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番茄红素β/ε环化酶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超 何娟 +3 位作者 郝青南 王蕾 鲁晓燕 马兵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2-489,共8页
根据GenBank中Lyc-β基因(X86452)及Lyc-ε基因(Y14387)设计引物,通过高保真PCR从番茄cDNA中克隆到两段长度为302和330bp的Lyc-β基因片段和两段长度为302和288bp的Lyc-ε基因片段。从质粒pCAMBIA-2301(AF234316)克隆出gusA基因长度为16... 根据GenBank中Lyc-β基因(X86452)及Lyc-ε基因(Y14387)设计引物,通过高保真PCR从番茄cDNA中克隆到两段长度为302和330bp的Lyc-β基因片段和两段长度为302和288bp的Lyc-ε基因片段。从质粒pCAMBIA-2301(AF234316)克隆出gusA基因长度为168和235bp的2个内含子片段。根据RNAi原理将正、反向序列与内含子连接,之后插入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构建成4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植株,通过PCR鉴定共获得107株转基因植株。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扰效果,结果显示经4组干扰载体干扰后,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mRN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4%、16.4%、15.2%和21.8%。进一步用HPLC对应分析转化株的番茄红素含量,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番茄红素平均增长量分别为3.4、2.1、3.4和2.0μg/g。同时测定转基因植株中的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发现它们根据干扰的基因不同呈现对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Β-胡萝卜 叶黄 番茄红素β/ε环化酶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种质资源番茄红素含量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秀云 曹碧婷 +1 位作者 岳钉伊 顾卫红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
为了挖掘高番茄红素含量兼具优异农艺性状的西瓜种质,对设施栽培的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番茄红素含量。农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结果显示,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果实发育期在27.00~42.00 d... 为了挖掘高番茄红素含量兼具优异农艺性状的西瓜种质,对设施栽培的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番茄红素含量。农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结果显示,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果实发育期在27.00~42.00 d,单果质量在1.71~8.53 kg,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在7.00%~10.20%,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00%~14.80%。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鲜质量番茄红素检测结果显示,番茄红素含量范围在46.53~95.78μg·g^(-1),变异系数达17.84%。其中,有3份种质资源的番茄红素含量>80μg·g^(-1),属极高番茄红素含量西瓜种质;有7份种质的番茄红素含量在70.13~78.57μg·g^(-1),属高番茄红素含量西瓜种质。并且,西瓜果肉瓤色与番茄红素、八氢番茄红素及γ-胡萝卜素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瓤色可作为鉴定筛选高番茄红素含量西瓜种质的核心农艺性状,小果型西瓜种质W1-11和大果型西瓜种质All-Sweet Scarlet果实发育期分别为27 d和42 d,可作为高番茄红素含量的优质高产西瓜新品种选育的直接或间接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番茄 种质资源 鉴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的生物活性、提取方式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3
作者 白玉冰 陈秀金 +5 位作者 王蔚然 臧鹏 高红丽 李兆周 牛华伟 王耀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5-403,共9页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因具有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预防癌症和调节睡眠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而广泛用于食品领域。同时,番茄红素的生物活性功能和其构型有关,其顺式构型比反式构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功...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因具有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预防癌症和调节睡眠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而广泛用于食品领域。同时,番茄红素的生物活性功能和其构型有关,其顺式构型比反式构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功能,它的构型变化会受提取方式和提取条件的影响。因此,论文综述了番茄红素的性质和化学结构、番茄红素的生物活性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比较了番茄红素不同提取方式的原理和优缺点;讨论了番茄红素的提取方式和提取条件对其异构化的影响,总结了番茄红素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并指出了番茄红素用于食品生产时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活性 提取方式 食品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
4
作者 夏贤霆 王卫明 +3 位作者 黄昊强 陈勇 林华 汪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的NHANES研究,搜集患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骨密度,使用多元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探讨血清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的NHANES研究,搜集患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骨密度,使用多元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探讨血清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组的女性患者占比、血清α胡萝卜素、α隐黄素、β隐黄素、反式β胡萝卜素、顺式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I高于非骨质疏松症组。骨质疏松症组的BMI、反式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总量及视黄醇低于非骨质疏松症组。多元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有关。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低水平的血清反式番茄红素可能与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反式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联合机器学习测定樱桃番茄中的番茄红素
