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包水乳状液中胶质和沥青质的界面剪切黏度和乳状液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明进 李明远 +2 位作者 彭勃 林梅钦 郭继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了胜利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采用界面剪切黏度对其油、水界面膜强度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胶质和沥青质模拟油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沥青质和胶质的结构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沥青质含有更多的芳环... 采用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了胜利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采用界面剪切黏度对其油、水界面膜强度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胶质和沥青质模拟油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沥青质和胶质的结构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沥青质含有更多的芳环结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胶质大,界面膜强度也比胶质强,其乳状液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沥青质 胶质 界面 界面剪切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剪切黏度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继香 吴肇亮 +1 位作者 李明远 林梅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60-662,688,共4页
对孤东一号联合站及孤东四号联合站(简称孤东1#及孤东4#)两种原油及其分离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配成模拟油,测定了模拟油与碱水〔w(Na2CO3)=1 2%〕体系的界面剪切黏度。原油浓度越大,界面剪切黏度越大;沥青质模拟油/碱水... 对孤东一号联合站及孤东四号联合站(简称孤东1#及孤东4#)两种原油及其分离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配成模拟油,测定了模拟油与碱水〔w(Na2CO3)=1 2%〕体系的界面剪切黏度。原油浓度越大,界面剪切黏度越大;沥青质模拟油/碱水界面剪切黏度最大,在油/碱水间形成了一定强度的界面膜,膜的强度大于饱和分、芳香分、胶质的界面膜强度;孤东4#沥青质模拟油/碱水的界面剪切黏度大于孤东1#沥青质的界面剪切黏度。在剪切速率为0 3rad·s-1时,原油及胶质的油/碱水界面剪切黏度不随时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界面剪切黏度 沥青质 分离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体系对与碱反应后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继香 王慧云 +1 位作者 李淑玲 孙珊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6-160,共5页
考察了石油磺酸盐、聚合物及矿化度对与碱反应后的原油模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3种因素共存时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使与碱反应后的模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降低,而聚合物的存在则使... 考察了石油磺酸盐、聚合物及矿化度对与碱反应后的原油模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3种因素共存时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使与碱反应后的模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降低,而聚合物的存在则使油水界面剪切黏度显著上升;降低矿化度有助于界面剪切黏度的上升,但其上升的程度比聚合物的要小得多;3种因素共存时,聚合物为非常显著性影响因子,矿化度及石油磺酸盐为非显著性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剪切黏度 正交试验 石油磺酸盐 聚合物 矿化度 模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与原油界面流变性的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二龙 宋考平 +2 位作者 谢远洋 贾洪波 夏惠芬(审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7,145-146,共3页
借助CIR-100界面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与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界面黏度、界面黏性模量和界面弹性模量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配制水矿化度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三者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 借助CIR-100界面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与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界面黏度、界面黏性模量和界面弹性模量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配制水矿化度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三者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均增加,随配制水矿化度的增加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度 界面黏性模量 界面弹性模量 聚合物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聚合物与发泡剂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方洪波 林云 +2 位作者 林梅钦 宗华 李明远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5-241,共7页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胜利埕东油田聚合物强化泡沫复合驱中聚合物和/或发泡剂质量浓度对油水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加,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胜利埕东油田聚合物强化泡沫复合驱中聚合物和/或发泡剂质量浓度对油水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加,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和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而随发泡剂质量浓度增加,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黏度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很小,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原油模拟油与含聚合物和发泡剂的模拟水间所形成的W/O乳状液稳定性随聚合物和/或发泡剂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聚合物 发泡剂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典型稠油活性组分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华朝 张健 +3 位作者 李浩 宋夏 靖波 王金本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630,647,共6页
