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以肝脾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1
作者 郑欣 胥焯然 +9 位作者 宫晓 江丹丹 程晓霞 朱小丽 郑敏 曾丽 肖世峰 曾显成 陈少莺 陈仕龙 《福建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2-1161,共10页
【目的】通过对雏鹅以肝脾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PCR检测排查病原,挑选阳性病料接种番鸭胚和番鸭成纤维细胞(muscovy duck embryo fibroblast cells,MDEF)进行病毒分离,对... 【目的】通过对雏鹅以肝脾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PCR检测排查病原,挑选阳性病料接种番鸭胚和番鸭成纤维细胞(muscovy duck embryo fibroblast cells,MDEF)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毒再进行RT-PCR鉴定、病毒关键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回归试验验证。【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goose-origin muscovy reovirus,Go-MDRV),命名为JS2022株。分离毒接种番鸭胚至第6代时,番鸭胚死亡时间稳定在3~5 d,胚体出血,肝脏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坏死灶,发育受阻。将分离毒尿囊液接种MDEF,出现细胞圆缩、崩解等病变。将JS2022株σB和σ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番鸭呼肠弧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和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的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JS2022株与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毒株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范围分别为99.1%~99.5%和99.3%~99.9%;动物回归试验成功复制出与临床发病鹅相同的病症。【结论】本试验成功从病死鹅的肝脏和脾脏中分离鉴定1株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JS2022株,为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σB基因 σC基因 同源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S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奇林 林锋强 +7 位作者 陈少莺 林天龙 陈仕龙 程晓霞 朱小丽 江斌 李怡英 程由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参考GenBank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duckreovirus,MDRV)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S1基因进行RT_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为300bp,与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经PCR、酶切反... 参考GenBank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duckreovirus,MDRV)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S1基因进行RT_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为300bp,与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经PCR、酶切反应鉴定后克隆到pGEM_Teasy载体中,核苷酸序列经BLAST软件分析表明:番鸭呼肠孤病毒MW9170株S1基因的目的片段与番鸭呼肠孤病毒法国89026株同源性为91 7%,与鸡关节炎病毒S2基因同源性为68 7%,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与鸡关节炎病毒亲缘距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S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双链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非结构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云 欧阳岁东 +3 位作者 刘明 胡奇林 郎景华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参考GenBank禽呼肠孤病毒 (Avian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 (MuscovyDuckReovirus,MDRV)非结构基因 (NS)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对番鸭呼肠孤病毒S14和C4株NS基因进行RT_PCR扩增 ,克隆到pMD18_T载体中 ,并对克隆产物进行酶切鉴定... 参考GenBank禽呼肠孤病毒 (Avian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 (MuscovyDuckReovirus,MDRV)非结构基因 (NS)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对番鸭呼肠孤病毒S14和C4株NS基因进行RT_PCR扩增 ,克隆到pMD18_T载体中 ,并对克隆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 ;番鸭呼肠孤病毒NS基因由 12 91bp核苷酸组成 ,与禽呼肠孤病毒NS基因相比 ,在非编码区第 115 5位少一个碱基 ,本文第一次证实 12 91bp是番鸭呼肠孤病毒NS基因特有的长度 ;番鸭呼肠孤病毒S14和C4株NS基因的 5’末端和 3’末端分别为 5‘GCTTTTT和TCATC_3’ ,是禽类呼肠孤病毒基因末端特有的碱基序列 ,S14和C4株NS基因的的有效阅读框 (2 4~ 112 7bp)编码 36 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分子量约为 4 0kDa ;番鸭呼肠孤病毒S14和C4株NS蛋白等电点分别是 7.3和 7.0 ,GC含量分别为 5 4 .2 6 %和 5 3.71% ,番鸭呼肠孤病毒S14和C4株NS基因间核苷酸同源性为 99.3% ,仅有 4个氨基酸差异 ,S14和C4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 890 2 6株N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87.8%和 87.9% ,与鸡关节炎病毒S1133NS基因同源性分别为 79.0 %和 79.3% ;进化树分析表明本研究中的两株番鸭呼肠孤病毒非结构基因 (NS)与番鸭呼肠孤病毒的亲缘关系比禽呼肠孤病毒近的多 ,建议番鸭呼肠孤病毒应归属为正呼肠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NS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雏番鸭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志胜 马春全 +1 位作者 卢玉葵 肖静芸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7-458,共2页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腿部肌肉接种10龄健康雏番鸭,复制番鸭'花肝病',并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雏番鸭在感染病毒后的12 h、24 h、48 h、72 h、144 h均能观察到胸腺、脾脏、法氏囊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腿部肌肉接种10龄健康雏番鸭,复制番鸭'花肝病',并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雏番鸭在感染病毒后的12 h、24 h、48 h、72 h、144 h均能观察到胸腺、脾脏、法氏囊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变化,在12~24 h达到高峰,72 h后逐渐降低.