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水界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协同机制 被引量:43
1
作者 谭晶 曹绪龙 +4 位作者 李英 宋新旺 何秀娟 崔晓红 李振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9-953,共5页
采用耗散颗粒动力学(DPD)方法模拟了椰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分别与十二烷基-α-烯烃磺酸钠(DAOS)、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C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排布行为,探讨了盐度及分子结构对单一和复... 采用耗散颗粒动力学(DPD)方法模拟了椰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分别与十二烷基-α-烯烃磺酸钠(DAOS)、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C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排布行为,探讨了盐度及分子结构对单一和复配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的影响,从界面效率、界面密度和分子排布等角度讨论了油水界面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复配协同增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界面密度 界面效率 超低界面张力 复配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预锂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工程化应用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陈程 王湛 +2 位作者 李爽 蒋江民 鞠治成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0-946,共17页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成为广泛使用的储能器件之一。然而,在初始循环过程中,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形成以及一些不可逆副反应的发生需要消耗部分活性锂,导致初始库仑效率降低,整体电化学性能不佳。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补锂...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成为广泛使用的储能器件之一。然而,在初始循环过程中,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形成以及一些不可逆副反应的发生需要消耗部分活性锂,导致初始库仑效率降低,整体电化学性能不佳。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补锂策略来改善这一问题,而预锂化技术被认为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首先从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以及不可逆反应的发生两个角度出发阐明了锂离子电池初始容量损失机理。其次,重点对现有的各种预锂化策略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总结,对于负极预锂化技术,主要介绍了化学预锂化、负极富锂添加剂以及电化学预锂化等策略;对于正极预锂化技术,主要介绍了过锂化正极材料以及正极预锂化添加剂两种策略。最后,本文还探讨了预锂化技术当前所面临的瓶颈,并为各种预锂化策略提出了后续的改进建议,展望了预锂化技术在大规模实际应用中的潜力,旨在为锂离子电池先进预锂化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锂化技术 固态电解质界面 库仑效率 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 of Carbo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rough Interface Modification with CTAC
3
作者 SHEN Siming TIAN Chuanjin +5 位作者 JU Zhiyang ZHU Liangping JIANG Wenying WANG Chang'an XIE Zhipeng ZHAO Wenyan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6-1144,共9页
Carbo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due to their low cost,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high chemical stability.However,the devices exhibit low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owing ... Carbo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due to their low cost,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high chemical stability.However,the devices exhibit low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owing to the presence of defects and interface impedance between the perovskite active layer and the contact interface.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interfacial defects and improve the charge transfer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perovskite layer and the contact interface,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CTAC)was introduced into the lower interface of HTL-free carbo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because CTAC can be used as interface modification material to passivate the buried interface of perovskite and promote grain growth.It was found that CTAC can not only passivate the interface defects of perovskite,but also improve the crystalline quality of perovskite.As a result,the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reaches 17.18%,which is 12.5%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fter 20 days in air with 60%RH humidity,the cell can still maintain more than 90%of the initial efficiency,which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for interfacial passiv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ole transport layer-free interface modification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机变摩擦三向接触模型的输出特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柳江 滕杨磊 +2 位作者 王政皓 张业 刘双双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5-122,共8页
针对传统电机的纯滑动平面接触模型分析结果与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面表现出的实际输出特性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利用摩擦形变角来阐述定转子在接触面不同性质的摩擦状态,据此分析两者相对运动趋势,并提出一种异于传统纯滑动摩擦状态... 针对传统电机的纯滑动平面接触模型分析结果与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面表现出的实际输出特性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利用摩擦形变角来阐述定转子在接触面不同性质的摩擦状态,据此分析两者相对运动趋势,并提出一种异于传统纯滑动摩擦状态平面接触模型的变摩擦三向接触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定转子在接触面的运动、受力及能量损耗状况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获得电机驱动力矩、接触点切向速度以及电机输出效率,计算摩擦界面效率等参数随定转子间距变化的特性曲线,并利用测功机通过实验验证,与传统模型相比,所述模型更加准确地反映了电机的实际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超声电机 接触面三向空间模型 变摩擦 摩擦界面输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