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旱节水栽培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施小梅
詹梦琳
+5 位作者
罗应贵
陈木兰
陈姝樽
李清
黄哲鸿
华树妹
《上海蔬菜》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探究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山药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孔径、种植深度及畦面覆盖方式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孔径为10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优...
为探究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山药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孔径、种植深度及畦面覆盖方式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孔径为10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优质薯率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13.51 kg、84.70%和13.33%;种植深度为7~8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最高、优质薯率较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96.85 kg、87.21%和15.56%;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处理,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较高、优质薯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617.91 kg、90.05%和为13.33%。综上所述,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栽培孔径为10 cm、种植深度为7~8 cm、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可提高赣紫山药1号的产量和优质薯率,具有应用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紫山药1号
抗旱节水
打洞
栽培
留生草栽培
畸形薯
优质薯
福建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旱节水栽培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施小梅
詹梦琳
罗应贵
陈木兰
陈姝樽
李清
黄哲鸿
华树妹
机构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三明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上海蔬菜》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S0020)。
文摘
为探究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山药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孔径、种植深度及畦面覆盖方式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孔径为10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优质薯率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13.51 kg、84.70%和13.33%;种植深度为7~8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最高、优质薯率较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96.85 kg、87.21%和15.56%;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处理,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较高、优质薯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617.91 kg、90.05%和为13.33%。综上所述,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栽培孔径为10 cm、种植深度为7~8 cm、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可提高赣紫山药1号的产量和优质薯率,具有应用推广的潜力。
关键词
赣紫山药1号
抗旱节水
打洞
栽培
留生草栽培
畸形薯
优质薯
福建三明
分类号
S63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旱节水栽培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施小梅
詹梦琳
罗应贵
陈木兰
陈姝樽
李清
黄哲鸿
华树妹
《上海蔬菜》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