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接氟化技术的芳纶表/界面结构设计与制备研究进展
1
作者 吕钧炜 罗龙波 刘向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7,共7页
直接氟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以及可规模化应用的表面处理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及其复合材料界面的结构设计与调控,以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的应力传递及其制件的宏观力学性质。从直接氟化技术的原理出发,首先介绍了直接氟化的反... 直接氟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以及可规模化应用的表面处理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及其复合材料界面的结构设计与调控,以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的应力传递及其制件的宏观力学性质。从直接氟化技术的原理出发,首先介绍了直接氟化的反应机制、应用领域及当前研究进展,并重点关注了直接氟化技术在纤维表面及复合材料界面的结构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同时,根据直接氟化在纤维表面引入的不同活性中心的差异,将直接氟化对纤维表面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归纳为3个主要研究阶段:直接氟化调控纤维表面的结构及极性、在纤维表面引入C—F键作为活性中心的衍生接枝反应和在纤维表面引入自由基作为活性中心的衍生接枝反应。最后,针对直接氟化技术的优势和工艺特点,展望了直接氟化技术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领域的应用潜力、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表面处理 界面结构设计 直接氟化技术 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柔性可拉伸离散功能梯度衬底的界面结构设计
2
作者 韩雨生 杨建军 +1 位作者 郑莹 王雅骁 《中国塑料》 2025年第9期68-74,共7页
为了解决离散功能梯度衬底梯度层间易分离、拉伸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界面结构设计的离散功能梯度衬底结构。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材料为例,采用挤出式3D打印方法制备功能梯度柔性衬底,探究了6种不同界面结构功能梯度衬底的... 为了解决离散功能梯度衬底梯度层间易分离、拉伸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界面结构设计的离散功能梯度衬底结构。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材料为例,采用挤出式3D打印方法制备功能梯度柔性衬底,探究了6种不同界面结构功能梯度衬底的拉伸性能,得到了抑制界面分离的最佳结构为岛形结构;并将拉伸率作为实验指标,对影响拉伸率的岛形结构参数进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单位长度内岛数为4、岛桥长度比1、岛桥宽度比1.75、边距与总宽比0.07的岛形结构为最优参数,并制作了相应的功能梯度衬底。结果表明,岛形结构能较好地抑制功能梯度衬底的层间分离,拉伸率提高了1.8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功能梯度柔性衬底 拉伸性能 界面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研究进展及设计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畅丽媛 王如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5-354,共10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绿色、可持续、功率高等优点,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膜电极是其核心部位,是反应时电子、质子、反应气体和产物水等多相物质传递及电化学反应的重要场所.设计和制备具有高活性和高耐久性的膜电极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绿色、可持续、功率高等优点,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膜电极是其核心部位,是反应时电子、质子、反应气体和产物水等多相物质传递及电化学反应的重要场所.设计和制备具有高活性和高耐久性的膜电极对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降低制造成本至关重要.因此,从催化剂本征活性提高、催化剂层结构设计和气体扩散层/催化剂层/质子交换膜界面结构设计3个方面总结了提升膜电极性能的相关方法,并对其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发展做了述评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膜电极 耐久性 催化活性 有序化膜结构 界面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