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聚类算法在疏散星团成员星证认中的性能对比
1
作者 熊壮 张鹏 +4 位作者 杨向明 刘高潮 刘迪 李佳朋 田海俊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5,共14页
长期以来,疏散星团成员星的证认问题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一个挑战,由于疏散星团形成及演化的复杂性,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准确地确定疏散星团中的成员星.目标是以3种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疏散星团为样本,选取恒星的位置和运动的五维参数,通过DB... 长期以来,疏散星团成员星的证认问题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一个挑战,由于疏散星团形成及演化的复杂性,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准确地确定疏散星团中的成员星.目标是以3种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疏散星团为样本,选取恒星的位置和运动的五维参数,通过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FOF(Friend of Friend)和STAR GO(Star's Galactic Origin)3种聚类方法,对疏散星团进行聚类检测,量化不同算法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FOF与STAR GO算法对有特殊结构的星团更为适用,能识别出星团的潮汐或延展结构,而DBSCAN对星团核心区域成员星的识别更为完整.旨在星团结构细节与提高成员星识别的完整性之间找到更均衡的算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团:个别:trumpler 10 NGC 752 NGC 2232 Tian 2 方法:数据分析 天文数据库:盖亚卫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ia DR3数据在Cygnus天区的星团群搜寻研究
2
作者 刘桂梅 钟靖 +2 位作者 单星美 秦松梅 李春燕 《天文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6,共15页
由于星团群样本数量以及数据精度的限制,星团群的起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需要扩大原初星团群样本,为进一步研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可靠的观测数据。基于Gaia DR3数据,重新测定了以往报道的星团参数。根据星团的空间分布和运动学特征,... 由于星团群样本数量以及数据精度的限制,星团群的起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需要扩大原初星团群样本,为进一步研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可靠的观测数据。基于Gaia DR3数据,重新测定了以往报道的星团参数。根据星团的空间分布和运动学特征,在Cygnus天区发现了4个新的星团群:G1、G2、G3和G4。这4个星团群各自占据相对独立的空间,成员星团空间分布相互毗邻且速度一致,表明各自成员星团是在同一片巨分子云中形成的。各星团群恒星形成时间分别为13 Ma、29 Ma、10 Ma和12 Ma,符合连续恒星形成事件的持续时标,表明星团群成员是原初相继形成的。通过贝叶斯方法改正距离后,发现G1和G2星团群呈丝状分布,而G3和G4则较为集中。G1和G2中部分星团相互作用不明显,G3和G4中的星团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最后,对于4个星团群在银河系中的轨道运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星团群的成员星团将逐渐远离,最终演变成独立的星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星团 星团 银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疏散星团成员判定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新华 陈力 侯振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46,共8页
成员判定是疏散星团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成员判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星团基本参数的估计.首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对疏散星团NGC 6791和M67(NGC 2682)分别... 成员判定是疏散星团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成员判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星团基本参数的估计.首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对疏散星团NGC 6791和M67(NGC 2682)分别进行了成员判定,结果表明DBSCAN聚类算法能很有效地剔除场星污染.得到的NGC6791成员星的颜色-星等图上主序清晰并呈现明显的双重主序结构,这表明NGC 6791可能有更复杂的恒星形成与演化历史.对M67的分析表明出现了质量分层现象,并且星团的核心和外围两部分有明显的相对运动.对NGC 6791和M67的分析均表明DBSCAN聚类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成员判定方法,有传统成员判定方法不具备的一些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协 个别 NGC 6791 M67 赫罗图和颜色-星等图 自行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疏散星团NGC 188的3维运动学成员判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新华 王超 +1 位作者 顾晓清 徐守坤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72,共8页