5
作者 高翔堃 董璇 +2 位作者 刘超 詹杰 黄青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3,共11页
针对樱桃番茄中番茄红素的近红外光谱检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模型。首先对番茄红素的提取与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然后基于7000~8000 cm^(-1)和10000~11000 cm^(-1)两个波段的光谱,建立了用于樱桃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预... 针对樱桃番茄中番茄红素的近红外光谱检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模型。首先对番茄红素的提取与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然后基于7000~8000 cm^(-1)和10000~11000 cm^(-1)两个波段的光谱,建立了用于樱桃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预测的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siPLS)模型。相较于现阶段的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 siPLS模型在预测准确度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其训练集相关系数R_(c)=0.8008,训练集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E_(RMSEC)V=9.56 mg/kg,测试集相关系数R_(p)=0.8683,测试集均方根误差E_(RMSEP)=4.59 mg/kg。进一步引入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算法建立定量模型,对比分析表明,SVR模型比siPLS模型的性能更优,其R_(c)=0.9559,E_(RMSEC)=4.229 mg/kg;R_(p)=0.8959, E_(RMSEP)=8.363 mg/kg。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联合模型,建立了樱桃番茄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分类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SVR模型,多通道CNN-GRU联合模型具有更高的定性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定性和定量分析模型 机器学习 番茄 樱桃番茄 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的健康功效及稳态化运载体系研究进展
6
作者 程丽萍 张福彦 +3 位作者 陈晓杰 李翠翠 闫慧丽 席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4,共7页
综述了以番茄红素抗氧化特性为主导的健康功效和作用机制,以及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的方法,展望了未来番茄红素稳态化运载体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番茄红素稳定制剂在食品及健康领域的充分利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番茄 抗氧化特性 氧化应激 递送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番茄红素复合物的消化及释放特性研究
7
作者 孙世东 孔欣欣 +1 位作者 孟凯丽 赵文红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5-573,共9页
为探究淀粉基番茄红素复合物的消化及释放特性,本研究基于葡萄糖氧化酶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不同处理时间下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LCs)的葡萄糖和番茄红素含量变化,比较复合处理对番茄红素消化及释放特性的影响,拟合其消化及... 为探究淀粉基番茄红素复合物的消化及释放特性,本研究基于葡萄糖氧化酶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不同处理时间下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LCs)的葡萄糖和番茄红素含量变化,比较复合处理对番茄红素消化及释放特性的影响,拟合其消化及释放动力学模型,并进一步检测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胃部、肠部环境中,ALCs的葡萄糖水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直链淀粉(amylose)及直链淀粉与番茄红素的物理混合物(ALMs);且与对照组相比,ALCs的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含量较高,消化动力学反应速率最小,消化动力学反应符合LOS模型。在模拟体液中处理180 min后,ALCs的番茄红素累积释放率仅为3.04%(胃液)和53.81%(肠液),均显著低于ALMs的66.11%(胃液)和96.02%(肠液)(P<0.01);释放动力学反应符合Retger-peppas模型。本研究为制备抗性淀粉和番茄红素缓释类制剂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番茄 复合物 体外释放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诱导的转录因子SlbZIP36基因调控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
8
作者 李延锐 缪迪季 徐卫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6,共14页
硼元素是番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番茄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番茄红素含量是评估其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供给水平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lbZIP36... 硼元素是番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番茄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番茄红素含量是评估其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供给水平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lbZIP36对硼的响应。采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验证了SlbZIP36基因在番茄红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施硼量的增加,番茄红素含量也随之增加。转录组分析显示,bZIP家族与蔗糖、茉莉酸代谢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相关。通过VIGS技术,番茄果实中PSY和PD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下调至对照组的0.61~0.77倍。此外,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bZIP36与果实中的硼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60,p<0.05)。因此,SlbZIP36的过表达可能促进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bZIP转录因子 番茄生物合成 转录组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枯草芽孢杆菌合成番茄红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源 徐显皓 +4 位作者 刘延峰 李江华 堵国成 吕雪芹 刘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22,共11页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被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等领域。