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农产品主产区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研究——以四川省洪雅、盐亭、兴文和开江县为例
1
作者 罗怀良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5,共9页
采用消纳畜禽粪便剩余作物种植面积、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以及污染威胁分级,探讨2008-2017年四川盆地农产品主产区(洪雅、开江、盐亭和兴文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及动态。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 采用消纳畜禽粪便剩余作物种植面积、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以及污染威胁分级,探讨2008-2017年四川盆地农产品主产区(洪雅、开江、盐亭和兴文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及动态。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为0.84,污染威胁为Ⅲ级(“有污染威胁”)。年消纳畜禽粪便剩余作物种植面积由1.80×10^(4)hm^(2)上升至7.11×10^(4)hm^(2),作物播面畜禽粪便氮素、磷素以及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呈下降趋势,种养失衡呈减缓趋势。种养失衡县域差异明显:洪雅县最严重,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为1.20,污染威胁属Ⅳ级,“有严重污染威胁”;盐亭县次之(0.90,Ⅲ级“有污染威胁”),开江再次(0.84,Ⅲ级“有污染威胁”),兴文最低(0.53,Ⅱ级“稍有污染威胁”)。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的磷素污染威胁比氮素突出:畜禽粪便磷素负荷量承受程度(0.84)>氮素(0.63),磷素污染威胁分级(Ⅲ级)高于氮素(Ⅱ级)。研究结果提示,因地制宜的种养关联模式是实现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主产区 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 种养平衡 畜禽粪便负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