为了揭示原油组分分子组成与各组分界面性质、乳化性能间的关系,阐明油水界面性质变化和原油乳化机理,用极性分离法将渤海某油田稠油分离为沥青质、胶质、剩余分三个组分,含量分别为5.45%、26.5%、57.13%。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高... 为了揭示原油组分分子组成与各组分界面性质、乳化性能间的关系,阐明油水界面性质变化和原油乳化机理,用极性分离法将渤海某油田稠油分离为沥青质、胶质、剩余分三个组分,含量分别为5.45%、26.5%、57.13%。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高分辨质谱分析了三组分的分子组成,采用界面张力仪、界面黏弹性仪测定了各组分与模拟水间的界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胶质中含有大量酸性化合物,其中沥青质中酸性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高、缩合度高且富集多杂原子化合物。0.55%沥青质、5%胶质、5%剩余分模拟油与模拟水间界面张力分别为11.5、20、28 mN/m,说明酸性化合物是原油中主要活性物质,且多杂原子酸性化合物的界面活性更强。原油三组分模拟油的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下降,在剪切速率为0.02~0.4 rad/s时,原油三组分/模拟水界面剪切黏度排序为沥青质>胶质>剩余分,说明各组分形成的界面膜具有明显的结构特性,沥青质尤为明显。原油与乙醇胺溶液能形成稳定的W/O型乳状液,一周后仍无水相析出;除去原油中沥青质后,乳状液稳定性明显变差,11 h后油水完全分层;除去沥青质、胶质后,不能产生乳化现象,说明沥青质、胶质是渤海某油田稠油乳化的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胶质 分子组成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乳状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原油活性组分的结构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明进 李明远 +4 位作者 彭勃 吴肇亮 林梅钦 郭继香 董朝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2-465,共4页
测定了从沙特原油中分离出的胶质和沥青质的红外、紫外光谱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含有胶质、沥青质的模拟油和模拟水体系,测定了其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胶质和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97和1 786;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质比胶质含... 测定了从沙特原油中分离出的胶质和沥青质的红外、紫外光谱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含有胶质、沥青质的模拟油和模拟水体系,测定了其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胶质和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97和1 786;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质比胶质含有更多的芳香环结构。含胶质和沥青质体系的界面张力分别是33.205 8 mN/m、31.732 5 mN/m,相差不大。对于界面剪切黏度,沥青质体系远大于胶质体系,同在100 mg/L,胶质体系剪切速率在0-0.5 rad/s时,界面剪切黏度最大不超过0.002 5 mN/m,而沥青质体系剪切速率在0.3 rad/s下,界面剪切黏度最大值大于1.000 0 mN/m,并且其曲线具有吸附曲线的特征,沥青质体系具有较强的界面膜,其界面膜的形成经历了从液态扩张膜到液态凝聚膜的变化过程。界面膜强度的大小与界面活性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和芳香环结构含量的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界面 界面剪切黏度 界面膜强度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溶液与大庆原油作用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刚 刘子威 +3 位作者 林梅钦 徐学芹 李明远 王荣健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7,102+131,共7页
采出液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与油水界面性质有关,三元复合驱弱碱与原油作用时间对油水界面性质及采出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庆原油模拟油、模拟水和Na2CO3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浊度仪,研究大... 采出液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与油水界面性质有关,三元复合驱弱碱与原油作用时间对油水界面性质及采出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庆原油模拟油、模拟水和Na2CO3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浊度仪,研究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后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2CO3溶液与模拟油长时间反应后,分离得到的水相与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变化不明显,水相与模拟油乳化后所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Na2CO3溶液与模拟油反应1d后,分离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乳状液稳定性大于未反应的模拟油的;Na2CO3溶液与模拟油反应10d后,分离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小于反应1d后分离所得的油相的,Zeta电位及乳状液稳定性大于反应1d后分离所得的油相的.该研究结果为三元复合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CO3溶液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ZETA电位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脂的界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继香 吴肇亮 +1 位作者 李明远 林梅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85-488,共4页
采用VPO法测定羊毛脂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78。45℃,w(羊毛脂)=2%的煤油溶液与二次蒸馏水、w(Na2CO3)=1 2%的水溶液、w(NaOH)=1 2%的水溶液之间的最低界面张力分别为5 25,0 21,0.20mN/m。于30℃测定了羊毛脂煤油溶液在水/碱体系的乳化... 采用VPO法测定羊毛脂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78。45℃,w(羊毛脂)=2%的煤油溶液与二次蒸馏水、w(Na2CO3)=1 2%的水溶液、w(NaOH)=1 2%的水溶液之间的最低界面张力分别为5 25,0 21,0.20mN/m。于30℃测定了羊毛脂煤油溶液在水/碱体系的乳化性能。羊毛脂在w(NaOH)=1 2%的水溶液中的乳状液非常稳定,反应4d时已经完全乳化,分水率为零;在二次蒸馏水中的分水率4d时仍大于90%。w(羊毛脂)=0 1%的煤油溶液与w(NaOH)=1 2%的水溶液之间,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羊毛脂的界面剪切黏度逐渐降低,具有切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脂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东泡沫复合驱采出液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洪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6-741,共6页
以埕东泡沫复合驱采出液为研究对象,配制一系列含不同浓度泡沫剂的模拟水和模拟油组成的体系,采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这些体系的油-水界面特性,考察了发泡剂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埕东泡沫复合驱采出液为研究对象,配制一系列含不同浓度泡沫剂的模拟水和模拟油组成的体系,采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这些体系的油-水界面特性,考察了发泡剂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泡沫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固体悬浮物,使得过滤后采出水-原油模拟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降低。模拟水中加入发泡剂后,模拟水-原油模拟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粘度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而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原油与含发泡剂的模拟水所形成的W/O和O/W乳状液的稳定性随发泡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ZETA电位 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胺基聚合物(AAP)的界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艳娜 孙金声 +1 位作者 蒋欢 杨泽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4,共4页
