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地(过硫酸盐)消毒剂对三疫苗病毒株的杀灭试验报告
1
《中国牧业通讯》 2000年第6期48-49,共2页
一、材料: 过硫酸盐(商品名:绿地)(广东海康兽药厂生产、批号971028),送检样品;11日龄非免疫鸡胚(中监所健康动物室提供);NDVI系种毒(来源于中监所,83.11.4冻干);IBVB_(87)种毒(来源于中监所,96.12冻干);IBDVB_(52)种毒(来源于中监所,92... 一、材料: 过硫酸盐(商品名:绿地)(广东海康兽药厂生产、批号971028),送检样品;11日龄非免疫鸡胚(中监所健康动物室提供);NDVI系种毒(来源于中监所,83.11.4冻干);IBVB_(87)种毒(来源于中监所,96.12冻干);IBDVB_(52)种毒(来源于中监所,92.12冻干);硫代硫酸钠(分析纯);无菌生理盐水(中监所培养基室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消毒剂 疫苗病毒株 杀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在家禽免疫效果方面的调研 被引量:6
2
作者 何长生 朱良强 +8 位作者 郑举 占松鹤 江定丰 刘华 王非 王军 曹晋蓉 洪功飞 袁松 《中国兽药杂志》 2008年第7期30-32,共3页
2006-2007年,通过检测免疫注射H5N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Re-1株)后3~4周的444个鸡场、66个鸭场和28个鹅场共计16140份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血凝抑制抗体水平,比较A、B、c、D、E5个不同厂家的疫苗对鸡、鸭、鹅免疫效果。结果显示... 2006-2007年,通过检测免疫注射H5N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Re-1株)后3~4周的444个鸡场、66个鸭场和28个鹅场共计16140份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血凝抑制抗体水平,比较A、B、c、D、E5个不同厂家的疫苗对鸡、鸭、鹅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对鸡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鸭和鹅;不同厂家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有差异,其中A厂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Re-1) 免疫效果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疫苗区域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白安斌 梁家幸 +6 位作者 梁保忠 姚瑞英 黄安国 杜坚 卢树莲 李斌 蒋玉雯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5期195-196,共2页
用三批PPV-N株弱毒疫苗分别在三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区域试验,共免疫后备母猪32930头,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表明,三批苗均能使豚鼠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猪只注苗后食欲、体温均正常,无任何不良临床反应。平均每胎产健... 用三批PPV-N株弱毒疫苗分别在三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区域试验,共免疫后备母猪32930头,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表明,三批苗均能使豚鼠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猪只注苗后食欲、体温均正常,无任何不良临床反应。平均每胎产健活仔10.96头,而死胎仅为0.52头,说明PPV-N株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N弱毒疫苗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震祥 张俊平 +4 位作者 何锡忠 李春华 杨惠萍 蒋凤英 倪建平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验证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对鸽子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对试制的5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分别在3家规模化养鸽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幼龄鸽、青年鸽和种鸽免疫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为验证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对鸽子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对试制的5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分别在3家规模化养鸽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幼龄鸽、青年鸽和种鸽免疫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免疫后180 d对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川沙株的攻毒保护率在90%以上。试验效果证明,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 田间试验 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弱毒疫苗株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
5
作者 王柳 杨志彪 +3 位作者 刘红全 智海东 仇华吉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75-,共1页
采用PCR方法分三段扩增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LAV  DLA)的前病毒DNA,这三个片段覆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全部基因组,PCR产物经克隆后顺次连接,获得一个含有ELAV全基因(8.0Kb)的重组... 采用PCR方法分三段扩增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LAV  DLA)的前病毒DNA,这三个片段覆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全部基因组,PCR产物经克隆后顺次连接,获得一个含有ELAV全基因(8.0Kb)的重组质粒,将其命名为p8.0。将此8.0Kb EIAV全基因再亚克隆到含有一完整 EIAV DLA株长末端重复序列的质粒中,获得一含有 EIAV驴白细胞弱毒前病毒全基因的重组质粒,将其命名为p8.2,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p8.2含有EIAV前病毒的全基因。用p8.2转染驴白细胞,将其作为种毒进行传代,于感染该克隆毒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出了反转录酶,说明在驴白细胞中由p8.2衍生出了EIA病毒。驴白细胞经该克隆毒感染后,第4天出现病变,经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粒子,进一步证明p8.2具有感染性,我们获得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我国EIAV疫苗株的减毒机理和免疫保护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 感染性分子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免疫途径研究