传统的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制备番茄红素存在环境污染大、步骤繁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微生物法合成番茄红素因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而吸引了国际广泛关注。该研究在食品安全...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被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等领域。传统的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制备番茄红素存在环境污染大、步骤繁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微生物法合成番茄红素因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而吸引了国际广泛关注。该研究在食品安全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构建并优化了番茄红素合成途径,实现了微生物法从头合成番茄红素。首先,在B.subtilis中异源表达番茄红素合成基因簇,实现了番茄红素的从头合成;通过优化番茄红素合成基因簇中各基因的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s,RBS),使番茄红素的产量提升至0.57 mg/L。此外,利用易错PCR对RBS优化后的番茄红素合成基因簇进行随机突变,获得一株番茄红素产量提升至6.4 mg/L的突变株。其次,通过筛选番茄红素合成基因簇的表达宿主,番茄红素的产量进一步提升至15.5 mg/L。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番茄红素合成途径和敲除竞争途径,番茄红素产量达到77.4 mg/L。最终经发酵条件优化,番茄红素在摇瓶中的产量达到91.0 mg/L。该研究为微生物法合成番茄红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枯草芽孢杆菌 代谢工程 微生物发酵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小鼠乳腺癌PY8119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10
作者 高志娟 王会沙 +1 位作者 曹玉庆 高东风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97-102,共6页
本研究以小鼠乳腺癌PY8119细胞为模型,探究番茄红素(LYC)是否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凋亡。将稳定培养的PY8119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0.5 mol/L组,1.0 mol/L组和2.0 mol/L组。对照组正... 本研究以小鼠乳腺癌PY8119细胞为模型,探究番茄红素(LYC)是否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凋亡。将稳定培养的PY8119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0.5 mol/L组,1.0 mol/L组和2.0 mol/L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处理,0.5 mol/L组与0.5 mol/L LYC共同孵育,1.0 mol/L组与1.0 mol/L LYC共同孵育,2.0 mol/L组与2.0 mol/L LYC共同孵育。采用CCK-8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伤口愈合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中p-PI3K、PI3K、AKT、p-AKT、p-m-TOR、和m-TOR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LYC对PY811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LYC可以抑制PY811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随着LYC浓度的增加PY811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逐渐下降;LYC可以促进PY8119细胞的凋亡,且随着LYC浓度的增加PY8119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LYC处理显著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的表达。LYC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乳腺癌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番茄红素含量
11
作者 游宪宇 胡文婷 +3 位作者 于晓雪 赵昕 任超琪 李留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8-133,共6页
试验旨在建立1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将鸡蛋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采用色谱柱CAP CELL PAK C18(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乙酸乙酯,梯度洗脱程序为t=0 min,A=100%,B=0%;t=15 min,A=25%,... 试验旨在建立1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将鸡蛋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采用色谱柱CAP CELL PAK C18(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乙酸乙酯,梯度洗脱程序为t=0 min,A=100%,B=0%;t=15 min,A=25%,B=75%;t=15.5 min,A=100%,B=0%,保持2 min,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0.9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472 nm,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当番茄红素质量浓度在0.05~2.00 mg/L范围内时,标准品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5。蛋黄中番茄红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25%~104.268%,平均标准偏差为4.020%~9.212%;蛋清中番茄红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660%~95.720%,平均标准偏差为2.464%~5.807%。研究表明,试验所用方法操作简便、高效,适用于鸡蛋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鸡蛋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及其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肖骏 张紫阳 +3 位作者 骆霜霜 柴燃 常世敏 齐立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以番茄红素粗乳液为芯材,海藻酸钠(SA)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采用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纳米胶囊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SPI∶SA质量比40∶1、芯壁材质量比1∶1... 以番茄红素粗乳液为芯材,海藻酸钠(SA)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采用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纳米胶囊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SPI∶SA质量比40∶1、芯壁材质量比1∶12.3、盐离子浓度0 mmol/L、pH 8、热诱导温度95℃、热诱导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包埋率为89.93%,粒径为150.9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280。