由此可知,雏番鸭呼肠孤病毒对雏鸭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番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组织结构及肠道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异健 姜慧慧 +7 位作者 黄丽娜 朱二鹏 周五朵 王全溪 吴晓平 李健 吴宝成 黄一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1-437,458,共8页
为探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免疫的影响,本研究将100只1日龄MDRV抗原抗体阴性雏番鸭随机分为二组:空白对照组(NCG)和MDRV同居感染组(CIG),利用人工感染发病的20只番鸭对GIC组番鸭进行同居感染。NCG和CIG组番鸭分别于... 为探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免疫的影响,本研究将100只1日龄MDRV抗原抗体阴性雏番鸭随机分为二组:空白对照组(NCG)和MDRV同居感染组(CIG),利用人工感染发病的20只番鸭对GIC组番鸭进行同居感染。NCG和CIG组番鸭分别于后者同居感染1 d、3 d、6 d、10 d、15 d、21 d后采集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进行肠道形态结构(绒毛高度、宽度、V/C值、肠壁厚度、绒毛表面积)的观察及免疫相关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检测。结果显示:与NCG相比,CIG番鸭肠道绒毛高度下降、宽度变窄,排列稀疏,V/C值降低,绒毛表面积下降,肠壁厚度变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数量下降,尤其是同居感染6 d以后其各项检查指标均与NCG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MDRV可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和黏膜免疫抑制。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MDRV感染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肠道形态结构 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肠黏膜屏障 肠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选育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少莺 胡奇林 +7 位作者 程晓霞 陈仕龙 程由铨 林天龙 江斌 林锋强 朱小丽 李怡英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应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交替传代选育出适应CEF繁殖的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疫苗株。该弱毒株已失去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病性,对CEF的TCIDs。稳定在10^-5~10^-5.5;在雏番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1日... 应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交替传代选育出适应CEF繁殖的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疫苗株。该弱毒株已失去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病性,对CEF的TCIDs。稳定在10^-5~10^-5.5;在雏番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1日龄雏番鸭免疫不同代次弱毒后7d攻击番鸭呼肠孤病毒强毒,保护率均在88%以上,且不同代次弱毒的外源病毒检验结果均为阴性。上述结果表明该弱毒株无外源病毒污染、安全性好、遗传性稳定、免疫原性强,可用于制备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弱毒株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通用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7
作者 叶伟成 余斌 +3 位作者 刘跃生 华炯钢 云涛 张存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3-1456,共4页
根据经典和新型水禽呼肠孤病毒σ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通过优化病毒RNA提取方法和PCR条件,建立了番鸭呼肠孤病毒通用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自1株经典型或4株新型水禽呼肠孤病毒特异性扩增出436 bp条带,其最低病毒检出量为... 根据经典和新型水禽呼肠孤病毒σ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通过优化病毒RNA提取方法和PCR条件,建立了番鸭呼肠孤病毒通用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自1株经典型或4株新型水禽呼肠孤病毒特异性扩增出436 bp条带,其最低病毒检出量为3.6 TCID50,而对鸭甲肝病毒、鸭瘟病毒、新城疫病毒、坦布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扩增均为阴性。对2011-2012采集的224份(番鸭74、鹅68、鸭82)疑似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 56份为阳性,番鸭、鸭和鹅阳性率分别为59.5%(44/74),11.0%(9/82)和4.4%(3/68),表明水禽呼肠孤病毒主要在番鸭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RT-PCR σA基因 通用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B3株感染对雏番鸭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全溪 赵丽娟 +2 位作者 苏凤 吴宝成 李国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在感染早期(15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比对照显著下降(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比对照显著下降(P<0.01),IL-2含量也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但在感染后期(特别是感染后20 d)各指标... 