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气喘病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朱君培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当前随着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外来传染性疾病的传入风险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很多新型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给疾病防控和诊断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气喘病是近年来在仔猪群体当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圈舍... 当前随着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外来传染性疾病的传入风险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很多新型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给疾病防控和诊断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气喘病是近年来在仔猪群体当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圈舍潮湿寒冷、养殖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管理不当造成了该种疾病在养殖场中的快速传播蔓延,一旦出现患病猪就会表现出严重的咳嗽气喘,直接影响到猪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延长养殖场育肥周期,对养殖效益的提升造成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猪气喘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气喘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赵晓军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10-12,共3页
为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方案对猪气喘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某养殖场50头确诊气喘病的病猪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头,每组实施不同的临床诊治方案,对照组实施抗生素疗法,使用盐酸沃尼妙林、盐酸多西环素、磺胺氯达... 为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方案对猪气喘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某养殖场50头确诊气喘病的病猪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头,每组实施不同的临床诊治方案,对照组实施抗生素疗法,使用盐酸沃尼妙林、盐酸多西环素、磺胺氯达嗪钠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苏子、款冬花、杏仁等中药组成的复方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猪气喘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4%、12%,总有效率96%,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猪气喘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气喘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吴任钢 张苏范 单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认知行为 治疗 疗效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唐翠萍 秦思 +2 位作者 伍万春 吴阳 张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应用于可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确切疗效及安全性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切除Ⅲa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应用于可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确切疗效及安全性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切除Ⅲa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明确临床诊断为Ⅲa期NSCLC 370例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97例,B组为直接手术组2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率,并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结果 A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总降期率为65.98%(64/97);两组患者R0切除率分别为96.91%(94/97)和90.48%(247/27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分别为76.29%(74/97)和72.52%(198/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总体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3.92%(62/97)和94.87%(259/273),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中位DFS分别为19.46个月和11.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使Ⅲa期NSCLC患者受益,能有效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并不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无病生存期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脓肿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2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杜正文 王玉明 +3 位作者 高迎飞 李新秋 朱德强 师贞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7-1318,共2页
乳腺脓肿是广大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脓肿形成一经确诊,必须外科脓肿切排。传统的切开引流换药法创伤巨大,换药痛苦,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愈合后遗留较明显的手术瘢痕,常导致乳房变形,很难为现代女性接受。
关键词 乳腺脓肿 疗效分析 引流治疗 置管冲洗 负压 哺乳期妇女 脓肿形成 切开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局部小野术后放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健 赵快乐 +1 位作者 曾昭冲 王凤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 分析食管癌行局部小野术后放疗的疗效和影响局控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和肿瘤医院术后放射治疗的食管鳞癌 86例。放疗的范围仅包括肿瘤瘤床 ,常规分割 ,中位总剂量 5 9.6 5Gy,30分次 ,4 2d完成。中位随访时间 4 ... 目的 分析食管癌行局部小野术后放疗的疗效和影响局控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和肿瘤医院术后放射治疗的食管鳞癌 86例。放疗的范围仅包括肿瘤瘤床 ,常规分割 ,中位总剂量 5 9.6 5Gy,30分次 ,4 2d完成。中位随访时间 4 7.4月。结果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4 % ,4 2 .5 %和 30 .3%。 1,3和 5年局控率分别为 :88.8% ,72 .0 %和 5 7.4 %。影响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肿瘤是否残留。