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对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的借鉴与创新
1
作者 李江涛 胡高伟 +5 位作者 王任一 项燚伟 纪云开 李润彤 张永年 冯大强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矿藏多为弱成岩泥质粉砂储层,地质及开采特征与疏松砂岩气藏类似,两者的开采技术关联性强,借鉴疏松砂岩气藏的成熟开发技术对于实现海域水合物商业化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分析了水合物藏储层...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矿藏多为弱成岩泥质粉砂储层,地质及开采特征与疏松砂岩气藏类似,两者的开采技术关联性强,借鉴疏松砂岩气藏的成熟开发技术对于实现海域水合物商业化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分析了水合物藏储层开采地质条件和试采生产特征,明确了制约此类矿藏开采的技术难题,进而借鉴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在近30年疏松砂岩气藏开发中形成的关键技术,创新性提出了解决水合物开采面临的地质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合物藏开采方式的技术突破点在于“井网布控、稳上采下、地热焖层、间歇排采、降压换热、均衡动用”,而开采工艺技术的突破点在于“套管钻井、水下吊钻、造缝注介、转水热解、清砂助排、填料补强、井网锚固”;②水合物藏开采可遵循“温和注热、破立兼顾、缓慢降压、低速开采”“优化井网、循环加热、应力监测、挖潜差层”“智能支撑、钻井先行、材料为重、降本增效”3大开发技术路线。结论认为,疏松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对水合物开采技术的创新、提高、发展均具有实际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但目前对水合物开发机理的研究和新技术现场试验还不完备,下一步应进一步优选升级、创新完善相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气藏 天然气水合物 弱成岩储层 开采方式 开采技术 开采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储层压裂充填防砂支撑剂嵌入堵塞复合作用裂缝导流能力评价
2
作者 李国龙 董长银 +4 位作者 张启龙 韩耀图 尹彬 白豪斌 张晓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75-4985,共11页
压裂充填是中高渗疏松砂岩储层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但在投产后,由于储层胶结疏松,支撑剂嵌入和地层出砂堵塞导致裂缝导流能力显著下降。目前尚缺乏预测此类复合作用下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通过使用压裂充填模拟实验装置,在5~20 MPa闭合... 压裂充填是中高渗疏松砂岩储层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但在投产后,由于储层胶结疏松,支撑剂嵌入和地层出砂堵塞导致裂缝导流能力显著下降。目前尚缺乏预测此类复合作用下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通过使用压裂充填模拟实验装置,在5~20 MPa闭合应力下,利用疏松岩板样品进行裂缝支撑剂嵌入与地层砂堵塞的复合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主控因素并拟合构建支撑剂压实、嵌入导致的缝宽损失和地层砂堵塞引起的动态渗透率变化模型,形成相应的导流能力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裂缝闭合后支撑剂嵌入压实会显著降低导流能力,其损失主要受闭合应力、储层强度、支撑剂与地层砂粒径等因素控制,地层砂堵塞存在时间效应,导致导流能力动态下降。在渤海油田某典型疏松砂岩储层中,裂缝缝宽损失约19.34%,渗透率损失约34.15%,地层出砂堵塞造成的渗透率损失约为22.89%,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导流能力损失约为59.06%。为避免过度堵塞,建议初始缝宽保持在12.5 mm以上,使用大粒径支撑剂,并在生产初期适当控制产量避免过度堵塞;并且较高强度的储层压裂充填增产效果更好。研究成果对优化疏松砂岩储层压裂充填防砂施工参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储层 压裂充填 支撑剂嵌入 地层砂堵塞 裂缝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疏松砂岩油藏定向井初期产能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蔡晖 石洪福 +1 位作者 王昭 唐洪明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1,共9页
渤海A油田砂岩油藏含油层段长,流体性质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井初期产能预测难度大,且产能主控因素识别不清。优选出地质参数、工程参数和流体性质参数作为输入数据,将采油井投产初期6个月左右平稳期的比采油指数作为目标数据;... 渤海A油田砂岩油藏含油层段长,流体性质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井初期产能预测难度大,且产能主控因素识别不清。优选出地质参数、工程参数和流体性质参数作为输入数据,将采油井投产初期6个月左右平稳期的比采油指数作为目标数据;通过超参数优化,调试最佳的隐含层数、神经元数量、优化器类型、学习率、Dropout等参数,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疏松砂岩产量预测模型;采取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分析了影响产能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率为0.017,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影响采油井产能的参数重要性顺序是孔隙结构参数>原油黏度>粒度中值>岩性指数>完井方式>流动带指数。与传统方法相比,机器学习在预测油井产量和主控因素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产能预测 深度学习 XGBoost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超浅层疏松砂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建模及储层关键参数预测
