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疼痛指数评估分娩镇痛产妇疼痛程度的有效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康娜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1-393,共3页
分娩镇痛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15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共同奋斗目标的一部分,而准确、客观地评估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是分娩镇痛管理的前提。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是目前评估分娩疼痛程度的方法。在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15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共同奋斗目标的一部分,而准确、客观地评估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是分娩镇痛管理的前提。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是目前评估分娩疼痛程度的方法。在分娩镇痛实施过程中,用药种类、剂量、时间上只能根据产妇对疼痛感觉的表达和麻醉医师的经验而进行,没有客观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PI VAS 疼痛程度 疼痛指数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状态仪疼痛指数在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智渊 顾珏 +3 位作者 曹佳 柯芳 沈子珒 董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8-670,共3页
目的研究脑功能状态仪疼痛指数(PI)在术后患者疼痛评估价值和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本院骨科四肢创伤患者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年龄23~63岁,BMI 20~25 kg/m2,ASA Ⅰ或Ⅱ级。分别采用脑功能状态仪疼痛指数(PI)和视觉模拟... 目的研究脑功能状态仪疼痛指数(PI)在术后患者疼痛评估价值和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本院骨科四肢创伤患者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年龄23~63岁,BMI 20~25 kg/m2,ASA Ⅰ或Ⅱ级。分别采用脑功能状态仪疼痛指数(P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患者术后2、6、24和48 h疼痛进行评分,并记录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的例数。比较两种方法的评分时间、分析两者评价的一致性。结果脑功能状态仪PI评估患者疼痛所需的评分时间为(2.36±0.67)min,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所需的评分时间(2.24±0.5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I可以连续评估患者的疼痛,评估不可主观交流的患者疼痛。PI与VAS评分在术后2、6、24和48 h疼痛评分加权Kappa分析显示具有一致性,其中术后2 h两者的一致性Kappa值最高。结论脑功能状态仪PI与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评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I可以有效评估患者在各种状态下的疼痛程度,有利于临床镇痛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视觉模拟评分法 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疼痛指数定量评价老年病人慢性疼痛
3
作者 云梦真 钱晓焱 +5 位作者 李西荣 赵倩男 高信友 刘颖 王永 安建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3-626,共4页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1]。慢性疼痛被认为是超过正常愈合时间而持续存在的疼痛,当疼痛持续或复发超过3至6个月时,被视为慢性疼痛[2]。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波及全...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1]。慢性疼痛被认为是超过正常愈合时间而持续存在的疼痛,当疼痛持续或复发超过3至6个月时,被视为慢性疼痛[2]。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波及全球20%人群,占医院就诊的15%~20%[3]。疼痛是人类最常见的主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容易罹患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 老年病人 慢性疼痛 神经系统疾病 愈合时间 组织损伤 疼痛指数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中文版》在肩痛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吴伟 黄粉燕 +4 位作者 林彩娜 燕铁斌 伍少玲 徐书伟 麦振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目的:翻译及回译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量表,进行汉化处理,验证中文版SPADI在肩痛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63例肩痛患者进行SPADI、VAS、SF-36的评价,并完成42例患者第2次SPADI问卷调查,进行相关... 目的:翻译及回译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量表,进行汉化处理,验证中文版SPADI在肩痛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63例肩痛患者进行SPADI、VAS、SF-36的评价,并完成42例患者第2次SPADI问卷调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PADI得分与VAS显著相关(r=0.81—0.92,P<0.01),与SF-36显著相关(r=0.65—0.72,P<0.05)。结论:中文版SPADI在肩痛患者中有良好的效度,可用于肩痛患者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 肩痛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婷玲 姜莹莹 +5 位作者 毛凡 张伟伟 苗羽 刘波涛 周脉耕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7-763,共7页
目的:构建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为监测、比较和评价慢性疼痛的疾病负担及其应对策略和行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法,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参与德尔... 目的:构建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为监测、比较和评价慢性疼痛的疾病负担及其应对策略和行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法,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权威程度为0.8,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6%、91.7%,Kendall's W分别为0.05、0.2(P<0.05)。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大维度和16个指标。4个维度分别是疼痛流行水平、疼痛疾病负担、疼痛诊疗现状、疼痛学科建设,其对应权重分别为0.17、0.19、0.34、0.30。结论: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反映人群整体疼痛健康状况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为改善中国人群疼痛健康提供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 德尔菲 层次分析法 指标权重 监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壮骨汤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功能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梅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838-2840,共3页
目的:探讨独活壮骨汤对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及疼痛功能指数的改善情况。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给予独活壮骨汤和醋氯芬酸片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不同时点患者疼痛功能指数的变化趋... 目的:探讨独活壮骨汤对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及疼痛功能指数的改善情况。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给予独活壮骨汤和醋氯芬酸片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不同时点患者疼痛功能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43%,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指数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周,对照组评分指数小于观察组(P<0.01),治疗后2周、4周时两组患者评分无差异(P>0.05),停药后4周,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结论:独活壮骨汤治疗膝关节疼痛临床疗效可靠,作用持久,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壮骨汤 膝关节疼痛 疗效 疼痛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按摩疼痛规律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洁敏 姜海洋 +1 位作者 邓英太 林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93-2294,共2页