放疗剂量 5 0~ 6 0Gy的生存率最佳。结论 食管癌行局部小野术后放疗可以产生和包括纵隔和双锁骨上的大野放疗相似的疗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局部小野术后 放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丁昊炜 任汉云 +4 位作者 郭乃榄 黄晓军 许兰平 张耀臣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HSCT)后巨细胞病毒 (Cy 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抗病毒药物疗效。 方法 :选择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所行HSCT的 2 0 2例患者...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HSCT)后巨细胞病毒 (Cy 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抗病毒药物疗效。 方法 :选择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所行HSCT的 2 0 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移植前预处理采用化疗联合全身照射或马利兰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多数异基因HSCT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 versushost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CMV感染预防采用更昔洛韦 (ganciclovir,DHPG) 1 0mg·kg-1 ·d-1 ,分两次静点 ,移植前第 9天至移植前第 2天连续 8d。移植后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定期进行病毒DNA监测 ,CMV阳性或发生CMV病的患者应用DH PG或 /和膦甲酸钠或联合这两种制剂进行治疗。结果 :HSCT后CMV活动性感染率为 35 .6 % (72 /2 0 2 ) ;间质性肺炎最常见占感染人数的 4 4 .4 % (32 /72 ) ,单纯病毒血症占 33.3% (2 4 /72 ) ,CMV肠炎占 1 3.9% (1 0 /72 )。感染的高峰时间为移植后第 6 0~ 90天。DHPG或 /和膦甲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 6 0 %。经单因素分析证明异基因HSCT ,急、慢GVHD是HSCT后CM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移植前CMV血清学状态、预处理方案与CM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MV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罗裕辉 蒋劲 +2 位作者 熊东林 杨娟 张德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7年以来在本院进行肩胛上神经脉冲治疗的肩周炎病例176例,分为三组,I组为被动活动受限明显而疼痛轻微(n=37)I、I组为被动活动受限明显且疼痛剧烈(n=51)、和III组为主... 目的:分析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7年以来在本院进行肩胛上神经脉冲治疗的肩周炎病例176例,分为三组,I组为被动活动受限明显而疼痛轻微(n=37)I、I组为被动活动受限明显且疼痛剧烈(n=51)、和III组为主动活动受限明显且疼痛剧烈(n=88),均采取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观察患者的术中、术后反应和近期疗效,通过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病人满意度评定疗效。结果:II组及III组患者术后疼痛较I组明显减轻(P<0.01),尤以III组显著;III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满意度较I组和II组显著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主动活动受限明显而疼痛剧烈肩周炎患者疗效显著,对被动活动受限明显而疼痛轻微者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肩周炎 肩胛上神经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和培美曲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治宽 胡毅 +1 位作者 赵宏 付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IIIB/IV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与培美曲塞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以培美曲塞化疗的IIIB/IV期肺腺癌,RT-PCR法检测肿瘤标本TS表达,并对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TS高表达(+)26.32(10/38),TS表达与患者的性别... 目的探讨IIIB/IV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与培美曲塞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以培美曲塞化疗的IIIB/IV期肺腺癌,RT-PCR法检测肿瘤标本TS表达,并对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TS高表达(+)26.32(10/38),TS表达与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PS评分无关。化疗客观缓解率(CR+PR)为34.21(13/38),其中TS低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9.29%(11/28),而TS高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0.00%(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TS低表达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9.29%(25/28),TS高表达患者疾病控制率为40.00%(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推测TS可作为NSCLC对培美曲塞的敏感性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培美曲塞 胸苷酸合成酶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唐广 王晓敏 +5 位作者 孟君霞 栾春来 陈杰甫 武永强 张晓南 何孜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组为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患者,每组患者各32例,各组均采用标准联合化疗药物。rhTPO和rhIL-11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内分别应用rhTPO 15000 IU/d和rhIL-11 1.5 mg/d,当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时停用药物,最多用14 d。观察血小板<50×10~9/L持续时间和血小板恢复至≥50×10~9/L、≥100×10~9/L所需时间,记录各组输注单采血小板份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rhIL-11组时间虽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少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和rhIL-11组均可较快将血小板数提升至≥50×10~9/L(P<0.01,P<0.05),rhTPO组血小板数提升速度虽快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及rhIL-11组均可较快地将血小板数提升至≥100×10~9/L(P值均<0.01),rhTPO组明显快于rhIL-11组(P<0.05)。rhTPO和rhIL-11组输注血小板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且rhTPO组输注数低于rhIL-11组(P<0.05)。应用rhTPO和rhIL-11后个别患者发生低热、注射部位有硬结、关节酸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31.2%)(P>0.05),但其程度均较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rhTPO和rhl L-11均可缩短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恢复至正常需要时间及减少单采血小板输注数目,降低化疗后出血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患者均可耐受。两种药物比较,rhTPO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11
