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原酸干预鸭肠炎病毒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的代谢组学分析
1
作者 杨芸芸 张黔东 +4 位作者 冯轶 文安林 杨颖 文明 刘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6-1244,共9页
为探究绿原酸对鸭肠炎病毒(DEV)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代谢组学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法筛选绿原酸对DEF的最适作用浓度,结果显示绿原酸最佳作用浓度为0.250 mg/mL。将DEF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DEF)、绿原酸对照组(经0.250 mg/m... 为探究绿原酸对鸭肠炎病毒(DEV)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代谢组学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法筛选绿原酸对DEF的最适作用浓度,结果显示绿原酸最佳作用浓度为0.250 mg/mL。将DEF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DEF)、绿原酸对照组(经0.250 mg/mL绿原酸溶液作用的DEF)、DEV感染组(DEV病毒液感染的DEF)和绿原酸干预组(0.25 mg/mL绿原酸溶液作用DEF后接种DEV病毒液),培养至24 h、36 h和48 h时的各组DEF,经CCK-8检测细胞活性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各组细胞间的差异代谢物,经MetaX软件筛选各组细胞间显著差异代谢物,KEGG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信号通路,并进一步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中DEV NP基因拷贝数,分析DEV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绿原酸对照组在3个时间点的细胞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DEV感染组的细胞活性均极显著下降(P<0.01),绿原酸干预组在24 h和36 h时的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48 h时极显著下降(P<0.01);与DEV感染组相比,绿原酸干预组在3个时间点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28、31和21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S-乳酰谷胱甘肽、L-谷氨酸,L-蛋氨酸、吲哚-3-乙酸、甲酰基-L-蛋酰肽等,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有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EV感染组DEV NP基因拷贝数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上升(P<0.05);与DEV感染组相比,绿原酸干预组DEV NP基因的拷贝数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5)。上述结果表明,绿原酸通过调控DEF细胞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等氨基酸代谢通路抑制DEV增殖,该结果为绿原酸在鸭病毒性肠炎等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病毒 绿原酸 纤维细胞 代谢组学分析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山麻鸭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2
作者 吴恺琪 吴琼 +3 位作者 王蕾 向仕玺 林明昕 吴忠亮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培养龙岩山麻鸭鸭胚成纤维细胞。本研究选择龙岩山麻鸭10日龄鸭胚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培养的鸭胚成纤维细胞12h后呈典型的长梭形,48h后,细胞轮廓清晰... 为培养龙岩山麻鸭鸭胚成纤维细胞。本研究选择龙岩山麻鸭10日龄鸭胚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培养的鸭胚成纤维细胞12h后呈典型的长梭形,48h后,细胞轮廓清晰,核仁明显,传至第3代的成纤维细胞经DAPI和绿色荧光标记染色后均呈阳性,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征。本研究成功从龙岩山麻鸭鸭胚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成纤维细胞,为后期龙岩山麻鸭开展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岩山麻 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中形态发生学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宇飞 程安春 +2 位作者 汪铭书 周毅 袁桂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4-280,共7页
采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V-CHv吸附到DEF细胞上以后通过囊膜和细胞膜间发生融合的方式侵入宿主细胞;病毒在细胞核内完成病毒... 采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V-CHv吸附到DEF细胞上以后通过囊膜和细胞膜间发生融合的方式侵入宿主细胞;病毒在细胞核内完成病毒核酸的生成、核酸与衣壳的装配;病毒核衣壳通过核膜-内质网膜系统从细胞核转运到内质网池中并在内质网池中得到皮层结构;获得了皮层的DEV-CHv核衣壳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空泡内得到囊膜结构后成为成熟病毒;细胞空泡内的成熟DEV-CHv可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被释放到细胞外,或在空泡破裂时被释放到细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病毒 纤维细胞 形态发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传代及保存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许静 李进军 +3 位作者 熊胜 陈黎 杨倩 卢立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13,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鸭胚成纤维细胞离体培养、传代以及冷冻保存体系,为鸭胚胎或生殖干细胞的离体培养奠定基础。利用胰酶-EDTA消化鸭胚胎组织,10% FBS+DEME营养液培养,获得原代和传代成纤维细胞。分别用DMSO、甘油以及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剂... 本研究旨在建立鸭胚成纤维细胞离体培养、传代以及冷冻保存体系,为鸭胚胎或生殖干细胞的离体培养奠定基础。