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HPLC法检测畜禽养殖废水中四环素残留——基于植物净化系统多介质检测优化
1
作者 佘婷婷 彭诗怡 +5 位作者 余乐洹 熊学玲 王森 余美泽 邓雅亭 叶桂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通过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多介质中四环素残留量的方法。底泥和植物组织经Na_(2)EDTA-Mcllvaine的甲醇溶液(1∶1,v∶v,pH=4)提取后,分别以HLB小柱(底泥)和SAX/PSA-HLB串联柱(植物组织)... 通过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多介质中四环素残留量的方法。底泥和植物组织经Na_(2)EDTA-Mcllvaine的甲醇溶液(1∶1,v∶v,pH=4)提取后,分别以HLB小柱(底泥)和SAX/PSA-HLB串联柱(植物组织)富集净化;水样经Na_(2)EDTA溶液(pH=3.4)提取后,以HLB小柱富集净化后再进行HPLC检测。四环素添加浓度为5 mg/L(低浓度)和50 mg/L(高浓度)时,水体、底泥以及植物根系等3种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106.5±1.0%、90.7±8.0%、92.8±1.0%(5 mg/L)和93.9±1.8%、78.5±0.4%、78.8±0.4%(50 mg/L),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四环素在水体、底泥以及植物根系中的检出限分别为3.83μg/L、0.15 mg/kg以及1.53 mg/kg,方法在0~5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定量线性关系。应用该方法检测人工模拟畜禽养殖废水系统各介质样品,检出四环素浓度为nd~655.94μg/L(水体)和0.59~78.45 mg/kg(底泥、植物组织),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畜禽养殖废水-植物净化系统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鱼养殖废水在土壤-植物生态工程系统的处理与利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鹰 王玲玲 +1 位作者 崔绍荣 苗香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6-311,共6页
以甲鱼养殖温室排放的富含营养物的养殖废水和利用废水栽培蔬菜的生态工程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和商品营养液对比,在4种不同土壤上开展了浇灌甲鱼养殖废水栽培散叶莴苣(生菜)的研究。120d的实验结果表明,用甲鱼废水和营养液分别处理4种... 以甲鱼养殖温室排放的富含营养物的养殖废水和利用废水栽培蔬菜的生态工程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和商品营养液对比,在4种不同土壤上开展了浇灌甲鱼养殖废水栽培散叶莴苣(生菜)的研究。120d的实验结果表明,用甲鱼废水和营养液分别处理4种土壤的生菜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产上要用甲鱼废水完全替代营养液作为肥料用于土壤栽培,还需对甲鱼废水进行预处理;潮土对甲鱼养殖废水有较大的适应性;甲鱼养殖废水的主要营养元素组成与植物需要相比,P元素和K元素还比较缺乏。用甲鱼类废水处理的4种土壤生菜的含Ca量均大于用营养液处理的4种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养殖废水 土壤-植物系统 生态工程 散叶莴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肥还田对土壤-植物系统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子寒 李红娜 +1 位作者 王雪荣 李思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4-1156,共13页
粪肥还田对土壤-植物系统造成了抗生素和抗性基因(ARGs)的污染,具有潜在环境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粪肥、土壤、植物中抗生素和ARGs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微生物长时间处于低抑制浓度的抗生素... 粪肥还田对土壤-植物系统造成了抗生素和抗性基因(ARGs)的污染,具有潜在环境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粪肥、土壤、植物中抗生素和ARGs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微生物长时间处于低抑制浓度的抗生素和重金属环境中容易诱导ARGs的产生,粪肥还田和改良土壤中抗生素浓度和ARGs丰度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区和粪肥种类差异。总体来看猪粪和鸡粪肥及对应土壤中的抗生素和ARGs残留高于牛粪肥,叶类与茄科类蔬菜容易富集抗生素及ARGs。粪肥类型、植物种类、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以及微生物群落等均影响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抗生素和ARGs的分布规律;粪肥中抗生素向土壤和植物的迁移受抗生素特性的影响较大,且其浓度随跨介质迁移过程不断降低;细菌群落显著影响ARGs的迁移,ARGs在从土壤到植物的迁移过程中可被稀释100~1000倍。未来需加强有机肥产品中抗生素及ARGs的浓度控制标准以及环境中ARGs的产生与迁移机制等研究。本综述旨在全面揭示土壤-植物系统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有效应对微生物耐药性的跨介质迁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粪肥 抗生素 抗性基因 土壤-植物系统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微藻-真菌共培养资源化处理模拟畜禽养殖废水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双喜 朱联东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5-723,共9页
