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刘振江 曹高华 +5 位作者 陈健荣 王敬轩 莫智鸿 李根和 沈钊雄 沈楚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MIMIC-IV数据库记录的ICU收治的991例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MIMIC-IV数据库记录的ICU收治的991例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及生存情况等数据,根据患者是否住院死亡分为死亡组(n=88)和生存组(n=903),采用单因素分析、Cox生存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DCA曲线分析,评价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危险因素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的逻辑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功能评分Ⅱ(SAPS Ⅱ)、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LODS(OR=1.327,95%CI 1.255~1.403)和SAPSⅡ(OR=1.049,95%CI 1.036~1.062)为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ODS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最佳截断值为4,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74.9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ODS≥4组相较LODS<4组的危险比(HR)为4.27(95%Cl 2.77~6.5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LODS在最大阈值内对患者的获益效果最大,其在预测住院死亡风险中的价值最大。结论LODS≥4分是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入院时评估患者LODS对提高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生存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 住院死亡风险 预测价值 MIMIC-IV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微小RNA-155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霞 贾慧宇 +1 位作者 宋维轩 赵汉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0,共7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微小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UC患者130例。按照改良Mayo评分系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微小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UC患者130例。按照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n=85)和缓解期组(n=45);根据改良Truelove和Witts分型标准将UC活动期患者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30)和重度组(n=20)。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行结肠镜检查或结肠单发息肉切除术后复查结肠镜结果正常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共9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UC患者病变显著的结肠段黏膜组织和对照组距肛门20 cm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组织中miR-155、SOCS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中SOCS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miR-155、SOCS1 mRNA和改良Mayo评分的相关性,评价miR-155、SOCS1 mRNA表达水平对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比较,活动期组结肠黏膜组织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CS1 mRNA表达水平、SOCS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均<0.001)。轻、中、重度组UC活动期患者结肠黏膜组织miR-155表达水平和改良Mayo评分依次升高,SOCS1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均<0.001)。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miR-155与改良Mayo评分呈正相关,SOCS1 mRNA与改良Mayo评分呈负相关(P均<0.001)。miR-155高表达(OR=2.762,95%CI=1.284~5.944,P=0.009)、SOCS1 mRNA低表达(OR=2.617,95%CI=1.302~5.258,P=0.007)、改良Mayo评分≥12分(OR=3.232,95%CI=1.450~7.204,P=0.004)是影响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危险因素。miR-155和SOCS1 mRNA联合预测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结论miR-155、SOC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UC活动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对UC活动期患者发生重度病情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微小RNA-15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疾病严重程度 重度病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诊治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卫秀 林建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0-413,共4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特发性疾病,对母儿危害较大,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时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全身各系统靶器官血流灌注减少可造成全身多器官系统损害,极端的情况下可导致肾脏、肝脏、心脏等功能衰竭,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特发性疾病,对母儿危害较大,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时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全身各系统靶器官血流灌注减少可造成全身多器官系统损害,极端的情况下可导致肾脏、肝脏、心脏等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处理有利于改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严重并发症 多器官系统损害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诊治 重度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丽珍 施进兴 +2 位作者 柳晓林 徐胜杰 林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75,共7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组,使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CD4^(+)/CD8^(+)值变化,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治疗后均行6个月的预后随访,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CD4^(+)/CD8^(+)值变化,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CD4^(+)、CD4^(+)/CD8^(+)低于健康组,CD8^(+)高于健康组(P<0.05)。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D4^(+)、CD4^(+)/CD8^(+)低于早期、中期患者,CD8^(+)高于早期、中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联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诊断灵敏度高于单项诊断(P<0.05)。预后不良组CD8^(+)高于预后优良组,CD4^(+)、CD4^(+)/CD8^(+)值低于预后优良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CD4^(+)、CD4^(+)/CD8^(+)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负相关(r=-0.568、-0.656,P<0.001);CD8^(+)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正相关(r=0.62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联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0,诊断灵敏度高于单项诊断(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和术前基础疾病对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梁锌 宋媛媛 +1 位作者 高婷 杨剑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和术前基础疾病对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促进肺癌手术治疗相关的临床路径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有效衔接。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16-2018年肺癌手术患者的病案资料,利用SAS9.... 目的: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和术前基础疾病对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促进肺癌手术治疗相关的临床路径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有效衔接。