6
作者 张俊平 李春华 +4 位作者 蒋凤英 林鸷 倪建平 赵本进 杨惠萍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5期64-67,共4页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的适宜免疫途径,采用3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实验室制品分别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两种途径免疫30 d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 d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观察试验鸽的精神状况和疫...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的适宜免疫途径,采用3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实验室制品分别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两种途径免疫30 d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 d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观察试验鸽的精神状况和疫苗的局部吸收情况,每2周对试验鸽进行一次采血,测定HI抗体,直至免疫后20周,分析两种免疫途径免疫试验鸽的临床症状和产生的抗体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免疫途径免疫的试验鸽均无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免疫后2周抗体在4.0 log2以上,两种免疫途径免疫抗体差异不显著(HI抗体差异在0.2 log2以内)。因此,在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中规定:该疫苗的免疫途径为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 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 免疫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疫苗株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凯云 文兆海 +3 位作者 翟少华 周海莹 胡远 简子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9-286,共8页
试验探究了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RV)弱毒疫苗株能否刺激小鼠产生RV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了其不同免疫方式、不同免疫剂量对小鼠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选取28只体重(20±3)g、35日龄左右的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第1... 试验探究了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RV)弱毒疫苗株能否刺激小鼠产生RV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了其不同免疫方式、不同免疫剂量对小鼠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选取28只体重(20±3)g、35日龄左右的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第1组为低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50μL+病毒液50μL;第2组为中等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150μL+病毒液150μL;第3组为高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300μL+病毒液300μL;第4组为低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50μL+病毒液50μL;第5组为中等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150μL+病毒液150μL;第6组为高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300μL+病毒液300μL;第7组为口服对照组:复合佐剂300μL+SRV9亲本毒株300μL,分别于0、7、14d进行免疫,采用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对各免疫组小鼠的血清IgG水平进行检测,免疫期结束后取各免疫组小鼠的肝脏、肾脏、肺脏、脑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均产生了RV抗体IgG;肌内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速度较口服免疫快,但肌内注射免疫会导致小鼠发病死亡;600μL口服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100、300μL口服免疫组及亲本毒株SRV9对照组(P<0.05),说明适当加大口服免疫剂量会使口服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增加,并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各口服免疫组小鼠的肝脏、肾脏、肺脏、脑组织的形态结构较为正常,未发生病变,表明基因重排RV疫苗株口服免疫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本试验结果为研制新型口服疫苗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疫苗 免疫 抗体 病理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腺病毒 1型疫苗株 E3缺失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黎皓 唐七义 +2 位作者 张云 王树蕙 郭彩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4,F003,共6页
探索以犬腺病毒 1型疫苗株 (Cannaught Laboratory Limited, CLL)作为病毒重组疫苗和基因转移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报告基因的 E3缺失重组病毒 CLLEGFP。将 CLLEGF... 探索以犬腺病毒 1型疫苗株 (Cannaught Laboratory Limited, CLL)作为病毒重组疫苗和基因转移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报告基因的 E3缺失重组病毒 CLLEGFP。将 CLLEGFP感染各种人源细胞,并以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等不同途径接种昆明小鼠。多时间点取小鼠组织标本,冷冻干燥切片,观察 EGFP的表达。 4周后采集小鼠血清,以 Western blot分析抗 EGFP抗体的产生。结果 CLLEGFP能够感染各种人源细胞并表达 EGFP。在腹腔接种 CLLEGFP 3 d的小鼠肝组织细胞中可见转导的 EGFP。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以各种途径免疫接种重组病毒 4周后的小鼠血清中均存在抗 EGFP特异抗体。