为探究富油微藻-真菌共培养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可行性,构建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的共培养体系,通过调节不同比例的微藻真菌初始接种量,对模拟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藻菌结合与采收、生物质干质... 为探究富油微藻-真菌共培养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可行性,构建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的共培养体系,通过调节不同比例的微藻真菌初始接种量,对模拟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藻菌结合与采收、生物质干质量与生化组分以及生物柴油生产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C.vulgaris和A.oryzae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与C.vulgaris单独处理相比,共培养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最优藻菌接种比例为25∶1,TN、NH_(4)^(+)-N、TP、COD和Cu(Ⅱ)的去除率分别达72.51%、71.19%、92.23%、91.47%和90.38%.藻菌共培养对3种磺胺类药物(SAs)也具有显著的生物去除效果,磺胺二甲嘧啶(SMZ)、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的去除率分别达57.61%、58.31%和50.48%.②丝状真菌易于与微藻形成球状体,在菌丝强力支撑作用下,C.vulgaris在废水中呈现悬浮状态,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并实现对微藻的高效采收,最高采收效率为76.91%,采收后的总生物质干质量高达1.26 g/L,总叶绿素含量达15.99 mg/g.③藻菌生物质中蛋白质、多糖和油脂的含量分别为111、136和249 mg/g,而脂肪酸组分主要以C16∶0(棕榈酸)、C18∶1(油酸)和C18:2(亚油酸)为主,有利于生物柴油生产.研究显示,C.vulgaris和A.oryzae共培养不仅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而且能实现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真菌共培养 畜禽养殖废水 磺胺类药物 Cu(Ⅱ) 生物柴油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垃圾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田静思 张后虎 +1 位作者 张毅敏 李定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序批式进水方式,在m(固)∶V(液)=1∶20及水力负荷1.25 m3.m-2.d-1条件下,研究种植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菖蒲(Acorus calamus)4种植物的矿化垃圾填料湿地对畜禽养殖... 采用序批式进水方式,在m(固)∶V(液)=1∶20及水力负荷1.25 m3.m-2.d-1条件下,研究种植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菖蒲(Acorus calamus)4种植物的矿化垃圾填料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持续运行90 d的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填料湿地床对CODCr、SS、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3%~52.5%、55.2%~72.1%4、4.2%~76.7%和40.1%~68.0%。不同植物种类对去除率的影响小,与无植物空白相比约有10百分点的变化,主要被矿化垃圾填料自身特性所掩盖。矿化垃圾填料硝化能力强,导致硝酸盐氮(NO3--N)的累积高达数十mg.L-1,并导致TN去除率偏低,仅为41.6%~45.9%。构建了150 cm高的矿化垃圾填料柱进行反硝化脱氮,在水力负荷0.30 m3.m-2.d-1条件下运行90 d期间内,距柱面120 cm处NO3--N去除率在ρ(NO3--N)约为20和40 mg.L-1的水质条件下均可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垃圾 畜禽养殖废水 去除率 植物种类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主要畜禽产区养殖废水中抗生素残留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俐勤 钱鸣蓉 +6 位作者 卢立志 陶争荣 李国勤 冯尚连 陈志民 李锐 方丽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9-705,共7页
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建立了适合畜禽养殖废水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共29种抗生素残留的测定方法,废水样品经盐酸调节pH 6.0、离心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正离子模式测定... 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建立了适合畜禽养殖废水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共29种抗生素残留的测定方法,废水样品经盐酸调节pH 6.0、离心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正离子模式测定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负离子模式测定氯霉素类。空白地表水中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添加浓度为0.02~1.0μg.L-1,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添加浓度为0.04~1.0μg.L-1,回收率范围为68.6%~95.0%(n=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8%~12.3%,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2~0.04μg.L-1。利用该方法对养殖废水、养殖场附近河域20个水样进行测定,检出5种磺胺类化合物和氟苯尼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抗生素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周胜 刘长娥 张继宁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畜禽养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磷及悬浮物等污染物,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用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不仅设备投资多,运行成本高,氮磷等营养元素还难以得到深度净化。