4
作者 李芳 孙万元 +1 位作者 汪锐 李进鹏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20,共9页
勘探开发证实南海琼东南盆地蕴藏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资源,该类资源砂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及弱固结等特征,但目前此类疏松砂岩储层欠缺合理的岩石物理建模和地震预测方法。为提高疏松沉积物弹性表征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基于Mori-T... 勘探开发证实南海琼东南盆地蕴藏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资源,该类资源砂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及弱固结等特征,但目前此类疏松砂岩储层欠缺合理的岩石物理建模和地震预测方法。为提高疏松沉积物弹性表征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基于Mori-Tanaka理论和Wood模型描述了超深水超浅层沉积物的压实和悬浮接触状态,通过引入疏松参数实现了超浅层沉积物岩石物理创新建模,并分析了疏松参数对弹性特征的响应规律,然后综合地质和测井信息开展了横波速度反演预测,最后将构建的岩石物理量版和叠前反演提取的弹性数据体相结合,对目标靶区疏松砂岩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定量解释。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超深水超浅层砂岩储层的弱固结沉积特征,建立了耦合疏松参数的超深水超浅层气藏岩石物理模型,实际测试纵横波速度和岩石物理模型模拟结果,证明了疏松参数是表征储层固结压实度的关键参数,纵横波速度随着疏松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基于Mori-Tanaka理论的岩石物理模型避免了迭代求解,有效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②建立了基于超深水超浅层气藏岩石物理模型的横波速度反演方法,并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反演了测井横波速度,实现了在横波速度资料缺失条件下的合理资料补充。③针对探区实际测井和地震资料,基于超深水超浅层气藏岩石物理模型建立了岩石物理量版,并结合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数据实现了疏松砂岩储层含气性的有效预测,所建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可为超深水超浅层气藏岩石物理分析和勘探部署提供有效支撑。结论认为,该技术实现了对深水超浅层气藏岩石物理特性的更准确描述,特别是在浅层疏松砂岩沉积物刻画和含油气性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超浅层 疏松砂岩 岩石物理 横波预测 海底沉积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储层压裂液滤失特性与压裂能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启龙 刘洪刚 +4 位作者 李进 王浩宇 张明 刘晨枫 董长银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7,共10页
压裂充填是解决渤海油田防砂与增产问题的主导工艺技术,但高渗储层压裂滤失特性及其对压裂能效影响规律不明确,造成压裂选井选层和施工优化缺乏有效指导。通过对储层岩心压裂液滤失评价和疏松砂岩岩心三轴压裂模拟试验,并基于压裂液滤... 压裂充填是解决渤海油田防砂与增产问题的主导工艺技术,但高渗储层压裂滤失特性及其对压裂能效影响规律不明确,造成压裂选井选层和施工优化缺乏有效指导。通过对储层岩心压裂液滤失评价和疏松砂岩岩心三轴压裂模拟试验,并基于压裂液滤失和裂缝形态,构建了中高渗储层压裂模拟和能效评价指标与方法,实现了对不同储层条件和施工参数下起裂效率和裂缝延伸效率的有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明显的疏松砂岩储层裂缝不规则性更加明显,并且存在主裂缝分支多条细裂缝的情形。基于压裂机理和滤失特性的压裂能效的分析结果,得到了渤海油田典型工况下的推荐作业参数范围:压裂充填实施的储层渗透率低于2.0~4.0μm^(2);滤失系数控制在0.006 m/min^(0.5)以下;压裂排量不低于2.0~2.5 m^(3)/min;压裂液黏度保持在180~200 mPa·s以上。所得结论可为渤海油田中高渗储层压裂充填选井选层和施工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储层 压裂充填 压裂液滤失 裂缝开裂机理 裂缝延伸 压裂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上疏松砂岩油田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华兴 周玉刚 +4 位作者 代磊阳 潘定成 冯阳 高永华 罗少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3,共7页