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16-2018年肺癌手术患者的病案资料,利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研究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统计分析、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肺癌手术患者12855例,平均住院费用7.07万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合并各种术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48.19%,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和术前合并肺部疾病、肝胆疾病显著增加肺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面对高额的住院费用和不可避免的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需要采取有效的转诊和分级诊疗措施,达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发挥大型三甲医院的综合防治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围手术期 严重并发症 术前基础疾病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并发症新分级——改良的“手风琴”式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系统 被引量:1
6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55-1955,共1页
术后并发症的“手风琴”式严重程度分级(拓展分级):1轻度:仅需床旁有创操作,例如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导尿管、鼻胃管及伤口引流管,允许应用物理疗法及止吐药、退热药、镇痛药、利尿剂、电解质等药物。2中度:需要除了上述药物外... 术后并发症的“手风琴”式严重程度分级(拓展分级):1轻度:仅需床旁有创操作,例如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导尿管、鼻胃管及伤口引流管,允许应用物理疗法及止吐药、退热药、镇痛药、利尿剂、电解质等药物。2中度:需要除了上述药物外的其他药物学治疗,例如应用抗生素、输血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3重度:无需全麻的有创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并发症 分级系统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静脉留置针穿刺 改良 严重程度分级 有创操作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相对严重程度分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敏 王宏 +1 位作者 余永明 陈伟 《中国医院管理》 1999年第11期36-37,共2页
有关资料表明,同一病种的病情不同,治疗处置过程各异,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患者的住院费用消耗也相差悬殊。随着单病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单病种病情的严重程度分型方法研究的迫切性逐步显现出来。 目前的疾病严重程度... 有关资料表明,同一病种的病情不同,治疗处置过程各异,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患者的住院费用消耗也相差悬殊。随着单病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单病种病情的严重程度分型方法研究的迫切性逐步显现出来。 目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区分办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以临床医生的诊治观察结果为判定依据。这种办法虽然比较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相对严重程度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吕江峰 徐凤玲 刘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估预测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9-09至2012-06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的患者360例,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组(n=360),将90例冠... 目的:评估预测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9-09至2012-06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的患者360例,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组(n=360),将90例冠状动脉管腔无狭窄及60例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50)。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2.3±12.5)岁,女性患者体重指数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较男性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0.1±4.5)kg/m2 vs(27.3±3.9)kg/m2,56.9%(165/290)vs 53.6%(118/220),35.9%(104/290)vs 28.2%(62/220)和71.4%(207/290)vs 63.2%(139/220),P均<0.05];而男性血清肌酐和尿酸浓度要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19.6±69.9)mg/dl vs(107.2±62.1)mg/dl,(475.1±124.8)μmol/L vs(427.2±133.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冠状动脉疾病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所有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患病冠状动脉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且在男性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1.68,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冠状动脉疾病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脂代谢和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春芝 刘洪英 刘军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210-421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脂代谢和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85例作为COPD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脂代谢和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85例作为COPD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COPD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分别于对照组入选次日和观察组治疗前(T0)和治疗1周(T1)、2周(T2)、1个月(T3)和3个月(T4)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血清ANG2水平和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评估BODE指数(B为体质指数,O为气流阻塞程度,D为呼吸困难,E为运动能力)。比较不同BODE指数分级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和血清ANG2水平并分析COPD患者脂代谢紊乱、血清ANG2水平与其BODE指数的关系。结果 COPD组和对照组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和对照组TC、TG、ANG2水平和BODE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COPD组T0比较,COPD组T2、T3、T4TC、TG水平均升高,ANG2水平和BODE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TG水平均高于COPD组T0、T1、T2、T3、T4时,ANG2水平和BODE指数均低于COPD组T0、T1、T2、T3、T4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4时,COPD组BODE指数分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25,P<0.01)。T0、T4时,不同BODE指数分级患者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ODE指数分级患者TC、TG、ANG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级越高,TC、TG水平越低,ANG2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TC、TG水平与BODE指数呈负相关(r=-0.941、-0.940,P<0.05),血清ANG2水平与BODE指数呈正相关(r=0.921,P<0.05)。COPD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且均可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于3 d内消失。结论COPD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和血清ANG2水平升高,且其血脂水平和血清ANG2水平均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这可能与ANG2与Tie受体结合引发内皮细胞凋亡和血管退化及COPD患者营养不良导致血脂水平降低有关,COPD患者脂代谢和血清ANG2可作为其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脂代谢 促血管生成素2 病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P-D、PARC/CCL18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海燕 林淑芳 +1 位作者 梁彩霞 丘新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SP-D)、肺部和活化控制趋因子(PARC/CCL18)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95例(急性加重期组30例和稳定期组65例)和同期健...