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对肺癌病人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姜荣 闫静 +3 位作者 王昭 高玮 李若兰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对肺癌病人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对肺癌病人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多巴胺(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家庭/经济负担、治疗负担、照护负担、情感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可降低肺癌病人的疼痛程度和自我感受负担,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 安宁疗护 肺癌 疼痛介质 自我感受负担 生存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PCEA对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然 刘远辉 +1 位作者 严俨 罗德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613-2615,2618,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硬腰联合麻醉下骨折手术且要求术后镇痛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硬腰联合麻醉下骨折手术且要求术后镇痛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罗哌卡因配伍盐酸氢吗啡酮术后 PCEA,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配伍盐酸吗啡术后 PCEA.比较两组患者的 PCEA 情况、血清疼痛介质含量以及应激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内追加按压镇痛泵的次数以及麻醉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 d、3 d、5 d 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5-HT、NO、PGE2以及 Cor、GH、PRL 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 d、3 d、5 d、7 d 时,观察组患者的 REE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 PCEA 能够增强镇痛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并抑制疼痛介质产生、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 自控硬膜外镇痛 骨科手术 疼痛介质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程度、炎性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鲁美静 张恺辰 +2 位作者 赵金霞 陈永权 丁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炎性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便利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医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研究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炎性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便利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医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T1)、48 h(T2)、72 h(T3)、7 d(T4)疼痛程度和术前(T0)、T1、T2、T3、T4炎性疼痛介质[血清前列腺素E;(PGE;)、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应激激素[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T0、T4时髋关节功能。结果 T1、T2、T3、T4,观察组轻度疼痛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构成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两组患者PGE_(2)、SP水平和Cor、NE水平均先升高、后下降,β-EP先下降、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观察组患者PGE;、SP水平和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较T0时,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针刺可使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气贯通、血畅行、气血充沛而有助于降低术后炎性疼痛介质和应激激素水平,利于进一步提升静脉自控镇痛术后镇痛效果,所以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静脉自控镇痛 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炎性疼痛介质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PCEA对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玉林 龚勇娟 +1 位作者 李玲 石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090-2093,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PCEA、...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PCEA、B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吗啡联合罗哌卡因PCEA。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48h,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疼痛介质、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应激激素的含量。结果:手术后12、24、48h,两组血清中SP、BK、HIS、CX3CL1、CCL2、IL-1β、TNF-α、IL-10、ACTH、CORT、TSH、FT3、FT4、GH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且A组患者血清中SP、BK、HIS、CX3CL1、CCL2、IL-1β、TNF-α、IL-10、ACTH、CORT、TSH、FT3、FT4、GH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PCEA能够较盐酸吗啡联合罗哌卡因PCEA更为有效的减轻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的疼痛及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自控硬膜外镇痛 疼痛介质 应激激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比较 被引量:56
5
作者 刘世伟 王翔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疼痛介质、炎性因子差异。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术前、...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疼痛介质、炎性因子差异。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1周,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疼痛介质含量;采用ELISA测定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含量。结果:术前,两组血清疼痛介质、炎性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血清疼痛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含量以及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抗炎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sTNF-RI)含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患者疼痛感受、降低炎症反应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手术 疼痛介质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除阻生智齿后局部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分泌的评价 被引量:45
6
作者 邹弘驹 李永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除阻生智齿后局部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分泌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除阻生... 目的:研究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除阻生智齿后局部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分泌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除阻生智齿的观察组、接受常规骨凿劈冠拔出阻生智齿的对照组。手术前和手术后3d,测定龈沟液中炎症介质、应激介质、疼痛介质的含量。结果:手术后3d,两组患者龈沟液中PTX3、ICAM1、MPO、PGE2、PPARγ、ROS、MDA、5-HT、CGRP、SP、Gal、ATP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P<0.05),GPx、T-AOC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龈沟液中PTX3、ICAM1、MPO、PGE2、PPARγ、ROS、MDA、5-HT、CGRP、SP、Gal、ATP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GPx、T-AOC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除阻生智齿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应激反应、抑制疼痛介质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智齿 高速涡轮牙钻 微创拔牙刀 炎症应激反应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TURP术中炎症、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介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静 夏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67-570,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中炎症、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右美托咪定... 目的:研究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中炎症、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联合椎管内麻醉的Dex组、接受椎管内麻醉的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反应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疼痛介质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清中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BK、SP、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P<0.05),且Dex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清中NF-κB、TNF-α、IL-8、HMGB1、VCAM1、Cor、ACTH、AT-II、ALD、CRP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血清中CGRP、BK、SP、PGE2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TURP术中炎症、应激反应的激活及术后疼痛介质的分泌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对应激反应程度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灯杰 孙圣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80-382,386,共4页