作者 白一冰 李嵩鹏 +2 位作者 简伟 王力文 谢明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921,共3页
侧隐窝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侧隐窝狭窄的因素除了椎体后缘、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增生外,还包括黄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膨出、突出,纤维环增生、钙化等.开放手术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创伤大,瘢痕多,容易造成脊柱的节段不稳... 侧隐窝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侧隐窝狭窄的因素除了椎体后缘、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增生外,还包括黄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膨出、突出,纤维环增生、钙化等.开放手术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创伤大,瘢痕多,容易造成脊柱的节段不稳;而且侧隐窝狭窄患者多为老年人,对开放手术耐受性差,并发症多,影响疗效.侧后路经皮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侧隐窝减压术可以避免上述缺点.现对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例侧隐窝狭窄患者接受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 侧隐窝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分析 减压治疗 关节突关节 黄韧带肥厚 椎间盘膨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科 黄绍良 +4 位作者 方建培 钟凤仪 周敦华 李栋方 岑丹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总结我科1996—2003年儿童再障32例,均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IST),根据免疫抑制药物的不同组合分为2组:4种药物联合组和2~3种药物联合组。【结果】...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总结我科1996—2003年儿童再障32例,均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IST),根据免疫抑制药物的不同组合分为2组:4种药物联合组和2~3种药物联合组。【结果】总有效率为71.88%,4种药物联合组、2~3种药物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72.2%及71.33%,差别无显著性。治疗过程中,致命的合并症为败血症,尤其潜伏病毒激活及深部真菌感染。随访中没有病例发展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或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结论】CSA与ALG/ATG、HDIVIG、HDMP有良好的协同作用,IIST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儿童SAA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强化免疫 再生障碍性贫血 联合 儿童 抑制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或联合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小肝癌18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敏山 张耀军 +3 位作者 李锦清 梁惠宏 张亚奇 郑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 方法应用RFA治疗小肝癌(≤5 cm)181例,其中RFA治疗128例,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RFA治疗53例.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46月(... 目的总结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 方法应用RFA治疗小肝癌(≤5 cm)181例,其中RFA治疗128例,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RFA治疗53例.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46月(中位时间17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74.42%,49.88%.单发病灶直径<3.0 cm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63%,83.69%,70.47%;单发直径3.0~5.0 cm组为89.01%,69.39%,50.11%;多发病灶直径之和≤5.0 cm 组为78.28%,62.82%,0(P=0.041 9).RFA,PEI-RF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3%,73.58%,45.97%和92.73%,76.83%,76.83%(P=0.316 8). 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结果受病灶大小和肿瘤数目的影响,与PEI联合应用或许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治疗 RFA 小肝癌 经皮 病灶 生存率 无水乙醇 射频消融 联合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3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焦丽 张国成 +3 位作者 米生键 李少闻 刘向萍 王茜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更昔洛韦 西米替丁 联合治疗 儿童 轮状病毒性肠炎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人工血管建立血透通路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施娅雪 张纪蔚 +2 位作者 张皓 梁卫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自体血管不适宜建立血透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造瘘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47例患者行肱动脉-人工血管(PTFE)-自体静脉襻式造瘘术,平均随访39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 目的评价自体血管不适宜建立血透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造瘘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47例患者行肱动脉-人工血管(PTFE)-自体静脉襻式造瘘术,平均随访39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臂肿胀,1月左右消退;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者3例;窃血综合征3例;术后感染5例,3例切除人工血管,2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假性动脉瘤4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血栓形成13例,9例行Fogarty取栓术,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初级通畅期最短2个月,最长93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4.4%,1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1.5%;2年初级通畅率为55.3%,2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78.7%结论术前应选择通畅的流入道和流出道;术后应重视对瘘管的保护,切忌一点或近距离重复注射,压迫止血力度适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出现造瘘血管并发症病例,可行二期手术,恢复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液透析 动静脉瘘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斌 金瑞 +1 位作者 郑加生 李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1-313,共3页