渤海海上疏松砂岩油田注水井采用机械筛管防砂,造成井眼内通径小,易出现管柱拔不动、拔断等复杂情况,导致注水井大修费用高、工期长、工序复杂等问题。通过分析机械防砂注水管柱问题,设计了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关... 渤海海上疏松砂岩油田注水井采用机械筛管防砂,造成井眼内通径小,易出现管柱拔不动、拔断等复杂情况,导致注水井大修费用高、工期长、工序复杂等问题。通过分析机械防砂注水管柱问题,设计了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关键工具包括穿线缆顶部封隔器、穿线缆隔离封隔器、缆控智能配水器、伸缩短节、液压油管锚,并对管柱进行了安全校核。所设计的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可通过一次打压实现所有封隔器坐封、上提管柱,实现整体管柱逐级解封,井筒内无需留防砂工具,提高了完井时效,扩展了井筒内通径,降低了水井后续大修风险和大修难度。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在渤海P油田成功应用,实现了?177.8 mm套管大通径分6层有缆智能测调注水,完井工期提效21.8%,有效避免机械防砂管柱后期复杂情况处理尺寸受限的问题,应用效果良好,可作为配合瘦身后小井眼注水井的首选工艺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疏松砂岩 大通径 分层注水 一体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储层物性时变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文胜 刘媛 +3 位作者 刘振坤 刘晨 唐恩高 马天赐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876,899,共7页
油田经过长期开发,受驱替介质冲刷或吸附、滞留等多因素作用,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及原油黏度等物性参数发生明显变化。储层物性时变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取心井物性对比方法、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方法、数值模拟方... 油田经过长期开发,受驱替介质冲刷或吸附、滞留等多因素作用,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及原油黏度等物性参数发生明显变化。储层物性时变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取心井物性对比方法、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取心井物性对比方法受经济成本制约,采样位置、数量及采集时间对研究结论有重要影响;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方法借助岩心驱替、核磁共振和CT扫描仪等仪器,可实时获取驱替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及剩余油饱和度等)的变化规律,但实验条件与实际油藏开发过程的相似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值模拟方法可实现对水驱油田剩余油分布、含水率、产液量及采收率的定量预测,但对聚合物驱油过程研究较少。随着越来越多油田进入“双高-双特高”阶段,需加大对储层时变机理探索力度,构建基于物性时变的剩余油精细表征及模拟技术,以物性时变为基础优化调整油田后期开发策略,为提高采收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时变机理 疏松砂岩 研究进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储层油井岩石扩容增产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林 徐斌 +1 位作者 熊培祺 杨军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5,共8页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产量递减快、增产技术难度大等难题,中国海上油田将一种用于稠油SAGD开发中的岩石扩容新技术应用于油井增产领域。利用宏观和微观2种方式对疏松砂岩储层油井扩容机理开展研究,首次在国内海上油田进行了2口井的现场试验...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产量递减快、增产技术难度大等难题,中国海上油田将一种用于稠油SAGD开发中的岩石扩容新技术应用于油井增产领域。利用宏观和微观2种方式对疏松砂岩储层油井扩容机理开展研究,首次在国内海上油田进行了2口井的现场试验,并从油井扩容增产工艺及关键参数方面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疏松砂岩储层油井扩容主要包括剪切及张性裂缝带的形成和近井反向解堵2种机理;岩石扩容的地应力测试、地应力预处理、扩容区扩展和扩容区反演4个工艺步骤中,需重点关注扩容压力、扩容半径、扩容频率和扩容反演配套参数;2口实验井作业后,P‑B7H1井的产液量由213.7 m^(3)/d增加至405.2 m^(3)/d,地层孔隙度增加了1.6%~2.0%,E‑A9H井的产液量由236.7 m^(3)/d增加至510.0 m^(3)/d,平均渗透率由386.2×10^(-3)μm^(2)增加至808.0×10^(-3)μm^(2)。岩石扩容技术可用于疏松砂岩储层油井增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油田增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扩容 疏松砂岩 增产实践 新技术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疏松砂岩井间优势通道识别与表征方法
9
作者 刘玉洋 未志杰 +3 位作者 赵辉 陈勇军 雍唯 张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3,共7页
为了识别井间优势渗透流道,基于井间连通性方法,综合考虑井间连通单元渗透率差异程度及占比,提出并建立了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实现井间优势连通单元定量表征,结合模型分析和油田实际数据建立了分级标准,并在渤海S疏松砂岩油田开展了实际... 为了识别井间优势渗透流道,基于井间连通性方法,综合考虑井间连通单元渗透率差异程度及占比,提出并建立了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实现井间优势连通单元定量表征,结合模型分析和油田实际数据建立了分级标准,并在渤海S疏松砂岩油田开展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随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增加,累产油持续下降、无水采油期持续缩短且注入不均现象加剧;当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大于3时,注入井单一方向劈分量可达70%,对应生产井无水期缩短75%;实际区块模型计算渗透率与示踪剂解释渗透率相对差异为4.5%,与油田动态和测试结果相符,并筛选P07-P01、P07-P08、P09-P04等优势连通单元组作为后续调堵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渗透率不均匀系数 分级表征 疏松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出砂机理与出砂临界压差计算方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小鲁 杨万萍 +2 位作者 严焕德 秦彩虹 沈生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5,共4页
