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1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11 位作者 冼晓青 李萍 刘万才 曾娟 刘慧 黄聪 王玉生 卞悦 李亚红 王田珍 刘万学 万方浩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6,287,共13页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括自然天敌和传粉昆虫)有一些不利影响,但诱捕率较低,仅占靶标害虫和有益节肢动物总诱捕量的0.53%,而且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4个茬口番茄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诱捕率更高,累计诱蛾量为2158.5~16966.4头/诱捕器,是性信息素诱捕法的1.47~3.73倍,逐日诱蛾量显著高于性信息素诱捕法(P<0.001),可采用该诱捕法对盛发期成虫进行大量诱集诱杀。与灯光诱捕监测法相比,性信息素诱捕法监测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具有蛾峰期早、蛾峰期明显的特点,更能准确反映番茄潜叶蛾的田间发生趋势,且具有专一性强、对有益节肢动物安全等优点,可作为番茄潜叶蛾田间种群监测预报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西南区域的保护地条件下,2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番茄潜叶蛾主要发生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1月上旬至2月中旬为发生低谷期,10月初至11月底为偶发期;基于性信息素诱捕法数据分析,4月下旬-9月底,番茄潜叶蛾每25~30 d发生1代。2023年春夏茬番茄田的4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2022年夏秋茬番茄田的2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研究结果对番茄潜叶蛾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成虫发生期预测 性信息素诱捕 监测预报 紫外光灯光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个番茄品种对番茄潜叶蛾的抗性评价
2
作者 刘月英 罗进仓 +3 位作者 周昭旭 张美娇 魏玉红 袁伟宁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番茄潜叶蛾是近年来传入甘肃省的具有重大危害性的入侵害虫。通过探究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潜叶蛾的抗虫性差异,筛选抗性基因,为番茄潜叶蛾的综合治理、番茄的抗性育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田间封闭式大棚内将14个番茄品种按正交拉丁方... 番茄潜叶蛾是近年来传入甘肃省的具有重大危害性的入侵害虫。通过探究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潜叶蛾的抗虫性差异,筛选抗性基因,为番茄潜叶蛾的综合治理、番茄的抗性育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田间封闭式大棚内将14个番茄品种按正交拉丁方Ⅰ排列法进行种植,待番茄植株发育至生长拔节期在大棚内均匀放置番茄潜叶蛾的成虫和蛹进行人工自然感虫,调查番茄潜叶蛾在不同番茄品种上的自然为害情况。结果表明,14个番茄品种中,樱桃番茄品种秦番小皇后和秦蔬仙子对番茄潜叶蛾表现出一定的抗性(R),虫情指数均低于25%,蛀果率均低于20%,其余品种抗虫能力均较弱,表现为感虫(S)或高感(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潜叶蛾 抗虫性 虫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发生危害、抗药性及其综合治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守印 明飞辰 +4 位作者 戴宇婷 王克 董瑞 张友军 王少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6,共8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自2017年侵入我国以来,迅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国内番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番茄潜叶蛾的危害情况和发展态势,综述了该害虫抗药性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总结了番茄潜叶蛾的综...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自2017年侵入我国以来,迅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国内番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番茄潜叶蛾的危害情况和发展态势,综述了该害虫抗药性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总结了番茄潜叶蛾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对其未来研究重点及防治策略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以及研发新的高效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发生危害 抗药性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在北京地区的发生动态调查及性诱剂田间控害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澳丽 黄建雷 +3 位作者 姚佳祺 闫祖青 渠成 王然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0,共8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对番茄生产构成巨大威胁的世界性入侵害虫,为明确该虫在北京地区番茄基地的种群动态,筛选番茄潜叶蛾高效性诱剂配方,利用性诱监测法对北京平谷区、昌平区和怀柔区等3个区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在...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对番茄生产构成巨大威胁的世界性入侵害虫,为明确该虫在北京地区番茄基地的种群动态,筛选番茄潜叶蛾高效性诱剂配方,利用性诱监测法对北京平谷区、昌平区和怀柔区等3个区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在田间评价了两种性信息素组分不同配比及单一主成分不同剂量对番茄潜叶蛾的诱集效果。种群动态监测结果显示:3个区的监测点均有番茄潜叶蛾发生,且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从番茄定植至5月上中旬成虫发生量均较少,进入5月下旬至番茄拉秧,成虫发生量显著增加并处于高位状态。