利用胰酶-EDTA消化鸭胚胎组织,10% FBS+DEME营养液培养,获得原代和传代成纤维细胞。分别用DMSO、甘油以及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剂对F1代鸭胚成纤维细胞进行冷冻保存,检测复苏后细胞的生长情况。利用此方法可以获得高活性的鸭胚成纤维细胞,并可成功传至第三代。其中F1代与F2代细胞活力最好,达到90%以上。3种冷冻剂保存的细胞复苏后均与F1代细胞的活力存在明显差异,均小于80%,其中用DMSO冷冻保存的细胞复苏后活力最强,生长密度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冷冻保存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坦布苏病毒受体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冬敏 韩凯凯 +7 位作者 刘青涛 黄欣梅 杨婧 刘宇卓 章丽娇 田宇杰 王梦瑶 李银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目的】拓展对坦布苏病毒受体的认知,为研究其在鸭体内的感染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取9日龄SPF鸭胚制备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待细胞长成单层后提取DEF膜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试验筛选出DEF膜蛋白中可与坦布苏病毒结合的蛋白,经病毒辅... 【目的】拓展对坦布苏病毒受体的认知,为研究其在鸭体内的感染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取9日龄SPF鸭胚制备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待细胞长成单层后提取DEF膜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试验筛选出DEF膜蛋白中可与坦布苏病毒结合的蛋白,经病毒辅覆蛋白结合分析(VOPBA)验证后通过LC-MSMS质谱分析进行鉴定;同时人工合成鸭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序列的开放阅读框(1905 bp),构建重组质粒pET32a-HSP70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鸭HSP70血清,与DEF细胞共孵育后接种坦布苏病毒,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抗血清对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结果】DEF膜蛋白中分子量约70 kD的蛋白可与坦布苏病毒结合,经LC-MSMS质谱分析和序列比对可确定该蛋白即为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重组质粒pET32aHSP70的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4 h后,SDS-PAGE检测发现在分子量约85 kD处出现目的蛋白条带,获得的重组鸭HSP70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进行表达,且能与His标签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以重组鸭HSP70蛋白免疫小鼠获得的抗鸭HSP70血清可封闭DEF细胞上的HSP70,而竞争性抑制坦布苏病毒感染。【结论】HSP70是坦布苏病毒感染DEF细胞的受体,可作为新的靶点用于抗坦布苏病毒药物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纤维细胞 热休克蛋白70 受体 免疫共沉淀 病毒辅覆蛋白结合分析(VOP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宇飞 程安春 +4 位作者 汪铭书 贾仁勇 文明 周伟光 陈孝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11,共3页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Ladder检测表明,...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病毒 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细小病毒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阮二垒 陈申秒 +2 位作者 朱秀高 张西营 王金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年第2期45-46,共2页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rius,MDPV)引起的侵袭雏鸭为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喘气、腹泻及胰脏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40%~50%,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病 纤维细胞 培养 急性传染病 死亡率 发病率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筛选新型鸭细小病毒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元 李晓轩 +1 位作者 孙继国 袁万哲 《现代畜牧兽医》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为筛选鸭细小病毒(DPV)感染鸭胚成纤维(DEF)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利用DPV接种DEF细胞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加入相同体积的2%DMEM,培养至72 h后提取2组样品的总RNA,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出DEF细胞感染DPV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 为筛选鸭细小病毒(DPV)感染鸭胚成纤维(DEF)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利用DPV接种DEF细胞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加入相同体积的2%DMEM,培养至72 h后提取2组样品的总RNA,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出DEF细胞感染DPV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GO功能分类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水平变化倍数(fold change,FC)在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4 073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 904个,下调表达2 169个。GO功能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到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蛋白结合、转运活动等功能。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新陈代谢、TNF、NF-κB、Jak-STAT、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差异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RNA-Seq技术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RNA-Seq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DPV的致病作用及宿主抗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纤维细胞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的适应性研究
