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疱疹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50-253,共4页
关键词 治疗 疱疹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聚集性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3例
2
作者 何花 黄瑛 +2 位作者 徐俊 李杨 张燕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56,共4页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1型和2型(分别为HSV-1和HSV-2)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唇疱疹、生殖器疱疹、疱疹间质角膜炎、脑膜炎和脑炎。HSV-1和HSV-2通过密切接触在个体之间传播。大多数人在生命早期通过口腔黏膜获得HSV-1...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1型和2型(分别为HSV-1和HSV-2)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唇疱疹、生殖器疱疹、疱疹间质角膜炎、脑膜炎和脑炎。HSV-1和HSV-2通过密切接触在个体之间传播。大多数人在生命早期通过口腔黏膜获得HSV-1,而HSV-2感染发生较晚,通常通过性传播;HSV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感染的结果。HSV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轻微的亦或是危及生命的。感染病毒后潜伏期长短、何时再激活、及侵犯某一部位与宿主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1];HSV可通过飞沫、口腔、呼吸道等方式传播,HSV在家庭成员中传播、感染不少见,但在相近时间段发病却不常见,我们报道3例家庭聚集性HSV感染的病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聚集 单纯疱疹病毒1型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牛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霍志云 胡嘉欣 +3 位作者 童钦 高维凡 武华 王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3,55,共5页
Ⅰ型牛疱疹病毒(BoHV-1)主要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母牛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nfectious pustular vulvovaginitis,IPV)、公牛传染性脓疱性龟头包皮炎(infectious pustular balanopo... Ⅰ型牛疱疹病毒(BoHV-1)主要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母牛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nfectious pustular vulvovaginitis,IPV)、公牛传染性脓疱性龟头包皮炎(infectious pustular balanoposthitis,IPB)。病毒形成潜伏感染是病毒的生存策略,尽管机体对病毒感染能形成显著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潜伏感染 母牛 感染机制 Ⅰ型 外阴阴道炎 龟头包皮炎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1型感染性疾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控制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喆 《饲料博览》 2019年第5期63-63,共1页
1病原与流行病学牛疱疹病毒(BHV-l)与牛的许多疾病有关,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龟头包皮炎、结膜炎、流产、脑脊髓炎和乳房炎等。已确认,BHV-1仅有一种血清型,但根据病毒DNA的核酸内切酶酶切图谱,BHV-1... 1病原与流行病学牛疱疹病毒(BHV-l)与牛的许多疾病有关,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龟头包皮炎、结膜炎、流产、脑脊髓炎和乳房炎等。已确认,BHV-1仅有一种血清型,但根据病毒DNA的核酸内切酶酶切图谱,BHV-1有3种亚型:BHV-1.1(呼吸亚型)、BHV-1.2(生殖器亚型)及BHV-1.3(脑炎亚型)。因为BHV-1.3有独特的疱疹病毒特征,被重新分类为BHV-5。在牛群中,BHV-1感染很普遍。在育肥牛中,呼吸型是最常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感染疾病 牛传染鼻气管炎 控制 治疗 诊断 传染脓疱 核酸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多邦治疗感染性皮肤病1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林学 孙曾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3,共2页
百多邦治疗感染性皮肤病132例临床观察朱林学①孙曾拯①近半年来我们应用百多邦(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感染性皮肤病1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两组共189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6例,女133例;年龄在... 百多邦治疗感染性皮肤病132例临床观察朱林学①孙曾拯①近半年来我们应用百多邦(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感染性皮肤病1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两组共189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6例,女133例;年龄在2个月~82岁;病程在2天~半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皮肤病 百多邦 临床观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细菌感染 链球菌 聚乙二醇 细菌培养 抗生素药物 皮肤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族链球菌与感染性皮肤病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琳 张霞 刘盈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9-450,共2页
关键词 感染皮肤病 A族链球菌 STREPTOCOCCUS 细菌皮肤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科门诊 皮肤菌群 感染途径 临床表现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与非感染性皮肤病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新岭 顾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981-982,共2页
感染性疾病在HIV感染患者中常见而严重,和非HIV感染者相比,非感染性皮肤病包括脂溢性皮炎、干燥症、银屑病、药物反应等,在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上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艾滋病 感染皮肤病 脂溢皮炎 银屑病 嗜酸毛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的报道
