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洞单线隧道列车中部火灾疏散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松涛 卫文彬 欧宸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6,共6页
研究目的:本文以双洞单线高铁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合理的假设建立人员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并进行疏散路径优化计算;然后通过Pathfinder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双洞单线高铁隧道人员疏散模型,对不同列车停靠位置处的疏散路径进行数值模拟分... 研究目的:本文以双洞单线高铁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合理的假设建立人员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并进行疏散路径优化计算;然后通过Pathfinder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双洞单线高铁隧道人员疏散模型,对不同列车停靠位置处的疏散路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期得到人员最优疏散模式。研究结论:(1)双洞单线隧道列车中部火灾具有5种不同的疏散模式;(2)各疏散路径的最优疏散时间大致呈直线或"V"字形分布,时间节点的位置分别为27 m,47 m,69 m和100 m;(3)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高度吻合,最小相对误差为1.48%,最大为15.48%;(4)本研究结论可为铁路隧道防灾疏散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缩短疏散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横通道 疏散模式 Pathfinder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轨道列车区间疏散模式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王美娜 姜学鹏 +2 位作者 王启睿 蒲婷 彭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171,共9页
为探究悬挂式轨道列车火灾时不同疏散模式对人员安全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竖向疏散模式的特性,构造人员下行速度与楼梯高度、坡度的耦合关系式;然后采用Pathfinder软件,分析不同疏散模式下疏散设施参数与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t_(R))的关... 为探究悬挂式轨道列车火灾时不同疏散模式对人员安全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竖向疏散模式的特性,构造人员下行速度与楼梯高度、坡度的耦合关系式;然后采用Pathfinder软件,分析不同疏散模式下疏散设施参数与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t_(R))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竖向设施的疏散方式,t_(R)与列车距地面的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独立楼梯、充气滑梯均满足安全疏散要求;采用双充气滑梯的疏散方式,t_(R)比采用单个充气滑梯的t_(R)减小约35.6%;独立楼梯坡度设计宜为30~35°、宽度不小于1.3 m;横渡板宽度优选1.5 m,疏散平台宽度不小于1.3 m;疏散平台+楼梯组合疏散,楼梯间距为200 m时,列车在区间任意位置的t_(R)约等于415 s,小于900 s,满足安全疏散要求。从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角度,推荐采用独立楼梯为主、其他设施为辅的疏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轨道列车 疏散模式 安全性 必需安全疏散时间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椅人员疏散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博思 孙柏林 +1 位作者 王新宇 余志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轮椅人员疏散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设计试验,研究轮椅人员在自驱和推行两种不同疏散模式下的疏散特性,以及发生对向或者同向行走冲突时的避让行为。试验表明,由于推行人员更容易向轮...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轮椅人员疏散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设计试验,研究轮椅人员在自驱和推行两种不同疏散模式下的疏散特性,以及发生对向或者同向行走冲突时的避让行为。试验表明,由于推行人员更容易向轮椅施加推力,也更容易控制轮椅前进方向,因此,相比于轮椅人员自驱疏散,轮椅人员推行疏散速度更快,约为自驱疏散速度的1.9~2.6倍;在两种疏散模式下,轮椅人员的疏散速度均会随着通道宽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在窄通道条件下,轮椅人员易于与通道边界发生碰撞,导致疏散速度降低。当与对向人员交汇时,轮椅人员的行走方向通常会向右偏移以避让冲突;当与其他轮椅人员水平并排疏散时,轮椅人员通常会调整速度,转变为碰撞冲突可能性最低的前后纵向疏散模式。因此,在考虑轮椅人员的安全疏散设计中,应确保轮椅人员有足够的可用宽度,以避免其疏散速度受到限制,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他人辅助疏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椅人员 安全疏散 疏散模式 疏散宽度 冲突避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集群模式的高层住宅紧急疏散模型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翁小雄 魏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1,共6页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高层民用住宅特点的紧急疏散模型,为评价高层住宅建筑安全性、指导人员逃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观测,分析家庭疏散对象的心理特征,对传统紧急疏散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群紧急疏散模型,并进...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高层民用住宅特点的紧急疏散模型,为评价高层住宅建筑安全性、指导人员逃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观测,分析家庭疏散对象的心理特征,对传统紧急疏散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群紧急疏散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模型以社会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和计算家庭内部成员与外部人员2种不同的"社会心理力",进而体现集群疏散的宏观特征。仿真结果分析了家庭集群疏散与传统紧急疏散,这2种情况下主要交通参数的差别,论证了家庭集群疏散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住宅 家庭疏散 集群行为 疏散模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铁路隧道防灾救援设计标准比较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袁伟 孙正兵 +1 位作者 赵万强 郑长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133,共6页
为分析中外铁路设计标准差异,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研究现状及深入研究中国标准及国际标准,分析不同标准下铁路隧道合分修、紧急出口设置、救援通道、待避场坪等设计标准条目差异,并以B国DY高铁项目为依托,对同一隧道按... 为分析中外铁路设计标准差异,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研究现状及深入研究中国标准及国际标准,分析不同标准下铁路隧道合分修、紧急出口设置、救援通道、待避场坪等设计标准条目差异,并以B国DY高铁项目为依托,对同一隧道按不同标准开展防灾救援设计,得出差异较大的设计结果。较之中国标准,同等条件下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人员逃生路径短,疏散耗时少,获救概率更高,但国际标准对应更高的建设及运营维护成本。通过中外标准规范条目对比及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对比研究,总结出了中外标准铁路隧道防灾救援设计异同,研究成果对促进中国隧道设计适应国际市场及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防灾救援疏散 隧道设计 紧急出口 疏散模式 标准对比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