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旱节水栽培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施小梅 詹梦琳 +5 位作者 罗应贵 陈木兰 陈姝樽 李清 黄哲鸿 华树妹 《上海蔬菜》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探究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山药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孔径、种植深度及畦面覆盖方式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孔径为10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优... 为探究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山药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孔径、种植深度及畦面覆盖方式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孔径为10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优质薯率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13.51 kg、84.70%和13.33%;种植深度为7~8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最高、优质薯率较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96.85 kg、87.21%和15.56%;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处理,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较高、优质薯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617.91 kg、90.05%和为13.33%。综上所述,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栽培孔径为10 cm、种植深度为7~8 cm、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可提高赣紫山药1号的产量和优质薯率,具有应用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紫山药1号 抗旱节水 打洞栽培 留生草栽培 畸形薯 优质薯 福建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