以10%孤岛原油模拟油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研究了树枝状胺基聚合物(AAP)支化代和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AP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随着AAP浓度的增加,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半代AAP水溶液的表... 以10%孤岛原油模拟油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研究了树枝状胺基聚合物(AAP)支化代和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AP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随着AAP浓度的增加,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半代AAP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支化代的增加而降低。在整代AAP浓度低于50 mg/L时,随着支化代的增加,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当浓度大于50 mg/L时,由于空间位阻效应,3.0G AAP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高于2.0G AAP水溶液。随着AAP支化代、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降低。AAP使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大幅降低。在剪切速率为0.3 rad/s时,界面剪切黏度降至最低,约0.015 mN.s/m(空白值为0.017 mN.s/m)。AAP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界面剪切黏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胺基聚合物AAP 支化度 浓度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膨润土颗粒对SZ36-1油田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12
作者 肖娜 林梅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30℃下实验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和膨润土对模拟SZ36-1原油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油相为10%或1%原油与煤油的混合物即模拟油,10%模拟油用于测定动态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1%模拟油用于测定油滴表面zeta电位,实验水相为矿化度931... 在30℃下实验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和膨润土对模拟SZ36-1原油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油相为10%或1%原油与煤油的混合物即模拟油,10%模拟油用于测定动态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1%模拟油用于测定油滴表面zeta电位,实验水相为矿化度9313mg/L的模拟水,结果如下。随水中膨润土浓度增加(0~200mg/L),界面张力升高,界面剪切黏度下降,zeta电位(空白值为-47.1mV)绝对值减小;当聚合物浓度固定时(200mg/L),随黏土浓度增加(0~200mg/L),界面张力显著降低,界面剪切黏度升高,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后略有减小;当黏土浓度固定时(50mg/L),随聚合物浓度增大(0~400mg/L),界面张力显著上升,界面剪切黏度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性质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ZETA电位 疏水缔合聚合物 膨润土 原油乳状液 SZ36-1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寅 屈撑囤 +1 位作者 张宁生 宋绍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0-33,共4页
文章应用界面张力仪、Zeta电位仪和表面黏弹性仪测定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其二元复合体系的质量浓度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采出液的液膜结构。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的界面剪切黏度值和界... 文章应用界面张力仪、Zeta电位仪和表面黏弹性仪测定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其二元复合体系的质量浓度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采出液的液膜结构。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的界面剪切黏度值和界面张力值增大,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绝对值增大;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的界面剪切黏度变化幅度很小,但界面张力显著减小,颗粒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合能够形成稳定的聚合体,具有较大的界面剪切黏度值,较小的界面张力和较高的Zeta电位值;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水中悬浮物形成了类似"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界面剪切黏度 界面张力 ZETA电位 液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油基础油分水性及其油水界面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超 李少萍 徐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采用SH/T 0619中的方法对添加了同一种复合剂的不同船用柴油机油基础油的分水性能进行了测定,发现添加了同一种复合剂的不同基础油的分水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从油水界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剪切黏度两个方面考察界面性质与分水性的关系。结果... 采用SH/T 0619中的方法对添加了同一种复合剂的不同船用柴油机油基础油的分水性能进行了测定,发现添加了同一种复合剂的不同基础油的分水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从油水界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剪切黏度两个方面考察界面性质与分水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油HVIⅡ-10,HVI750,HVI150BS的分水性依次变差,界面张力依次变低,界面剪切黏度依次变高。基础油所含芳烃和胶质等极性组分越高,其分水性越差。加入复合剂后,基础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黏度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提高。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界面剪切黏度逐渐降低。界面张力越低,界面剪切黏度越高,乳状液越稳定,分水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油 基础油 分水性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破乳剂对原油乳状液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春柳 曲延明 +2 位作者 刘卫东 萧汉敏 康万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15-517,538,共4页
采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杏二中原油和污水,在室内配制原油乳状液,研究了不同结构破乳剂(SP169、BP169-21、AE9901、AR36、AP221、TA1031)及其浓度对不同矿化度原油乳状液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R36脱水速度最快、水色清、油水界面清晰,最大... 采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杏二中原油和污水,在室内配制原油乳状液,研究了不同结构破乳剂(SP169、BP169-21、AE9901、AR36、AP221、TA1031)及其浓度对不同矿化度原油乳状液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R36脱水速度最快、水色清、油水界面清晰,最大脱水率为88%,适用于大庆杏二中原油乳状液的脱水;AE9901的脱水率为72%,SP169为70%,TA1031为64%,BP169-21为58%,AP221为54%。AR36存在最佳使用浓度(200mg/L);SP169、AP221脱水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破乳剂浓度增加,可降低油水界面黏度,减弱界面膜强度,从而提高脱水效率。AR36脱水率随矿化度增加而增大,适用于高矿化度乳状液脱水;BP169-21脱水率随矿化度增加而减小,不适合高矿化度乳状液脱水。其它4种破乳剂的脱水效率与矿化度无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脱水率 矿化度 界面黏度 原油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翟会波 林梅钦 +1 位作者 徐学芹 李明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