8
作者 刘春欢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3期39-40,共2页
牛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牛的全身皮肤结节性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016年笔者在乡村发现一头黄牛感染皮肤疱疹病毒的病例,经过治疗得到康复。可能是疱疹病毒引起牛全身皮肤感染的病例极少发生,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牛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牛的全身皮肤结节性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016年笔者在乡村发现一头黄牛感染皮肤疱疹病毒的病例,经过治疗得到康复。可能是疱疹病毒引起牛全身皮肤感染的病例极少发生,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仅有“倪贵勤”的论文可参考。该病的病原已确定为疱疹病毒属,是从非洲病牛的皮肤肿块上发现的一种致细胞病变的病原,被鉴定为D群(Allerton)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感染 疱疹病毒 细胞病变 乡村发现 病牛 免疫功能 结节 贵勤 清热解毒功效 电解多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可信凝胶剂外用治疗感染性皮肤病22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曹仁烈 赵俊英 王增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立可信凝胶剂外用治疗感染性皮肤病22例疗效观察曹仁烈①赵俊英①王增芳①自1996年10月~1996年12月,我们用香港天健国际有限公司提供的立可信凝胶剂外用治疗化脓性皮肤病2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立可信凝胶剂外用治疗感染性皮肤病22例疗效观察曹仁烈①赵俊英①王增芳①自1996年10月~1996年12月,我们用香港天健国际有限公司提供的立可信凝胶剂外用治疗化脓性皮肤病2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治22例,淘汰2例。资料完整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感染皮肤病 药物外用 立可信凝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 被引量:1
10
作者 尼强 潘瑶 +4 位作者 田维 肖海月 李万林 张其山 蓝岚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61-61,共1页
1牦牛结节性皮肤病概述牦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又称牛结节性皮炎、结节疹等。隐性带毒牦牛和患病牦牛是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牦牛的皮肤结节、精液、唾液以及血液当中。该... 1牦牛结节性皮肤病概述牦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又称牛结节性皮炎、结节疹等。隐性带毒牦牛和患病牦牛是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牦牛的皮肤结节、精液、唾液以及血液当中。该病各年龄和品种的牛均易感,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4周。患牛头颈部、四肢及裸露皮肤部位易发生感染,病部破溃后形成结痂并出现继发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感染 传染病 牛结节皮肤病 皮肤结节 病毒 带毒 牦牛 发病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制剂对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庞伦 施卫民 +1 位作者 方守白 杨菊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98-101,共4页
通过临床试用 RDD-1型稀土制剂对脓疱疮、虫咬皮炎、多发性疖疮等174病例的疗效观察,说明该制剂县有一定杀菌消炎作用,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病具有一定疗效。在174病例中痊愈85例、有效6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5.1%。与白霉... 通过临床试用 RDD-1型稀土制剂对脓疱疮、虫咬皮炎、多发性疖疮等174病例的疗效观察,说明该制剂县有一定杀菌消炎作用,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病具有一定疗效。在174病例中痊愈85例、有效6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5.1%。与白霉素制剂比较无明显差异。这种稀土制剂副作用小,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时间短,一般在5~7天便可见效,可作为浅表性感染性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制剂 感染皮肤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gE基因的牛Ⅰ型疱疹病毒构建及其体外增殖特性比较
12
作者 尹龙勃 尹文玲 +5 位作者 叶伟成 孙学强 杨鸣琦 王一成 袁秀芳 张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9-843,共5页
为构建gE基因缺失的牛Ⅰ型疱疹病毒(BHV1),本研究在BHV1全基因组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pBHV1-ZJ的基础上,利用Red E/T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gE基因缺失、gE和gN双基因缺失的pBHV1突变体,通过转染获得了重组病毒rBHV1-△gE,而双基因缺... 为构建gE基因缺失的牛Ⅰ型疱疹病毒(BHV1),本研究在BHV1全基因组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pBHV1-ZJ的基础上,利用Red E/T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gE基因缺失、gE和gN双基因缺失的pBHV1突变体,通过转染获得了重组病毒rBHV1-△gE,而双基因缺失突变体pBHV1-△gN-△gE则未能观察到细胞病变。病毒噬斑大小和生长曲线试验表明,在感染细胞内和培养基中,rBHV1-△gE滴度与亲本毒株BHV1无明显差异,而rBHV1-△gN显著降低;重组病毒rBHV1-△gE和前期构建的rBHV1-△gN形成的噬斑均显著小于亲本病毒,其大小分别为亲本病毒的18%和64%。rBHV1-△gE和rBHV1-△gN的构建将有助于阐明gE与gN协同作用机制和为研制BHV1新型基因标记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Ⅰ型疱疹病毒 感染克隆 RedE/T重组 囊膜蛋白gN 囊膜蛋白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感染性皮肤病700例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肖永泽 梁汉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4-514,共1页
临床资料:700例患者均为2000年8月~200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男422例,女278例,年龄4个月~89岁.