利用疏散星团NGC 188所在天区的1046颗恒星样本的高精度3维(3D)运动学数据(自行和视向速度)测试了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的成员判定效果.为了避免自行和视向速度的单位不一致带... 利用疏散星团NGC 188所在天区的1046颗恒星样本的高精度3维(3D)运动学数据(自行和视向速度)测试了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的成员判定效果.为了避免自行和视向速度的单位不一致带来的影响,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将3个分量的数据统一标准化至[0,1]区间.利用第k个最近邻点距离方法分析了1046颗恒星样本在标准化无量纲3D速度空间的分布特征,再根据第k个最近邻点距离随k值的变化趋势确定了DBSCAN聚类算法的输入参数(Eps,MinPts),最后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分离出497颗3D运动学成员星.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3D运动学成员星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协 个别 NGC 188 恒星 运动学与动力学 技术 视向速度 赫罗图与颜色-星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NGC7789的偏振成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君亮 姜佩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2-259,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按最大似然原理由偏振资料确定星团成员的统计方法,对疏散星团NGC7789天区恒星偏振资料的处理表明,这一方法用于确定星团偏振成员是合理的,成员判别的结果与高精度自行成员研究的结果符合得比较好,预期随着偏振资料的增加... 本文提出了一种按最大似然原理由偏振资料确定星团成员的统计方法,对疏散星团NGC7789天区恒星偏振资料的处理表明,这一方法用于确定星团偏振成员是合理的,成员判别的结果与高精度自行成员研究的结果符合得比较好,预期随着偏振资料的增加,将会取得更好的成员判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星际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NGC6530的成员研究和空间运动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文 赵君亮 陈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8,共10页
利用上海天文台40厘米折射望远镜照相观测资料所得出的恒星自行,按最大似然原理确定了疏散星团NGC6530天区内恒星的成员概率.分析表明星团成员确定是非常有效的,成员概率p≥0.9的恒星计有250颗.最后,确定了星团的空间运动,并作了简... 利用上海天文台40厘米折射望远镜照相观测资料所得出的恒星自行,按最大似然原理确定了疏散星团NGC6530天区内恒星的成员概率.分析表明星团成员确定是非常有效的,成员概率p≥0.9的恒星计有250颗.最后,确定了星团的空间运动,并作了简单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自行 星团成员 空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SS-DR8及2MASS数据的疏散星团NGC 6791的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新华 陈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5-274,共10页
利用斯隆数字巡天(SDSS)第8次释放数据(DR8)的恒星光谱数据及2MASS(Two Micro All Sky Survey)近红外点源测光数据研究著名的疏散星团NGC 6791,得到该星团的视向速度与金属丰度分别为V_r=-46.4±0.2 km·s^(-1)和[Fe/H]=0.32... 利用斯隆数字巡天(SDSS)第8次释放数据(DR8)的恒星光谱数据及2MASS(Two Micro All Sky Survey)近红外点源测光数据研究著名的疏散星团NGC 6791,得到该星团的视向速度与金属丰度分别为V_r=-46.4±0.2 km·s^(-1)和[Fe/H]=0.32±0.11dex.利用星团中红团簇巨星作为理想"标准烛光",结合2MASS近红外点源测光数据计算了该星团的绝对距离模数为(m-M)_0=13.02±0.08 mag或4.02±0.15 kpc.与其他研究者给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金属丰度、视向速度及绝对距离模数都符合得比较好.主要结论有3点:(1)NGC 6791是个极度富金属的星团;(2)在SDSS的光谱分辨能力以内,分离出的87颗团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金属丰度差异;(3)得到的距离模数对年龄、金属丰度及尘埃消光不敏感,是一种可靠的间接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协 个别 NGC 6791 恒星 丰度 恒星 距离 技术 视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的近期研究进展(Ⅰ):基本性质与恒星演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石火明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2-31,共10页
疏散星团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性。近期有关疏散星团的观测工作和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本文试就疏散星团的若干基本性质和涉及团与团内恒星演化的几个重要问题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 疏散星团 恒星 演化 基本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的质量分层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8-345,共8页
对疏散星团质量分层的有关问题做了简要的评述,包括空间质量分层和速度质量分层的表现形式和探测途径,质量分层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最后概要介绍了2MASS测光资料对探讨疏散星团质量分层效应的作用.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星团 疏散星团 质量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中的耀星及其演化学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家骥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4-74,共11页
耀星是红矮星早期演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恒星的质量。在年轻和比较年轻的疏散星团(和星协)中,都含有大量耀星,它们的光度分布是疏散星团(或星协)年龄的标志。在昂星团中已发现大星耀星,对它们的自行、测... 耀星是红矮星早期演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恒星的质量。在年轻和比较年轻的疏散星团(和星协)中,都含有大量耀星,它们的光度分布是疏散星团(或星协)年龄的标志。在昂星团中已发现大星耀星,对它们的自行、测光和分光资料进行深入的统计研究,对于解决疏散星团及矮星起源和演化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星 疏散星团 演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SCAN聚类算法在Gaia-DR2中检测疏散星团的研究