涩北气田由于成岩程度差、岩性疏松,在气田开采过程中极易出砂,并且伴随着地层出水导致出砂将逐渐加剧。合理的防砂策略是控制生产压差,实施主动防砂。从疏松砂岩储层岩石成分、出砂的力学与化学机理等角度出发,结合对岩石内聚力强度影... 涩北气田由于成岩程度差、岩性疏松,在气田开采过程中极易出砂,并且伴随着地层出水导致出砂将逐渐加剧。合理的防砂策略是控制生产压差,实施主动防砂。从疏松砂岩储层岩石成分、出砂的力学与化学机理等角度出发,结合对岩石内聚力强度影响因素的实验数据分析,建立了新的气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计算方法。新模型以常规理论解析模型为基础,根据实验数据的回归,引入随含水饱和度而变化的岩石强度计算模型。对比现场出砂压差实测数据,新方法的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北气田 疏松砂岩 出砂 机理 临界压力 数学模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出砂临界流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萍 邓金根 +6 位作者 王利华 何保生 曹砚峰 毛建英 陈宇 闫新江 赵靖影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0,共3页
疏松砂岩地层出砂的危害极大,出砂临界流量的准确确定尤为重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出砂模拟试验装置,对青海油田N21储层进行了不同流体和覆压下的小岩心出砂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不同压差的流量和渗透率变化、开始出砂的时间和出砂量的多... 疏松砂岩地层出砂的危害极大,出砂临界流量的准确确定尤为重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出砂模拟试验装置,对青海油田N21储层进行了不同流体和覆压下的小岩心出砂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不同压差的流量和渗透率变化、开始出砂的时间和出砂量的多少确定了不同小层的出砂临界流量;不同流体(非极性油和地层水)的出砂临界流量有很大差别,水驱临界流量明显大于油驱临界流量,储层的应力状态对出砂临界流速有很大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导了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出砂 临界流量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疏松砂岩油藏动态出砂预测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董长银 张清华 +3 位作者 崔明月 王鹏 高彦才 李效波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86,共6页
静态出砂预测没有考虑地层压力、含水饱和度和地层温度等变化对出砂临界条件的影响,导致开发过程中出砂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为了研究动态因素对出砂条件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岩石强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含水饱和度由0.1... 静态出砂预测没有考虑地层压力、含水饱和度和地层温度等变化对出砂临界条件的影响,导致开发过程中出砂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为了研究动态因素对出砂条件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岩石强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含水饱和度由0.15变为0.50时,储层岩石强度下降幅度可达60%左右;考虑地层压力下降对近井地应力的影响,以及温度变化导致的储层热应力改变,建立了稠油热采储层动态出砂临界条件的预测方法。渤海油田注多元热流体油井数据分析表明,储层出砂临界压差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和温度升高以类似于指数式规律降低,在早期变化较快,然后下降速度逐步变缓;出砂临界压差随含水饱和度和含水率的升高以接近线性的规律降低。研究表明,注热开采稠油油藏出砂风险最大的时期为注热—焖井—生产的转换阶段,即转生产的初期,此时应逐步缓慢提高产量到正常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稠油热采 动态出砂预测 岩石强度 出砂临界压差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室内岩心制作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国新 蒋建宁 +4 位作者 郭进忠 何振奎 邓新华 张庆良 邱正松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疏松砂岩存在胶结性差、结构疏松及强度小的特点,在常规取心条件下无法取得岩心流动实验所需的岩心,给疏松砂岩储层保护评价带来很大困难。研制出一套疏松砂岩岩心制备装置,并对装砂方式、压制压力和压制顺序进行了研究,形成了疏松砂岩... 疏松砂岩存在胶结性差、结构疏松及强度小的特点,在常规取心条件下无法取得岩心流动实验所需的岩心,给疏松砂岩储层保护评价带来很大困难。研制出一套疏松砂岩岩心制备装置,并对装砂方式、压制压力和压制顺序进行了研究,形成了疏松砂岩的室内岩心制作方法。