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肺纤维化在病证结合模式指导下的疗效评价体系框架 被引量:14
1
作者 臧凝子 庞立健 +1 位作者 刘创 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8-2123,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的特殊类型,目前尚缺乏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手段治疗IPF的临床试验开展较多,但评价标准、指标的选取却各有不同,缺乏统一的、规范的认识。本文从病证结合诊...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的特殊类型,目前尚缺乏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手段治疗IPF的临床试验开展较多,但评价标准、指标的选取却各有不同,缺乏统一的、规范的认识。本文从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角度,概括和整理目前广泛应用的评价手段,结合最新诊疗规范的要求,提出了该病的疗效评价体系框架,并对框架内重要指标、方法进行阐述。以期由此完善临床试验设计,为今后的循证医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病证结合模式 诊疗规范 疗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中医理论精髓 创建中药成方疗效评价体系——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董竞成教授
2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I0003-I0004,共2页
董竞成,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医... 董竞成,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老年病)负责人、恽氏中西医汇通派基地建设负责人、新疆医科大学及新疆维吾尔医高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内蒙古蒙医药研发领军人才。现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疗效评价体系 科学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药成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新疆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展望 被引量:21
3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刘清飞 李雪 王义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药物(化学药复方药物),甚至还可能开发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物。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治疗的对象是生病(或亚健康状态)的人(而不只是病);充分体现"医生参与、医药结合"的特色;研发途径应体现"临床-动物-临床"的特点;应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应具有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药物综合筛选模式;应具有体现其化合物群的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的综合表达形式。当前创制中药复方药物的关键在于: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亟须将中药复方药物综合表达形式规范化。作为中药复方药物的研究示范,作者领导的研究组采用所建立的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方法,成功的实现了从清开灵复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复方药物,从双龙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复方药物。当前创制化学药复方新药的关键在于:亟须转变观念,确立化学药复方药物也是一种新的普适模式;亟须由临床医生从头开始参与新药研发,建立"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加强中西药合用的复方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药物 中药复方药物 化学药复方药物 “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 “系统-系统” 相互作用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 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中医药学科发展与创新
4
作者 刘鲁明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3期283-284,289,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药学科发展 创新 研究 疗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