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传珍 滕军燕 +3 位作者 赵振江 苏晓川 吴丹 郭智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部位骨密度水平、骨代谢水平和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正位、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Ⅰ型前骨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可有效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水平,增加骨密度,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骨化三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补肾活血方 骨化三醇 骨密度 骨代谢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募配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盛惠 郑生智 +4 位作者 焦建凯 任蓉 魏林林 杨丽霞 姜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26-728,共3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Streitberger’s安慰针具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量表、疼痛视觉模...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Streitberger’s安慰针具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量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抑郁状态问卷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躯体疲劳积分、脑力疲劳积分、疲劳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躯体疲劳积分、疲劳总分均有所降低(P<0.05),而脑力疲劳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躯体疲劳积分、脑力疲劳积分、疲劳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表明两组均可减轻患者疲劳程度,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有所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均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DSI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DSI评分有所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均可减轻患者抑郁程度,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俞募配穴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临床上出现较多的疲劳、疼痛、精神抑郁三大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经济、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俞募配穴 针灸 疲劳量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抑郁状态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曦 李良松 彭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80例)和对照组(温针灸治疗,8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80例)和对照组(温针灸治疗,8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50%(76/80)和86.25%(68/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幅度更大(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血清PGE_(2)、VEGF、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缓解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VAS评分,降低血清PGE_(2)、VEGF、hs-CRP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针灸 内异止痛方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