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内部布局和出口宽度的教室人群疏散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段晓茵 董力耘 +2 位作者 王甘赟 韦艳芳 田欢欢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研究了3种出口宽度和4种桌椅排列条件下教室内的人群疏散过程,得到了疏散时间的空间分布.对于双人课桌椅而言,人们倾向于尽快进入最近的过道.教室内桌椅的排列形式确定了上游的行人来流,而出口宽度确定了出口的通行能力,二者共同决定了... 研究了3种出口宽度和4种桌椅排列条件下教室内的人群疏散过程,得到了疏散时间的空间分布.对于双人课桌椅而言,人们倾向于尽快进入最近的过道.教室内桌椅的排列形式确定了上游的行人来流,而出口宽度确定了出口的通行能力,二者共同决定了教室内人群的疏散时间.疏散时间并非随着过道数的增加而单调减少.对于宽度固定的教室,通常过道数越多,越有利于疏散,但过道宽度相应减小,从两侧进入过道的人员冲突加剧,又会影响疏散效率.对于小出口情况,由于在出口附近形成高密度阻塞区域,使疏散时间明显增加,可以通过控制上游的行人来流和减少行人之间的冲突来加快人群的疏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流 疏散过程 疏散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逆行人员的疏散模型构建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邓青 周郑 +3 位作者 邓立 蒋慧灵 周亮 周正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6-203,共8页
为探究疏散过程中人员行为冲突的演化过程,提高疏散效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2种典型存在逆行人员场景下的人员疏散行为演化过程,讨论人员密度、事件紧急程度以及个体心理收益对人员合作或竞争策略选择的影响;借助Matlab仿真工具,展... 为探究疏散过程中人员行为冲突的演化过程,提高疏散效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2种典型存在逆行人员场景下的人员疏散行为演化过程,讨论人员密度、事件紧急程度以及个体心理收益对人员合作或竞争策略选择的影响;借助Matlab仿真工具,展示博弈参与者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参数调整对于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存在5个均衡点,分别为(1,0)、(0,1)、(1,1)、(0,0)和一个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逆行人员,获得的收益比例不同,但参数对其行为演化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当正常疏散人员的心理收益、事故的危险程度、逆行人员的额外时间损失增大时,正常疏散人员倾向礼让的策略;当正常疏散人员争抢的成本和逆行人员争抢成功的收益减小时,逆行人员倾向于礼让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人员 演化博弈 稳定性分析 疏散过程 疏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的消防疏散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党珊 蒋太刚 巫承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1期131-134,共4页
以某医院病房楼层为例,采用不同的近邻判断方法,对病房走廊等不同环境的疏散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元胞自动机算法,以完成病房疏散与完成全部人员疏散的时间为指标,评价疏散效果。为更好地模拟疏散过程,讨论了不同近邻判断方法在不同场景... 以某医院病房楼层为例,采用不同的近邻判断方法,对病房走廊等不同环境的疏散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元胞自动机算法,以完成病房疏散与完成全部人员疏散的时间为指标,评价疏散效果。为更好地模拟疏散过程,讨论了不同近邻判断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并与社会力模型算法对比,论证了算法的优异性。同时,实验验证了房间走廊关系、房间内布置对疏散影响的猜想。进而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补充了需要担架、轮椅的病人等各种情况的仿真,以元素大小、移动速度等要素表征其特点。上述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大型建筑的消防疏散模拟,仿真方法和结论对房间设置、路径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疏散 元胞自动机 社会力模型算法 建筑设计 疏散过程 疏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息传递机制的改进社会力模型
4
作者 李昆 丁景轩 李姣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5,共9页
为探究多出口房间内出口开放状态未知情况下行人疏散选择策略,并评估信息传递对疏散过程中运动状态和疏散效率的影响,提出基于信息传递机制的出口寻踪社会力模型(SFM)。首先,在SFM中引入竞争机制,使模型仿真效果更加符合实际疏散场景;然... 为探究多出口房间内出口开放状态未知情况下行人疏散选择策略,并评估信息传递对疏散过程中运动状态和疏散效率的影响,提出基于信息传递机制的出口寻踪社会力模型(SFM)。首先,在SFM中引入竞争机制,使模型仿真效果更加符合实际疏散场景;然后,研究理性策略与非理性策略引导下的疏散过程,探讨信息变更引发的羊群效应对整体疏散的影响;最后,引入信息传递机制,探索信息交流与合作对逃生路径的优化作用。结果表明:在紧急逃生情境中,对于个体行人而言,理性策略更为稳妥;但从群体行为学角度来看,存在一个最优群体策略分布,即当大约25%的行人选择理性策略,而剩余75%的行人选择非理性策略时,整个群体的疏散效果可以达到最优;通过引入信息传递机制,逃生行人能够有效地从周围人群中获得关键逃生信息,从而显著提高疏散效率。该机制的促进作用对实际开放出口较少的场景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输机制 社会力模型(SFM) 理性策略 非理性策略 疏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