目的:研究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对应激反应程度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12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含有盐酸罗哌卡因的膨胀液作为腔镜术中的膨胀介质,对照组选... 目的:研究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对应激反应程度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12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含有盐酸罗哌卡因的膨胀液作为腔镜术中的膨胀介质,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膨胀液作为腔镜术中的膨胀介质。手术前后分别采集血清并测定应激反应相关激素、疼痛反应相关介质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后血清中ACTH、Cor、NE、E、PRA、ANG-2、ALD、DYN、β-EP、NO、S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血清中ACTH、Cor、NE、E、PRA、ANG-2、ALD、DYN、β-EP、NO、S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程度、抑制疼痛介质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膨胀液 罗哌卡因 应激反应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介质、神经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世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524-252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介质、神经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刺联合椎...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介质、神经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刺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神经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疼痛介质含量、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血清应激激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PGE2、5-HT、NO、Cor、INS、NE的含量低于治疗前,血清中β-EP的含量以及胫神经M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腓肠神经SCV的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中PGE2、5-HT、NO、Cor、INS、N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β-EP的含量以及胫神经M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腓肠神经SC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刺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抑制应激反应,优化下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疼痛介质 神经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次髎穴改善肛肠术后疼痛水肿的效果及相关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平 薛京花 寇文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0,共4页
目的 研究针刺次髎穴改善肛肠术后疼痛水肿的效果及相关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便利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结直肠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将纳入... 目的 研究针刺次髎穴改善肛肠术后疼痛水肿的效果及相关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便利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结直肠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针刺次髎穴,1次/d,连续7 d。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0)及治疗3 d(T1)、治疗7 d(T2)后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和疼痛介质[血清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2,PGE)、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8(interleukin-18,IL-8)]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率45.00%(18/40)、总有效率97.50%(39/40)分别高于对照组[30.00%(12/40)、82.50%(33/40)],无效率2.50%(1/40)低于对照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及PGE、IL-1β、IL-8水平均呈下降趋势,β-EP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及PGE、IL-1β、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次髎穴通过疏通经络、泻热宣畅等方式能使肛肠术后患者气血畅通、阴阳调和而有助于减少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大量释放,继而实现改善肛肠术后创面疼痛水肿等目标,具有可靠的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术后 针刺 次髎穴 疼痛 水肿 疼痛介质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伴发后遗神经痛患者外周血p38MAPK、ERK1/2、JNK表达量与细胞因子、疼痛介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世民 刘孝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510-2513,共4页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伴发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外周血p38MAPK、ERK1/2、JNK表达量与细胞因子、疼痛介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医院首次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并根据治疗后神经痛情况分为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PHN组、未遗留神经痛的单纯HZ...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伴发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外周血p38MAPK、ERK1/2、JNK表达量与细胞因子、疼痛介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医院首次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并根据治疗后神经痛情况分为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PHN组、未遗留神经痛的单纯HZ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检测MAPK信号分子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检测细胞因子、疼痛介质的含量。结果:PHN组和HZ组患者外周血中p38 MAPK、ERK1/2、JNK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5-HT、CGRP、SP、NSE、S100B、IFN-γ、TNF-α、IL-17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β-EP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HN组外周血中p38 MAPK、ERK1/2、JNK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5-HT、CGRP、SP、NSE、S100B、IFN-γ、TNF-α、IL-17的含量均显著高于HZ组,β-EP的含量显著低于HZ组。PHN患者外周血中p38 MAPK、ERK1/2、JNK的表达量与血清中CGRP、5-HT、SP、NSE、S100B、IFN-γ、TNF-α、IL-17的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中β-EP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PHN患者外周血p38MAPK、ERK1/2、JNK的高表达能够增加细胞因子及致痛介质的分泌、减少镇痛介质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因子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介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李丹丹 孙瞾 +1 位作者 吴珠 沈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免疫功能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目的:探讨加味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免疫功能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芬必得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血栓素B2(TXB2)、β-内啡肽(β-EP)水平,比较2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疼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E_(2)、5-HT、TXB2均低于对照组,β-E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D8^(+)低于对照组,CD4^(+)/CD8^(+)、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的74.07%(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1/54),低于对照组的16.6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有助于抑制疼痛介质分泌,改善免疫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温经汤 温针灸 寒凝血瘀型 原发性痛经 血栓素B2 疼痛介质 前列腺素E_(2) Β-内啡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后的血清疼痛介质及机体免疫应答的评估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文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66-1369,1372,共5页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后的血清疼痛介质及机体免疫应答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8月期间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5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帕瑞昔布钠超前镇...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后的血清疼痛介质及机体免疫应答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8月期间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5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常规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全身麻醉。手术前后采集血清并测定疼痛介质、应激激素、体液免疫应答指标、细胞免疫应答指标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h时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SP、皮质醇(Cor)、胰岛素(Ins)、血管紧张素(Ang)-II、醛固酮(ALD)、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7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IgG、IgM、IgA、IL-4、IL-10含量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36、48h时血清中PGE2、β-EP、SP、Cor、Ins、Ang-II、ALD、IFN-γ、IL-17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gG、IgM、IgA、IL-4、IL1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够减轻疼痛、抑制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帕瑞昔布 疼痛介质 应激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对疼痛介质、SOD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葛向荣 林继红 +2 位作者 张金玲 齐然 马红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疼痛介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补肾法治...