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胶囊结构可以有效保护番茄红素抵抗温度、光照以及长期贮藏的影响,提高番茄红素在素肉肠中的着色效果,明显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热诱导法 纳米胶囊 大豆分离蛋白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夏季高温环境下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左兆云 解红梅 +3 位作者 温华梅 徐亚琼 刘世超 王维乐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番茄红素(LP)对夏季高温环境下肉兔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20只健康的45日龄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肉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5、10、15和20 mg/... 试验旨在研究番茄红素(LP)对夏季高温环境下肉兔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20只健康的45日龄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肉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5、10、15和20 mg/kg LP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5 w。结果显示:添加不同剂量的LP显著提高了肉兔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 mg/kg LP组肉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5 mg/kg LP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15和20 mg/kg LP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10 mg/kg LP组的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20 mg/kg LP组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LP可以提高肉兔生长性能,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夏季家兔的抗氧化能力,LP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兔 番茄 热应激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B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永平 陈敏氡 +2 位作者 朱海生 温庆放 刘建汀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cDNA全长1797 bp的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509个碱基;预测编码50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w)为56.288 kD,等电点(p I)为4.577;编码的蛋白与陆地棉(Go... 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cDNA全长1797 bp的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509个碱基;预测编码50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w)为56.288 kD,等电点(p I)为4.577;编码的蛋白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和可可(Theobroma cacao L.)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88%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将基因命名为HeLCYB,GenBank登录号为:KX257998。Motif Scan分析显示,蛋白氨基酸序列88~481位为HeLCYB保守结构域,并在88~113位含有1个FAD结合域。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eLCYB基因在黄秋葵根、茎、叶、花和果荚中均有表达;叶片生长中以成熟叶中表达最高,果实发育中以花后7d高表达。建立与优化了黄秋葵类胡萝卜素超高效液相检测体系,结果显示黄秋葵中主要含有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β-胡萝卜素在成熟叶中含量最高,果实以花后7 d含量最高,与HeLCYB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本研究揭示了HeLCYB基因表达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特性,为开展黄秋葵类胡萝卜素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番茄素β-环化酶LCYB基因 类胡萝卜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化酶抑制剂对三孢布拉霉产生番茄红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娜 郑珩 许激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2-375,共4页
考察了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发酵产生番茄红素过程中,添加番茄红素环化酶抑制剂对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该类抑制剂可阻断番茄红素进一步环化转化为β-胡萝卜素,较大幅度提高番茄红素的积累量。抑制剂的最佳加入... 考察了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发酵产生番茄红素过程中,添加番茄红素环化酶抑制剂对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该类抑制剂可阻断番茄红素进一步环化转化为β-胡萝卜素,较大幅度提高番茄红素的积累量。抑制剂的最佳加入时间为48h。不同阻断剂作用效果的比较表明,咪唑、烟碱、N-甲基吗啉、吡啶及哌啶均可促进三孢布拉霉累积番茄红素,但前三者的效果优于吡啶和哌啶,发酵产物中β-胡萝卜素和γ-胡萝卜素较少。考虑到工业生产成本,本试验还考察了废弃烟渣水抽提物对此菌产生番茄红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废弃烟渣水提物可使番茄红素的积累量从对照的1.42mg/L增加到160.3 mg/L,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三孢布拉霉 阻断剂 酶抑制剂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启动子调控LcyB RNAi双元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爱琼 文了 +2 位作者 黎海燕 马丽 万小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6,共7页