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在感染早期(15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比对照显著下降(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比对照显著下降(P<0.01),IL-2含量也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但在感染后期(特别是感染后20 d)各指标均有所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由此可见,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早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感染后期功能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细胞免疫 番鸭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林锋强 陈仕龙 +4 位作者 陈少莺 朱小丽 程晓霞 胡奇林 王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0-1804,共5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对番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的免疫机理;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7~35d观察番鸭生长发育,检测免疫番鸭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 本研究旨在评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对番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的免疫机理;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7~35d观察番鸭生长发育,检测免疫番鸭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和法氏囊细胞对ConA、LPS的反应,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免疫番鸭生长发育正常,免疫器官中胸腺明显增大;免疫后35d血清中和抗体才开始上升;外周血和胸腺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显著提高(P<0.05);而外周血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对LPS增殖反应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功能增强(P<0.05)。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免疫后主要刺激提高番鸭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 番鸭 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半套式RT-PCR技术诊断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锋强 胡奇林 +4 位作者 陈少莺 欧阳岁东 陈仕龙 朱小丽 程晓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参考Gen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3条引物C1、HP11和HP12,组成半套式RT-PCR,扩增片段为300 bp.应用该半套式RT-PCR对MDRV、禽呼肠孤病毒(ARV)、番鸭细小病毒(MPV)、鹅细小病毒(GPV)、鸡胚... 参考Gen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3条引物C1、HP11和HP12,组成半套式RT-PCR,扩增片段为300 bp.应用该半套式RT-PCR对MDRV、禽呼肠孤病毒(ARV)、番鸭细小病毒(MPV)、鹅细小病毒(GPV)、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培养物进行扩增.结果仅能从MDRV中扩增出300 bp特异片段,而不能从ARV、MPV、GPV、CEF和MDEF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特异片段;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 fg核酸,重复性好.对人工感染和临床疑似病例用病毒分离和半套式RT-PCR进行检测,2种方法符合率为100%.因此,该半套式RT-PCR可以用于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临床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套式RT-PCR 诊断 番鸭呼肠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σB和σN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锋强 胡奇林 +4 位作者 欧阳岁东 陈仕龙 程晓霞 王劭 朱小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2-675,共4页
参考GenBank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DRV)σB和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σB和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分别为1154bp和1113 bp,与预期的目的片... 参考GenBank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DRV)σB和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σB和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分别为1154bp和1113 bp,与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一致。核苷酸序列经BLAST软件分析表明: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σB基因与番鸭呼肠孤病毒法国89026株同源性为88.1%;氨基酸同源性为94.0%:σNS基因与法国89026株和89330株同源性分别为93.8%和93.1%;氨基酸同源性为95.9%和95.1%。而σB和σNS基因与禽呼肠孤病毒的同源性约为60%~80%。表明番鸭呼肠孤病毒是不同于禽呼肠孤病毒的独立基因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B基因 σNS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对番鸭法氏囊和抗体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锋强 陈少莺 +7 位作者 朱小丽 程晓霞 王劭 陈仕龙 蔡羲 李兆龙 马春全 赵佳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为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共感染对番鸭法氏囊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将MDRV或/和H9 AIV人工感染8日龄番鸭,观察法氏囊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法氏囊B细胞增殖能力及RE-5 AIV疫苗免疫后抗体变化规律。结果... 为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共感染对番鸭法氏囊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将MDRV或/和H9 AIV人工感染8日龄番鸭,观察法氏囊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法氏囊B细胞增殖能力及RE-5 AIV疫苗免疫后抗体变化规律。