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斑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日光温室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连载)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仲生 《蔬菜》 2000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番茄斑枯病 症状 发病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明远断病手迹(二十三) 原来是番茄斑枯病
2
作者 李明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2年第5期64-65,共2页
2012年4月的一天,我来到某农业园区,到一座高标准的蔬菜栽培温室观摩。
关键词 番茄斑枯病 农业园区 蔬菜栽培 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程鹏 《河南农业》 2020年第34期24-24,共1页
一、症状识别(一)叶片叶片发病规律为从下到上、从背面到正面,靠近地面的老叶片最容易被病害侵染。起初叶片的背面会出现水渍状的小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展,致使叶片的正面也出现病斑。病斑的形状多为近圆形,中部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到了... 一、症状识别(一)叶片叶片发病规律为从下到上、从背面到正面,靠近地面的老叶片最容易被病害侵染。起初叶片的背面会出现水渍状的小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展,致使叶片的正面也出现病斑。病斑的形状多为近圆形,中部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到了后期病斑上会长出更小的黑点。发现病害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小病斑会不断扩大连成大块的病斑,病斑会向里凹陷,使叶片变薄变脆破裂,严重时叶片会提前从枝条上掉落,植株出现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规律 小病斑 症状识别 番茄斑枯病 综合防治技术 早衰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盆地番茄斑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4
作者 孙叶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10期63-63,共1页
一、症状识别(一)叶片叶片发病规律为从下到上、从背面到正面,靠近地面的老叶片最易被病害侵染。起初叶片的背面会出现水渍状的小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展,叶片的正面也出现病斑。病斑的形状多为近圆形,中部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到了后期病... 一、症状识别(一)叶片叶片发病规律为从下到上、从背面到正面,靠近地面的老叶片最易被病害侵染。起初叶片的背面会出现水渍状的小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展,叶片的正面也出现病斑。病斑的形状多为近圆形,中部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到了后期病斑上会长出小黑点。发现病害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小病斑会不断扩大连成大块的病斑,病斑会向里凹陷,使叶片变薄变脆破裂,严重时叶片会提前脱落,植株生长出现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盆地 发病规律 小病斑 症状识别 番茄斑枯病 综合防治技术 小黑点 早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地番茄斑枯病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袁风香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第2期38-39,共2页
斑枯病是番茄常见病害,可发生在整个生长期,多发生在开花结果后。结果期发病严重的会导致早期落叶,极大地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斑枯病不仅危害番茄,还可以危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1症状表现番茄斑枯病主要危害番茄... 斑枯病是番茄常见病害,可发生在整个生长期,多发生在开花结果后。结果期发病严重的会导致早期落叶,极大地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斑枯病不仅危害番茄,还可以危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1症状表现番茄斑枯病主要危害番茄的叶、茎和花萼,尤其是花期和结果期的叶片。叶片感病初期,背面首先出现小的水渍斑,很快在叶片两侧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的凹斑。之后灰白色部分会长出小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枯病 结果期 早期落叶 茄科作物 症状表现 发生与防治 小黑点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6
作者 钮璐 《河南农业》 2021年第13期34-34,共1页
大棚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番茄的产量、品质都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了一年四季供应的可能。在栽培番茄的过程中,想要拥有高产量和优品质,除了加强田间管理,还需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番茄斑枯病常常发生,轻者... 大棚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番茄的产量、品质都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了一年四季供应的可能。在栽培番茄的过程中,想要拥有高产量和优品质,除了加强田间管理,还需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番茄斑枯病常常发生,轻者可能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一、症状识别番茄斑枯病的发生,可以从播种开始,直到采收结束,下茬作物也会受到危害。该病害主要为害番茄叶片,特别是结果期的番茄叶片受害更明显,叶片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茬作物 番茄斑枯病 番茄叶片 栽培番茄 大棚栽培技术 结果期 症状识别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枯病防治试验
7
作者 谷永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7期76-76,共1页
番茄斑枯病是番茄叶部常见病害之一,发病叶片上散生许多黑色小斑点,造成早期落叶,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治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番茄斑枯病 防治试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斑枯病、褐纹病的防治方法
8
作者 赵连清 《河北农业》 2017年第10期41-41,共1页
一、发病症状在该类病害中,番茄斑枯病、芹菜斑枯病、茄褐纹病是较为常见的重要病害。番茄、芹菜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上生或大或小的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至淡褐色,斑面散生褐色或黑色粒点(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叶枯死、脱落... 一、发病症状在该类病害中,番茄斑枯病、芹菜斑枯病、茄褐纹病是较为常见的重要病害。番茄、芹菜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上生或大或小的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至淡褐色,斑面散生褐色或黑色粒点(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叶枯死、脱落;也可为害茎或叶柄,上生椭圆形褐色病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枯病 褐纹病 防治方法 芹菜斑枯病 蔬菜 分生孢子器 发病症状 椭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番茄栽后管理
9
作者 杨晓留 《蔬菜》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6-26,共1页
夏番茄收获期处在8、9月份蔬菜淡季,能丰富蔬菜市场且价格较高,但生长期间高温、多雨,植株长势弱,病害多,产量较低。针对以上特点,采取以下栽培管理措施,可获得夏番茄的丰产丰收。一、小苗早栽。夏番茄播种后30~40天带土块定植于大田中... 夏番茄收获期处在8、9月份蔬菜淡季,能丰富蔬菜市场且价格较高,但生长期间高温、多雨,植株长势弱,病害多,产量较低。针对以上特点,采取以下栽培管理措施,可获得夏番茄的丰产丰收。一、小苗早栽。夏番茄播种后30~40天带土块定植于大田中,采用宽行密植,行距0.6~0.7米,株距0.25~0.33米。小苗早栽伤根少,缓苗快,可减少病毒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后管理 栽培管理措施 植株长势 缓苗 蔬菜市场 王集 水肥管理 番茄斑枯病 主根生长 番茄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育苗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
10
作者 王玉堂 《农村科学实验》 2012年第4期16-16,共1页
番茄育苗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 一、温汤浸种 1.先将种子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25分钟,再放入凉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可以预防番茄斑枯病和枯萎病。2.先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再... 番茄育苗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 一、温汤浸种 1.先将种子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25分钟,再放入凉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可以预防番茄斑枯病和枯萎病。2.先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再放入凉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可以预防番茄早疫病、叶霉病、溃疡病、黑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处理技术 番茄斑枯病 播种前 育苗 催芽播种 番茄早疫病 消毒处理 防病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大棚番茄、辣(甜)椒病害防治要点
11
作者 金谷乔 《河南农业》 1992年第2期23-23,共1页
一、番茄青枯病、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用200ppm 硫酸链霉素、氯霉素或1∶1∶200波尔多液二、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300~400倍液、64%杀毒矾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三、番茄斑枯病、辣(甜... 一、番茄青枯病、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用200ppm 硫酸链霉素、氯霉素或1∶1∶200波尔多液二、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300~400倍液、64%杀毒矾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三、番茄斑枯病、辣(甜)椒炭疽病: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枯病 大棚番茄 病害防治 番茄晚疫病 番茄青枯病 辣椒疫病 细菌性斑点病 乙磷铝 硫酸链霉素 辣椒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