根据番茄基因组DNA序列信息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了Micro-Tom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β-cyclase,Lcy B)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534 bp启动子区域序列(Lcy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TATA-盒、CAAT-盒、昼夜节律响应... 根据番茄基因组DNA序列信息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了Micro-Tom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β-cyclase,Lcy B)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534 bp启动子区域序列(Lcy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TATA-盒、CAAT-盒、昼夜节律响应元件Circadian、光响应元件Box I、真菌激发子响应元件Box-W1、低温响应元件LTR、响应赤霉素的作用元件P-box、乙烯响应元件ERE、响应生长素的作用元件TGA-element等顺式作用元件.依据番茄Lcy B基因序列,设计2对含有不同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Lcy B基因3’端特异的276 bp DNA片段,利用RNAi载体p KANNIBAL构建了"Lcy B启动子-Lcy B基因正义片段(Sense)-PDK内含子-Lcy B基因反义片段(Antisense)-OCS终止子"的RNAi表达框,并将这一RNAi表达框插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 ART27的Not I位点,构建成本研究的Lcy B启动子驱动的Lcy B基因RNAi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 ART-Lcy Bp-RNAi-Lcy B.为利用RNAi技术特异性敲除Lcy B基因进而提高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素β-环化酶(Lycopene β-cyclase LcyB) 启动子 RNAi双元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 BrLCYB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必元 岳智臣 +3 位作者 赵彦婷 雷娟利 胡齐赞 陶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90-2096,共7页
本研究从大白菜中克隆了唯一的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BrLCYB),编码序列长度为1482 bp,BrLCYB只在5′UTR所对应的基因序列中存在一个内含子,导致其转录后形成2种类型的转录本(BrLCYB-1和BrLCYB-2),其中BrLCYB-1类型占98.26%。BrLCYB广... 本研究从大白菜中克隆了唯一的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BrLCYB),编码序列长度为1482 bp,BrLCYB只在5′UTR所对应的基因序列中存在一个内含子,导致其转录后形成2种类型的转录本(BrLCYB-1和BrLCYB-2),其中BrLCYB-1类型占98.26%。BrLCYB广泛表达在多种器官中和整个胚胎发育阶段,其中在花和成熟胚胎中有着较高的表达。系统进化树显示,高等植物的LCYB起源于蓝藻,LCYB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内含子获得和内含子丢失事件,最终在高等植物的编码序列中丢失全部内含子。BrLCYB蛋白包含番茄红素β-环化酶结构域,为了进一步验证BrLCYB的功能,构建了pET-BrLCYB原核表达载体。pACCRT-EIB和pET-BrLCYB共转化到大肠埃希菌中,可使得大肠埃希菌富集橙黄色的β-胡萝卜素,证明大白菜BrLCYB具有番茄红素β-环化酶的催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番茄素β-环化酶 基因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片段克隆及反义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莉 侯丽霞 +2 位作者 施木田 吕鑫 何启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3,7,共4页
根据已知的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即β环化酶基因和ε环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番茄叶片的RNA,经RT-PCR反应,扩增出723 bp和569 bp的目的片段,将它们分别连接到pEASY-T1 Cloning Vector上,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克隆到载体... 根据已知的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即β环化酶基因和ε环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番茄叶片的RNA,经RT-PCR反应,扩增出723 bp和569 bp的目的片段,将它们分别连接到pEASY-T1 Cloning Vector上,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克隆到载体上的β环化酶基因用BamHⅠ和SmaⅠ双酶切,将基因反向插入PROK2表达载体上,构建PROK2-LYCb反义表达载体。同样连接到克隆载体上的ε环化酶基因用BamHⅠ和XbaⅠ双酶切,将基因反向插入PROK2表达载体上,构建PROK2-LYCe反义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β环化酶基因 ε环化酶基因 克隆 反义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晔 赵杰 +1 位作者 袁其朋 郑建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靶向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CarR)的干扰质粒,为选择性抑制番茄红素环化酶活性以提高番茄红素产量,奠定基础。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三孢布拉氏霉菌CarR的不同部位所设计的3对sh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mU6 pr...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靶向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CarR)的干扰质粒,为选择性抑制番茄红素环化酶活性以提高番茄红素产量,奠定基础。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三孢布拉氏霉菌CarR的不同部位所设计的3对sh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mU6 pro中,构建CarR shRNA表达质粒重组体mU6 CarR shRNA1、2、3,转化DH5а菌株扩增。提取质粒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个CarR shRNA表达载体mU6 CarR shRNA1、2、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CarR shRNA表达载体mU6 CarR shRNA,重组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CarR靶向RNA干扰番茄红素的环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arR RNA干扰 环化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超 马兵钢 +2 位作者 郝青南 何娟 王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重要的中间产物,本研究探讨了在番茄中通过RNAi手段提高番茄红素含量的依据,由Genbank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β)序列设计2对引物,通过高保真PCR扩增出2段Lyc-β基因的高度保守片段。根据RNAi的原理将...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重要的中间产物,本研究探讨了在番茄中通过RNAi手段提高番茄红素含量的依据,由Genbank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β)序列设计2对引物,通过高保真PCR扩增出2段Lyc-β基因的高度保守片段。根据RNAi的原理将该基因片段构建成为具有RNA干扰作用的植物表达载体,将该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叶盘法转入烟草中。经过PCR鉴定证明,干扰载体已经转入烟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 番茄 β环化酶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