人工湿地是一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具有投资... 畜禽养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磷及悬浮物等污染物,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用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不仅设备投资多,运行成本高,氮磷等营养元素还难以得到深度净化。人工湿地是一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具有投资少、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尤其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氮磷等营养成分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对畜禽养殖废水的现状和传统处理方法的利弊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研究现状和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基质 湿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不同氮磷水平养殖尾水的综合净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25
8
作者 冯优 陈庆锋 +3 位作者 李金业 郭贝贝 刘婷 李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97-2408,共12页
为了筛选适用于不同氮磷浓度畜禽养殖尾水的生态浮岛优势物种,选取水芹、凤眼莲、鸢尾、再力花、黄菖蒲5种挺水植物和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3种沉水植物,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这8种植物在不同氮磷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及其对水中氨氮(NH4... 为了筛选适用于不同氮磷浓度畜禽养殖尾水的生态浮岛优势物种,选取水芹、凤眼莲、鸢尾、再力花、黄菖蒲5种挺水植物和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3种沉水植物,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这8种植物在不同氮磷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及其对水中氨氮(NH4^+-N)、总磷(TP)、COD的去除效率,并对其进行曲线回归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水生植物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净化功能。结果表明:凤眼莲、再力花在较低氮磷水平(NH4^+-N 80~120 mg·L^-1,TP 8~16 mg·L^-1)下的去除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水生植物;水芹和黄菖蒲在较高氮磷水平(NH4^+-N 180~220 mg·L^-1,TP 30~35 mg·L^-1)下的去除效果较好,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沉水植物中狐尾藻净化效果较好,生物量增长显著(P<0.05);凤眼莲在实验过程中虽净化能力良好,但易引发次生环境问题,应谨慎选择,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生态浮岛 氮磷 净化能力 畜禽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方式对生物转盘处理养殖废水效果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恒 张千 +4 位作者 刘向阳 李宸 念海明 赵天涛 张丽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8-968,共11页
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高、生物毒性大,导致传统生物处理工艺难以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为探究高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转盘作为主体工艺,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简称“HN-AD菌”)为生物强化菌剂,对比了强化污泥挂膜和菌... 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高、生物毒性大,导致传统生物处理工艺难以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为探究高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转盘作为主体工艺,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简称“HN-AD菌”)为生物强化菌剂,对比了强化污泥挂膜和菌剂挂膜两种不同生物强化方式下该工艺在启动时间、碳耗、能耗、真实废水处理效果及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差异,以确定最佳生物强化方式.结果表明:①模拟废水试验中,菌剂挂膜反应器启动时间(19 d)明显短于强化污泥挂膜(33 d),参数优化后发现,在相同处理效果下,前者碳耗、能耗较后者分别低48.22%、33.33%.②真实废水处理试验中,菌剂挂膜反应器的COD Cr、NH4^+-N、TN平均去除率较后者分别高7.11%、26.97%、29.14%.③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菌剂挂膜体系中Comamonas(丛毛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是强化污泥挂膜体系的10倍左右,推测Comamonas可能是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菌属.④SEM观察发现菌剂挂膜生物转盘盘片上的生物膜更薄,但HN-AD优势菌富集程度更高.研究显示,菌剂挂膜反应器对模拟废水、真实废水的处理效果均优于强化污泥挂膜反应器,且效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方式 生物转盘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畜禽养殖废水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