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理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蒋士生 贺双腾 +2 位作者 韩育明 夏爱民 王红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49-2451,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Th1/Th2型细胞因子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肝炎诊断标准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肝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服用疏肝理脾方剂。分别观...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Th1/Th2型细胞因子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肝炎诊断标准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肝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服用疏肝理脾方剂。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HBV-DNA、HbeAg、IFN-γ、IL-2、IL-6、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57.14%(P<0.01);两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组内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ALT、ALB方面,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h1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Th2类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理脾方可以通过改善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恢复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清除慢性HBV感染,恢复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疏肝理脾方 IFN-Γ IL-2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理脾方治疗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疗效及神经免疫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史文丽 吴秋艳 +1 位作者 陈慧敏 马丙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方治疗抽动障碍(脾虚肝亢证)的临床疗效,并从神经免疫角度探索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9例抽动障碍(脾虚肝亢证)患儿作为试验组,予疏肝理脾方治疗12周,观察不同时间窗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及脾虚肝亢证中医...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方治疗抽动障碍(脾虚肝亢证)的临床疗效,并从神经免疫角度探索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9例抽动障碍(脾虚肝亢证)患儿作为试验组,予疏肝理脾方治疗12周,观察不同时间窗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及脾虚肝亢证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变化。同期选择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抗核抗体(ANA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疾病临床疗效和中医临床疗效分别为84.7%(50/59)和88.1%(52/59),试验组治疗前血清ANAb、IL-6、IL-12、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经疏肝理脾方治疗后,各指标含量降低(P<0.05)。结论疏肝理脾方治疗抽动障碍(脾虚肝亢证)疗效确切,其抗抽动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中ANAb、IL-6、IL-12和TNF-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理脾方 抽动障碍 虚肝亢证 临床疗效 神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木赖土以培,土得木而达”探讨疏肝理脾方对经行泄泻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毛清雯 李然 +1 位作者 刘立萍 石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5-167,共3页
“木赖土以培,土得木而达”即肝为木气,全赖脾土以滋培,脾土也得肝木而通条畅达。基于“木赖土以培,土得木而达”,阐述肝脾的密切联系对经行泄泻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肝郁脾虚是经行泄泻的主要病机,疏肝理脾法为防治经行泄泻的主要治法... “木赖土以培,土得木而达”即肝为木气,全赖脾土以滋培,脾土也得肝木而通条畅达。基于“木赖土以培,土得木而达”,阐述肝脾的密切联系对经行泄泻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肝郁脾虚是经行泄泻的主要病机,疏肝理脾法为防治经行泄泻的主要治法,疏肝理脾方可有效防治经行泄泻的发生和发展。肝郁脾虚致肠道微生态失调,疏肝理脾方疗效机制可能与其影响肠道微生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 疏肝理脾方 经行泄泻 肠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