关键词 皮肤病 感染 莫匹罗星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1
14
作者 扎西卓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以皮肤和黏膜结节病变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对我国牛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首先,通过病例研究和实验室检测,我们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症状特征、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度探讨。结果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以皮肤和黏膜结节病变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对我国牛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首先,通过病例研究和实验室检测,我们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症状特征、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度探讨。结果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病毒感染,通过血清学和PCR技术可以准确诊断。然后,我们针对该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并从病毒的遗传演变、环境因素和疫苗的制备方面提出防控策略。其中,疫苗的研发和推广使用是最为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新型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能够有效诱导免疫反应,显著提高疾病的抵抗力。该研究结果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提高牛的健康水平、确保肉牛产业的安全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皮肤病 诊断方法 病毒感染 疫苗防控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锦鲤疱疹病毒体外培养和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瑶佳 涂尊方 +5 位作者 税斐 阳瑞雪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欧阳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证实温度对锦鲤疱疹病毒CyHV-3体外增殖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CyHV-3-EGFP病毒株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病毒滴度,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体外增殖,研究病毒的热稳定性、以及温度对病毒的体外培养和体内... 【目的】证实温度对锦鲤疱疹病毒CyHV-3体外增殖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CyHV-3-EGFP病毒株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病毒滴度,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体外增殖,研究病毒的热稳定性、以及温度对病毒的体外培养和体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CyHV-3在4~36℃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温度超过36℃后,病毒活力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50℃时病毒活力完全丧失。感染温度对CyHV-3病毒活力影响不大,高温(37℃)和低温(4℃)时病毒都具有感染能力。但是,孵育温度明显影响病毒活力,温度高于30℃时,CyHV-3的增殖能力减退甚至消失。鲤鱼感染CyHV-3病毒后,低温组(15℃)的死亡率为26.67%,常温组(25℃)的死亡率为73.33%,高温组(30℃)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均为0。【结论】证实了CyHV-3病毒在低温下能够增殖并且具有致病性,解释了近年来锦鲤疱疹病毒(KHVD)的暴发及流行不再受限于春秋季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Ⅲ型 鲤鱼 锦鲤疱疹病毒 温度 致病 增殖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占 马宁宁 +3 位作者 郭子仪 邓梦梦 史志斌 陈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疱疹病毒感染极为普遍,可表现为原发性、潜伏性或复发性感染,几乎能在所有的动物中建立潜伏感染,且潜伏感染期间病毒保持休眠状态,宿主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机体在受到一些应激后,潜伏的病毒被重新激活,使机体引起复发性感染。目前预... 疱疹病毒感染极为普遍,可表现为原发性、潜伏性或复发性感染,几乎能在所有的动物中建立潜伏感染,且潜伏感染期间病毒保持休眠状态,宿主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机体在受到一些应激后,潜伏的病毒被重新激活,使机体引起复发性感染。目前预防性疫苗免疫接种仍是预防疱疹病毒感染和控制其相应疾病流行的有效手段,然而免疫接种后机体免疫系统虽能够控制感染,但却未能防止机体发生复发性感染并不能提供全面的保护。治疗性疫苗能清除潜伏感染或阻止复发性感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此类疾病的复发。因此,接种治疗性疫苗是未来防控和净化疱疹病毒的一种可行策略。