结论 CLL具有开发成为病毒重组疫苗和基因转移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犬腺病毒1型疫苗 绿色荧光蛋白EGFP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与溶瘤麻疹病毒疫苗株协同抗肺癌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茂 孟刚 董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5-253,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能自我复制、选择性杀伤肿瘤的溶瘤病毒,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策略,而其中溶瘤麻疹病毒疫苗株因其良好的溶瘤效果,且对正常细胞无损伤或微损伤,已进入几项临床试验。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能自我复制、选择性杀伤肿瘤的溶瘤病毒,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策略,而其中溶瘤麻疹病毒疫苗株因其良好的溶瘤效果,且对正常细胞无损伤或微损伤,已进入几项临床试验。本研究旨在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与溶瘤麻疹病毒疫苗株协同抗肺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V-Edm感染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并应用细胞自噬相关的siRNA或者应用NF-кB通路抑制剂PS1145后SQSTM1、p-IκBα、IκBα、PARP及BAX的表达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同时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V-Edm感染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后,自噬引起NF-κB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自噬可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MV-Edm感染后p-IκBα表达水平随着感染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κBα的表达水平则降低,NF-κB通路抑制剂PS1145可促进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凋亡(P<0.01),并增强其溶瘤效果。结论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S1145与溶瘤麻疹病毒疫苗株联合可促进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凋亡,并增强其溶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麻疹病毒疫苗 细胞自噬 NF-ΚB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嵌合病毒活疫苗(PC株)和灭活疫苗联合免疫母猪应用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芳蕊 袁雪涛 +2 位作者 王镇 杨颖 崔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为验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嵌合病毒活疫苗(PC株)和灭活疫苗联合应用于母猪的免疫效果,在天津市某PRRS阳性猪场,对部分母猪实施了两种疫苗联合免疫试验,利用RT-PCR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病毒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接种疫苗后,试... 为验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嵌合病毒活疫苗(PC株)和灭活疫苗联合应用于母猪的免疫效果,在天津市某PRRS阳性猪场,对部分母猪实施了两种疫苗联合免疫试验,利用RT-PCR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病毒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接种疫苗后,试验母猪精神、食欲和体温均正常,猪肛拭子和饲养环境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病毒;免疫后14~70 d,试验母猪PRRS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免疫后42 d,试验母猪的抗体IRPC平均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免疫后14 d,2个试验组变异系数分别下降31和44个百分点;试验母猪所产仔猪的均匀度、活泼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PRRS嵌合病毒活疫苗(PC株)和灭活苗联合免疫安全有效,不仅可以很好地诱导机体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提高猪群抗体的整齐度且无排毒风险,免疫保护期较长。本研究为阳性猪场的PRRS防控提供了有效免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嵌合病毒疫苗(PC) 联合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和猪伪狂犬野毒与其疫苗株多重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达 马萍 +6 位作者 汤德元 张元鑫 张华 曾智勇 刘霞 王洪光 韦冠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为建立一步法鉴别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株与其疫苗株感染的多重PCR方法(m PCR),本实验通过比对分析Gen Bank中登录的CSFV和PRV的相关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可以区分CSFV与PRV及其疫苗株的5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其多重... 为建立一步法鉴别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株与其疫苗株感染的多重PCR方法(m PCR),本实验通过比对分析Gen Bank中登录的CSFV和PRV的相关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可以区分CSFV与PRV及其疫苗株的5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其多重PCR鉴别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CSFV和PRV扩增为阳性,而对PCV2、PRRSV、JEV和BVDV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1.7×10~3拷贝/μL(CSFV野毒株)、9.9×10~3拷贝/μL(CSFV-C疫苗株)、1.3×10~3拷贝/μL Guizhou-DY)、6.9×10~3拷贝/μL(Bartha-K61)和5.5×10~3拷贝/μL(SA215)。采用该方法对134份可疑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SFV和PRV疫苗株与野毒株在能繁母猪、育肥猪、保育猪和哺乳仔猪中的5重感染率分别为2.6%(1/38)、7.7%(2/26)、8.3%(3/36)和8.8%(3/34)。