9
作者 李鑫 朱永梅 +2 位作者 母晓宇 马波 王君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将鸭肝炎病毒(DHV)E53鸡胚致弱株适应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连续传代至第16代时出现细胞病变(CPE),第21代时CPE呈现规律性,接毒后72hCPE达80%,其病变特征是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崩解死亡、脱落。经病毒细胞培养物滴度测定、RT-PCR检测和间... 将鸭肝炎病毒(DHV)E53鸡胚致弱株适应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连续传代至第16代时出现细胞病变(CPE),第21代时CPE呈现规律性,接毒后72hCPE达80%,其病变特征是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崩解死亡、脱落。经病毒细胞培养物滴度测定、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证明DHVE53株能够在DEF上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纤维细胞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A-M2融合表位与EGFP蛋白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王善辉 王文秀 +2 位作者 沈志强 池贤凤 高三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0,共4页
本研究选择禽流感病毒H9N2株的HA的两个保守T细胞表位基因和M2基因胞外保守序列(M2e),经人工合成并通过PCR扩增获得HA-M2融合表位基因,将其与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载体pEGFP-N1连接,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HA-M2-pEGFP-N1。采用脂... 本研究选择禽流感病毒H9N2株的HA的两个保守T细胞表位基因和M2基因胞外保守序列(M2e),经人工合成并通过PCR扩增获得HA-M2融合表位基因,将其与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载体pEGFP-N1连接,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HA-M2-pEGFP-N1。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后,通过RT-PCR、直接荧光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HA-M2-pEGFP-N1,且以HA抗原表位和保守的M2e序列为基础构建的重组蛋白能够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中成功表达。本试验为研制新型的禽流感通用疫苗,进一步探索HA基因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及AIV的感染机理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融合表位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法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对鸭胚成纤维细胞活力的影响
11
作者 林泽鑫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第6期13-16,共4页
采用MTS法检测接种不同致病力番鸭呼肠孤病毒12h、24h、36h、48h、72h、96h后对番鸭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活力的影响。根据细胞病变情况和活力状态确定细胞发生变化的拐点,初步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细胞活力的特... 采用MTS法检测接种不同致病力番鸭呼肠孤病毒12h、24h、36h、48h、72h、96h后对番鸭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活力的影响。根据细胞病变情况和活力状态确定细胞发生变化的拐点,初步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细胞活力的特征变化,进一步了解番鸭呼肠孤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和致病机理提供时间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接毒后36h,细胞活力达到最高,高致病力YB毒株作用于MDEF,细胞活力在48h大幅下降并出现明显细胞凋亡;低致病力YJL毒株作用于MDEF,则在72h可出现明显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检测法 番鸭呼肠孤病毒 番鸭纤维细胞(mdef)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胚成纤维细胞核糖体S12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2
作者 郭慧 胡桂学 +4 位作者 邵洪泽 董浩 段小波 孟繁星 徐浩 《现代畜牧兽医》 2014年第4期6-9,共4页
本研究通过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s,DEF)cDNA文库的构建及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获得了能与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结构蛋白VP1互作的核糖体蛋白S12(RPS12)。RPS12是核糖体小亚基40S的组成部分,属于核糖体蛋白S... 本研究通过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s,DEF)cDNA文库的构建及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获得了能与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结构蛋白VP1互作的核糖体蛋白S12(RPS12)。RPS12是核糖体小亚基40S的组成部分,属于核糖体蛋白S17Ae家族,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禽类及部分哺乳动物的RPS12基因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鸭胚成纤维细胞总RNA中成功扩增了RPS12基因的表达序列,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鸭胚成纤维细胞核糖体蛋白S1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399bp,编码13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14.474 kDa,pI为7.121。进一步分析发现,鸭胚成纤维细胞RPS12基因与已报道的禽类及部分哺乳动物的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RPS12 序列分析 RPS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良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碧飞 孟宇航 +2 位作者 郭春华 张兴友 常晶 《四川畜牧兽医》 2008年第6期29-30,共2页
