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敏感膜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土壤中总磷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凯 全红花 +3 位作者 郭子娴 田树梅 石金伟 李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3-1426,共4页
制备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液膜为敏感膜的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H2PO4--ISE),并在pH 4.6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30℃,以Ag|AgCl|[Bmim]Cl为参比电极,研究该离子电极对H2PO4-... 制备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液膜为敏感膜的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H2PO4--ISE),并在pH 4.6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30℃,以Ag|AgCl|[Bmim]Cl为参比电极,研究该离子电极对H2PO4-的电位响应。试验结果表明:H2PO4-浓度在1.0×10-1~1.0×10-5 mol·L-1内的负对数值,-lg[H2PO4-]与其相应的电位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斜率为-25.4mV·dec-1,响应时间为3min。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土壤样品中总磷的含量,称取通过0.150mm样筛的土样0.3000g,以少量水湿润后,加入硫酸8mL及高氯酸10滴,混匀后加热消煮至溶液开始转白,继续消煮20min,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0 mL,放置过夜,取上清液1.0mL,加入pH 4.6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1.0mL,混匀,将H2PO4--ISE插入其中,电极两端分别接至电位计,稳定3min,记录其电位值,所得5个样品的测定值与钼酸铵光度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6水性离子液体 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 土壤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相体系中枯草杆菌蛋白酶-表面活性剂离子对的形成条件
2
作者 王树根 谷家栋 +1 位作者 张颖 范雪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98-1802,1807,共6页
枯草杆菌蛋白酶在水相pH值小于其等电点条件下带正电,能与异辛烷中带负电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辛基丁二酸磺酸钠(AOT)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对进入有机相。详细研究了两相接触方式、水相初始pH值、水相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酶转移率的影... 枯草杆菌蛋白酶在水相pH值小于其等电点条件下带正电,能与异辛烷中带负电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辛基丁二酸磺酸钠(AOT)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对进入有机相。详细研究了两相接触方式、水相初始pH值、水相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酶转移率的影响。采用120r/min磁力搅拌使两相混合能得到较好的酶转移率,作用时间为6h。水相初始pH值5.0有利于离子对的形成及酶蛋白的转移。水相中CaCl2的加入有利于消除两相混合过程中的乳化;但是过高的CaCl2浓度会减弱酶分子与AOT间的静电引力,不利于酶分子与AOT的结合。水相中酶浓度不变,随着有机相中AOT初始浓度的增加,酶的转移率呈现增长趋势。固定异辛烷中AOT浓度,随着水相中初始酶浓度的增加,转移至有机相中酶量先增加后减少。进入异辛烷的酶分子仍旧保持活性,能催化转酯化反应的进行,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的催化效率出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离子对 枯草杆菌蛋白酶 非水相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在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范向明 何晓英 +1 位作者 张艳 李明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6,共6页
制备了碳纳米管(MWCNTs)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MWCNTs—BMIMPF6/GCE),并采用红外光谱(IR)分别对MWCNTs、BMIMPF6及MWCNTs—BMIMPF6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草枯... 制备了碳纳米管(MWCNTs)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MWCNTs—BMIMPF6/GCE),并采用红外光谱(IR)分别对MWCNTs、BMIMPF6及MWCNTs—BMIMPF6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草枯(P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的PBS缓冲溶液中,PQ在MWCNTs—BMIMPF6/GCE上出现2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20~200mV/s扫描速率范围内,其氧化还原峰电流均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计算了电极过程的部分动力学参数:电极有效面积A=0.1564cm^2,百草枯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的扩散系数D=7.0×10^-5cm^3/s。优化了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的实验参数,发现峰电流Ipal与PQ浓度在7.729×10^-7~9.66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76×10^-7mol/L。采用该方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检测,增敏回婀率为93%~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离子液体 碳纳米管 百草枯 电化学行为 方波溶出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在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渐龙 何晓英 +3 位作者 李明齐 宋桃 魏胤 杨雪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0,共4页
制备了石墨烯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Gene-BMIMPF6/GCE),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PT)在该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T在复合修饰电极... 制备了石墨烯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Gene-BMIMPF6/GCE),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PT)在该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T在复合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20~260mV/s的扫描速率范围内,其氧化还原峰电流均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优化了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的实验参数,PT浓度在6.0×10-7~8.0×10-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Ip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7 mol/L。采用该法对PT进行加入回收测定,回收率为96.9%~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离子液体 石墨烯 对乙酰氨基酚 方波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MBPy]Tf2N的光谱特征及荧光法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巧凤 郑兰兰 +5 位作者 曹红 张馨 李春 沈姣 陈礼婷 刘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6-1911,共6页
为满足疏水性离子液体N-甲基-N-丁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MBPy]Tf2N)在甘草酸生物催化体系中分析检测的需要,研究了[MBPy]Tf2N的光谱特征,并考察了溶剂、醇-水混合溶剂和p H值对[MBPy]Tf2N荧光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生物催化体系... 为满足疏水性离子液体N-甲基-N-丁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MBPy]Tf2N)在甘草酸生物催化体系中分析检测的需要,研究了[MBPy]Tf2N的光谱特征,并考察了溶剂、醇-水混合溶剂和p H值对[MBPy]Tf2N荧光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生物催化体系中[MBPy]Tf2N的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MBPy]Tf2N在186 nm处有1个最大吸收峰,常规紫外检测法不适于对其进行检测;[MBPy]Tf2N荧光光谱最大激发波长为228 nm,发射波长为340 nm,且其耐光褪色性良好,在水溶液中荧光量子产率为0.067,在醇-水混合溶剂中其荧光强度有增大趋势,在碱性介质中其荧光强度受影响较大;荧光光谱法检测[MBPy]Tf2N的检出限(S/N=3)为1.00μg/m L,标准曲线在5.00-1.25×10^3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生物反应液中加标回收率为97.4%-107.4%(相对标准偏差RSD=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离子液体 N-甲基-N-丁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MBPy]Tf2N) 光谱特征 荧光检测法 生物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