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定量荧光技术判识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残余油藏并重构烃类充注史 被引量:4
1
作者 施和生 吴建耀 +3 位作者 朱俊章 秦成岗 王飞宇 朱丹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尚未发现油田,已发现的天然气田和含气构造主要分布在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藏多伴生一定数量的凝析油。应用储层砂岩颗粒萃取液荧光定量分析(QGF—E)技术,测定了9口探井224个...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尚未发现油田,已发现的天然气田和含气构造主要分布在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藏多伴生一定数量的凝析油。应用储层砂岩颗粒萃取液荧光定量分析(QGF—E)技术,测定了9口探井224个天然气产层或非产层砂岩样品萃取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及强度。依据测定结果,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资料、测井资料、MDT资料以及埋藏史研究结果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残余油藏主要分布在珠海组和珠江组下段,且分布较广泛,油质较轻;20~10Ma期间区内可能发生过两期石油充注,14~0 Ma期间可能发生过两期天然气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残余油藏 烃类充注史 定量荧光技术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来源及成藏分析 被引量:55
2
作者 米立军 张功成 +2 位作者 傅宁 贺清 马立武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3期161-168,共8页
过去一直认为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为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混合来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重新大量取样,应用前人在白云凹陷烃源研究中尚未用过的分析技术(如热解吸附烃分析方法、异构烷烃GC/M... 过去一直认为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为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混合来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重新大量取样,应用前人在白云凹陷烃源研究中尚未用过的分析技术(如热解吸附烃分析方法、异构烷烃GC/MS技术、单体烃同位素分析技术等)分析样品,根据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等。综合研究认为:番禺低隆起油气主要源自恩平组烃源岩,没有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的贡献;研究区没有发现文昌组油气是由于文昌组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与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圈闭形成期、油气成藏期匹配不好所致;白云凹陷北部生气南部生油,白云主洼南部以及白云凹陷南部地区是文昌组油气的有利聚集区,应是下一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北坡-番禺隆起 油气源 成藏期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架坡折带的识别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以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21Ma陆架坡折带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高鹏 秦成岗 +8 位作者 全志臻 张忠涛 陆嫣 刘道理 屈亮 刘杰 徐乐意 徐徽 周凤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7,111-112,共4页
番禺低隆起一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是珠江口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如何在现有勘探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勘探领域,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钻井、古生物等资... 番禺低隆起一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是珠江口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如何在现有勘探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勘探领域,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钻井、古生物等资料,分析表明该区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控于特殊的古地理位置——陆架坡折带,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确定出21 Ma陆架坡折带的分布范围,总结了其与油气藏的关系。21 Ma陆架坡折线呈弧形向海盆方向分布,大致与番禺低隆起和白云凹陷的分界线平行,西侧为近东西向,向东则逐渐向北东方向延伸。陆架坡折带对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该区主要存在3种与陆架坡折带发育有关的油气藏类型,即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坡折带 层序地层 构造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构造-岩性油气藏 番禺隆起白云凹陷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陆架坡折带地质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忠涛 秦成岗 +5 位作者 高鹏 屈亮 刘道理 徐徽 徐乐意 周凤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4,116,共6页
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是珠江口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其层序地层学特点表现为沉积受控于特殊的古地理位置——陆架坡折带。从距今21 Ma至今,陆架坡折带位置基本保持在该区附近,在低海面时期发育了大量低位体系域沉积砂岩体,具备优... 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是珠江口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其层序地层学特点表现为沉积受控于特殊的古地理位置——陆架坡折带。从距今21 Ma至今,陆架坡折带位置基本保持在该区附近,在低海面时期发育了大量低位体系域沉积砂岩体,具备优先捕获油气的有利条件。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地震资料,结合各种层序界面特征,重新确定了该区新近系珠江组下段SB23.8、SB21等2个层序界面,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5个四级层序地层单元,从而建立起等时地层格架;之后,对该区近3 000 km2三维地震SB21.0层序界面之上的陆架坡折点进行了识别和追踪,确定出陆架坡折带的分布范围,识别出其低位体系域时期所分布的主要沉积地质体:主要有低位楔或陆架边缘三角洲、水道充填、低位扇等3种类型,并对其特征及展布规律进行了详细描述。结论认为:上述陆架坡折带具备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充足的油气源,优越的储集条件,良好的运聚匹配条件和保存条件以及晚期成藏特征等,同时,由于其上的砂岩体具有良好的形成岩性—地层圈闭条件,因此,该陆架坡折带极具油气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番禺隆起-白云凹陷北坡 层序地层学 陆架坡折带 位楔 水道充填 位楔 油气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