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疼痛介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为78.26%(36/4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SO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GE2、5-HT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JOA)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52%(3/46)与对照组8.70%(4/46)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功能,调节疼痛介质、SOD的表达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补肾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介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及胎盘缺氧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原晓晖 夏建国 蒋筱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及胎盘缺氧分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剖宫产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盐酸氢吗啡酮...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及胎盘缺氧分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剖宫产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盐酸氢吗啡酮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接受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产后1d、3d、5d时,采集血清并测定疼痛介质的含量;收集胎盘组织并测定氧化应激分子、内质网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产后1d、3d、5d时,观察组产妇血清中SP、5-HT、NO、NE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β-EP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盘组织中ROS、RNS、GRP78、ERdj1、CHOP、ASK1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GPx、CAT、Vit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氢吗啡酮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能够调节疼痛介质分泌、减轻术后疼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盐酸氢吗啡酮 疼痛介质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黄氏脊椎手疗法治疗脊柱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利松 杜博松 崔玉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黄氏脊椎手疗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疼痛介质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共96例胸椎关节紊乱患者为受试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法,研究组黄氏脊椎手疗...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黄氏脊椎手疗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疼痛介质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共96例胸椎关节紊乱患者为受试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法,研究组黄氏脊椎手疗法+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在疼痛介质、炎症因子、疼痛评分、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等指标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治疗后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β内啡肽(β-E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治疗后背部疼痛、肌肉压痛、肩背麻木、伸屈、旋转、侧屈、工作影响、睡眠影响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症状积分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行为疼痛测定表(BRS-6)、McGiII疼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50%(24/48)、总有效率89.58%(43/48),对照组临床控制率31.25%(15/48)、总有效率75%(36/4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黄氏脊椎手疗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能抑制炎症释放和疼痛介质,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黄氏脊椎手疗法 脊柱关节紊乱 疗效 疼痛介质 炎症因子 症状积分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痹逐瘀止痛汤加刺络放血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及对疼痛介质、FIB、Arbc的影响 被引量:26
17
作者 徐明兴 张丹红 李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腰痹逐瘀止痛汤加刺络放血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腰痹... 目的探讨腰痹逐瘀止痛汤加刺络放血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腰痹逐瘀止痛汤与刺络放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4周后疼痛介质、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6%(43/45),与对照组75.56%(34/45)对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P物质(SP)、多巴胺(DA)、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FIB及Ar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ODI及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腰痹逐瘀止痛汤加刺络放血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治疗中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降低疼痛介质含量,调节FIB及Arbc水平,改善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逐瘀止痛汤 刺络放血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介质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镇痛对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栋 韦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3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镇痛对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舒芬太尼组、...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镇痛对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舒芬太尼组、接受芬太尼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组。术后1天及术后3d时,测定外周血中疼痛介质、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疼痛介质、应激激素、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3d时血清中PGE2、SP、β-EP、GH、COR、ACTH、INS、AT-Ⅱ、TNF-α、ICAM-1的含量及外周血中MKP1、p38MAPK、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镇痛能够较芬太尼更为有效地减少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舒芬太尼 疼痛介质 应激激素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后疼痛介质分泌及应激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鑫瑞 杨培彦 陈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51-754,758,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后疼痛介质分泌及应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绵阳市骨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进行下肢手术患者,并对病历资料内的镇痛方法进行回顾,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入神经阻滞组、椎管镇痛组、... 目的: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后疼痛介质分泌及应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绵阳市骨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进行下肢手术患者,并对病历资料内的镇痛方法进行回顾,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入神经阻滞组、椎管镇痛组、静脉镇痛组。术后24h,测定血清中疼痛介质、应激激素、应激产物及炎症因子的分泌量。结果:神经阻滞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H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PRL、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sTNFR-1、白介素(IL)-2、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分泌量以及C反应蛋白(CRP)、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的生成量均显著低于椎管镇痛组、静脉镇痛组,神经阻滞组与椎管镇痛组比较、神经阻滞组与静脉镇痛组比较血清中疼痛介质、应激激素、应激产物及炎症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能够较椎管内镇痛及静脉镇痛更为有效减少下肢手术后疼痛介质的分泌,并减轻应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疼痛介质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相关介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程蕾 涂小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相关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椎旁阻滞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椎旁阻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相关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椎旁阻滞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椎旁阻滞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T0)、术后6h(T1)、术后12h(T2)、术后24h(T3)血清中疼痛介质、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T0时,两组血清中疼痛介质、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时,椎旁阻滞组血清中疼痛介质NPY、PGE_2、5-HT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1、IL-6、TNF-α、MCP-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应激激素ACTH、Cor、AngⅠ、Ang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介质的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疼痛介质 炎症因子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