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多分量感应资料快速重建层状地层的纵横向电阻率和水平界面深度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宏年 商庆龙 +1 位作者 朱天竹 李舟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0-905,913,共7页
研究建立用多分量感应测井资料同时快速重建水平层状横向同性介质中横向与纵向电阻率和层界面深度的有效方法。首先,利用电磁场摄动方程、电导率函数与模型参数关系方程以及模式匹配算法得到电磁场并矢Green函数的半解析解,建立多分量... 研究建立用多分量感应测井资料同时快速重建水平层状横向同性介质中横向与纵向电阻率和层界面深度的有效方法。首先,利用电磁场摄动方程、电导率函数与模型参数关系方程以及模式匹配算法得到电磁场并矢Green函数的半解析解,建立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Frèchet导数矩阵的快速算法;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规范化处理和奇异值分解技术,给出同时反演水平层状地层中各个地层的纵、横向电阻率以及层界面深度的迭代过程,实现理论合成资料与输入资料的最佳拟合。数值计算证明,该反演算法能够取得较满意的反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测井 Frèchet导数矩阵快速算法 各向异性地层电阻率和层界面的同时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Mg_(3)SbBi界面层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忠良 傅赟天 +2 位作者 蒋蒙 王连军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1-937,共7页
Zintl相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因在中低温区(27~500℃)表现出优异的热电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Mg、Sb元素比较活泼,在长期高温服役下易与电极发生剧烈界面扩散反应,导致热电器件的性能和服役寿命衰减。因此,选择能有效阻... Zintl相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因在中低温区(27~500℃)表现出优异的热电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Mg、Sb元素比较活泼,在长期高温服役下易与电极发生剧烈界面扩散反应,导致热电器件的性能和服役寿命衰减。因此,选择能有效阻挡元素剧烈互扩散并且具有低界面接触电阻率阻挡层材料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利用热压工艺制备出300℃最高ZT~1.4的n型Mg_(3)SbBi(Mg_(3.2)SbBi_(0.996)Se_(0.004))样品,然后采用Nb粉作为扩散阻挡层一步烧结制备Mg_(3)SbBi/Nb/Mg_(3)SbBi“三明治”结构样品,系统研究界面层的组成、微结构以及电阻随老化时间演变过程。加速老化实验(525℃/70 h;525℃/170 h;525℃/360 h)研究发现,Nb阻挡层中的Mg-Sb/Bi组分发生偏析,表面产生裂纹,抛光处理后界面连接完好,无裂纹和孔洞,界面扩散层厚度随老化时间延长缓慢增加至1.6μm。Nb/Mg_(3)SbBi界面电阻率从初始的12.9μΩ·cm^(2)增大到19.8、27.4和31.8μΩ·cm^(2),表明老化导致界面处元素发生微弱扩散,但Nb阻挡层仍呈现优异的阻挡性能。因此,在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体系中,选择界面扩散微弱且结构致密的Nb作为阻挡层材料,可以在确保连接可靠的同时有效阻挡Mg、Sb元素扩散,从而提升Mg_(3)(Sb,Bi)_(2)基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其在中温发电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3)(Sb Bi)_(2) 扩散阻挡层 界面稳定性 界面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碳纤维基β-PbO_2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健 竺培显 +2 位作者 韩朝辉 曹勇 周生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对碳纤维布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碳纤维基β-PbO_2电极材料,并对碳纤维基β-PbO_2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处理,能够显著改善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化学活性。热空气氧化温度为... 对碳纤维布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碳纤维基β-PbO_2电极材料,并对碳纤维基β-PbO_2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处理,能够显著改善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化学活性。热空气氧化温度为400℃时,碳纤维表面的化学活性最高;热空气氧化和液相氧化双重氧化发现,碳纤维表面的化学活性进一步提高,表面的沟槽和凹坑更为明显,经此表面处理条件后制备的碳纤维电极界面电阻率最低为6.19×10^(-5)Ω·m,导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最好,耐腐蚀性能最强,腐蚀速率仅为1.44×10^(-3)g·cm^(-2)·h^(-1),由此说明,不同表面处理条件能够极大地影响碳纤维电极材料界面结合性能,从而影响碳纤维基β-PbO_2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基β-PbO2电极 表面处理 界面电阻率 电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Bi_(0.5)Sb_(1.5)Te_(3)热电元件高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旭 顾明 +4 位作者 廖锦城 宋庆峰 史迅 柏胜强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热电元件的界面高温稳定性是决定热电器件服役性能和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而阻挡层和热电材料之间的界面扩散和界面电阻则是评价热电元件高温稳定性的主要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P型碲化铋热电器件的界面稳定性,本研究采用高通量筛选的方... 热电元件的界面高温稳定性是决定热电器件服役性能和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而阻挡层和热电材料之间的界面扩散和界面电阻则是评价热电元件高温稳定性的主要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P型碲化铋热电器件的界面稳定性,本研究采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选定适用于P型碲化铋的Fe阻挡层材料。通过一步烧结的方法制备了Fe/P-BT的热电元件,并系统研究了高温加速老化实验下的Fe/P-BT的界面微观结构的演变和界面电阻率的稳定性。在老化过程中,Fe/P-BT的界面连接良好且Fe-Sb-Te的三元扩散层的成分基本不变。扩散层厚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生长激活能为199.6 kJ/mol。Fe/P-BT的界面电阻率较小且随着老化时间延长缓慢增大,在350℃老化16 d后仍然低于10μΩ·cm^(2)。基于界面扩散动力学的寿命预测表明Fe可以用作Bi_(0.5)Sb_(1.5)Te_(3)热电元件的阻挡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元件 碲化铋 阻挡层 界面扩散 界面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