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为从病原学方面快速鉴别CSF和PR疫苗毒与野毒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为规模化猪场实现猪瘟与猪伪狂犬的净化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疫苗病毒株 多重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H5亚型禽流感(Re-6株)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贇竑 赵灵燕 +7 位作者 张东华 吴雪军 张红丽 沈琴芳 高雪群 陈星宇 张传亮 徐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解H5亚型重组禽流感Re-6株灭活疫苗在鸡、鸭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本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鸡场和鸭场开展了临床免疫实验.实验鸡群于14日龄首免单价疫苗(Re-6株)和H5亚型二价疫苗(Re-6株+Re-4株)后,在30日龄~200日龄不同时间点采... 为了解H5亚型重组禽流感Re-6株灭活疫苗在鸡、鸭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本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鸡场和鸭场开展了临床免疫实验.实验鸡群于14日龄首免单价疫苗(Re-6株)和H5亚型二价疫苗(Re-6株+Re-4株)后,在30日龄~200日龄不同时间点采血检测Re-6抗体,结果表明,二价疫苗比单价疫苗免疫后的Re-6免疫抗体产生早、效价高、抗体整齐度好;40日龄二免后20 d,二价疫苗和单价疫苗的Re-6免疫抗体消长规律趋于一致.实验鸭群于17日龄分别采用禽流感(H5+H9)双价灭活疫苗和单价灭活疫苗(HSN1亚型,Re-6株)进行免疫,免后45日龄~205日龄不同时间点检测Re-6抗体,结果表明,双价疫苗与单价疫苗均可以诱导免疫鸭产生高水平抗体,而且两种疫苗的消长规律相似.此外,45日龄二免Re-6株疫苗的免疫程序要优于70日龄二免的免疫程序.本研究评估Re-6疫苗的防控效果,为家禽H5亚型禽流感免疫防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禽流感 Re-6疫苗病毒株 免疫抗体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鸡血清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沈欣悦 刘梅 +3 位作者 李建梅 俞燕 范建华 戴亚斌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为了明确不同血清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对鸡的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重组NDV灭活疫苗(A-Ⅶ株)对鸡进行免疫,通过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比较A-Ⅶ株与La Sota株间的血清学差异,并采用NDV标准强毒株F_(48)E_(8)和基因Ⅶ型强毒株JSC0804对... 为了明确不同血清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对鸡的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重组NDV灭活疫苗(A-Ⅶ株)对鸡进行免疫,通过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比较A-Ⅶ株与La Sota株间的血清学差异,并采用NDV标准强毒株F_(48)E_(8)和基因Ⅶ型强毒株JSC0804对不同抗体水平免疫鸡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抗A-Ⅶ株血清用A-Ⅶ株抗原测得的平均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La Sota株抗原(P<0.01),约高1.5log2,而抗La Sota株血清用La Sota株抗原测得的平均HI抗体效价稍高于A-Ⅶ株抗原,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2种疫苗株存在一定的血清学差异。在试验条件下,所有免疫鸡经点眼滴鼻攻毒后均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毒现象,排毒率总体上随抗体效价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A-Ⅶ株疫苗免疫鸡血清HI抗体效价分别达≥13log_(2)和≥14log_(2)时可完全阻止F_(48)E_8株和JSC0804株排毒。免疫鸡排毒一般仅限于攻毒后5 d内。本研究阐明了免疫鸡的抗体水平和免疫保护效果的相关性,为新城疫免疫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Ⅶ) 抗体效价 保护效果 排毒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防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14
作者 忠民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5X期41-41,共1页
虽每年春秋两季都对畜禽进行防疫接种,并对漏防畜禽进行补防,但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仍有部分发生疫病。畜禽防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疫苗质量差。疫苗属生物制剂,在运输、贮藏、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少数... 虽每年春秋两季都对畜禽进行防疫接种,并对漏防畜禽进行补防,但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仍有部分发生疫病。畜禽防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疫苗质量差。疫苗属生物制剂,在运输、贮藏、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少数疫苗由于经营部门电力不正常,冷藏设备不齐全,致使疫苗效价降低;个别没有疫苗经营资格的个体户也经营疫苗,甚至出售过期失效疫苗。养殖户使用了这些效价低和失效的疫苗后,当然达不到防疫的目的了。2、免疫程序不当。免疫程序是棍据畜禽抗体水平的高低及当地疫病流行特点而制订的。但一般农村养殖户不具备这种抗体监测条件,给程序化免疫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个别疫苗经营单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防疫 失败的原因 疫苗冷藏 免疫程序 防疫效果 免疫失败 疫苗质量 疫病流行特点 接种部位 疫苗病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成骨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控制措施
15
作者 翟永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24期7-7,共1页
1.控制病毒的扩散:必须从鸡群中剔除感染鸡。最重要的是控制受精蛋、雏鸡和成鸡,经过测试以检出感染鸡或排毒鸡,从而消灭先天性和横向传播。2.改善环境:有许多生产方面的非传染性因素都会促进ALV—J的表达,如鸡群的密度过高,野蛮操作,... 1.控制病毒的扩散:必须从鸡群中剔除感染鸡。最重要的是控制受精蛋、雏鸡和成鸡,经过测试以检出感染鸡或排毒鸡,从而消灭先天性和横向传播。2.改善环境:有许多生产方面的非传染性因素都会促进ALV—J的表达,如鸡群的密度过高,野蛮操作,不适当的剪喙,食槽或水槽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性 控制措施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非传染性因素 感染鸡 横向传播 先天性 改善环境 免疫抑制病 疫苗病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