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荷载作用下土体黏弹塑性疲劳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泽南 浦少云 +3 位作者 饶军应 方琴 刘汉卿 郝至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3,77,共7页
路基工后沉降是路基填土在车辆动荷载及其自重作用下发生蠕变引起的,因此研究土体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特性对预测路基工后沉降有较大意义。为利用流变力学理论成果,将车辆动荷载和路基土自重荷载简化的组合荷载做等效处理。基于分数... 路基工后沉降是路基填土在车辆动荷载及其自重作用下发生蠕变引起的,因此研究土体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特性对预测路基工后沉降有较大意义。为利用流变力学理论成果,将车辆动荷载和路基土自重荷载简化的组合荷载做等效处理。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构建分数阶黏壶,将分数阶黏壶替换西原模型黏塑性体中常值黏性元件,即得到一种土体黏弹塑性疲劳本构模型。当组合荷载上限应力大于土体临界动应力时,模型为分数阶西原模型,可反映土体破坏型疲劳变形规律;反之,则为反映土体稳定型疲劳变形规律的广义Kelvin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交通荷载作用下土体疲劳变形特性,对试验数据拟合的相关系数在0.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工后沉降 蠕变 分数阶黏壶 黏弹塑性疲劳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残余变形影响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4
2
作者 卫军 李松林 +2 位作者 董荣珍 刘晓春 吴志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1,共5页
从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损伤机制出发,考虑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累积和残余变形,推导了由Helmholtz自由能表示的混凝土本构方程,根据变分原理建立了基于能量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并根据疲劳过程中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定义了... 从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损伤机制出发,考虑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累积和残余变形,推导了由Helmholtz自由能表示的混凝土本构方程,根据变分原理建立了基于能量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并根据疲劳过程中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定义了物理意义明确的残余变形影响因子,并将其与混凝土变形模量损伤因子一同融入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中,为混凝土疲劳行为的计算机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简化的混凝土疲劳本构模型.试验数据和数值算例的对比误差不超过3%,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残余变形影响因子 疲劳行为 疲劳损伤本构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力学的钢筋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芳 董锵泓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8-24,共7页
基于钢筋内部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利用断裂力学知识建立了钢筋的疲劳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中疲劳损伤变量是一个与钢筋直径、应力幅、应力比、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材料断裂韧性相关的函数。提出了由弹性预测、塑性修正、损伤更新三个步... 基于钢筋内部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利用断裂力学知识建立了钢筋的疲劳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中疲劳损伤变量是一个与钢筋直径、应力幅、应力比、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材料断裂韧性相关的函数。提出了由弹性预测、塑性修正、损伤更新三个步骤组成的钢筋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的数值算法。结果表明:将钢筋的疲劳本构模型开发为子程序,与通用有限元程序搭建接口,得到的有限元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同时模型所估算出的钢筋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疲劳损伤本构模型 数值算法 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累积损伤过程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青 卫军 +1 位作者 刘晓春 徐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7-253,共7页
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全过程分析和剩余承载力评估,提出一种混凝土构件疲劳累积损伤过程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通过对材料疲劳刚度、强度退化和疲劳残余变形累积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混凝土和钢筋任意加载次数后的疲劳... 为了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全过程分析和剩余承载力评估,提出一种混凝土构件疲劳累积损伤过程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通过对材料疲劳刚度、强度退化和疲劳残余变形累积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混凝土和钢筋任意加载次数后的疲劳本构模型;基于混凝土材料在静态荷载与疲劳荷载作用下破坏的相似性,构建疲劳荷载与静载作用的等效关系,提出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某混凝土试验梁进行疲劳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变化规律一致,吻合程度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疲劳本构模型 等效静力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外贴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智梅 杨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为有效模拟外贴纤维增强塑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疲劳性能,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加固梁的剩余承载力和材料应变随疲劳加载过程的变化情况。根据混凝土、钢筋和FRP材料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疲劳刚度退化、疲... 为有效模拟外贴纤维增强塑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疲劳性能,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加固梁的剩余承载力和材料应变随疲劳加载过程的变化情况。根据混凝土、钢筋和FRP材料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疲劳刚度退化、疲劳强度退化以及疲劳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分别建立各材料的疲劳本构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FRP外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模型,并结合加固梁疲劳变形三阶段规律对加固梁的疲劳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加固梁剩余承载力和材料应变随疲劳加载次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荷载幅、混凝土强度以及FRP加固量对梁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展规律一致,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加固梁的抗弯疲劳性能随着荷载幅的减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FRP加固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荷载幅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贴 纤维增强塑料 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疲劳性能 疲劳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剩余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幅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变幅疲劳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栋 葛昌伟 +2 位作者 李清华 张亚楠 苌现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2-871,共10页
目的 研究等幅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变化规律,实现在等幅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变幅疲劳全过程分析,精准预测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方法 首先基于混凝土疲劳残余应变推导出变幅疲劳下的损伤值,根据疲劳下混凝土及钢筋的... 目的 研究等幅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变化规律,实现在等幅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变幅疲劳全过程分析,精准预测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方法 首先基于混凝土疲劳残余应变推导出变幅疲劳下的损伤值,根据疲劳下混凝土及钢筋的强度和刚度退化及疲劳残余变形演化规律,构建出混凝土及钢筋变幅疲劳本构模型,然后提出了变幅疲劳的仿真分析流程,最后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等幅疲劳荷载下的钢筋混凝土梁模型。结果 通过不断更新疲劳损伤后材料的本构模型,可以模拟任意疲劳荷载次数后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状态。结论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高,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等幅荷载下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钢筋的应力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变幅疲劳 材料疲劳损伤 疲劳本构模型 疲劳应力分析 疲劳全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