采出液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与油水界面特性有关,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作用时间对油水界面特性及采出液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浊度仪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后对油水界面性... 采出液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与油水界面特性有关,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作用时间对油水界面特性及采出液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浊度仪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后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与原油长时间反应后得到的水相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变化不明显,水相与模拟油乳化后所形成的O/W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NaOH与原油反应1d后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O/W乳状液稳定性均大于未反应的模拟油,而NaOH与原油反应10d后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O/W乳状液稳定性均小于反应1d所得到的油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ZETA电位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表剂类型及浓度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清河 黄金 +2 位作者 徐春玲 王超 孟凡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38-44,共7页
为研究聚表剂类型及浓度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Ⅰ型、Ⅱ型和Ⅲ型聚表剂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参数、ζ电位、界面剪切黏度、界面剪切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表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吸附后形成稳定界面膜,带电荷官... 为研究聚表剂类型及浓度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Ⅰ型、Ⅱ型和Ⅲ型聚表剂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参数、ζ电位、界面剪切黏度、界面剪切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表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吸附后形成稳定界面膜,带电荷官能团形成双电层,乳状液稳定性增强,聚表剂浓度越大,乳状液稳定性越强;受各类型聚表剂改变ζ电位和界面特性的综合作用,依据C_(A60)、h_c、W_(1/23)个稳定动力学参数得出:聚表剂类型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强弱顺序为Ⅲ型>Ⅱ型>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界面剪切黏度 乳状液 Ζ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W/O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成 王少华 +2 位作者 孙永涛 吴春洲 肖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4-277,共4页
为揭示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热采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南堡35-2油田热采现场采出液特征,采用高温高压可视相态釜模拟配制油包水乳状液,研究了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及乳状液表观黏度... 为揭示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热采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南堡35-2油田热采现场采出液特征,采用高温高压可视相态釜模拟配制油包水乳状液,研究了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及乳状液表观黏度和破乳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防膨剂浓度的增大,油水间的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黏度增大;防膨剂浓度一定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界面剪切黏度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温度对乳状液体系的性能影响较大:防膨剂在55℃时几乎对原油的乳化不产生影响,防膨剂溶液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不稳定;在乳化温度为100℃和150℃下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高,且其表观黏度随防膨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防膨剂浓度一定时,随着乳化温度升高,乳状液的表观黏度明显增大,脱水率降低,150℃时含0.5%~10%防膨剂乳状液的脱水率均为0,稳定性良好。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能降低油水间的界面能,提高界面膜强度,增加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膨剂 季铵盐聚合物 乳状液 稳定性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表观黏度 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垢剂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建 李明远 +3 位作者 郭继香 祝威 夏海英 林梅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50-553,共4页
以油含量、固含量、界面张力及界面剪切黏度为指标,研究了阻垢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对胜利油田原油、模拟固体颗粒与模拟水所形成的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EDP浓度增加,悬浮液体系中固含量增加,油含量降低。当HEDP浓... 以油含量、固含量、界面张力及界面剪切黏度为指标,研究了阻垢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对胜利油田原油、模拟固体颗粒与模拟水所形成的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EDP浓度增加,悬浮液体系中固含量增加,油含量降低。当HEDP浓度为0~120mg/L时,体系中固含量由136mg/L增加至260mg/L,而油含量由818mg/L降至421mg/L。HEDP浓度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而界面剪切黏度增大,悬浮液体系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HEDP 悬浮液稳定性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剂处理油田采油水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宗华 郭继香 +1 位作者 李明远 林梅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3-96,共4页
以胜利油田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出水中分别加入水处理剂A1、B2质量浓度为50、100 mg/L时,污水中油含量由1546.3 mg/L分别降至245和74.1 mg/L;当m(B2)/m(A1)=70/50时,污水中油含量降至1.8 mg/L。污水中加入水处理剂后,能够使油水... 以胜利油田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出水中分别加入水处理剂A1、B2质量浓度为50、100 mg/L时,污水中油含量由1546.3 mg/L分别降至245和74.1 mg/L;当m(B2)/m(A1)=70/50时,污水中油含量降至1.8 mg/L。污水中加入水处理剂后,能够使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由5.87 mN·m-1降至4.93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水处理剂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