11
作者 徐守坤 王超 +1 位作者 庄丽华 高新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6,共11页
基于Gaia Data Release 2 (Gaia-DR2)星表,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进行邻近疏散星团成员检测.从Gaia-DR2中选取了594284颗恒星(距离太阳<100 pc)作为样本,使... 基于Gaia Data Release 2 (Gaia-DR2)星表,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进行邻近疏散星团成员检测.从Gaia-DR2中选取了594284颗恒星(距离太阳<100 pc)作为样本,使用恒星的五维数据(三维空间位置和两维自行)进行聚类分析.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将每一维数据标准化到[0, 1]区间内,避免了单位不一致对聚类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k-dist图确定了DBSCAN算法的输入参数(Eps, MinPts).最终,使用DBSCAN算法获取了133颗成员星,它们在五维相空间中可以被分成两组,分别对应于疏散星团Hyades和Coma.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成员星是可靠的.根据两个星团的成员星, Hyades和Coma的距离分别确定为(46.5±0.3) pc和(84.9±0.4)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协:个别:Hyades COMA 视差 恒星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NGC2286的自行测定及成员研究
12
作者 赵君亮 何燕萍 田凯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4-93,共10页
本文利用上海天文台40厘米天体照相仪拍摄的四对底片,测定了疏散星团NGC2286天区内2284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及相应的误差。精度分析表明,百年自行的平均单位权中误差为±0″.366。详细的自行成员研究表明,星团的成员星很不确定,... 本文利用上海天文台40厘米天体照相仪拍摄的四对底片,测定了疏散星团NGC2286天区内2284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及相应的误差。精度分析表明,百年自行的平均单位权中误差为±0″.366。详细的自行成员研究表明,星团的成员星很不确定,一种可能解释的是这个团也许并不存在,或者至少主目前已有的自行资料来说还无法对其作有效的成员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相对自行计算 误差 精度 天体照相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M11的研究1.自行测定与成员研究
13
作者 束成钢 赵君亮 田凯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4-302,共9页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40厘米双筒天体照相仪所拍摄得的10对底片(历元差16─70年),经PDS测量仪测量,共确定了疏散星团Mll天区872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其中85%以上恒星的自行测定精度好于±0″.1/...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40厘米双筒天体照相仪所拍摄得的10对底片(历元差16─70年),经PDS测量仪测量,共确定了疏散星团Mll天区872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其中85%以上恒星的自行测定精度好于±0″.1/百年.利用所测得的相对自行和新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不同星等组恒星的分布参数并计算了团中心距r≤25'内785颗恒星的成员概率,其中成员概率大于0.7的恒星共有541颗.详细的讨论表明,新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更为严格,实用上也是可行的,可以使星团成员确定取得更为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自行 成员 星系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的近期研究进展(Ⅱ):动力学和形成过程
14
作者 石火明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疏散星团动力学及形成过程的研究对于恒星动力学理论和银河系恒星形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疏散星团动力学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是通过理论(特别是N体模拟)和实际观测的结合研究,对于疏散星团的结构、内部运动和动力学演化已有... 疏散星团动力学及形成过程的研究对于恒星动力学理论和银河系恒星形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疏散星团动力学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是通过理论(特别是N体模拟)和实际观测的结合研究,对于疏散星团的结构、内部运动和动力学演化已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和了解。有关疏散星团形成过程的研究理论和观测也都在进展之中。本文试就疏散星团动力学和形成过程的近期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动力学 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河系双星团及星团群研究进展
15
作者 单星美 刘桂梅 +1 位作者 钟靖 林清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202,共16页
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形成和演化理论的理想实验室,然而星团的形成模式仍是一个基本但未解决的问题。为了深入探讨星团的形成与演化模式,首先需要从观测上证认出具有物理联系的双星团或星团群系统。开展双星团及星团群性质的研究可以为深... 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形成和演化理论的理想实验室,然而星团的形成模式仍是一个基本但未解决的问题。为了深入探讨星团的形成与演化模式,首先需要从观测上证认出具有物理联系的双星团或星团群系统。开展双星团及星团群性质的研究可以为深入理解恒星等级成团形成的模式提供重要线索;此外,双星团与星团群为研究同一片分子云中星团的形成与演化模式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并有助于理解星团和母分子云在形态及运动学特性之间的联系。从双星团及星团群的样本甄选和形成机制等出发,简单介绍银河系双星团及星团群的研究历史,着重讨论了Gaia时代该领域的研究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星团 银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的最新研究进展