性诱剂配方筛选结果显示:两种性信息素组分不同配比试验中,(3E,8Z,11Z)-十四碳三烯-1-乙酸酯(TDTA)∶(3E,8Z)-十四碳二烯-l-乙酸酯(TDDA)=85∶15、90∶10、95∶5、100∶0这4种配比均对番茄潜叶蛾雄成虫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单月每诱捕器平均诱虫量均在400头以上;单一主成分不同剂量试验中,TDTA为1.8 mg·诱芯^(-1)的诱虫量最大,略高于TDTA为0.2 mg·诱芯^(-1)和0.6 mg·诱芯^(-1)的诱虫量,除第3周3号棚1.8 mg·诱芯^(-1)诱虫量显著高于0.6 mg·诱芯-1外,其余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北京地区番茄潜叶蛾监测预警及性诱剂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剂 种群动态 监测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婷婷 周忠林 +4 位作者 廖钢 陈亚平 桂富荣 张桂芬 孙仲享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I0001-I0005,共16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的世界性检疫性入侵害虫,已扩散至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番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化学农药过度使用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综述...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的世界性检疫性入侵害虫,已扩散至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番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化学农药过度使用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推-拉策略、理化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其它防控新理念,最后提出展望。本文旨在为防控番茄潜叶蛾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番茄产业的持续向好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入侵害虫 功能植物 推拉策略 绿色防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发生危害及向中部与华南地区扩散前沿的摸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忠林 廖钢 +6 位作者 朱宇 向婷婷 王双艳 李冬桂 陈亚平 桂富荣 孙仲享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I0012-I0024,共20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在我国西南、中部和华南地区的地理分布及扩散前沿,摸清其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分布以及向周边省份扩散蔓延的情况。此次调查范围覆盖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湖北省、...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在我国西南、中部和华南地区的地理分布及扩散前沿,摸清其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分布以及向周边省份扩散蔓延的情况。此次调查范围覆盖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0个县192个乡镇。结果表明,在云南省10个县12个乡镇、贵州省13个县25个乡镇、重庆市11个县19个乡镇和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县4个乡镇等地区均有番茄潜叶蛾的发生危害。在四川省的30个县47个乡镇中,有22个县33个乡镇发现番茄潜叶蛾危害;湖北省的7个县16个乡镇中,有5个县11个乡镇发现番茄潜叶蛾危害;湖南省的20个县53个乡镇中,有10个县24个乡镇发现番茄潜叶蛾危害。在西藏自治区的2县4乡镇和广东省4县12个乡镇的调查,都分别只有一个乡镇发现番茄潜叶蛾危害,分别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的纳西民族乡和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本调查明确了番茄潜叶蛾在西南地区的分布范围以及向四周省份扩散的前沿,为番茄潜叶蛾的监测预警与科学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西南地区 地理分布 扩散前沿 实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发现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及其确证
7
作者 詹金钰 张欢欢 +5 位作者 郭建洋 吕志创 吴蓓蕾 赵铭菲 王文峰 刘万学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2024年6-7月,先后在西藏林芝市(察隅镇)、昌都市(卡若镇、如美镇)的番茄及马铃薯上发现一鳞翅目幼虫潜食植物叶片并驻食果实,为害严重。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证该虫为我国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 2024年6-7月,先后在西藏林芝市(察隅镇)、昌都市(卡若镇、如美镇)的番茄及马铃薯上发现一鳞翅目幼虫潜食植物叶片并驻食果实,为害严重。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证该虫为我国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这是南美番茄潜叶蛾在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并报道。本研究概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及在西藏自治区的发生危害特点,讨论了经由印度通过国际农产品贸易或经由国内已发生区域(四川、云南等)通过种苗调运传入西藏自治区的可能性,并研判了该虫扩散趋势。目前,南美番茄潜叶蛾在西藏自治区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扩散趋势明显,因此,需加强对农产品贸易或种苗调运的检验检疫工作,阻断扩散途径,严防该物种持续传入与扩散危害,并及时开展该物种在全区的全面调查研究,明确其主要发生规律、危害程度以及分布范围等,为西藏自治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与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番茄潜叶蛾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 西藏 物种鉴定 扩散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海艳 刘桂清 +6 位作者 曹梦宇 张静航 刘双清 张亚 张毅波 张桂芬 万方浩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I0006-I0011,共17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性害虫,起源于南美洲,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当前,番茄潜叶蛾主要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引起害虫抗药性水平升高,对环境、非靶标物种造成危害,甚至还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性害虫,起源于南美洲,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当前,番茄潜叶蛾主要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引起害虫抗药性水平升高,对环境、非靶标物种造成危害,甚至还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将生物防治技术用于番茄潜叶蛾防控。