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实验技术,从20世纪初被创立以来,在细胞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和基因功能组学等多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实践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良与探索,发现采用半胚不过滤法... 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实验技术,从20世纪初被创立以来,在细胞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和基因功能组学等多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实践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良与探索,发现采用半胚不过滤法可以快速简单有效地制备大量活鸭胚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纤维细胞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p10.8蛋白致细胞凋亡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云 郭东春 +2 位作者 耿宏伟 王钰 魏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6-769,共4页
为确定番鸭呼肠孤病毒(DRV)p10.8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DRVS14株p10.8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p10.8;通过转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首次对p10.8蛋白的凋亡功能进行了研究。细... 为确定番鸭呼肠孤病毒(DRV)p10.8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DRVS14株p10.8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p10.8;通过转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首次对p10.8蛋白的凋亡功能进行了研究。细胞转染48h后,Hoechest、DNALadder和TUNEL法的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学上出现的细胞皱缩,Hoechest染色后可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固成团块状;DNALadder法可检测到凋亡细胞DNA样品呈梯形条带;TUNEL法可观察到褐色调亡细胞的存在。以上结果均表明,p10.8在DEF中的表达具有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作用,是番DRV的凋亡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p10.8蛋白 凋亡细胞 原代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北京鸭鸭胚细胞系繁殖减蛋综合症病毒
15
作者 徐汉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5年第11期3-3,共1页
作者用北京鸭鸭胚细胞系(DEC)及鸭胚成纤维细胞(DEF)繁殖减蛋综合症(EDS)病毒。并进行了比较,DEF是用13~14日龄鸭胚制备,DEC是用北京鸭鸭胚细胞系培养于含10%山羊血清的Eagle’s MEM液中。此病毒在上述2种细胞培养中各传5代,观察其对... 作者用北京鸭鸭胚细胞系(DEC)及鸭胚成纤维细胞(DEF)繁殖减蛋综合症(EDS)病毒。并进行了比较,DEF是用13~14日龄鸭胚制备,DEC是用北京鸭鸭胚细胞系培养于含10%山羊血清的Eagle’s MEM液中。此病毒在上述2种细胞培养中各传5代,观察其对细胞引起的C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减蛋综合症 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包涵体 减蛋综合症病毒 山羊血清 EDS病毒 第1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从番鸭中分离出鹅细小病毒
16
作者 黄安国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5年第7期2-2,共1页
日本某番鸭饲养场暴发疾病,小番鸭呈现绒毛蓬松、脚软和高度的死亡率。用番鸭胚接种病料经几代盲传,从中分离出一种病毒,此病毒对氯仿、PH3.2和65℃加热30分钟有抵抗力。电镜观察到这种病毒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直径20—22nm。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日本 立体对称 二十面体 纤维细胞 死亡率 细胞病变 传代适应 细胞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中草药筛选及其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晗晗 嵇辛勤 +4 位作者 阮涌 罗晓宇 龙丹丹 段志强 安而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65,395,共9页