结果显示:H9 AIV感染组番鸭发病率低(10%),无死亡,法氏囊无病理变化,显著抑制番鸭法氏囊细胞增殖反应;MDRV感染番鸭发病率70%,死亡率40%,生长迟缓,法氏囊病理变化为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局部出现范围较小的坏死灶,番鸭法氏囊细胞增殖反应下降;共感染组番鸭发病率100%,死亡率80%,番鸭生长迟缓,法氏囊萎缩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下降程度均比单一病毒感染组严重。病毒感染使番鸭对RE-5 AIV疫苗免疫应答能力明显下降,其共感染组抑制抗体应答程度最严重;共感染组的病毒检出时间早于并且检出率大于单一病毒感染组。表明MDRV与H9 AIV共感染在番鸭免疫应答抑制方面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H9流感病毒 法氏囊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δC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欧阳岁东 胡奇林 +4 位作者 林锋强 陈少莺 陈仕龙 程晓霞 朱小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番鸭呼肠孤病毒(DRV)δC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番鸭呼肠孤病毒δC蛋白基因,经T/A克隆,插入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W9710株δC蛋白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810nt,编码由269个氨基酸组成,... 根据已发表的番鸭呼肠孤病毒(DRV)δC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番鸭呼肠孤病毒δC蛋白基因,经T/A克隆,插入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W9710株δC蛋白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810nt,编码由26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9.4Ku的δC蛋白。应用BLAST等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其与法国DRV89330株的δC蛋白基因的同源率达93%,所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率达93%,与ARV的核苷酸无同源性,推倒的氨基酸的最大同源率为26%。经Antheprot5.0蛋白质软件分析表明:MW9710株δC蛋白具有较大的疏水性和抗原性,无跨膜区,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和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δC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L-p2X系统表达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σC蛋白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劭 陈少莺 +4 位作者 林锋强 程晓霞 朱小丽 陈仕龙 欧阳岁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96-399,共4页
根据Genbank中MDRV 89026毒株S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获得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σC蛋白基因,将此σC蛋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MAL-p2X-σC)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能高效表达,SD... 根据Genbank中MDRV 89026毒株S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获得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σC蛋白基因,将此σC蛋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MAL-p2X-σC)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能高效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发现表达的σC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2 kDa,并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2种形式同时存在,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原核表达的可溶性σC蛋白为进一步开展抗原表位和诊断试剂盒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C蛋白 pMAL—p2X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M(M1~M3)基因序列克隆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锋强 陈少莺 +4 位作者 王劭 陈仕龙 程晓霞 朱小丽 李兆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951-956,共6页
参考Genbank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中片段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对MDRV MW9710株中片段M基因RT-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和特性分析。结果显示MW9710株M1基因全长2 283bp,与MDRV S14株同源性为99.9%,与ARV同源性小于74%... 参考Genbank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中片段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对MDRV MW9710株中片段M基因RT-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和特性分析。结果显示MW9710株M1基因全长2 283bp,与MDRV S14株同源性为99.9%,与ARV同源性小于74%。M1基因仅有1个编码框13~2 211bp,编码μA蛋白,含732个氨基酸。M2基因序列全长2 155bp,与MDRV S14株同源性为99.9%,与ARV同源性小于69%。M2基因仅有1个编码框28~2 058bp,编码外壳μB蛋白。M3基因序列全长1 997bp,而ARVM3基因全长1 996bp。M3基因仅有1个编码框25~1 683bp,编码μNS蛋白。MDRV MW9710株M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MDRV 89330株的同源性为87.2%,与ARV同源性小于74%。MDRV MW9710株5′末端序列不保守:M1为5′-ACUUUUU,M2为5′-UCUUUUU,M3为5′-GCUUUUU,MDRV MW9710株3′末端序列UCAUC-3′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M基因 克隆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活疫苗细胞免疫应答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锋强 胡奇林 +4 位作者 陈少莺 欧阳岁东 陈仕龙 程晓霞 朱小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细胞免疫应答 活疫苗 急性传染病 呼肠病毒 呼肠病毒 发病日龄 磺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在番鸭体内的动态分布和排毒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锋强 朱小丽 +5 位作者 陈少莺 程晓霞 陈仕龙 王劭 江斌 李兆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35-337,共3页