目的:量化研究前列腺按摩疼痛规律。方法:6个月有62例受检者接受103次前列腺按摩,其中分别有30例和11例接受2次和3次按摩。每位受检者均对每次按摩疼痛指数进行打分和检查前列腺液常规。结果:3次按摩疼痛指数分别为7.0±2.0、5.7... 目的:量化研究前列腺按摩疼痛规律。方法:6个月有62例受检者接受103次前列腺按摩,其中分别有30例和11例接受2次和3次按摩。每位受检者均对每次按摩疼痛指数进行打分和检查前列腺液常规。结果:3次按摩疼痛指数分别为7.0±2.0、5.7±2.0和4.5±2.7,3次按摩疼痛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疼痛指数和前列腺液常规检测结果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前列腺按摩时疼痛指数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受检者随着按摩次数增加其疼痛指数有减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按摩 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疼痛评估系统的使用及选择比较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磊 贺石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检索目前最常用于描述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评估方式,综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推荐几种对于临床治疗及决策有重要意义的评估系统。方法:系统性检索MEDLINE数据库,时间段为1996年1月—2012年10月,入选标准为英文文献,题目或摘要中描... 目的:检索目前最常用于描述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评估方式,综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推荐几种对于临床治疗及决策有重要意义的评估系统。方法:系统性检索MEDLINE数据库,时间段为1996年1月—2012年10月,入选标准为英文文献,题目或摘要中描述有对脊髓损伤后患者疼痛的评估方法,进一步通过全文及参考文献对相应的评估系统进行统计及描述。结果:共检索到1228篇文章,214篇在摘要中提到对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评估,评估的方法总计39种。其中我们描述并比较了最常用的7种评估方式,分别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轮椅使用者的肩部疼痛指数(WUSPI);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简化多维疼痛量表(MPI-SCI);简明疼痛量表(BPI);慢性疼痛分级表(CPGQ)。结论:在检索到的7种最常用的评估系统中,VAS和NRS作为单维度的疼痛评估方法,以其应用的便捷性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工具,其中NRS更值得推荐。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能够更多地反映出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状态,MPI及BPI被更多地推荐用于脊髓损伤后疼痛的评估,而MPQ和CPGQ则在应用的覆盖面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疼痛 疼痛评估 视觉模拟评分 麦吉尔疼痛问卷 轮椅使用者的肩部疼痛指数 疼痛数字评分法 简化多维疼痛量表 简明疼痛量表 慢性疼痛分级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军 李旭 +3 位作者 边磊 王立国 杜张珍 白希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唑来膦酸治疗20例绝经后女性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PMO患者20例,首次给予唑来膦酸5mg静脉滴注,复查并记录治疗前后骨密度、骨转化标志... 目的探讨和分析唑来膦酸治疗20例绝经后女性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PMO患者20例,首次给予唑来膦酸5mg静脉滴注,复查并记录治疗前后骨密度、骨转化标志物、血钙、肾功,以及VAS疼痛指数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变化。应用FRAX软件联合骨密度评估20例PMO患者用药前未来10年内主要部位的骨折概率值。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和全髋关节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有所提高(P>0.05),治疗12个月,患者腰椎、全髋和股骨颈的BMD分别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3个月,血清β-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血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VAS得分明显增高,疼痛指数大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VAS指数已有明显的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FRAX软件联合骨密度评估20例PMO患者用药前未来10年内主要部位的骨折概率值。治疗后的SF-36量表中各维度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生理总评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心理总评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得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用FRAX评分联合应用骨密度一起评估骨质疏松症干预治疗,且有效地预测未来10年发生主要部位骨质疏松骨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骨转化生化标志物 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疗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韩秀兰 许轶 +2 位作者 田潇飞 李冠运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深部肌肉刺激疗法(DMS)治疗仪对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的酸痛缓解情况。探讨DMS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健康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接受DMS治疗,对照组20例不接受特别治疗。两... 目的:研究应用深部肌肉刺激疗法(DMS)治疗仪对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的酸痛缓解情况。探讨DMS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健康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接受DMS治疗,对照组20例不接受特别治疗。两组受试对象均以力竭性离心运动方式诱导出小腿三头肌的DOMS,DMS治疗组在运动后立刻接受DMS治疗,连续5天;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康复治疗。期间两组对象均进行简单的自我牵伸训练。在DOMS诱导后立刻至诱导后5天期间,每天对主观体力感觉(PRE)和视觉类比疼痛指数(VAS)两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DMS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PRE在运动后24h、48h、72h,经组间独立样本比较,t24h=-6.76,t48h=-15.44,t72h=-3.17(P<0.05),观察组的PRE比对照组低;2VAS评分在运动后24h、48h、72h、96h两组间对比,t24h=-2.37,t48h=-11.05,t72h=-16.87,t96h=-17.56(P<0.05)。DMS治疗组以上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对照组评分低。结论:DMS治疗可以缓解因DOMS导致的疲劳及酸痛,降低运动后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肌肉刺激疗法 延迟性肌肉酸痛 主观体力感觉 视觉类比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证结合诊治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淑惠 戴京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81-784,共4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风湿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现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532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病证结合,对本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诊断治疗进展等进行探讨,为...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风湿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现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532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病证结合,对本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诊断治疗进展等进行探讨,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本病临床研究质量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病证结合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诊断标准 弥漫疼痛指数 症状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柏平 倪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行为学评价方法。