为筛选抗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中草药并探究其抗病毒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检测12种中草药对DTMU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细胞(DEF)形态学与病毒抑制率的影响,以及对DTMUV病毒滴度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筛选在DEF中抗DTMUV效果较明显的中草药;采... 为筛选抗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中草药并探究其抗病毒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检测12种中草药对DTMU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细胞(DEF)形态学与病毒抑制率的影响,以及对DTMUV病毒滴度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筛选在DEF中抗DTMUV效果较明显的中草药;采用鸭胚接种法测定筛选出的3种药物(板蓝根、醋五味子、酒黄芩)对DTMUV感染鸭胚死亡率的影响;并选择效果最好的酒黄芩验证其对DTMUV感染雏鸭死亡率、临床症状、体重及组织(心脏、脾脏)中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腥草、淫羊藿、金银花、板蓝根、绵马贯众、黄芪、酒黄芩、茵陈、甘草、连翘、醋五味子、白芍水提物在最佳作用浓度时均能减轻DTMUV感染DEF的CPE,并对DTMUV具有不同的抑制率,其中酒黄芩效果最佳;淫羊藿、白芍、板蓝根、黄芪、酒黄芩、茵陈、甘草、醋五味子、连翘能显著降低DEF中DTMUV的病毒滴度(P<0.05);板蓝根、醋五味子、酒黄芩能显著降低DEF中DTMUV的病毒载量(P<0.05);板蓝根、酒黄芩能起到治疗效果,且显著降低鸭胚死亡率(P<0.05),而酒黄芩、醋五味子还能预防病毒感染,且显著降低鸭胚死亡率(P<0.05);酒黄芩能够减轻病鸭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病鸭体重(P<0.05),显著降低病鸭死亡率及组织中病毒载量(P<0.05)。综上结果证明板蓝根、酒黄芩、醋五味子在细胞和鸭胚内具有一定抗DTMUV的作用,其中酒黄芩效果最佳,且酒黄芩对DTMUV感染的雏鸭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成为抗DTMUV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纤维细胞 坦布苏病毒 抗病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LPS/抑制剂SN50对鸭肠炎病毒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飘 罗引幸 +8 位作者 李涛 杨霞 曾茂芹 刘妍罕 张扬子 杨颖 温贵兰 程振涛 文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2-309,共8页
为探究NF-κB信号通路对鸭肠炎病毒(DEV)增殖的影响,本实验分别以不同终浓度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LPS(2.0μg/mL、4.0μg/mL、6.0μg/mL)和抑制剂SN50(25.0μg/mL、50.0μg/mL、75.0μg/mL)处理鸭胚成纤维(DEF)细胞后,采用CCK8法分析... 为探究NF-κB信号通路对鸭肠炎病毒(DEV)增殖的影响,本实验分别以不同终浓度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LPS(2.0μg/mL、4.0μg/mL、6.0μg/mL)和抑制剂SN50(25.0μg/mL、50.0μg/mL、75.0μg/mL)处理鸭胚成纤维(DEF)细胞后,采用CCK8法分析LPS或SN50对DEF细胞活性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LPS或SN50预处理DEF细胞4 h后,再于12 h120 h后收获细胞和上清液(未感染DEV);上述经LPS或SN50预处理细胞4 h后接种DEV(MOI 0.01),12 h120 h后(每间隔12 h)分别收获细胞及上清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上述未感染和感染DEV的DEF细胞中NF-κB1基因和DEV NP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上述未感染和感染DEV的DEF细胞上清液中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IL-1β、IL-6和MyD88)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LPS和SN50处理对DEF细胞均无明显毒性作用。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LPS预处理,均能有效提高DEF细胞中NF-κB1基因的转录水平,其中4.0μg/mL LPS处理的DEF细胞中NF-κB1基因转录水平最高;而在LPS预处理再感染DEV后,4.0μg/mL LPS和6.0μg/mL LPS处理的DEF细胞中NF-κB1基因转录水平整体上调(p<0.05),2.0μg/mL LPS处理的DEF细胞中NF-κB1基因的转录水平整体下调(p<0.05);不同浓度的SN50预处理后,未感染和感染DEV的DEF细胞中,均以50.0μg/mL SN50处理的细胞中NF-κB1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效果最好(p<0.05)。LPS预处理DEF细胞后感染DEV,12h84 h DEV NP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84 h后2.0μg/mL和6.0μg/mL LPS均会促进DEV NP基因的转录水平;而经SN50预处理DEF细胞后感染DEV,细胞中DEV NP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ELISA结果显示,经LPS预处理后,不感染或感染DEV,DEF细胞中IL-6表达量整体稍呈下降趋势(p>0.05),而IL-1β和MyD88的表达则呈无规律变化;经SN50预处理后不感染或感染DEV,DEF细胞中IL-1β、IL-6和MyD88的表达均无规律变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LPS均可促进正常DEF细胞中NF-κB1基因的转录,而DEV则可以阻断低浓度LPS(2.0μg/mL)的这种促进作用。不感染或感染DEV,SN50均于高浓度(50μg/mL和75μg/mL)时才能有效降低NF-κB1基因的转录水平;不同浓度的LPS或SN50均对NF-κB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基本无影响;LPS在DEV感染后期才能促进其增殖,而SN50则可以有效抑制DEV的增殖。本研究为阐明NF-κB信号通路与DEV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病毒 纤维细胞 NF-κB信号通路 激活剂LPS 抑制剂SN50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鸭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
19
作者 李秉鸿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19期7-8,共2页
美国S.A.Shawky等对一种组织培养的鸭肠炎病毒(DEV)灭活苗的抗原性进行试验研究。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灭活苗 组织培养 肠炎病毒 试验研究 纤维细胞 灭活疫苗 抗原性 肠炎平 弗氏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肉种鸡MDV和REV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娃 邱洪凯 郭龙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4-35,共2页
  近两年来一些肉种鸡养鸡户反映免疫过鸡马立克疫苗的鸡群仍发生肿瘤,且这种情况较往年大幅增多,病鸡因肿瘤细胞扩散至全身而迅速死亡,造成鸡群死淘率明显偏高,生产性能下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REV 混合感染 纤维细胞 腺胃 MDV 肉种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