页
介绍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描绘心力衰竭独特的轨迹,指出在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段对于照护的教育需求明显迫切,以及在晚期心力衰竭病人中因轨迹不确定而面临的阻碍,提出在心力衰竭病人的长期护理中,慢性病轨迹模式可作为理论框架,根据心力衰... 介绍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描绘心力衰竭独特的轨迹,指出在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段对于照护的教育需求明显迫切,以及在晚期心力衰竭病人中因轨迹不确定而面临的阻碍,提出在心力衰竭病人的长期护理中,慢性病轨迹模式可作为理论框架,根据心力衰竭病人不同阶段如急性期、不稳定期等出现的不同需求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住院期间、出院后的康复以及提高晚期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心力衰竭 需求 慢性病护理 教育 自我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疾病组合模式识别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姣 王媛 袁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目的 应用不同方法识别慢性病疾病组合模式并比较其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别用潜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合并多元对应分析和模糊C-means聚类的组合聚类法(combinatorial clustering, CC)、... 目的 应用不同方法识别慢性病疾病组合模式并比较其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别用潜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合并多元对应分析和模糊C-means聚类的组合聚类法(combinatorial clustering, CC)、双向聚类法(two-way clustering framework, TCF)识别多病共存患者的慢性病疾病组合模式。同时,根据各方法中所纳入疾病数量多少、是否排除随机组合及其所识别出疾病组合模式的描述指标进行方法比较。结果 LCA能够明确疾病组合模式中各类疾病的概率分布,但纳入疾病数量过多容易导致疾病模式划分不清晰。CC基于患病率识别疾病组合模式,不要求纳入的疾病数量且能够描述不同疾病模式中各个疾病的患病情况。TCF能够不受所纳入疾病数量的影响而最大化保留疾病模式间的相互独立性。此外,仅TCF可以评判疾病组合模式中疾病间的关联强度并有效排除随机的疾病组合模式。结论 LCA适用于纳入疾病数量较少的临床研究,CC适用于社区多病共存的流行病学调查,而TCF更适用于不需进行个体特异性评估的大规模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疾病组合模式 双向聚类法 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度模型的动物疾病确诊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席金菊 李淑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4-1136,1155,共4页
为提高机器系统辅助诊断疾病的效率,分析了疾病诊断与模式识别的解决手段相似性,提出了基于可信度向量和模糊隶属度向量的疾病相似度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数据结构模型、模式相似度构造算法与实践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系统... 为提高机器系统辅助诊断疾病的效率,分析了疾病诊断与模式识别的解决手段相似性,提出了基于可信度向量和模糊隶属度向量的疾病相似度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数据结构模型、模式相似度构造算法与实践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辅助诊断疾病的实践。数据显示结果表明,同自然人兽医专家个体相比,该模式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正确率,有效地降低了误诊率,具备较好的综合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疾病 确诊 疾病模式识别 相似度 机器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虞市居民疾病死亡模式探讨
15
作者 张鑫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24,共2页
为探讨我市居民疾病死亡模式的演变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现将我市的居民疾病死亡模式作一分析。资料来源与方法一、死亡资料:根据市卫生防疫站整理的历年居民死亡原因年报资料。二、人口资料:根据市公安局年报人口数及有关人口普查资... 为探讨我市居民疾病死亡模式的演变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现将我市的居民疾病死亡模式作一分析。资料来源与方法一、死亡资料:根据市卫生防疫站整理的历年居民死亡原因年报资料。二、人口资料:根据市公安局年报人口数及有关人口普查资料。标准人口采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死亡模式 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总费用和医疗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平 孟庆跃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9期519-521,共3页
关键词 医疗费用增长 卫生总费用 影响因素研究 卫生服务需要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疾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责任与健康公平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仲翔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现代社会中,健康已经成为一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随着疾病模式的变化,人们对健康责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健康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健康 疾病模式 健康责任 健康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的主要发现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杨功焕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简要描述了中国人群的死亡变化趋势,主要死因构成,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结核等传染病、母婴疾病死亡率下降,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肺癌、肝癌等疾病死亡率上升明显。吸烟与被动吸烟、不良膳食习惯、静坐生活方式,是慢... 简要描述了中国人群的死亡变化趋势,主要死因构成,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结核等传染病、母婴疾病死亡率下降,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肺癌、肝癌等疾病死亡率上升明显。吸烟与被动吸烟、不良膳食习惯、静坐生活方式,是慢性病上升的重要因素;酒后驾驶等交通违章行为与每年上升10%的交通伤害死亡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疾病模式 行为危险因素 烟草 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改革趋势与建议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年第11期33-36,共4页
持续性地改善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是一个国际性课题。随着疾病模式转变,以及医学技术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更具成本—效果的医疗服务提供模式。[1-4]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正在积极探索公立... 持续性地改善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是一个国际性课题。随着疾病模式转变,以及医学技术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更具成本—效果的医疗服务提供模式。[1-4]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正在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院改革 疾病模式转变 信息网络技术 运行效率 服务质量 医学技术 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新明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1年第6期56-60,共5页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 ,我国经历了复杂的人口和疾病模式转变 ,其结果之一是出生缺陷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显得日益突出。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应该认识到现在已经到了给予出生缺陷必要关注和投...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 ,我国经历了复杂的人口和疾病模式转变 ,其结果之一是出生缺陷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显得日益突出。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应该认识到现在已经到了给予出生缺陷必要关注和投入的时候 ,认识到目前已有经济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出生缺陷带来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干预 必要性 可行性 中国 人口素质 疾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