应用RT-PCR技术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在人工感染番鸭体内的动态分布和排毒规律。结果显示在感染后1 d可在肝、脾脏、法氏囊、胸腺和盲肠扁桃体中检出病毒RNA,表明病毒首先入侵免疫器官;随后其他器官中逐渐检测到病毒。高峰期为攻毒后7~14... 应用RT-PCR技术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在人工感染番鸭体内的动态分布和排毒规律。结果显示在感染后1 d可在肝、脾脏、法氏囊、胸腺和盲肠扁桃体中检出病毒RNA,表明病毒首先入侵免疫器官;随后其他器官中逐渐检测到病毒。高峰期为攻毒后7~14 d,所有器官中均能检测到病毒,此时也是病毒感染发病最严重的时间。感染后14 d,在肺和脑中不能检测到病毒;感染后25 d在肾和胰腺中不能检测到病毒;感染后28 d心和盲肠扁桃体中不能检测到病毒;感染后32 d所有器官中均不能检测到病毒。攻毒5 d后,即可在喉头和泄殖腔棉拭子中检测到DRV RNA,而在14 d后未能检出DRV RNA,表明番鸭接种强毒株后5 d开始向外界排毒,而14 d后停止向外界排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动态分布 排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异健 王全溪 +1 位作者 吴宝成 李国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6,共4页
用纯化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体致敏乳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呼病毒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浓度1∶10(0.4242mg/mL),最佳致敏温度37℃,最佳致敏时间2个小时。人工攻毒雏番鸭30只,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粪便。结... 用纯化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体致敏乳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呼病毒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浓度1∶10(0.4242mg/mL),最佳致敏温度37℃,最佳致敏时间2个小时。人工攻毒雏番鸭30只,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粪便。结果表明,攻毒后的第3天粪便中即可检测到病毒,直至攻毒鸭全部死亡都可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同样攻毒1日龄雏番鸭30只,剖检取心、肝、脾按常规方法处理,用所建立的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首先是脾脏在攻毒后第4天3只中有2只检测结果阳性,第5天2只死亡鸭中有一只肝检测结果阳性,脾脏2只都呈阳性,此后的病死鸭脾和肝均为阳性,而心脏则未见有阳性。这对临床上诊断与防治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凝集试验 检测方法 番鸭呼肠孤病毒 临床诊断方法 “花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σC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锋强 程晓霞 +4 位作者 王劭 朱小丽 王锦祥 陈仕龙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5-1019,共5页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的σC基因,通过XhoⅠ+HindⅢ双酶切后把该基因插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穿梭质粒pShuttle-CMV载体中。重组穿梭载体经过双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测定正确,同源性为...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的σC基因,通过XhoⅠ+HindⅢ双酶切后把该基因插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穿梭质粒pShuttle-CMV载体中。重组穿梭载体经过双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测定正确,同源性为99.8%。将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CR和RT-PCR鉴定的结果证明σC蛋白基因已成功插入到重组腺病毒载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C基因 重组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σNS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异健 王劭 +1 位作者 黄一帆 吴宝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参考GenBank鸡正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ns,DRV)σ非结构蛋白(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YB(DRV-YB)株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 参考GenBank鸡正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ns,DRV)σ非结构蛋白(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YB(DRV-YB)株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PCR鉴定和测序;DRV-YB株编码σNS的基因全长为1 191bp,其5’和3’端具有典型的禽正呼肠孤病毒的特征,开放阅读框从24~1 127位碱基,编码367个氨基酸残基。DRV-YB株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DRV-89026)株和鸡呼肠孤病毒S1133(ARV-S1133)株σN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3%和76.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8%和90.5%。进化树分析表明DRV-YB株σNS与DRV-89026株亲缘关系较近,处在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支上。分析发现DRV-YB株S组基因大小和编码蛋白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89330株S组一致,具有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89330株S组的特征,而与ARVS1133、176等鸡源呼肠孤病毒差异较大。表明不同禽正呼肠孤病毒株S组基因的大小和编码同一蛋白的等位基因呈现多态性,自然界中禽正呼肠孤病毒不同毒株之间存在基因交换和基因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NS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