本文针对在研的疱疹病毒HSV、EB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余疱疹病毒治疗性疫苗的研发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潜伏感染 治疗疫苗 防控和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敏 孙丽莹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2-507,515,共7页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初始侵入宿主体内后可终身潜伏,而肝移植受者在免疫抑制期间可出现潜伏感染的再激活。肝移植受者HHV-6感染可导致发热、肝炎、脑炎以及移植物功能障碍,并间接增加了巨细胞病毒(CM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初始侵入宿主体内后可终身潜伏,而肝移植受者在免疫抑制期间可出现潜伏感染的再激活。肝移植受者HHV-6感染可导致发热、肝炎、脑炎以及移植物功能障碍,并间接增加了巨细胞病毒(CM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肝纤维化进展的风险。目前,肝移植术后HHV-6感染的发病机制尚未系统阐明,并缺乏有效的防治策略。本文就肝移植术后HHV-6感染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人类疱疹病毒6型 巨细胞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潜伏感染 免疫抑制 淋巴细胞 机会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临床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附3例报告)
18
作者 屈冰心 陈平 靳培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43,共1页
异常临床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附3例报告)屈冰心①陈平②靳培英②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最常见表现是复发性口面部疱疹。原发的疱疹感染多数为亚临床表现,或出现簇集性小水疱[1]。现报告3例表现为散在坚实小丘疹,丘... 异常临床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附3例报告)屈冰心①陈平②靳培英②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最常见表现是复发性口面部疱疹。原发的疱疹感染多数为亚临床表现,或出现簇集性小水疱[1]。现报告3例表现为散在坚实小丘疹,丘疱疹的HSV感染。例1,女性,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 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免疫状态 单纯疱疹病毒 皮肤病 丘疹 疱疹 和实验技术 基因释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结合防治犬螨虫与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从芳 温贤章 《中国工作犬业》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犬螨虫病多为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脂腺或行囊而引起的一种顽固性寄生虫性皮炎,幼犬多见。犬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皮肤丝状菌病,是由丝状菌侵入犬的皮肤、角质层、被毛和指甲等处而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疾病。南方地区,气候... 犬螨虫病多为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脂腺或行囊而引起的一种顽固性寄生虫性皮炎,幼犬多见。犬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皮肤丝状菌病,是由丝状菌侵入犬的皮肤、角质层、被毛和指甲等处而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疾病。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利于螨虫及真菌的生长,犬感染螨虫病时多同时感染真菌病,这类病较为顽固,且易反复,犬感染该病时多对患犬进行淘汰,因而该病对养犬业危害较大。但采用中西结合的疗法防治该病,却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笔者接治的38头该类病犬中,治愈35头,其中2头因继发感染犬细小病毒病而出现死亡,另1头犬主人放弃治疗。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治情况作如下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结合防治 感染 皮肤病 螨虫病 真菌 幼犬 混合 犬细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多邦软膏治疗感染性皮肤病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红 冉隆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44-244,246,共2页
百多邦软膏治疗感染性皮肤病30例疗效观察第二医院皮肤科张文红,冉隆华中图分类号751.05百多邦(bactroban)软膏又叫莫匹罗星(muciprocin)软膏。现已作为一种新型外用抗生素软膏广泛用于细菌性皮肤感染... 百多邦软膏治疗感染性皮肤病30例疗效观察第二医院皮肤科张文红,冉隆华中图分类号751.05百多邦(bactroban)软膏又叫莫匹罗星(muciprocin)软膏。现已作为一种新型外用抗生素软膏广泛用于细菌性皮肤感染。我科试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多邦软膏 感染 皮肤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