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s)是害虫生物防治的常用生防作用物,也是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ive Pest Management,IPM)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开展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内容比较零散,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全球范围内利用EPNs防治番茄潜叶蛾的研究进展,并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综述:(1)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2)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番茄潜叶蛾研究进展;(3)环境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效的影响;(4)昆虫病原线虫与其他防控措施联合施用技术。本文总结了提高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番茄潜叶蛾效力的方法,并对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害虫综合治理 昆虫病原线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TabsGSTs2的克隆及与α-番茄碱的分子对接分析
9
作者 周昕雨 李金萍 +6 位作者 黄聪 许博 崔建臣 万方浩 张毅波 桂富荣 张桂芬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在昆虫适应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GSTs基因在其响应α-番茄碱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番茄潜叶蛾TabsGSTs2基因全长,通过...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在昆虫适应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GSTs基因在其响应α-番茄碱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番茄潜叶蛾TabsGSTs2基因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TabsGSTs2基因的序列特征、理化特性、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通过RT-qPCR技术测定了α-番茄碱胁迫下TabsGSTs2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研究了TabsGSTs2和α-番茄碱的结合能力与结合模式。结果表明,TabsGSTs2基因的CDS全长为609 bp,编码20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8.47,分子量为23.895 kDa;TabsGSTs2具有4个β-折叠和9个α-螺旋,具有典型的GSTs保守结构域,包括GSH结合位点(G-site)和底物结合位点(H-site);TabsGSTs2属于sigma亚家族成员,与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的CpGSTs2亲缘关系较近;α-番茄碱胁迫下,TabsGSTs2基因在72 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TabsGSTs2与α-番茄碱的结合能力较强,主要以氢键、疏水作用力和盐桥等相互作用维持稳定的结合。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番茄潜叶蛾适应α-番茄碱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挖掘番茄潜叶蛾防控新靶标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α-番茄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解毒代谢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10
作者 张旭艳 贾尊尊 +5 位作者 吐尔逊·阿合买提 付开赟 丁新华 李亚文 郭文超 牙森·沙力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2,共7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新疆喀什地区番茄潜叶蛾防控药剂,为该地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评价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的杀虫效果,并验证其杀虫效果。【结果】番茄潜叶蛾对4种供试杀虫剂均有较高敏感性,... 【目的】筛选适用于新疆喀什地区番茄潜叶蛾防控药剂,为该地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评价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的杀虫效果,并验证其杀虫效果。【结果】番茄潜叶蛾对4种供试杀虫剂均有较高敏感性,其药剂敏感程度为0.5%苦参碱EC(0.05 mg/L)>0.3%印楝素SL(0.49 mg/L)>5%甲维盐ME(0.68 mg/L)>20%啶虫脒SP(1.27 mg/L)。番茄潜叶蛾幼虫在使用4种供试杀虫剂后防治效果显著,各药剂在药后14 d后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结论】20%啶虫脒SP、5%甲维盐ME、0.5%苦参碱EC和0.3%印楝素4种杀虫剂可作为新疆喀什地区防治番茄潜叶蛾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杀虫剂 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姚若楠 王玉生 +1 位作者 张桂芬 谭琳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番茄潜叶蛾常隐蔽发生,且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主要随番茄苗及果实的销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进一步扩散势头明显。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重大入侵物种的及早发现和提前预警,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目前,用于番茄潜叶蛾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本文综述了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延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与对靶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形态学鉴定 分子检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不同龄期幼虫的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12
作者 薛育 丁嘉欣 +3 位作者 王海旭 樊蓉蓉 顾欣 王新谱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
