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蒸发法制备支化聚合物基疏水药物纳米颗粒
1
作者 王艳红 方蔚伟 +2 位作者 郭露荫 何涛 谢云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文章研究了在有机溶剂(如乙醇)中,通过溶剂蒸发制备疏水性药物纳米颗粒的方法及制备的纳米材料。以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支化聚(乙二醇)-b-(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纳米为支架,装载不同疏水药物,经过溶剂蒸发,得到稳定的纳米药物,同时能很... 文章研究了在有机溶剂(如乙醇)中,通过溶剂蒸发制备疏水性药物纳米颗粒的方法及制备的纳米材料。以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支化聚(乙二醇)-b-(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纳米为支架,装载不同疏水药物,经过溶剂蒸发,得到稳定的纳米药物,同时能很方便地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性药物纳米颗粒分散体。研究表明:疏水性药物纳米颗粒中,酮洛芬药物纳米颗粒(Dh≈200nm),可以在溶液中稳定保存9个月;当药物与聚合物质量比为0.33∶1时产率可达96%,质量比为1∶1时产率可达到80%。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表征了药物纳米的尺度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蒸发 支化共聚物 疏水性药物 药物纳米颗粒 水性药物纳米颗粒分散体 酮洛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胶囊型药物载体及组合胶囊的药物控制释放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岸杰 邓联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该文通过缩合、偶联、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制备出了聚乙二醇(PEG)接枝或嵌段的可生物降解共聚物,分别为:聚(D,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DLLA)和聚(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LLA),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C... 该文通过缩合、偶联、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制备出了聚乙二醇(PEG)接枝或嵌段的可生物降解共聚物,分别为:聚(D,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DLLA)和聚(L-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LLA),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CL),聚乙二醇-聚己二酸酐嵌段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PECA),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PECS)。这些嵌段或接枝共聚物都能够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作为疏水性药物和生物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优良的性能。该文采用固相熔融分散法、自乳化溶剂蒸发法、透析法及复乳法制备出了疏水性药物的纳米胶束,采用复乳法制备出胰岛素纳米粒,研究表明这些药物纳米粒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粒径小且分布较窄、药物包封率高。通过胶束型纳米药物的释放行为的研究,笔者开发了组合聚合物纳米药物胶束控制药物释放的有效方法。体外经鼠皮透皮吸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载有药物的聚合物组装胶束能够以完整的形态通过鼠皮,具有传递药物经皮释放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药物控制释放 药物载体 组合 胶囊型 嵌段共聚物 自乳化溶剂蒸发法 接枝共聚物 聚乙二醇 疏水性药物 氰基丙烯酸酯 纳米胶束 纳米药物 药物纳米粒 药物包封率 聚己内酯 纳米载体 生物药物 释放行为 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夏培元 冯萍 +2 位作者 钟利 吕晓菊 雷秉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9-19,共1页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对亲水或相对疏水性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有无差异。方法:测定亲水性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及相对疏水性药物托舒沙星在菌体内的蓄积量和主动外排泵的作用(荧光测定法):检测细菌膜孔蛋白Omp...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对亲水或相对疏水性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有无差异。方法:测定亲水性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及相对疏水性药物托舒沙星在菌体内的蓄积量和主动外排泵的作用(荧光测定法):检测细菌膜孔蛋白OmpF有无缺失(SDS-PAGE法);检测细菌DNA回旋酶A亚基编码基因gyrA常见突变点(Ser-83)是否突变(3’BS-PCR法和PCR产物测序)。所研究的大肠杆菌菌株包括野生株Ecs及其实验室诱变耐药株R2、R256,临床分离耐药株R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药物 耐药机制 大肠杆菌菌株 主动外排泵 膜孔蛋白 耐药菌株 水性 耐药株 疏水性药物 托舒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β)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凝胶珠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4
作者 钟大根 刘宗华 +3 位作者 黄彧琛 施云峰 张奕 薛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77-80,共4页
以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ALG-CMC)为载体材料,甘草次酸(β)(GA)为模型药物,采用滴制法制备了ALG-CMC负载GA的复合凝胶珠。采用体视显微镜与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凝胶珠的外观形貌,考察了凝胶珠的溶胀性能和体外释药行为,以及CaCl2浓度... 以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ALG-CMC)为载体材料,甘草次酸(β)(GA)为模型药物,采用滴制法制备了ALG-CMC负载GA的复合凝胶珠。采用体视显微镜与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凝胶珠的外观形貌,考察了凝胶珠的溶胀性能和体外释药行为,以及CaCl2浓度对凝胶珠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态凝胶珠形态规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900μm,包封率最高达85.7%,载药量为18.0%;CaCl2浓度对包封率和载药量几乎无影响;在pH=1.2的HCl溶液中凝胶珠溶胀率小、累积释放率低;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PBS)溶液中凝胶珠溶胀率大、累积释放率高。滴制法制备ALG-CMC凝胶珠条件温和、不接触有机溶剂,凝胶珠具有pH敏感性且能有效载药。该体系有可能成为GA的给药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水凝胶 羧甲基壳聚糖 甘草次酸 疏水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和托氟沙星在氟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中的蓄积研究
5
作者 夏培元 冯平 +2 位作者 钟利 吕晓菊 雷秉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耐药菌株蓄积亲水性氟喹诺酮药物氧氟沙星和疏水性药物托氟沙星的机制有无差异.
关键词 喹诺酮 耐药大肠杆菌 氧氟沙星 疏水性药物 耐药菌 敏感菌 缺失突变株 耐药株 细菌外膜 敏感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