该装置能够满足疏松砂岩岩心流动实验评价的需要,而且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能在一定条件下将松散的油砂制成天然岩心,制得的油砂岩心能较好地模拟地层的孔渗特性,并能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岩石矿物组分和表面性质不变,有利于进行储层损害机理的实验研究,便于优选合理有效的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储集层 地层损害 岩心 岩心流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临界出砂压差的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彦利 陈小凡 +2 位作者 邓生辉 霍东英 马成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提高气田开采速度与控制地层出砂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成为困扰疏松砂岩气田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准确预测气层出砂的临界生产压差,以此作为气井配产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气井测试及开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疏松砂岩气田的出砂机理进行了全... 提高气田开采速度与控制地层出砂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成为困扰疏松砂岩气田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准确预测气层出砂的临界生产压差,以此作为气井配产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气井测试及开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疏松砂岩气田的出砂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岩石力学参数,并运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气井出砂的临界生产压差。通过对比S气田多口气井实际出砂生产压差与计算的临界出砂生产压差,其符合程度较高,表明该方法合理,对疏松砂岩气田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气层出砂 临界生产压差 测井曲线 方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中微粒迁移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尤启东 陆先亮 栾志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107,111,共5页
疏松砂岩储集层出砂是石油开采中的严重问题,砂岩微粒被冲蚀形成的大孔道会造成严重水窜,迁移的微粒被捕获会导致地层堵塞,使渗透率和产油量下降。为了详细研究疏松砂岩中微粒迁移问题,修正了孔隙介质中微粒冲蚀和捕获的毛细管模型,采... 疏松砂岩储集层出砂是石油开采中的严重问题,砂岩微粒被冲蚀形成的大孔道会造成严重水窜,迁移的微粒被捕获会导致地层堵塞,使渗透率和产油量下降。为了详细研究疏松砂岩中微粒迁移问题,修正了孔隙介质中微粒冲蚀和捕获的毛细管模型,采用特征线方法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求出了模型的数值解,并且将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模型的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出砂时砂微粒浓度在达到峰值以前就已经发生了地层堵塞,胶结疏松且渗透率较高的油藏更容易形成大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微粒迁移 大孔道 毛细管模型 特征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及矿场实践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学忠 曾流芳 +2 位作者 谷建伟 姚军 沈国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孤东油田1996年开展了单井单层单向、单井多层单向、多井多层单向三类井组进行了不稳定注水试验,见到初步效果。1999年运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方法开展了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研究了油层非均质性、岩石润湿性、毛管... 孤东油田1996年开展了单井单层单向、单井多层单向、多井多层单向三类井组进行了不稳定注水试验,见到初步效果。1999年运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方法开展了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研究了油层非均质性、岩石润湿性、毛管力、原油物性、开发井网、不稳定注水时机、压力保持状况、注水强度、注水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表明孤东油田油藏适合开展不稳定注水,并确定了有关技术界限。在具体不稳定注水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由于考虑的因素很多,采用正交法和模糊决策法优化参数设计。2001年以来在孤东七区西63+4等5个区块进行了整体不稳定注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注水 机理研究 矿场实践 疏松砂岩油藏 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识别综述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科星 蒲万芬 +1 位作者 赵军 赵金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共3页