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SP-D)、肺部和活化控制趋因子(PARC/CCL18)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95例(急性加重期组30例和稳定期组6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0例。根据COPD全球倡议(GOLD)将稳定期COPD组分为低风险组(n=31)和高风险组(n=34)。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入组当天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及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BODE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COPD高风险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显著高于COPD低风险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分别与COPD稳定期患者BODE、m MRC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而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可以有效评估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其是提示COPD急性加重及稳定期严重程度评估的一个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 肺部和活化控制趋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冰 于娜 +3 位作者 王玮 王海龙 赵洪文 康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8-56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新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危重症和重症组之间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预测转归因素。结果血性痰、早期呼... 目的分析影响新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危重症和重症组之间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预测转归因素。结果血性痰、早期呼吸困难、免疫功能下降、低钙血症、继发感染、奥司他韦治疗初始时间、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等因素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感染(P<0.05,OR5.05,95%CI:1.275~25.812)、APACHEⅡ评分大于20分(P<0.05,OR1.217,95%CI:1.083~1.674)和△SOFA评分(P<0.01,OR1.136,95%CI:1.024~1.213)是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重视上述危险因素,加强对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早期识别和综合治疗,以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甲型H1N1流感 疾病严重程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血管性栓塞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柯雪梅 朱康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20-321,共2页
目的 研究应用血管性介入栓塞治疗盆腔疾病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原因 ,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2 0 1例盆腔疾病患者用Seldinger法穿刺插管行盆腔靶器官的供血动脉栓塞 ,对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发生严... 目的 研究应用血管性介入栓塞治疗盆腔疾病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原因 ,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2 0 1例盆腔疾病患者用Seldinger法穿刺插管行盆腔靶器官的供血动脉栓塞 ,对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发生严重并发症 9例 ,发生率为 4 .5 %。其中臀部缺血坏死 4例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2例 ,下肢麻木、感觉障碍 2例 ,阴道流脓血性分泌物 2例 ,会阴严重水肿1例。结论 盆腔血管性栓塞治疗中注意控制某些相关因素可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并发症 栓塞治疗 血管性 盆腔血 盆腔疾病 临床应用 尿痛 会阴 血性 下肢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严重程度对脉管性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凌霄 叶财盛 +5 位作者 黄勇波 叶润仪 廖登辉 郑文博 王深明 李晓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脉管性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类型,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92例脉管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级。结果轻、中、重度组的比例依次为46.8%、41.5%、11.7%,脉管畸形患者的... 目的探讨脉管性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类型,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92例脉管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级。结果轻、中、重度组的比例依次为46.8%、41.5%、11.7%,脉管畸形患者的总体病情较脉管肿瘤患者严重。3组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差异较大。中度组的总体疗效较重度组好,较轻度组差。结论利用疾病严重程度对脉管性疾病患者进行分类,可能有助于今后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的实施以及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性疾病 疾病严重程度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学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579-580,共2页
关键词 危重疾病 严重程度 评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CN1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苑 韩鹏凯 王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50-1955,共6页
目的:检测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水平,分析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136例,并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 目的:检测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水平,分析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136例,并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极重度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ELISA检测血清CCN1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CN1水平对COPD患者发展至重度/极重度气流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气流受限程度随吸烟年限和吸烟量增加而加重。COPD患者血氧分压(PaO_(2))、嗜酸性粒细胞、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免疫球蛋白A(IgA)、IgM及Ig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降低;COPD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改良英国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CCN1、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mDCs)、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及mDCs/pDCs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分别与FEV_(1)/FVC和FEV_(1)%pred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01)。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分别与IgA、IgM及IgG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01),分别与mDCs、pDCs及mDCs/pDCs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UC=0.849(95%CI=0.744~0.955),最佳预测临界值为40.15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和77.8%。结论:吸烟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升高,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显著相关,对COPD有较高预测价值,有望成为评估COPD病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富半胱氨酸蛋白61 气流受限严重程度 免疫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病人疾病严重程度非特异性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盛均 张志刚 +1 位作者 姚丽 屈会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7-1221,共5页