植食性昆虫肠道细菌的组成与其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且能为宿主昆虫提供多方面的功能。然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肠道细菌与发育龄期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番茄潜叶蛾不同龄期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特征及预测其功能... 植食性昆虫肠道细菌的组成与其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且能为宿主昆虫提供多方面的功能。然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肠道细菌与发育龄期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番茄潜叶蛾不同龄期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特征及预测其功能。本研究选取番茄潜叶蛾1~4龄幼虫,提取幼虫肠道细菌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MiSeq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度。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番茄潜叶蛾1龄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且肠道细菌丰富度随龄期增加而降低。番茄潜叶蛾4个龄期肠道细菌的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除了4龄幼虫的优势菌属是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外,其他龄期幼虫的优势菌属是沃尔巴克氏体属Wolbachia。PICRUSt2基因功能预测显示番茄潜叶蛾幼虫肠道细菌参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能量的代谢,表明其可能在食物消化吸收和营养供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不同龄期肠道细菌新陈代谢Metabolism功能有显著差异,1龄幼虫功能基因比例明显高于3龄、4龄。研究结果可为探索番茄潜叶蛾肠道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也为番茄潜叶蛾的适应性进化和综合治理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肠道细菌 多样性 龄期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13
作者 丁嘉欣 刘媛 王新谱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3,共7页
旨在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不同发育阶段的抗寒能力,为番茄潜叶蛾的越冬条件确定和准确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利用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分别测定番茄潜叶蛾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1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 旨在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不同发育阶段的抗寒能力,为番茄潜叶蛾的越冬条件确定和准确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利用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分别测定番茄潜叶蛾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1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为-21.63℃,而3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最高,为-15.97℃,其余虫态平均过冷却点依次为-21.40℃(成虫)<-19.98℃(4龄幼虫)<-19.37℃(蛹)<-17.96℃(2龄幼虫);成虫的平均结冰点最低,为-19.37℃,3龄幼虫的平均结冰点最高,为-12.60℃,其余发育阶段平均结冰点依次为-18.93℃(1龄幼虫)<-16.32℃(4龄幼虫)<-16.16℃(蛹)<-14.24℃(2龄幼虫)。可见:番茄潜叶蛾1龄幼虫和成虫的抗寒能力相对较强,3龄幼虫的抗寒能力较弱。该虫在宁夏冬季露地上难以越冬,温室可以为其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提供庇护环境,限制1龄幼虫及成虫的虫口密度是维护早春茬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过冷却点 结冰点 耐寒性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唾液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番茄的影响初探
14
作者 曾娜 桂富荣 +5 位作者 孙仲享 陈尧 杜鄂巍 陈晓凤 字晓艳 陈亚平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主要危害茄科植物,尤其喜食番茄,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昆虫与植物互作通常需要直接的物理接触,唾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唾液细菌作为昆虫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其在昆虫取食寄主植物过程中所...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主要危害茄科植物,尤其喜食番茄,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昆虫与植物互作通常需要直接的物理接触,唾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唾液细菌作为昆虫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其在昆虫取食寄主植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对番茄潜叶蛾3龄幼虫唾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采用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并将分离菌株接种至番茄植株中,对接种后植株的叶绿素、丙二醛、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氮和磷元素等生长及防御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唾液细菌分属3门6属7种,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Acinetobacter rhizosphaerae,放线菌门Acinobacteria的树状微杆菌Microbacterium arborescens、食油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leivorans和萎蔫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体外接种试验发现M.arborescens和E.mundtii能够显著降低番茄植株的POD活性,两种菌处理后POD活性分别下降了62.92%、76.83%,且A.rhizosphaerae、E.mundtii处理后的植株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P<0.05);可溶性蛋白经M.arborescens、E.mundtii和M.oleivorans处理后显著上升(P<0.05),可溶性糖则在A.rhizosphaerae和E.cloacae处理后显著下降(P<0.05),氮元素也在唾液细菌处理后总体呈下降趋势;所有处理组相较于对照组的植株叶绿素含量都显著提升(P<0.05)。综上,番茄植株经番茄潜叶蛾唾液细菌体外接种后发生过氧化反应,且部分菌株使番茄的防御受到抑制,这证明番茄潜叶蛾的唾液参与调控番茄的生长及防御,这可能是番茄潜叶蛾能适应番茄的有利因素之一。该研究丰富了番茄潜叶蛾-番茄互作机制,为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唾液细菌 分离鉴定 植物防御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不同性诱芯和性迷向剂防控番茄潜叶蛾效果评价