16
作者 俎中良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疏散星团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性。近年来在观测和理论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综述了疏散星团的研究现状,对成员判别、基本参数确定、团与恒星的演化、团的结构和动力学进行了详细评述。
关键词 疏散星团 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研究现状 成员判别 动力学 演化 天文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疏散星团照相相对自行的一个正确计算法
17
作者 周兴海 经加云 《天文学报》 1986年第1期9-15,共7页
本文在线性模型的假定下,给出了当参考星自行不知道时,如何计算正确相对自行的一个方法,并且证明了用通常方法(即假定参考星自行满足条件:∑xμ_x=Σyμ_x=0,Σxμ_y=Σyμ_y=0,Σμ_x=Σμ_y=0)求得的自行不是相对自行,两者之间的差值... 本文在线性模型的假定下,给出了当参考星自行不知道时,如何计算正确相对自行的一个方法,并且证明了用通常方法(即假定参考星自行满足条件:∑xμ_x=Σyμ_x=0,Σxμ_y=Σyμ_y=0,Σμ_x=Σμ_y=0)求得的自行不是相对自行,两者之间的差值跟待测星在底片上的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星 相对自行 疏散星团 银河星团 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疏散星团视向速度和金属丰度研究
18
作者 张书会 刘蓉蓉 +2 位作者 李璐 胡国真 邵正义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8-400,共13页
疏散星团是研究星族和银河系形成与演化的理想示踪体。基于LAMOST DR7低分辨率光谱,在视向速度和金属丰度两维空间上,构建包含团星和场星的混合模型:以二维正高斯模型来描述团星的分布,以星团天区周围的恒星来构建场星的分布模型。同时... 疏散星团是研究星族和银河系形成与演化的理想示踪体。基于LAMOST DR7低分辨率光谱,在视向速度和金属丰度两维空间上,构建包含团星和场星的混合模型:以二维正高斯模型来描述团星的分布,以星团天区周围的恒星来构建场星的分布模型。同时,在模型中考虑了观测误差的影响。对3个具有丰富光谱数据的典型疏散星团进行了拟合。年轻星团Melotte 22和中年星团NGC 2281可以较好地约束其视向速度的内禀弥散,分别为:1:47_(−1:18)^(+0:95)km·s^(−1)和2:05_(−1:88)^(+1:39)km·s^(−1),而年老星团NGC 2682只能给出速度弥散的上限约为0:96 km·s^(−1)。Melotte 22、NGC 2281和NGC 2682的金属丰度内禀弥散分别为:0:170_(−0:009) ^(+0:012)dex,(0:1080:012)dex和(0:0500:005)dex,都明显大于金属丰度的观测误差(约0:028 dex)。这说明疏散星团的成员星存在一定的化学丰度内禀弥散,这对于进一步讨论星团恒星的形成过程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 混合模型 LAMOST 视向速度 金属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散星团M67成员星的两点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文瀚 罗智坚 束成钢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对著名老年疏散星团M67的成员星进行了两点相关函数分析,讨论了团星的空间分布情况及质量分层现象.结果表明:M67成员星的两点相关函数能很好地用幂律形式来描述,其成员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成团性和自相似性.对M67不同光度成员星两... 对著名老年疏散星团M67的成员星进行了两点相关函数分析,讨论了团星的空间分布情况及质量分层现象.结果表明:M67成员星的两点相关函数能很好地用幂律形式来描述,其成员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成团性和自相似性.对M67不同光度成员星两点自相关函数的分析表明,亮星相比暗星具有更强的相关强度和更大的相关指数,说明在星团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空间质量分层现象,亮星比暗星具有更强的成团性和更大的中心聚度.不同光度成员星间两点交叉相关函数的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光度成员星之间并没有表现出绝对的空间质量分层现象,亮星和暗星在空间分布上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协:个别:M67 银河系:结构 方法:统计 自行 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疏散星团的金属丰度及银盘金属丰度梯度演化研究
20
作者 张文粳 常瑞香 张茜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1,共12页
疏散星团是探究银河系结构与演化的良好示踪体,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之前关于疏散星团的研究中,仅有一小部分疏散星团有金属丰度参数,而且,金属丰度的测量,是基于不同质量的观测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收集了一个年龄大于2 Gyr的老年疏散... 疏散星团是探究银河系结构与演化的良好示踪体,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之前关于疏散星团的研究中,仅有一小部分疏散星团有金属丰度参数,而且,金属丰度的测量,是基于不同质量的观测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收集了一个年龄大于2 Gyr的老年疏散星团样本,通过整理这些星团成员星的金属丰度数据,一方面,以星团NGC 2682为例,对比了不同光谱巡天项目给出的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系统差异;另一方面,计算了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平均值和中位值,作为该疏散星团的金属丰度推荐值.此外,还利用该样本探究了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时间的演化,结果表明,早期银盘有着更加陡峭的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逐渐趋于平缓,为银盘化学演化模型提供了更加严格的观测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疏散星团 银河系:丰度 银河系:银盘 银河系: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