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棉14号留叶枝简化栽培中不同密度与株行距配置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峰 王阶祥 +3 位作者 李卫华 徐家安 胡新燕 丁震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577-578,共2页
苏棉 14是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 ,针对该品种果枝始节位较高的特点 ,运用留叶枝简化栽培技术 ,探讨创建最适高产高效群体。研究结果表明 ,在低密度水平 2 2 5 0 0株 / hm2 时表现最好 ,产量最高 。
关键词 苏棉14号 留叶枝简化栽培 密度 株距 行距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栽培棉叶枝的补偿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展茗 李万九 张秀如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5期26-28,共3页
采用发育追踪法 ,相关和回归分析法 ,研究了叶枝对棉株生育性状及产量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 :留叶枝后能提高株株在 6、7、8月分的现蕾、开花强度 ,增结伏桃和早秋桃 ;且能增加棉株的果枝数、果节数 ,提高主茎的铃枝比和成铃率。叶枝对... 采用发育追踪法 ,相关和回归分析法 ,研究了叶枝对棉株生育性状及产量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 :留叶枝后能提高株株在 6、7、8月分的现蕾、开花强度 ,增结伏桃和早秋桃 ;且能增加棉株的果枝数、果节数 ,提高主茎的铃枝比和成铃率。叶枝对生育性状的补偿作用最终表现为对产量的补偿效应 ,即增加公顷成铃数。经回归分析表明 ,叶枝铃贡献率与全株成铃数呈二次曲线关系。当叶枝铃贡献率达理论最适值 ,留叶枝简化栽培棉的hm2 成铃数比对照增加显著。在高产条件下 ,叶枝铃最适贡献率一般为 2 0 %~ 2 5 %。而当棉株具有 3个叶枝时 ,叶枝铃贡献率接近理论最适值 ,全株成铃数较多。因此在生产上可通过培育带有 3个叶枝的棉株群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补偿效应 产量 生育性状 留叶枝简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