15
作者 张红岩 帕提玛·乌木尔汗 +7 位作者 马召 梁天宇 吾古子汗·哈斯木江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王青风 马德英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理化诱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理化手段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利用信息素、灯光、粘虫板等。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性信息素产品在田间的表现效果,本研究于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选用不同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制的4种性诱芯(Y-ZJ... 理化诱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理化手段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利用信息素、灯光、粘虫板等。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性信息素产品在田间的表现效果,本研究于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选用不同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制的4种性诱芯(Y-ZJ、Y-ZD、Y-NK、Y-ZZ)(表1)及3种性迷向剂(M-ZJ、M-CBT、M-NK)(表2)进行田间应用效果评价。根据最高诱集量、日均诱集量、持效期、单价对性诱芯进行评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ZD、Y-ZZ、Y-ZJ、Y-NK、Y-CK。60 d后,Y-ZD幼虫防效、潜叶防效、蛀果防效最高,分别为23.54%、4.33%,14.81%。3种产品的平均迷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NK(93.68%)、M-ZJ(93.54%)、M-CBT(86.13%);平均幼虫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M-NK(85.27%)、M-ZJ(80.90%)、M-CBT(66.43%);平均潜叶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M-NK(88.74%)、M-ZJ(79.17%)、M-CBT(60.82%)。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性诱芯诱杀防效较低,仅可用于监测,Y-ZD效果较好。3种性迷向剂(M-ZJ、M-CBT、M-NK)平均迷向率均达85%以上;平均幼虫防效达65%以上;平均潜叶防效达60%以上,M-NK迷向效果最好,推荐使用,亩防治成本为12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芯 性迷向剂 交配干扰 田间防效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在新疆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措施
16
作者 马丽娟 杨栋 +7 位作者 王俊 张煜 丁新华 付开赟 王小武 吐尔逊·阿合买提 贾尊尊 郭文超 《新疆农垦科技》 2025年第1期6-8,共3页
2017年8月,我国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番茄潜叶蛾,随后其快速扩散至南疆、东疆多地。本文结合新疆番茄潜叶蛾发生情况,总结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为全区番茄潜叶蛾监测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发生特点 综合防控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番茄潜叶蛾味觉受体基因家族特征及发育表达探究
17
作者 廖钢 周忠林 +3 位作者 向婷婷 陈亚平 桂富荣 孙仲享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昆虫的味觉受体是一类关键的化学感受器,能够探测外部环境的刺激,并对昆虫的寄主选择、摄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为研究对象,为明确番茄潜叶蛾味觉受体基因家族(Gustatory... 昆虫的味觉受体是一类关键的化学感受器,能够探测外部环境的刺激,并对昆虫的寄主选择、摄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为研究对象,为明确番茄潜叶蛾味觉受体基因家族(Gustatory Receptor,GR)特征和探讨番茄潜叶蛾不同发育阶段GR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番茄潜叶蛾GR基因进行鉴定、染色体定位、系统发育分析及龄期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番茄潜叶蛾GR基因62个,且分布于19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质序列长度为318~2034 bp,平均外显子(Exon)片段数量为5个,具有1~7个跨膜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番茄潜叶蛾GR基因可分为4个亚家族,包括苦味受体(35个)、二氧化碳受体(1个)、糖受体(5个)和Gr43a-like受体(7个),其余基因则未分类。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表明,番茄潜叶蛾G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番茄潜叶蛾味觉受体基因功能,揭示其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关系奠定了基础,这些发现为利用功能植物来控制番茄潜叶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从味觉受体角度开发新的害虫防控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味觉受体 基因家族 系统发育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番茄潜叶蛾交配干扰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
18
