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原位表征技术在电池界面演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冀昱辰
杨卢奕
林海
潘锋
-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
-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0-754,共15页
-
基金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项目(2015B01015)
广东省新能源材料设计与计算重点实验(2017B030301013)
深圳市新能源基因组制备与测试重点实验室项目(ZDSYS201707281026184)。
-
文摘
在二次电池中,电极/电解液界面的演化行为对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作机理出发,详细综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原位表征技术,包括原位原子力显微镜、原位三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化学石英晶体天平、电化学微分质谱、原位拉曼光谱、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并且基于二次电池界面演化体系,本文将其划分为从液相到固相的电极/电解液界面中间相演化、沉积型金属负极的电沉积过程与金属-气体电池的三相界面演化,以及从固相到液相的固体组分电化学分解与固体组分溶解,列举了多种原位先进表征手段在这些复杂体系研究中联合应用的实例,展示了多模态界面原位表征技术在不同尺度下的立体分析能力。这些原位表征技术的联用不仅能够提供对电极/电解液界面在实际电池运行条件下动态演化过程的深入理解,还可以揭示影响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本文还讨论了当前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原位界面表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电池界面演化机制,提升电池性能和稳定性,推动新型电池技术的进步。
-
关键词
原位表征
二次电池
电化学过程
界面演化机制
-
Keywords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secondary batteries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interfacial evolution mechanisms
-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