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测试指标有:旷场实验、暗盒实验、内脏疼痛指数行为学指标变化,动物摄食量和体重变化,以及溃疡指数,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1)力竭组大鼠... 目的:探讨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行为学评价方法。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测试指标有:旷场实验、暗盒实验、内脏疼痛指数行为学指标变化,动物摄食量和体重变化,以及溃疡指数,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1)力竭组大鼠溃疡指数显著升高(P<0.01),运动应激动物体重、摄食量显著下降;2)力竭组大鼠矿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显著下降(P<0.01),表明大鼠的活动能力水平和活动兴趣均下降;理毛次数显著减少(P<0.01),表明大鼠的清洁行为明显减少;暗环境适应能力下降(P<0.01),内脏疼痛行为表现显著增加(P<0.01)。3)力竭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旷场、暗盒和内脏疼痛指数实验可以作为评价雌性大鼠力竭性跑台训练导致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行为学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 动物模型 行为学 矿场实验 暗盒实验 溃疡指数 内脏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分娩中的药物及非药物镇痛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伟玲 黄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产痛是自人类出现即伴随母亲的痛苦。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而位居第二。产痛也是导致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分娩痛可引起产妇情绪紧张、焦虑,母体心排出量增加,循环系统负荷加重;母体耗氧、碳水化合... 产痛是自人类出现即伴随母亲的痛苦。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而位居第二。产痛也是导致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分娩痛可引起产妇情绪紧张、焦虑,母体心排出量增加,循环系统负荷加重;母体耗氧、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内分泌增加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镇痛 自然分娩 去甲肾上腺素 碳水化合物代谢 疼痛指数 剖宫产率 情绪紧张 心排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中医”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患者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丰 戴国钢 +2 位作者 夏姣 杜万里 黄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郑氏"标准化疗法在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63例破裂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传统的非手术治... 目的探讨"郑氏"标准化疗法在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63例破裂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郑氏"标准化疗法进行治疗。分别计算L4/5和L5/S1损伤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腰部软组织张力变化情况;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在开始治疗后两周评价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部软组织张力均显著减小,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肌张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VAS评分和ODI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郑氏"标准化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破裂型LDH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疼痛指数 治疗改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换药方法在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梦清 孙宇 张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换药方法与改良换药方法在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例中毒性... [目的]比较传统换药方法与改良换药方法在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例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为干预组,采用改良换药方法,即无菌凡士林纱布加莫匹罗星软膏。观察两组病人敷料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换药时间、换药次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病人渗液和非渗液创面敷料脱落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渗液和非渗液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换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加莫匹罗星软膏换药方法,能延长创面敷料贴合时间,加快创面愈合,降低病人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凡士林纱布 莫匹罗星软膏 换药 愈合时间、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复方双链酶药膜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进友 秦海燕 刘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复方双链酶药膜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效果。方法:RAU患者316例(男147例,女169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7例(男83例,女74例),对照组159例(男64例,女95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治疗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 目的:探讨丹参复方双链酶药膜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效果。方法:RAU患者316例(男147例,女169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7例(男83例,女74例),对照组159例(男64例,女95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治疗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差值及显效率2组之间显著差异(P<0.05,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6%,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复方双链酶药膜治疗RAU镇痛效果好、缩短溃疡愈合时间;临床使用方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丹参双链酶药膜 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4
17
作者 谢凌锋 黄晓琳 +2 位作者 岳翔 肖锋 韩肖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对照组),每组15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牵伸疗法,A组同时给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B组同时给予关节松...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对照组),每组15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牵伸疗法,A组同时给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B组同时给予关节松动术。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ROM)评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指数(SPADI)评估对患者受累肩关节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三组患者的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组间比较发现,A组肩关节ROM改善优于B组、C组(P<0.05);A组及B组SPAD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C组SPADI较治疗前未见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发现,A组SPADI的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减轻肩关节的疼痛程度及提高其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关节松动术 牵伸疗法 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