作者 董义霞 施乾芮 +2 位作者 江洪敏 徐翔 杜永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番茄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钻蛀性危害导致农药难以接触幼虫,防控效率较低。为了比较和评价被动型释放器(聚乙烯固体凝胶迷向丝)和主动喷射型释放器对番茄潜叶蛾交配干扰的田间应用效果,以农民自...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番茄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钻蛀性危害导致农药难以接触幼虫,防控效率较低。为了比较和评价被动型释放器(聚乙烯固体凝胶迷向丝)和主动喷射型释放器对番茄潜叶蛾交配干扰的田间应用效果,以农民自防区大棚为对照,交配干扰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迷向丝900枚·hm^(-2)80 mg、迷向丝900枚·hm^(-2)60 mg、迷向丝900枚·hm^(-2)40 mg、迷向丝600枚·hm^(-2)40 mg、迷向丝300枚·hm^(-2)40 mg、主动喷射型释放器5台·hm^(-2),即迷向丝性信息素剂量为40、60、80 mg,设置密度为300、600、900枚·hm^(-2),调查记录诱蛾量并计算危害率、相对幼虫减退率、防效等指标。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移栽后,番茄潜叶蛾成虫和幼虫数量从低逐步上升。大棚成虫虫口密度较低时,诱蛾量与迷向丝设置密度之间呈曲线函数关系;大棚成虫虫口密度较高时,两者呈直线关系。迷向丝3种剂量处理(40、60、80 mg)均能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种群的发生。迷向丝300枚·hm^(-2)40 mg难以控制高密度虫口的危害,性信息素剂量为40 mg时,迷向丝设置密度应该高于300枚·hm^(-2)。当迷向丝设置密度为900枚·hm^(-2)时,随着剂量的增大,防效呈现增高趋势,当信息素剂量为80 mg时,平均防效最高,为86.6%。主动喷射型释放器5台·hm^(-2)的处理防效较高,为77.9%。在性信息素交配干扰处理的大棚中,施药次数明显减少。综上,性信息素交配干扰可以有效控制大棚番茄潜叶蛾的危害,迷向丝900枚·hm^(-2)80 mg和主动喷射型释放器5台·hm^(-2)的防效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信息素 交配干扰 被动型释放器 主动喷射型释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设施栽培番茄品种对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的影响
19
作者 吴蕊 王揽月 +8 位作者 张雪岩 王丽 李威威 崔美丽 汤泽滢 谷振东 佟海林 钟连全 陈怀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2,共6页
重大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嗜好取食番茄寄主,为明确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性的影响,以北京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3个番茄品种(京采8号、福特斯、圣罗兰)为寄主,对番茄潜叶蛾的成虫活动区域选择性、产卵选择性、卵孵化率和成虫... 重大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嗜好取食番茄寄主,为明确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性的影响,以北京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3个番茄品种(京采8号、福特斯、圣罗兰)为寄主,对番茄潜叶蛾的成虫活动区域选择性、产卵选择性、卵孵化率和成虫羽化率、幼虫取食选择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成虫更喜欢在京采8号种植区域活动,该区域粘虫板上成虫捕获数量最多,且2024年2月25日至5月5日的累计捕获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福特斯和圣罗兰,福特斯和圣罗兰种植区域累计捕获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成虫在京采8号和福特斯叶片上的产卵量、卵孵化率均显著高于圣罗兰,3个番茄品种上的成虫羽化率无显著差异;番茄潜叶蛾2~4龄幼虫更喜食京采8号的叶片,接虫后72 h取食叶片面积分别达99.7、174.9、199.6 mm^(2),显著高于幼虫对圣罗兰叶片的取食面积,幼虫对福特斯叶片的取食面积与其他2个品种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番茄潜叶蛾在圣罗兰上成虫活动区域选择性、产卵选择性、卵孵化率和幼虫取食选择性最低。该研究为番茄潜叶蛾抗性番茄品种的选育及其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番茄品种 产卵选择性 取食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3种常见茄科蔬菜上番茄潜叶蛾的种群消长动态及为害情况
20
作者 马召 张红岩 +7 位作者 帕拉提·帕衣孜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杨念婉 布阿依夏木·吾斯曼 马德英 帕提玛·乌木尔汗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为针对不同的茄科蔬菜制定更好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防治对策,于2023-2024年连续2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尔墩乡库克兰木蔬菜基地进行露地和保护地2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在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调... 为针对不同的茄科蔬菜制定更好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防治对策,于2023-2024年连续2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尔墩乡库克兰木蔬菜基地进行露地和保护地2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在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调查,比较番茄潜叶蛾在3种常见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同时,采用植株受害5级评估法评估番茄潜叶蛾对番茄、茄子和辣椒叶片的为害程度,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对番茄叶片的为害程度最高,单个叶片为害面积大于35%(V级)的叶片数量最高达到植株总叶片数量的45.6%,对番茄果实的蛀果率均值最高达到7.8%;番茄潜叶蛾对茄子叶片的为害程度相对较低,单个叶片为害面积大于35%(V级)的叶片数量最高达到植株总叶片数量的4.2%,未发现为害茄子果实;未发现番茄潜叶蛾为害辣椒叶片和果实。番茄和茄子上番茄潜叶蛾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虫态最大发生量均出现在6-8月,且4个虫态在番茄上的发生量远大于茄子。田间调查未在辣椒上发现番茄潜叶蛾的为害症状,也未监测到番茄潜叶蛾的卵、幼虫和蛹,但在露地和保护地大棚的辣椒地均可诱集到大量成虫,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辣椒田中有龙葵等茄科杂草,另一方面可能是辣椒田周边有番茄和茄子种植,且种植距离小于性诱芯的引诱距离20 m。综上,在伊犁地区番茄潜叶蛾主要在6-8月发生,且3种蔬菜中,主要危害番茄,其次是茄子,完全不危害辣椒,应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本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番茄潜叶蛾,减少经济损失,为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综合防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种群消长动态 为害情况 露地与保护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