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 ,我们从 1998年 - 2 0 0 1年对 2 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显示 ,血小板、白细胞、白蛋白、总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脾脏肿大、PV... 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 ,我们从 1998年 - 2 0 0 1年对 2 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显示 ,血小板、白细胞、白蛋白、总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脾脏肿大、PV、SV的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也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和减轻 (P <0 0 5 )。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转氨酶、胆红素在治疗后 1周、1月、6月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因此 ,部分脾动脉栓塞对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动脉栓塞 治疗 肝硬化 合并症 脾功能亢进 食管静脉曲张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孙立平 王助衡 +2 位作者 洪翠翠 高翠敏 底建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6-997,共2页
支原体肺炎(MP)占学龄儿童和年轻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尽管其病程多为自限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儿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肺炎,并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肺炎等并发症。近10年MP患病儿童的年龄也在降低,而稍大孩子... 支原体肺炎(MP)占学龄儿童和年轻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尽管其病程多为自限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儿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肺炎,并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肺炎等并发症。近10年MP患病儿童的年龄也在降低,而稍大孩子的发病症状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甲基泼尼松龙 疗效分析 冲击疗法 注射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社区获得性肺炎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臭氧冲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冠羽 张金山 +1 位作者 张宏 宋辰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2-434,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非感染性滑膜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约38%老年人患有KOA,其中2%有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等症状[1]。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分析 玻璃酸钠 关节腔 治疗 冲洗 臭氧 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5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徐波涛 曹依群 金爱国 曾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双侧立体定向手术的术式与疗效、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5 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双侧手术治疗 ,其中分期双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PVP)或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 4 1例 ,分期一侧 PVP或 Vim毁损术、另一侧丘脑底核(STN)...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双侧立体定向手术的术式与疗效、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5 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双侧手术治疗 ,其中分期双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PVP)或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 4 1例 ,分期一侧 PVP或 Vim毁损术、另一侧丘脑底核(STN)或 Vim脑深部刺激术 (DBS) 6例 ;同期双侧 PVP5例 ,同期双侧 STN DBS4例 ,同期一侧 PVP,另一侧 STN DBS2例。平均随访 6 .2个月。 结果 :UPDRS评分显示双侧术后帕金森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但以同期双侧 STN DBS效果最佳 ,无并发症。双侧毁损术并发症较高 ,尤其是分期双侧 Vim毁损术和同期双侧 PVP。结论 :双侧 DBS是具有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 ,双侧毁损术并发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疗效分析 帕金森病 脑深部刺激术 苍白球毁损术 丘脑毁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训练矫正仪用于治疗偏瘫足下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伟 牟志伟 +2 位作者 陈卓铭 宋秀豹 胡荣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足下垂可见于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受损、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等症,是大脑皮质支配的高级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低位运动中枢失去联络或控制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受损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踝背屈肌力不足及伸屈张... 足下垂可见于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受损、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等症,是大脑皮质支配的高级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低位运动中枢失去联络或控制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受损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踝背屈肌力不足及伸屈张力失调,呈现典型的迈步相足内翻、下垂、髋关节外展外旋之划圈步态,轻者踝背屈外翻不能,重者关节僵硬、挛缩、畸形,该症状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足下垂 疗效分析 步行训练 症状发生率 治疗 矫正 中枢神经受损 坐骨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