油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大孔道造成注入水循环流动,波及效率低。介绍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大孔道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国内外利用试井、测井、岩芯分析等手段定性或定量识别大孔道的方法。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以油藏... 油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大孔道造成注入水循环流动,波及效率低。介绍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大孔道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国内外利用试井、测井、岩芯分析等手段定性或定量识别大孔道的方法。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以油藏工程理论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测井技术和解释理论,研究大孔道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研究设想。准确地识别砂岩油藏大孔道并计算相关参数,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储层,指导油井防砂、调整油井生产工作制度,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封堵剂筛选、封堵工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大孔道 渗透率 示踪剂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油田疏松砂岩储层动态出砂预测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李进 许杰 +2 位作者 龚宁 韩耀图 高斌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出砂风险的准确预测是有效预防出砂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渤海油田采用的出砂预测方法多为静态法,未考虑油田生产过程中地应力、含水饱和度、地层压力亏空和生产压差等因素变化对地层出砂的动态影响,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对防砂... 出砂风险的准确预测是有效预防出砂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渤海油田采用的出砂预测方法多为静态法,未考虑油田生产过程中地应力、含水饱和度、地层压力亏空和生产压差等因素变化对地层出砂的动态影响,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对防砂方式的设计指导偏笼统。基于储层动态出砂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以目前渤海油田常用的定向射孔井和水平裸眼井两种完井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井壁力学稳定性分析,建立了渤海油田疏松砂岩储层全生命周期动态出砂预测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地应力、含水率、生产压差、压力亏空等关键因素对储层出砂的动态影响,实现储层开采全生命周期出砂风险动态预测和分析。应用表明,该预测方法更为精细、准确,更贴合疏松砂岩储层出砂实际情况,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防砂方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风险 动态预测 全生命周期 防砂方式 疏松砂岩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压差对疏松砂岩储层出砂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峰 葛洪魁 +1 位作者 薛世峰 宋丽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砂与提高产能之间的矛盾,在综合考虑流体渗流、储层变形或破坏等因素的基础上,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流固耦合形式的疏松砂岩合理压差预测模型,并应用所开发的有限元程序模拟分析了渤海疏松... 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砂与提高产能之间的矛盾,在综合考虑流体渗流、储层变形或破坏等因素的基础上,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流固耦合形式的疏松砂岩合理压差预测模型,并应用所开发的有限元程序模拟分析了渤海疏松砂岩油田某油井生产压差波动对砂岩储集层骨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合该井区的合理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生产压差 储层出砂 预测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出砂与防砂机理探讨 被引量:21
20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2 位作者 何世明 李皋 张文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 ,地质储量丰富。产层属于第四系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成岩作用弱 ,胶结疏松。储层以粒间孔隙为主 ,物性属于高孔中渗的储集特征。目前气田面临严重出砂 ,从而气藏的产能受到限制。...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 ,地质储量丰富。产层属于第四系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成岩作用弱 ,胶结疏松。储层以粒间孔隙为主 ,物性属于高孔中渗的储集特征。目前气田面临严重出砂 ,从而气藏的产能受到限制。文章从储层特征和开发工艺技术分析入手 ,结合室内实验 ,得出了疏松砂岩出砂的砂粒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颗粒 :①渗流砂出砂 ,含量为 3%~ 4 % ,任何措施都不可避免的砂粒 ;②弱胶结附着的颗粒出砂 ,主要粒径为 <37μm ,由于工作液与储层流体、矿物不配伍而导致形成 ;③储层骨架颗粒破坏型出砂 ,主要是施工工艺参数不合理形成的 ;④砂穴崩落型出砂 ,综合因素引起的质变。根据不同砂粒的出砂机理不同 ,文章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气藏 疏松砂岩 储层 出砂 防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