综述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疾病严重程度非特异性评估工具应用现状,分析各种非特异性危重症评估工具的优势与不足,建议我国研制科学、客观、实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为改善危重症病人病情及其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症护理 疾病严重程度 评估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ICU护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石青青 范宇莹 +3 位作者 张悦 王宇 王晓慧 常广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300例,应用APACHEⅡ、SAPS2、MPMⅡ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管理方法"作为校标,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这3种评分系统对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效果。[结果]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1);SAPS2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698)略高于APACHEⅡ(AUC=0.639)、MPMⅡ(AUC=0.651);3种评分系统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高于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P<0.001),而MPMⅡ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735)优于APACHEⅡ(AUC=0.695)、SAPS2(AUC=0.695)。[结论]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相关,应用SAPS2、MPMⅡ区分ICU病人护理分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病死概率模型 疾病严重程度 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室 护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疱疮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简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梦馨 李晓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对于天疱疮疾病严重程度有效准确地评估,有助于量化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及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等。目前存在多种天疱疮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体系(如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严重程度评分——以皮损面积及主观不适评分;天疱... 对于天疱疮疾病严重程度有效准确地评估,有助于量化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及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等。目前存在多种天疱疮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体系(如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严重程度评分——以皮损面积及主观不适评分;天疱疮疾病面积评分——包括活动度及损害程度评分;寻常型天疱疮活动度评分——以皮损类型、个数及分布评分以及日本天疱疮病情严重度评分——除了面积外还强调了抗体滴度),但目前尚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该文就上述4种评分体系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体滴度对天疱疮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严重程度评分 天疱疮疾病面积评分 寻常型天疱疮活动度评分 日本天疱疮病情严重度评分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与骨骼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宏月 温有锋 +1 位作者 廉洁 潘殿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044-2050,共7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主要致死性慢性病之一,不断加重全球经济负担。骨骼肌营养不良作为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但目前关于其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尚不完善。目的探讨COPD严重程度与骨...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主要致死性慢性病之一,不断加重全球经济负担。骨骼肌营养不良作为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但目前关于其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尚不完善。目的探讨COPD严重程度与骨骼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9月—2019年6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COPD患者205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该院行体检的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1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舒张气管后肺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同性别受试者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探讨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IC/TLC)与各项身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男性COPD患者BMI、去脂体质量(FFM)、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低于对照组男性(P<0.05),女性COPD患者BMI、FFM、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低于对照组女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COPD患者IC/TLC与FFM、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呈正相关(P<0.05),女性COPD患者IC/TLC与BMI、FFM、全身脂肪量、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脂肪体质数呈正相关(P<0.05)。除男性COPD患者FEV1%与握力呈线性正相关外(P<0.05),FEV1%与男性、女性COPD患者其他身体成分指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COPD患者BMI、FFM、肌肉量及握力低于健康者;COPD患者身体成分指标与FEV1%不相关,与反应疾病严重程度的另一项指标IC/TLC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严重程度 合并症 肌营养不良 骨骼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死亡诱导剂FDX1、硫辛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0
作者 魏婷 丁洋洋 +4 位作者 张佳佳 李金龙 张恒 康品方 张宁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分析铜死亡诱导剂铁氧还蛋白1(FDX1)、硫辛酸(L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以及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冠脉造影(CAG)提示冠脉病变患者和CAG正常患者,其中冠脉病变患者按照... 目的分析铜死亡诱导剂铁氧还蛋白1(FDX1)、硫辛酸(L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以及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冠脉造影(CAG)提示冠脉病变患者和CAG正常患者,其中冠脉病变患者按照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狭窄组(a-CHD组)、中度狭窄组(b-CHD组)和严重狭窄组(c-CHD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冠脉狭窄患者和正常患者血清FDX1、LA水平。以ApoE-/-小鼠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检测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FDX1、LA的表达与分布,RT-PCR检测小鼠主动脉FDX1、硫辛酸合成酶(LIAS)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ACO_(2))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HD组、b-CHD组和c-CHD组血清FDX1、L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FDX1、LA水平逐渐减低(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FDX1、LA逐渐下降(P<0.05,P<0.01);血清FDX1、LA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41,P<0.01;r=-0.273,P<0.01),血清FDX1与LA呈正相关关系(r=0.451,P<0.01)。与正常小鼠相比,ApoE-/-模型组小鼠血脂水平明显上升(P<0.01),动脉粥样硬化(AS)指数明显增高,ApoE-/-模型组主动脉血管有增厚及脂质聚集、血管胶原纤维增生明显,FDX1、LA、LIAS、ACO_(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01)。结论随着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剧,血清FDX1、LA水平逐渐降低,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FDX1、LA的表达与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变严重程度 高脂血症 铁氧还蛋白1 硫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